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滿城,道為錦!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2020-12-14 澎湃新聞

綠滿城,道為錦!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2019-04-02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生態鹽田

離開平日裡車水馬龍的喧囂,

沿著鹽田綠道騎行、徒步,

感受鹽田的獨特風光,

或漫山花野、或坐擁山水、或樹植環繞......

人在綠道上,入目皆是畫。

一條條綠道

串起了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截至目前,

鹽田區已建成

257公裡

綠道,

省立綠道

33.8公裡

海濱棧道

19.5公裡

,社區綠道

58.5公裡

登山道

141.5公裡

,盤山綠道

3.6公裡

隨著鹽田區257公裡綠道的全面建成,

轄區不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貫穿於這座濱海美城的綠道,

猶如嵌入山海間的一條玉帶,

將大海、青山、公園、社區等串聯起來,

編織成一張這座城市獨有的綠色生態網。

在鹽田,

不少市民的休閒生活大多是從綠道開始的,

他們或騎行、或慢跑、或散步、或載歌載舞,

在攬山觀海間享受一份自得其樂的恬靜安逸。

騎行

5分鐘

可以到社區綠道

15分鐘

可以到城市綠道

不用

45分鐘

可以到省立綠道

閒暇時光來鹽田這些綠道走一走

享受美麗的自然風光

品味鹽田城區的歷史人文魅力~

人性化設施配套齊全  海濱棧道盡顯人文氣息

沿著「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修建的海濱棧道是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的休閒親海景觀帶。

鹽田海濱棧道西起中英街,東止揹仔角,一路沿著黃金海岸線曲折蜿蜒,

串聯起中英街、鹽田港、大小梅沙等景點,全長19.5公裡。

人們沿著棧道漫步,不僅可以一覽怡人的海濱風光,還能感受深厚的歷史人文。

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閒地走在綠道上,沿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加之藍天白雲,海闊風清,頓覺十分愜意。

鹽田海濱棧道共分三個主題段落

城市生活岸線段包括「中英街」海岸線棧道、沙頭角親水性景觀環境步行系統;

工業港區岸線段分為「綠樹林蔭」「海港印象」「漁舟唱晚」「山海奇觀」四個主題,開創了港區旅遊的新線路;

自然生態岸線段包括「大梅沙西棧道」「大梅沙海濱公園」「大梅沙東棧道」「小梅沙海濱公園」及「揹仔角棧道」五個部分。

各段棧道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以現成的山海資源為骨架,飾以人工的雕琢點綴,充分保留了天然的濱海景觀,讓市民在「慢節奏」中充分感受攬山觀海的清新暢快。

此外,

綠道上的配套設施也十分完備,

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直飲水設施,

遊客口渴了可擰開龍頭隨飲,

還有掩映在樹林間乾淨整潔的公廁,

以及路邊供休憩的石桌木凳,

每一處設計都盡顯人性化。

作為全面建設「健康鹽田」的又一舉措,

鹽田區還對轄區內的多條綠道進行了升級改造,

沿途每隔100米就設有造型各異的健康口號標牌,

引導市民科學運動,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打造特色花卉風景線  賞櫻綠道倍受居民熱捧

自2015年底以來,鹽田區先後實施省立綠道櫻花、風鈴木種植項目和海濱棧道沿線綠化景觀提升,形成了「上坪賞櫻」「藍色棧道」等一系列綠道觀花景點。

據小編了解,省立2號綠道共種植有480株櫻花,主要為中國紅、廣州櫻及小喬櫻花。其中「中國紅」櫻花花色絢麗、熱烈大方,象徵著生活和事業都紅紅火火,最能反映中國人民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念;「廣州櫻」花型奔放,花瓣張得較開,則象徵著開放包容的精神。

每年花開時節,

連片的櫻花競相盛開,

美不勝收堆雲疊雪的景致

引得不少居民遊客前來踏青賞花,

在春色中感受緋雲絳雪的爛漫精緻,美不勝收。

位於梧桐山盤山公路的綠道是轄區居民健身休閒的又一個好去處,鹽田區於2017年6月啟動梧桐山盤山公路改綠道工程,該項目長約3.6公裡,先後完成機動車道改造、修建休息平臺及驛站、完善沿線交通設施及綠化提升等,建設內容包括土建工程、安裝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綠化工程。

