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裡綠道為大徑山平添亮色

2020-12-12 浙江在線

2017-10-18 22:32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方羽公

跨溪綠道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你便知道,該去看看秋天了。

大徑山的秋天,除了到處蒼翠的綠色,還有那大把大把的黃色與紅色,大片的銀杏林,大片的稻田,大片的楓葉林和松葉林,奏響了一曲色彩繽紛的秋天的樂章。

徑山花海早已換上了美麗的新裝,等候四方賓客的光臨。

「徑山秋韻」藝術展、鸕鳥鄉村音樂節、房車露營文化節等諸多活動也接踵而來。

所以,秋天的大徑山別有滋味!

從杭州出發,沿著杭長高速徑山出口下,您便進入了大徑山區域……

大徑山綠道,在溪流之上、山坳之間……

四嶺水庫沿線,雲霧繚繞深處,在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裡,有兩條靜謐的幽徑,分別向徑山山門和鸕鳥方向延展。它們集騎行道和遊步道的功能於一身,總長約18公裡。這蜿蜒於青山綠水、花海茶園間的騎行道,名叫「大徑山綠道」。

「大徑山綠道」更是騎行愛好者的天堂。380米長的跨溪騎行棧道,路面由竹木地板鋪設而成。古樸的設計風格,與清溪竹海的自然環境相互融合。遊人在欣賞山間美景的同時,還能過一把刺激的探險癮,簡直妙不可言……

「大徑山綠道」路段,有的依託著盤山公路而建,曲折多彎,綠道下就是山間溪流。整個路段凌騰於溪水之上,耳聽溪水潺潺,面拂清風陣陣,猶如行走在溪流之上,山坳之間,似騰雲駕霧於仙境一般。綠道兩側的防護欄,用材多以木料、竹子、麻繩為主,很有古樸的野趣。行走在這般美麗的後花園裡,愜意油然而生。還有些紅色塗裝的路段,分外顯眼,在鬱鬱蔥蔥山間,形成了一條亮麗的美景點綴線。

「大徑山綠道」,自餘杭區徑山鎮吳山公園至鸕鳥鎮山溝溝,全長18公裡。沿線設置有11個驛站,將徑山花海、山水見公園、小古城遺址展示館和旅遊集散中心等,串珠成鏈。

周末的傍晚,舒緩踱步於大徑山綠道上,觀望山間泛著紅暈的夕陽,又或慵懶小憩於驛站,品一杯徑山名茶,端的是神仙般享受……

在大徑山,綠道悄然成為了一條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野趣盎然線。不在遙遠的遠方,而在徑山百姓的家門口。


徑山風光

綠道騎車旅行, 有兩條優美線路:

★ 花海綠道之旅:徑山花海——山水見公園——旅遊集散中心——四嶺水庫——山溝溝景區。

★ 鄉村綠道之旅:大徑山旅遊集散中心——雙溪漂流/仙山谷漂流——徑山村——徑山古道。

大徑山區域,憑藉著高達70%的森林覆蓋率,春時山花爛漫茗茶香,夏季綠竹清風送陰涼,秋天古樹紅葉勝春光,寒冬瑞雪紛飛裹銀裝,四季分明的景致,向來就是投資商、遊客嚮往的勝地。這裡的天然、安靜、野趣、淳樸,足以打動久居高樓大廈的城市人……

自2016年2月啟動大徑山開發建設以來,通過路網建設、環境提升、產業發展、村莊整治等,全域景區化建設深入推進,整體環境得到了綜合提升。「大徑山綠道」各具特色的景觀節點,已然串珠成鏈,成為大徑山最璀璨奪目的妝點。

綠道沿線美景多 金秋遊賞正當時

精緻秀美的大徑山綠道,沿線串起了眾多特色景點、服務設施,以及美麗鄉村,讓人流連忘返……

徑山花海——

金秋十月,幾百畝鮮花又開始盛裝開放,爭妍鬥豔。

徑山花海位於徑山鎮政府西側,佔地約1000畝,是網際網路智慧農業項目。花海種植有柳葉馬鞭草、醉蝶花、向日葵、美女櫻、百日草、香蓮等,花卉品種達15個以上。園區內還有蔬菜主題園,配套2.7公裡的觀光小火車,花卉加工、體驗等項目。已打造成為一個集花卉深加工、觀光旅遊、農業、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精品農旅項目。

驛站——

 「大徑山綠道」,沿線設置洗心庭、桐橋驛、九龍驛、龍潭驛、竹海紅廬、同安驛、三十六村、洗塵霧、淨行驛、古城驛等11座驛站。這些驛站,既是以自行車為代表的健康運動產業鏈平臺,又是大徑山旅遊配套、慢行體驗的項目;既是提供文化展示、休閒度假的載體,又承擔了與周邊民宿、農園等連結的小型集散功能。

