日本茶碗歷經的第三期:和物天目

2022-01-08 古玩元素網
點擊古玩元素網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古玩藝術信息,專家評論,微拍信息,古玩規矩,書畫藝術等諸多優質內容,專業古玩藝術平臺、重服務的微信運營!關注我們妥妥沒錯!(微信號:shgudong)  


  日本茶碗歷經三個時期:唐物茶碗、高麗茶碗、和物茶碗。在16世紀之前,日本茶道對「唐物茶碗」是推崇備至,建盞是當時最高等級的茶碗。16世紀之後,由於千利休提倡「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日本茶道轉向了朝鮮平常百姓所用的「高麗茶碗」,此時是日本茶碗的轉型期。在此轉型期間,千利休親自指導自己的窯工長次郎燒制茶碗,後稱為「樂茶碗」,日本茶碗便由此逐漸過渡到本土燒制的「和物茶碗」時期。

  第三期:和物茶碗

  

  和物茶碗其實比高麗還要複雜,但是真正能夠代表日本風格的,還是樂茶碗。李勺光開闢萩燒以後,日本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窯口,進步的速度快到讓人無法相信。特別是美濃燒和瀨戶燒,這兩個自古以來燒造陶器的窯口,也因為瓷器技術的到來,開始了全新的發展。

  

  日本和物茶碗是按照窯口來分類的,主要有以下7種:

  

  樂燒:京都聚樂第的官窯,由中國人的後裔長次郎開闢,燒造了茶碗,此窯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窯口,傳到今天仍然有佐佐木松樂,昭樂等傳人,但是其實樂燒在400年裡,也分裂成了很多很多流派。

  

  萩燒:萩[qiū]燒主要仿製日本的井戶茶碗,但是進行了一些改革,所以為了區分高麗井戶,又叫做萩燒井戶。萩燒井戶和高麗井戶有很多不同。

  

  唐津燒:唐津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窯口,是唐津地方十幾個窯口的統稱,燒造白釉碗和黃釉碗著名。

  

  日本有「一樂,二萩,三唐津」的說法,這三個窯口,是和物茶碗開闢時代最能代表日本瓷器技術的窯口。

  

  美濃燒:是在美濃地方的窯口,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陶器燒造場所,戰國時代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兵工廠,專門製作日本的火槍和冷兵器。美濃燒主要仿製中國的天目茶碗,並且開發出了一種非常特別的茶碗,白天目。

  

  伊萬裡燒(有田燒):伊萬裡在九州,是日本的彩瓷基地,以模仿景德鎮的青瓷,彩瓷為主,主營出口,和茶具關係比較小。但是千家流有一派極其崇尚華麗的瓷器,因此多用伊萬裡瓷。

  

  九穀燒:九穀燒是日本最華麗的彩瓷基地,同時融合了和式美感,比起有田燒的普遍,九穀燒更加講究精品,九穀燒的作品有很多成為天皇御物。

  

  瀨戶燒:瀨戶燒也是古窯。因為戰亂很多人逃到了美濃。瀨戶主要產深褐色陶器,後來掌握瓷器技術以後,專門生產「醬油釉」的器物,但是碗比較少,瀨戶茶入非常有名。

  

  1、樂茶碗

  

  樂茶碗是今天介紹的最後一個大重點,也是重中之重。樂茶碗是一種徹底表現千利休美學思想的茶碗,融合中國的陶瓷技術,朝鮮的陶瓷設計,日本的精神文化,三合一於大成的終極茶碗。原型樂茶碗數量極其稀少,但是隨著戰國時代的終結,樂茶碗逐漸普及,最後成為了「抹茶碗「的代名詞。雖然日本人覺得井戶是完美的茶碗,而且井戶的得分也要高於樂,但是日本人卻認為樂茶碗是超越的茶碗,是日本人的茶碗,是利休的靈魂,日本的國粹,對其有著難以釋懷的感情。

  

  黑樂茶碗

  