實行精細化管養 建設「綠色舒心」之道

在省立綠道管理方面

鹽田區為實行精細化養護,不斷提升日常養護管理水平,打造鹽田區特色省立綠道品牌,同時聯合管養單位建立聯防機制,加大巡查、監督力度,有效保證了綠道的安全運營。

在海濱棧道管理方面

目前,鹽田區對19.5公里海濱棧道實行一級管養,通過衛生保潔、綠化養護、標識系統和基礎設施等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並協助開展棧道治安巡查、溺水救援等工作,確保棧道的乾淨整潔、公共設施完好,為轄區居民營造一個舒心愜意的休閒環境。

早在綠道網建設規劃設計階段,

鹽田區相關部門就通過媒體、網站等載體

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

力求方案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符合群眾要求。

同時,

積極採納合理化建議,

在綠道沿途增設了驛站、衛生間、

休閒凳、戶外健身器材等便民設施,

切實使綠道成為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好平臺。

鹽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歡迎不歡迎、接受不接受、使用不使用」作為評判綠道網建設成敗的根本標準,在綠道建設和使用中真心實意地滿足群眾的實際願望和需求,早做謀劃問計於民,確保建設的就是群眾心中想要的,將綠道打造成「綠色舒心」之道。

喜歡綠道的朋友們

可以來鹽田綠道走走

沿途綠意盎然

騎行也好,徒步也罷,皆愜意......