目前,「徑山秋韻」藝術展在桐橋驛、九龍驛、竹海紅廬、洗塵霧和三十六村舉辦,分別向遊客展示龍泉窯大師作品、中國香文化、禪意書畫、創意茶桌椅、景德鎮陶瓷、宜興名家茶壺、精美竹製家具以及軟裝藝術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0月18日,來大徑山遊玩的朋友,可以一邊在驛站歇歇腳,一邊感受藝術的薰陶。

旅遊集散中心——

大徑山旅遊集散中心,位於徑山鎮潘板橋村漕雅線以西,總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是一座以旅遊集散為主,融文化交流、展覽、休閒、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建築。作為大徑山的重要性地標,將為來大徑山的海內外遊客提供全方位旅遊綜合性服務,同時還會讓遊客領略到大徑山作為鄉村國家公園別致的鄉村風景,體驗到大徑山的禪茶文化。

美麗鄉村——

 「美麗餘杭」行動計劃,從水環境治理、「無違建」創建、小城鎮環境綜治、清潔家園、美麗公路建設、風景田園、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對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實現全域化美麗給出了具體標準和實施步驟。

大徑山因地制宜開展個性化提升改造,打造不同特色主題的美麗鄉村精品亮點。通過精品示範村的帶動效應,用3年時間,實現大徑山區域「美麗鄉村」全覆蓋,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美麗格局。

381平方公裡的大徑山,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房一院、一牆一瓦皆是景。如若渴望與自然的親密接觸,那麼大徑山可望滿足你對美麗鄉村的想像……

民宿農園——

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地處丘陵河谷,山巒起伏、竹海綿延、溪澗密布。便捷的交通,良好的配套,使其擁有發展民宿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些深藏山裡的精緻民宿,迷人而富有情懷。這些民宿和農園,以各自的氣質和創意,成為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裡的一抹亮色。一條「大徑山休閒旅遊帶」,與「小農家山水風情路」相諧相依的「醉美餘杭」民宿產業鏈,正在精心雕琢,給你提供所需要的禪境……


大徑山的茶園  鄭朝陽 攝

開發建設大徑山 餘杭發展大戰略

大徑山區域,處於杭州都市圈城西科創大走廊範圍內,面積381平方公裡。包括餘杭西部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及瓶窯鎮、餘杭街道部分區域,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明顯。

開發建設大徑山,是餘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一次生動探索,是餘杭探索「產、村、人、文」高度融合的鄉村發展道路的創新實踐。

隨著餘杭區交通、教育、衛生、旅遊、人才、文化「六大西進」計劃號角的吹響,西部鎮街打造「讓農民更幸福、讓市民更嚮往」的新農村願景,正描繪得愈來愈清晰。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依託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堅持產村人文融合發展,突出禪茶文化主題,以美麗鄉村為主線,全面落實發展全域旅遊,打造全域景區。

歷經精心規劃、精緻打磨,大徑山之山水、建築、文化、產業,更顯大氣,更具匠心,更富禪意,更有特色。

經過1年多規劃與建設,「環境精緻,禪意極致」的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雛形初現,大徑山也在環境大提升基礎上積極朝著全域景區目標全速邁進。

而今,餘杭區委、區政府對大徑山美麗鄉村、產業發展、農村改革、強村富農、生態補償,以及「六大西進」等戰略做出全面部署,美麗如畫的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敢為人先的餘杭區,正繼續圍繞創新餘杭、美麗餘杭、文化餘杭、平安餘杭、幸福餘杭「五大餘杭」建設核心,奮力將大徑山生態區打造成為全省「大花園」的先行示範區。