  黑色茶碗是借鑑了建州黑釉的配方製造而成的沒有窯變的茶碗。早期樂茶碗全部都是不規則的,這是故意為之的,因為日本的茶道追求渾然天成的不對稱美,雖然看上去很破爛,但是其實現製作陶胎,燒成陶器,定型,然後再上釉,進行二次燒造的精品。並且故意降低溫度,讓釉表面出現大量的氣泡,表現出巖石的質感。

  

  如果說天目是油感,井戶是肌感,那麼黑樂就是巖感。利休居士極端追求莊重肅穆,所以他非常偏愛黑色。而信長公認為黑色代表死亡的氣息,因為信長時代就支持黑茶碗的燒造,但是開窯不久,信長公就在叛亂中去世了。天下繼承者豐臣秀吉不喜歡黑色,在利休的堅持下,還是燒造了大量黑樂。天下有名的利休7品中,有4黑3紅,仍然是黑多。每個茶人都有一種代表性的茶碗,而這些茶碗也代表了這些人,但是這名氣最大的黑樂,毫無疑問,代表著茶聖,千利休。

  

  赤樂茶碗

  

  利休是居士,因此他信奉佛,並且影響著樂茶碗的顏色,因為在佛嚴重,似乎只有紅色和黑色。因此樂茶碗有了紅色,而紅色的燒造難度要遠遠大於黑色,並且並不是純紅。豐臣秀吉非常喜歡紅色茶碗,農民出身的他,喜歡這種喜慶的顏色。但是利休卻覺得紅色茶碗太俗氣。於是紅與黑的爭論,竟然持續到現在。

  

  2、萩燒井戶茶碗

  

  萩燒竹節井戶(枇杷井戶)

  

  萩燒竹節井戶是模仿高麗大井戶的作品,但是增加了兩個新特點,一個是淡淡得掛白釉,也就是上圖這種有點旺旺雪餅的感覺。另一個就是不再在高臺施梅花皮。聽說是因為當時找不到梅花皮的釉料。而高臺改成竹節的形狀,上釉或者露出。同時為了人為增加貫入,在釉中混合了大量的小石頭,燒造時破裂,留下的小洞可以讓茶漬流入,讓貫入出現黑色,高麗井戶是沒有這個故意的工序的。

  

  萩燒粉引井戶

  

  把粉引的乳白釉融合到井戶茶碗中的特殊嘗試,是萩燒最先開始的。萩燒粉引讓乳白的井戶型得以實現,而其他則和萩燒竹節井戶相似。但是萩燒粉引井戶經常會出現藍色的掛釉,讓釉面更添一分魅力。

  

  3、志野茶碗

  

  鼠志野茶碗

  

  志野茶碗是在志野這個地方燒造的茶碗,代表了茶人小堀遠州的美學理解。表面大量的氣泡形成的洞和超厚的釉是其特點。其是對樂茶碗的進一步發揮。

  

  4、織部茶碗

  

  利休七哲(利休的7個學生)中的古田織部命名的茶具風格,美濃燒的傑作。不僅限於碗,還有茶入,茶壺,水質,凡是瓷器,都有這種風格的器物。綠色或者黑色,伴隨褐色的古樸圖案,表現出徹底的恬靜和自然是織部最主要的表現。

  

  5、白天目茶碗

  

  美濃地區燒造的,模仿天目茶碗的純白色茶碗,如玉一般的質感,表現著完全不同的美感經驗。日本的傳統美感中並沒有白色,美濃白天目補充了這種美。同時白天目的釉細密光滑,同樣可以成為非常精緻的觀賞器物。

  

  別話:長次郎與李勺光日本瓷器技術的掌握

  

  這裡要告訴大家,日本人究竟是怎麼掌握瓷器燒造技術的。因為日本人到了戰國後期,仍然沒有瓷器的燒造技術。

  

  相傳,日本最早燒造瓷器的人,叫做長次郎,是戰國末期生活在京都的一名窯工。我前面的文章也介紹過,長次郎受到千利休的資助,專門燒造茶碗,同時因為利休受寵,而得到了在京都權力者的中心,聚樂第,燒造瓷器的機會。因為長次郎的窯口在聚樂第(用中國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一口官窯),所以叫做樂燒,他燒造的碗,就叫做樂茶碗。這也是最初的和物茶碗。