閒暇之時約上三兩好友

來感受鹽田綠道邊上濃濃的春的氣息吧~

(來源:發現美好鹽田、鹽田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生事實|椒江生態綠道——美麗「綠項鍊」串起幸福生活
    家住雲健小區的鄭女士帶著三四歲的孫子,正在環白雲山綠道旁嬉戲。她說,現在她和家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晚飯後到綠道上走一走,跑一跑。與普通的慢行步道、健身步道相比,綠道最大的特點是被綠蔭環抱。它能串聯起城市已有的綠地、林地、公園,將原本散落在各處的「珍珠」,串成一根美麗的「綠項鍊」。美好的春日裡,我區很多綠道都換上了嶄新的景色,讓人在漫步、慢跑、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能養眼養心。
  • 串起五大景觀!延慶33公裡綠道本月建成開放
    一條串起眾多景觀的綠道即將在本月亮相。北京市發改委近日披露,作為2020年「3個100」北京市重點工程計劃中13個生態項目之一,延慶蔡家河地區綠道預計本月建成開放。蔡家河地區綠道串起延慶眾多景區資源。該綠道位於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北側、冬奧會延慶賽區東南側,地處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緊鄰北京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世界葡萄博覽園等眾多旅遊景區,京禮高速阪泉服務區位於項目區內東部,交通非常便捷。
  • 雲和278公裡綠道串起城鄉好風景
    雲和278公裡綠道串起城鄉好風景 2020-12-21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都區100公裡鄉村綠道怎麼耍?快來享受愜意周末
    8大特色產業項目接連呈現道在林間走,人在畫中遊。記者了解到,在錦水公園建設過程中,通過規劃建設100公裡的鄉村綠道慢行系統打通區域壁壘,把芳華微馬公園、尖鋒運動公園、夏河溪鄉野公園、足球音樂小鎮、花廂·洗心箼、升庵書香公園、拾裡庭院、水磨花溪八顆「珍珠」串聯。
  • 滿城見綠,讓人無法掩蓋對她的熱愛
    長安錦廈社區風景優美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鍾榴青 攝影 佔有兵)城市中有綠樹、青山,便有了自己的味道,有了更為妖嬈、動人的都市風景,讓來到這裡或者住在這裡的人,沉醉在街頭巷尾生機勃勃的那片醉人綠意中,感受到幸福感爆棚的高質量生活。
  • 成都綠道串起公園城市幸福生活
    堅定踐行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成都,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通過營建巨大的「公園城市」,構建起全新的城市生產生活圖景,探索出一條實現綠色與發展「價值轉換」的新路徑。   綠道發展路徑   「綠色」與「金色」的價值轉換  成都市市域面積約1.4萬平方公裡,規劃長度達1.69萬公裡的天府綠道建成後,成都市的綠道網密度,每平方公裡將超過1公裡。   建如此龐大的綠道系統,僅僅只是為了美化市容,為錦官城錦上添花?
  • 以路為軸串綠成網 300公裡綠道成韶關「生態名片」
    以江為脈,繞山成環;以路為軸,串綠成網韶關是一座山水之城。湞江、武江依山繞城南下,在市中心交匯成北江,蓮花山、芙蓉山、皇崗山隔江相望,山、水、城相互輝映,形成韶關三江六岸的山水城市格局。近年來韶關市建設的300多公裡綠道,以江為脈,繞山成環,以路為軸,串綠成網,成為韶關這座山水名城的「生態名片」。韶關綠道主要有三種類型:濱江綠道、山林綠道、交通綠道。三百裡韶關綠道的建成,把環保出行和健康生活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滲入市民心中。公園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城市生態價值、城市持久競爭力以及城市文化魅力正不斷彰顯。
  • 海壽島綠道 7公裡環島綠道書寫詩意生活
    歷經10年嬗變,海壽島借力區鎮打造嶺南文化高地,全力提升旅遊環境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引導文旅項目開發,形成集生態旅遊、文化體驗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休閒島嶼。如今,海壽島開闊的鄉間綠道兩旁,枝葉繁盛的細葉榕撐起片片清涼綠意,樹下三兩遊人閒散適意,塗抹出一幅人與自然共生共融、怡然得樂的詩意畫卷。
  • 兩江新區規劃建設綠道1947公裡 串起17個大型城市公園
    3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新區以城市公園綠地為基地,共規劃7條綠道主體線路,並在新區全面鋪開「花漫兩江」開花植物栽植專項行動,在立交節點和主幹道上形成花海、花廊景觀。據悉,兩江新區將以照母山、嘉陵江為主脈,穩步推進人和、禮嘉組團綠道系統建設,利用綠道將現狀分散的城市公園、山體公園、水體、公共空間等進行串聯,形成大山大水特色的綠色空間網絡。按規劃,兩江新區將建設綠道1947公裡,目前已建成兩條示範段。綠道主線聯繫17個大型城市公園,支線深入社區激活眾多社區綠地,以綠道控制沿線綠廊,打造城市宜居品質。