苕溪風光


1508337144000

相關焦點

  • 18條綠道串起815公裡泉州山水
    順著綠道或騎車或步行,眼前便是一處處的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和歷史文化古蹟。  昨日,泉州市規劃局組織召開《泉州市城市綠道系統規劃》方案評審會,規劃了一個縱橫交錯的泉州城市綠道網系統,包括省級綠道2條、總長305公裡,市域綠道5條、總長290公裡,環灣新建11條綠道、總長220公裡。
  • 龍巖市主城區至2020年將建成綠道13條 規劃總長達140公裡
    記者 王耀輝 攝  龍巖市主城區至2020年將建成綠道13條,規劃總長達140公裡,依託龍川河、紅坊溪、東肖溪、小溪河,串聯中心城區的公園、學校、景點,形成一個綠色森林城市花園長廊  記者日前從龍巖市規劃局獲悉,龍巖中心城市龍津河南岸也要新改造一條濱河綠道。  濱河綠道項目包括東風橋-蓮花橋線段,沿線設置14段綠道結構。
  • 東莞松山湖226公裡綠道為當地留住人才
    行於科技廣廈間,坐觀煙雨朦朧時,連接起自然山水、生態公園、產業體系,松山湖綠道系統長達226公裡。以優美的生態本底為基,松山湖綠道穿行於科技園區,不僅幫助當地留住越來越多的人才,也串聯起城市品質提升的生態鏈,為經濟轉型提供環境支撐。
  • 北京:石景山規劃88公裡綠道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近日,《石景山區綠道系統規劃》出臺,未來幾年,石景山將布局「三廊、多環」的綠道結構,鋪設總長度88公裡的綠道,連接該區森林、公園、歷史古蹟等文化生態資源和城市高密度聚居區,為行人和騎車者進入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提供慢行道路系統,滿足市民對綠色休閒空間日益增長的需求。
  • 成都加快推進綠道生態價值轉化 已建成天府綠道3689公裡
    5月27日,新華網從「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 推進綠道生態價值轉化」新聞發布會獲悉,成都天府綠道目前已建成3689公裡、完成投資341億元。(成都興城集團供圖 資料圖)  同時,在探索公園城市營城模式過程中,成都加快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規劃建設14個TOD示範項目,軌道交通運營裡程達341公裡,新開工「8類18項」公服設施項目2199個,建成功能性項目987個。
  • 舟山這條綠道,獲評「浙江最美綠道」!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級最美綠道評選是從服務水平、景觀特色、建設水平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的,「浙江最美綠道」榮譽稱號的獲得,既是對我市綠道建設管理工作的肯定,也為我市綠道建設起到了較強的典型示範作用。
  • 崇明首條"生態綠道"年底貫通 自行車綠道350公裡長
    在年初將建設自行車道的相關提案確定為縣政協領導重點督辦提案的基礎上,7月中旬又組織縣政協民進界別的政協委員實地考察車道建設進度,以「領導督辦」結合「黨派促辦」的新形式,為生態綠道各項建設的有序推進獻計出力。
  • 成都天府綠道663公裡開工建設 熊貓綠道錦城綠道一期即將建成
    封面新聞訊(記者 謝燃岸)1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建委獲悉,2017年成都市正在加快推進天府綠道建設,編制完成16940公裡的天府綠道規劃,其中「兩環一軸」示範工程全面開工。截至目前,錦城綠道一期88公裡5個標段全面開工,已建成樣板段6公裡和基礎層40公裡,提升生態綠地14平方公裡。錦江綠道已制定240公裡綠道建設工作方案、2009公裡錦江流域治理工作方案,已開工建設7.4公裡西郊河工程,建成4段共500米樣板段;熊貓綠道全線動工,已實施長度約70公裡,基本完成除立交橋、拆遷障礙以外的建設工作,加緊開展文化植入、綠化景觀提升等相關工作。
  • 深圳已建成2448公裡綠道網絡 騎行5分鐘可達綠道
    已建成2448公裡綠道網絡,被國際環保組織評為中國大陸地區第一適宜步行城市金羊網訊 記者林園、通訊員彭幹娟報導:記者16日從深圳城管局獲悉,自2010年啟動綠道建設以來,目前深圳已經建成全長約2448公裡的綠道網絡和382個綠道「公共目的地」
  • 福州北江濱 開建14公裡綠道
    N本報記者 王林成 實習生 陳澍 文/圖 本報訊 福州北江濱將建14公裡無障礙步行綠道,從閩江公園西河園一直延伸到魁岐大橋。昨日,記者從市園林局綠化工程處了解到,北江濱堤外綠道建設工程啟動,力爭在5·18之前完成。
  • 5分鐘達綠道 杭州2020年新建提升綠道501.73公裡
    截至11月底,杭州2020年綠道建設任務提前完成,合計新建提升501.73公裡,其中新建350.23公裡,改造提升151.5公裡。杭州綠道的骨架網逐步成型,基本實現主城範圍5分鐘步行可達綠道網。如今,杭州市以西湖為「綠芯」,錢塘江、運河綠地為「綠帶」,河流、道路沿線綠地為「綠脈」,各級公園綠地和綠化廣場為「綠葉」的綠道脈絡體系,杭州綠道的骨架網逐步成型,已基本實現主城區範圍「5分鐘見綠」的詩意綠道生活。2020年,杭州全市完成500多公裡綠道建設,建成上塘河—皋亭山綠道環、慶隆綠道環、桐廬沿江環線3條精品環線約30公裡,加快推進西溪溼地綠道環等17條環線建設。
