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時,你能幹什麼?
到了西安,一定要看一下西安的地標性建築,西安大雁塔。
婆婆每次旅遊永遠都不會說累,這次也是這樣,我們領她進了慈恩寺後,婆婆來燒香,就去燒了香。聽著誦經的聲音此起彼伏,婆婆又開始了自言自語模式。&34;
燒過香,愛人說,&34;
&34;於是,我又攙著她開始往裡走。
本來是想轉一圈就走,可看見人家都往大雁塔售票口去。
我們能看得見價格。&34;
&34;
&34;
&34;&34;婆婆知道,我不攙她,她上不去。
&34;我知道,我要是說一個人三十,她準保不上去了。
就這樣,我們一起登上了大雁塔,在登的時候,下行的人們總會好奇的問一句:&34;
&34;&34;婆婆一路上不知道激勵了多少人。
不論是上的時候還是下的時候,迎面碰上的人都是主動地給我們讓路,而且友好的問一句婆婆的年齡,或者讚嘆一下婆婆的身體好。&34;
而且每上一層,我都會問她,歇一下嗎?&34;對於婆婆的迷信,愛人總是啼笑皆非。
站在大雁塔的頂端,看到了西安市的市貌,對於公公來講,他喜歡看的是,坐北朝南,天圓地方。所以,我得替他看看大雁塔的格局。其實,我什麼也不懂,但是我能給他說得出東西南北都是什麼。防止他問我的時候,我答不上來。
公公已經不在了,看到照片,感覺他仍在我們身邊一樣。
來到秦始皇兵馬俑景區,已經到了下午的一點了,公公婆婆和兒子吃大米,我對山西的面很感興趣,我們就要了一碗麵,面的名字用搜狗打不出。Biangbiang面。這個面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猜過字謎,所以,我們務必嘗一嘗。不知道是廚師的技術有限,還是這個面就這味,也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有特色。我的目的是想婆婆嘗一口,就給她夾了一筷子,可是婆婆不願意吃,又給了兒子,兒子也不想吃,結果用筷子夾了出來,扔到了桌子上。這一幕我看在了眼中。
在一個單獨跟兒子在一起的時間,我對兒子說了我的心裡話:&34;&34;
確實這樣,在秦始皇兵馬俑景區,愛人以前已經來過,於是就沒有進來,我和兒子一人扶著一個,在展廳裡,人山人海,兒子一步不離的緊緊攙著他爺爺,而且還時不時的跟他爺爺聊聊歷史。展廳裡密不透風,臉上的汗擦不及,秋衣和外套都溼透了,兒子依舊跟他爺爺不緊不慢的落在所有人流的後面。
本來85歲的人了,帶出來旅遊本身就很冒險,但是老人身體好,以前不捨得出去,怕花錢,現在想開了,想出去轉轉了。
可能是我身上即背著包,又攙婆婆,還想看路標,比起婆婆來,我好像還沒有她的勁頭好,85歲了啊,自己到了那個年齡會成為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