  • 踐行綠色理念 打造生態高地——生態環境成為鹽田最大發展優勢
    綠色,是鹽田的底色;生態,是鹽田的招牌。   64.6%的森林覆蓋率、257公裡的城區綠道、19.5公裡的海濱棧道、353天的年度空氣優良天數、22微克/立方米的PM2.5均值……這是生態鹽田的驕傲,也是美麗中國在南海之濱的真實映照。
  • 這條70公裡的生態綠道年底建成
    深秋已至位於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的灃渭生態景觀區在秋風的撫摸下濃鬱的綠逐漸變為淺金34處用綠色串聯起整個城市灃河綠道:規劃建設綠道43.4公裡、景觀節點項目4處、驛站23處,覆蓋灃東新城、灃西新城、能源金貿區。
  • 湖北8條高顏值生態綠道!漫步騎行,遠離炎炎夏日!
    武 漢 · 東 湖 綠 道東湖綠道綿延101.98公裡,寬6米,串聯起東湖磨山、聽濤、落雁、漁光、喻家湖五大景區,囊括東湖沿岸34座綿延起伏的山峰,1萬餘畝林木蔥鬱的山林,是國內首條城區內5A級旅遊景區綠道。
  • 新首鋼地區13個公園今年建成 63.7公裡綠鏈串起永定河西山
    63.7公裡綠鏈串起永定河西山「重大生態保障項目將支撐構建起新首鋼地區『一核、一軸、一帶、一廊、一園、一鏈』的綠色生態框架,推動實現區域生態復興。」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一核」圍繞服務保障冬奧會等重大活動,全面提升冬奧廣場片區的生態品質;「一軸」圍繞長安街城市功能與西部生態功能有機融合發展,構建貫穿新首鋼地區的城市綠色生態發展軸;「一帶」以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為依託,建設湖泊—溼地—溪流連通的綠色生態帶,打通城市與西部山水體系的生態聯繫;「一廊」在首鋼主廠區構建連接工業遺存資源保護與傳承的生態廊道,實現工業遺存與生態景觀的連結融合;「一園」
  • 100公裡鄉村綠道怎麼耍?來成都市新都區感受公園城市裡的生活美學
    夏河溪鄉野公園串珠成鏈 綠道為軸8大特色產業項目接連呈現道在林間走,人在畫中遊。記者了解到,在錦水公園建設過程中,通過規劃建設100公裡的鄉村綠道慢行系統打通區域壁壘,把芳華微馬公園、尖鋒運動公園、夏河溪鄉野公園、足球音樂小鎮、花廂·洗心箼、升庵書香公園、拾裡庭院、水磨花溪八顆「珍珠」串聯。
  • 18公裡綠道為大徑山平添亮色
    它們集騎行道和遊步道的功能於一身,總長約18公裡。這蜿蜒於青山綠水、花海茶園間的騎行道,名叫「大徑山綠道」。「大徑山綠道」更是騎行愛好者的天堂。380米長的跨溪騎行棧道,路面由竹木地板鋪設而成。古樸的設計風格,與清溪竹海的自然環境相互融合。
  • 深圳鹽田開啟建設「水生態」新目標
    原標題:鹽田開啟建設「水生態」新目標 12月11日下午,深圳市水務局局長王立新率隊至鹽田區調研疊翠湖水庫規劃建設情況、小梅沙汙水治理廠運管情況以及鹽田河水質情況,並與鹽田區委區政府、深圳水務集團座談。會上,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務局將協助鹽田區、深圳水務集團共同推動防洪排澇工作,堅持優質飲用水入戶工作,開啟建設鹽田「水生態」的新目標。 鹽田河是鹽田主要河流之一,沿岸居住人口約13萬,目前鹽田河沿岸汙水收集率已提升至98%。如今的鹽田河水清岸綠,河兩岸貫穿了鹽田後方陸域直到鹽田海鮮街,形成了長3.5公裡的生態水廊、城市綠道與河濱公園等休閒景觀。
  • 看鹽田,才看見了山海之美
    漫步中英街海濱棧道 嘉賓們體驗中英街居民茶餘飯後的愜意生活 在現場 嘉賓們聽取鹽田區生態文明建設情況介紹
  • 廣州把綠道建成服務民生讓市民享受慢生活的新品牌
    3500公裡綠道網。綠道成為城市新的綠色基礎設施,成為服務民生、讓市民享受慢生活的新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在這裡散步實在太愜意了。」3月25日,沿著體育公園綠道慢跑的退休職工李民天說,自己習慣每天在海心沙與二沙島、花城廣場、臨江大道連通的綠道走一趟,這條綠道觀光休閒帶是政府辦的民生實事之一。
  • 串起水鄉美景 金鄉環河綠道基本貫通
    串起水鄉美景 金鄉環河綠道基本貫通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6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8月26日消息:近年來,金鄉鎮結合護城河現狀,科學規劃環河綠道工程,將沿河可利用空間納入綠道體系,連通護城河外圍功能空間。
  • 深圳鹽田: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完成港口龍門吊「油改電」、拖車設備更換為LNG型,港區內外建設加氣站,從硬體方面降耗節能,建設信息化物流服務中心,從軟體方面提升運營管理效率,雙管齊下打造鹽田綠色大港。  樹立生態旅遊品牌。打造「節能景區」,對轄區內景區實施生態節能改造,實現成本節約提升經營效益,推動梧桐山風景區、三洲田風景區、東部華僑城景區在交通體系、生態環境、景觀功能等方面的有機整合,塑造鹽田生態旅遊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