  • 濟南綠道網規劃初步方案出爐 市級綠道總長約2680公裡
    綠道是一種線形綠色開敞空間,一般是林蔭小路,供行人和自行車進入,通常沿河濱、溪谷、山脊、風景帶,串聯各類景觀資源,滿足人們岀行、健身、娛樂需求,提升宜居宜業環境和城市競爭力。  濟南市綠道網規劃內容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濟南市綠道網總體規劃方案,由市域、主中心城區、次中心城區(萊蕪—鋼城)綠道方案構成;第二部分為濟南市綠道標識系統設計;第三部分為綠道示範段方案設計。
  • 海壽島綠道 7公裡環島綠道書寫詩意生活
    海壽島坐落在南海區九江鎮與江門鶴山市之間,綠道環島,風景如畫,引人入勝。/本組圖片由佛山日報攝影俱樂部影友梁平攝市民在海壽島綠道上騎行觀光。海壽島近10公裡環島綠道建成後,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到此處觀光休閒。
  • 綠滿城,道為錦!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綠滿城,道為錦!33.8公裡,海濱棧道19.5公裡,社區綠道58.5公裡,登山道141.5公裡,盤山綠道據小編了解,省立2號綠道共種植有480株櫻花,主要為中國紅、廣州櫻及小喬櫻花。其中「中國紅」櫻花花色絢麗、熱烈大方,象徵著生活和事業都紅紅火火,最能反映中國人民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念;「廣州櫻」花型奔放,花瓣張得較開,則象徵著開放包容的精神。
  • 廟山將建設沿湖綠道22公裡!附已建成綠道實拍圖片!
    對此,市園林和林業局回復稱,湯遜湖綠道在2012年就已經納入武漢市綠道系統規劃,是武漢市綠道網格總體結構「一心、六楔、十帶」中重要的組成,截至目前環湯遜湖綠道已經建成了30公裡。根據我市綠道建設體制,綠道是由市級規劃指導,轄區結合實際情況負責制定建設計劃,組織建設。由於湯遜湖周邊開發比較早,沿湖岸線權屬複雜,十四五期間主要優先實施具備條件的段落,並結合周邊道路將整個綠道串聯,據我們了解,今年江夏區將在湯遜湖陽光創谷北側新建綠道3.3公裡。
  • 廟山將建設沿湖綠道22公裡!附已建成綠道實拍圖片
    對此,市園林和林業局回復稱,湯遜湖綠道在2012年就已經納入武漢市綠道系統規劃,是武漢市綠道網格總體結構「一心、六楔、十帶」中重要的組成,截至目前環湯遜湖綠道已經建成了30公裡。根據我市綠道建設體制,綠道是由市級規劃指導,轄區結合實際情況負責制定建設計劃,組織建設。由於湯遜湖周邊開發比較早,沿湖岸線權屬複雜,十四五期間主要優先實施具備條件的段落,並結合周邊道路將整個綠道串聯,據我們了解,今年江夏區將在湯遜湖陽光創谷北側新建綠道3.3公裡。
  • 2020年杭州綠道將建設500公裡 打造3個精品綠道環
    記者從杭州市綠道辦了解到,今年杭州全市計劃完成500公裡綠道建設,建成上塘河—皋亭山綠道環、慶隆綠道環、桐廬沿江環線3條精品環線約30公裡,加快推進西溪溼地綠道環等17條環線建設。截至4月底,杭州全市綠道建設總開工率75.13%,已建設綠道100.74公裡,其中新建項目已完成71.84公裡,改造項目完成28.9公裡。
  • 揚州:太平河4.6公裡綠道月底建成
    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在完成廖家溝4公裡綠道的基礎上,沿太平河4.6公裡綠道建設正在推進,預計本月建成開放。4.6公裡太平河綠道本月對市民開放去年,生態新城順利建成了廖家溝4公裡綠道(堤頂路),這條綠道被省體育局評為2016全省最美15條跑步線路之一。
  • 城市副中心添40公裡休閒綠道!沿途盡賞彩林美景
    綠道平均寬度5米,包括3米的騎行道和2米的步行慢道。其中潮白河一期約18公裡,潮白河二期約20公裡,潮白河三期、四期約2公裡。通過綠道系統緊密串聯各個「功能林窗」的節點,為遊客提供多樣便捷的遊憩體驗。綠化景觀提升已基本完成,加上北運河段綠道、運潮減河健康綠道、潞城中路綠道等10條生態遊憩綠道,副中心綠道總長度達170餘公裡,形成服務市民健康生活的景觀綠廊。
  • 2018年成都龍泉驛區建成綠道114.62公裡 為市民帶來「綠色福利」
    、龍泉山45公裡綠道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面西路、回龍灣示範段等綠道共計114.62公裡,其中,城區級31.6公裡,社區級83.02公裡。  回龍灣是龍泉驛區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中打造的一個重要景點,依託原有的山勢、微水池,在費省效宏的原則下,打造原生態的綠道與原有的東大路相連接,2公裡多的山路一直通向了山頂的茶店場鎮,讓市民爬山觀景時有了不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