  

  但是樂燒的產量很低,失敗率很高,其實日本並不能算是掌握了瓷器技術。

  

  但是很快日本人得到了一個契機,豐臣秀吉大肆侵略朝鮮,並且把朝鮮所有的窯工都抓到了日本,這才有了日本的陶瓷技術。這也是為什麼高麗茶碗對和物茶碗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的原因。而被稱為日本瓷器之父的人,就是這個叫做李勺光的窯工。

  

  李勺光被抓到日本以後,加入長州毛利家,並且在萩市找到了適合燒造瓷器的土和釉的原料,開闢了第一個民間窯口,也就是萩燒。同時,被抓到日本的陶瓷工根據李勺光的經驗,分別在找到了適合燒造瓷器的陶土以及釉原料,在短短30年間,日本能夠燒造瓷器的窯口就多達30多個,覆蓋了全國。

  

  如果不是李勺光的貢獻,那麼日本本土瓷器恐怕還要延後很久。

 

   

本文節選網絡,如有侵,望作者及時聯系,小第一時間處理!維護,人人有

關注shgudong如何搜索您想查看的內容?


回復欄內輸入要查找的相關內容

五帝錢王世襄
紫砂壺
明清瓷器
古玩話兒
大收藏家
書畫
顏色釉
十大
古玩欣賞
古玩市場




微信公眾號:

shgudong

藏友交流個人號:

gudongguwan2014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古玩社區交流

相關焦點

  • 日本茶碗:和物天目
    日本茶碗歷經三個時期:唐物茶碗、高麗茶碗、和物茶碗。在16世紀之前,日本茶道對「唐物茶碗」是推崇備至,建盞是當時最高等級的茶碗。
  • 日本唐物天目茶碗的類別
    茶碗是茶道的靈魂,是最重要的茶道具,也是第一的茶道具,同時也是種類最為豐富的茶道具。日日本的茶碗並沒有中國的碗的種類那麼多和豐富,隨著歷史的發展,基本發展出三期的趨勢,即從中國進口的唐物茶碗,從朝鮮進口的高麗茶碗,日本本國生產的和物茶碗。其中,高麗茶碗的種類最多。唐物是指從中國進口的東西總稱,包括唐物茶碗,唐物茶入,唐物茶壺,唐物花入等等。
  • 日本茶碗---唐物茶碗
    日本的茶碗並沒有中國的碗的種類那麼多和豐富,隨著歷史的發展,基本發展出三期的趨勢,即從中國進口的唐物茶碗,從朝鮮進口的高麗茶碗,日本本國生產的和物茶碗。其中,高麗茶碗的種類最多。茶道入門即是從「識器」開始,然後才是「修身」,「靜心」,所以雖然日本茶道講究禪寂,但是對於器物的要求和分別,卻是非常嚴格的。因為日本人認為,茶之美,必須是通過器物展現出來的。
  • 【名家談】秘藏日本的「唐物天目茶碗」
    所謂「茶陶」,即日本傳統茶道中使用並鑑賞的古陶瓷,包括茶碗,水指(盛水的器具),花瓶等等,產地豐富多彩,包括唐物(中國)、和物(日本)、高麗物(朝鮮)、南蠻島物(東南亞)、阿蘭陀(荷蘭)等等,這些作為「茶陶」傳世的陶瓷數百年來在茶道儀式中頻繁出現,這一點從流傳至今的大量「茶會記」中可輕易證實。
  • 日本古代的本土天目——瀨戶天目
    12世紀前半期,正是北宋末、南宋初建窯最為鼎盛的時期,日本將建盞和天目茶碗引入。此後兩百多年,唐物茶碗一直日本茶碗的主流,特別是純粹作為抹茶所用的茶碗。直至14世紀和15世紀的室町時代,日本才出現了本土的天目茶碗——瀨戶天目。瀨戶天目日本在這一時期出現本土的天目茶碗,是不無原因的。原因一:這一時期,日本對建盞的賞玩之風最為興盛。
  • 曜變天目茶碗的傳說
    飲茶文化在九世紀的平安前期由中國傳至日本,中國製造的「唐物茶碗」一經傳入即受到追捧。此後,由單純的飲茶習慣向「茶之湯」過渡的過程中,唐物茶碗作為權威的象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正值中國的晚唐時期,市民已有機會接觸飲茶文化,伴隨著飲茶風潮的流行,陶瓷器產量大增。
  • 日本國寶茶碗——「天目」
    「天目」是日本茶道的文化精髓,傳說是日本的高僧在宋代自浙江天目山脈帶回的黑釉茶碗,由於色澤變化多端,燒制工藝尤在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上,被日本列為國寶,並由大阪東洋美術館珍藏。完美無缺的天目茶碗,有幾個嚴格的標準:【1】除了油滴層次的變化外,碗形及其線條,黑土胎,不開片與無針孔等特性,使得完美的天目茶碗在市場的價值認定中,依茶碗的大小,有著數十萬人民幣不等的行情。
  • 日本國寶茶碗——「天目」
    「天目」是日本茶道的文化精髓,傳說是日本的高僧在宋代自浙江天目山脈帶回的黑釉茶碗,由於色澤變化多端,燒制工藝尤在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上,被日本列為國寶,並由大阪東洋美術館珍藏。完美無缺的天目茶碗,有幾個嚴格的標準:【1】除了油滴層次的變化外,碗形及其線條,黑土胎,不開片與無針孔等特性,使得完美的天目茶碗在市場的價值認定中,依茶碗的大小,有著數十萬人民幣不等的行情。
  • 話說曜變天目茶碗
    日本人形容這個碗,都是用"碗中宇宙"這種詞,說裡面仿佛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眾所周知,南宋文人的閒情雅趣中有一樣活動就是鬥茶。當年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夫婿趙明誠就非常喜歡閒來無事時猜猜謎,鬥鬥茶。而曜變天目茶碗剛燒制出來時就是用來鬥茶的。曜變天目茶碗乃南宋的傳世孤品,後流傳到了日本。
  • 第四件「曜變天目茶碗」下的鬥士日本陶藝家長江惣吉
    「曜變天目茶碗」比肩之作,並冠以「驚現!全球第4件「曜變天目茶碗」的標題」。一時掀起軒然大波,事實上對於從事陶瓷行業的人一眼便知該作品為當代仿製。綜藝類節目,製作噱頭常有之事事,一笑了之。 長江惣吉生於陶瓷世家,如同經營百年企業,歷經九代,致力於曜天目茶碗變燒制工藝的恢復,這種沁入骨髓的執著,恢復與普及曜變天目知識已成為他責無旁貸的任務。
  • 我國發現的唯一一件曜變天目茶碗
    隨後於2011年5月,筆者陪同大坂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館長出川哲朗,以及該年11月與名譽館長伊藤鬱太郎、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的慄建安、臺北鴻喜美術館的廖桂英和舒佩琦等人,一同調查此件〈曜變天目茶碗〉,後來更在(2012)8月獲得拍攝照片和錄影的機會。杭州出土南宋〈曜變天目茶碗〉殘片,高6.8釐米、口徑12.5釐米、底徑4.2釐米,古越會館藏。
  • 茶人|日本宋徽宗的銀閣寺、天目茶碗與唐物 -Yoshimasa's Ginkakuji, Tenmoku & Karamono.
