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緣人」呢?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森羅萬象,有緣相遇皆因一個「緣」字。佛經有云:「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人生在世,有些事情不必刻意強求。殊不知,一切都是緣在作用。你以為的主動,結果最後卻變成了自己的被動。就像今天看到這篇文章一樣,理解的人能夠欣然接受,但不理解的人肯定也有。只能說,一切皆是緣,多說無益,各自安好。
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緣人」呢?首先咱們來說明一下,佛法中的緣是什麼吧?佛家文化中說到的緣,泛指學佛之人、修佛之人、信佛之人、聽過佛法之人,或者是機緣成熟的人。這些都是佛法中常常說到的緣。看到這,就不難理解出,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緣人了。
佛度有緣人,指的是聞佛法、修佛法、思佛法或者是機緣成熟的人。世間一切皆因緣和合而成,只不過是內因遇到外緣,所以才最終得以展現。比如我們常說的瓜熟蒂落就是這個道理。佛教對有緣人的定義,也容易滋生出歧義,甚至讓很多的人以此為由,拒絕幫助他人。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難道無緣之人,佛就不度了嗎?
元圭禪師有雲,禪師立佛有三不能:第一是不能免定業;第二是不能度無緣;第三是不能盡生界。這三種不能是小乘的應身佛,但對於大乘的法身佛而言,佛法已經超越了能所,無所謂能與不能。雖然眾生無邊,但佛的慈悲願念也無邊。佛家有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無論與佛是否有緣,是不是有緣人,甚至是別人的不信任,佛都不會以此為由,去攝受眾生。
這是大乘佛法的態度,眾生平等,無謂有緣和無緣之差。只不過,因為芸芸眾生對佛法的信受程度不同,信者自然可以得到佛渡。不信者,自然也難以得渡。佛家常說燒香拜佛時,一定要心誠則靈,就是同樣的道理。佛菩薩再苦口婆心,但如果所渡之人油鹽不進,那麼自然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得到你。所以,對於學佛之人而言,信佛是第一步。世間任何事情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你所看到的東西,自然就是自己所相信的。
佛說諸行無常,世事無端,機緣不可能一成不變。無論與佛家有緣還是無緣,一切都不需要過早下定論。當下的不信佛,也可能只是時機不成熟,畢竟無緣並非絕緣。如果你相信因緣,那麼一切終會有所改變。願你早日成為有緣人,修得福報與功德。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