    茶在日本的盛行,勢不可擋;來自中國的茶道具和器物,也隨之流行了起來: 如果沒有「唐物數寄」,「茶之湯」也無法成立,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書齋北側的副書院和違棚是現在最古老的座敷裝飾風格的房間, 是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被視為日本建築史上寶貴的遺產。位於東山山莊的「東求堂」(持佛堂)內的四張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是「現存最早的書院結構」。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著眼於茶室的名字「同仁齋」,此名來源於「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的典故。
  • 失傳的《曜變天目茶碗》,日本陶藝家傾注心血成功再現
    ▲古文書有記載明朝皇帝回贈日本室町幕府「建盞六口」 第八代長江先生對曜變天目茶碗顯示出異常的執著,以至於為了專心研究茶碗,竟然將賴以為生的青花瓷工廠給關了。這使第九代大為不滿,曾經一度離家出走,去幹與陶瓷無關的營生。
  • 日本茶碗---高麗茶碗
    但是當時中國的屬國,朝鮮和安南,都得到了一定的技術。唐物茶碗在日本流行了大約500年以後,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傳統茶道的一個大轉型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禪寂的「和,靜,清,寂」取代了足利幕府時代的「華,美,空」的美學趨向,從此唐物茶碗開始衰弱,而在這個轉型期,高麗茶碗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 世上僅存三隻的南宋珍品 日本展出中國瓷器「曜變天目茶碗」
    這個展覽註定要吸引無數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愛好者的目光,因為中國瓷器中奇蹟般的存在——龍光院密藏的南宋曜變天目茶碗,終於現身了。神秘的曜變天目盞南宋的「曜變天目茶碗」,是宋人用於點茶(就是今天日本抹茶的前身)的茶具,現存三隻,分別藏於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東京靜嘉堂文庫和大阪藤田美術館,都是在數百年前流入日本並被珍藏至今的國寶級文物,其中以龍光院這隻最為神秘。
  • 曜變天目茶碗價值多少?可買東京一千多棟別墅,讓日本人驚呼太美
    01曜變天目究竟有什麼魅力,歷經多年依舊令人驚嘆它的美宋代的鬥茶文化十分流行,建盞可以說是為鬥茶而生的瓷器,胎質含鐵量高,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曜變天目是其中最特別的一種,作品成形全靠偶然天意。目前全世界僅存三件半,其中三件被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館中,被日本奉為國寶。釉面上的一個個耀斑,在陽光和一定溫度下會閃出七彩光暈,凝視其中仿佛仰望深空中璀璨的繁星,自由多變,繽紛多彩。是國際公認的瓷釉藝術的「神品」,在日本被譽為「碗中宇宙」。
  • 【展·記】曜變天目——一隻茶碗裡的宇宙星辰
    眼看2019年已經過去一半了,但是除了年初的顏真卿和董其昌大展之外,今年還真沒看過什麼特別NB的展了,於是趕緊來記錄一下2019年上半年多姐終於又完成的一個心願,那就是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天目茶碗。
  • 曜變天目茶碗價值多少?可買東京一千多棟別墅,讓日本人驚呼太美
    01曜變天目究竟有什麼魅力,歷經多年依舊令人驚嘆它的美宋代的鬥茶文化十分流行,建盞可以說是為鬥茶而生的瓷器,胎質含鐵量高,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曜變天目是其中最特別的一種,作品成形全靠偶然天意。目前全世界僅存三件半,其中三件被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館中,被日本奉為國寶。釉面上的一個個耀斑,在陽光和一定溫度下會閃出七彩光暈,凝視其中仿佛仰望深空中璀璨的繁星,自由多變,繽紛多彩。是國際公認的瓷釉藝術的「神品」,在日本被譽為「碗中宇宙」。
  • 絕世之寶 曜變天目茶碗
    日本人形容這個碗,都是用「碗中宇宙」這種詞,說裡面仿佛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世上唯一完整的 曜變天目茶碗簡介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眾所周知,南宋文人的閒情雅趣中有一樣活動就是鬥茶。當年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夫婿趙明誠就非常喜歡閒來無事時猜猜謎,鬥鬥茶。而曜變天目茶碗剛燒制出來時就是用來鬥茶的。
  • 流失日本的宋代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國內僅存半件!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曜變天目茶碗屬於南宋的孤品,燒制難度極其高,對窯內的溫度把控非常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且「曜目」屬於窯變現象,窯變本就是偶然性現象,做出這樣絢爛如宇宙的窯變現象,偶然性更大。這樣的工藝,多虧了當時的匠人的不斷鑽研。他們覺得燒黑釉太單調,想要在黑色上加幾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