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鄭三波
昨日,重慶機場在T3航站樓舉行江北機場投運30周年活動。據悉,從1990年1月22日,重慶江北機場正式投運到2019年底,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開通國內外航線366條,其中國際地區航線95條,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447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1萬噸。同時重慶機場臨空經濟區正在快速形成新引擎,航空貨運、航空維修培訓、航空展示、航空配餐、航空服務等航空產業鏈加速建成。
產業:
航空貨運快速發展
助推重慶產業結構變化
機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1月8日凌晨,重慶機場國際航空貨運站內,一批「重慶造」手機正在打板裝箱,5小時後,它將搭乘波音777全貨機飛往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此時,長3600米的第二跑道上,一架滿載著可攜式電腦配件的波音747全貨機已安全降落。
「我們最多的時候要同時保障5個全貨機,400餘噸貨物。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據機場工作人員介紹,1990年,江北機場通航當年,全年貨運量不足4000噸,更別說國際貨了。貨物結構單一,服裝、皮鞋是機場貨運倉庫的「常客」。
2009年,為配合重慶市引入惠普、宏碁等IT企業,滿足波音747全貨機滿載直飛歐美,江北國際機場將正在建設的第二跑道長度由3200米調整為3600米。延長400米開啟了重慶機場國際航空貨運快速發展時代。
隨著惠普、富士康等全球知名IT企業落戶,重慶市產業結構悄然發生變化,航空出港貨物也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貨郵吞吐量也快速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江北國際機場年貨郵吞吐量達到41萬噸,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15.86萬噸,領跑西部。「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穿戴等高附加值的消費電子產品成為國際貨運站的「主角」。
截至2019年底,江北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貨運航線18條,航點覆蓋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莫斯科、芝加哥、哈恩、雪梨、阿迪斯阿貝巴等城市。
經濟:
交通便捷產業集聚
臨空經濟區成發展新引擎
2019年,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479萬人次,如今,臨空經濟區已進入加快發展階段。渝北區玉峰山鎮,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所在地。被譽為非洲「手機之王」的傳音手機,從這裡出發只需15分鐘就可到達重慶機場國際航空貨運站,搭乘飛機出口到非洲。這一「進」一「出」之間,展示著臨空產業結構和業態的變化,也凸顯著江北國際機場在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如今,在江北國際機場周邊,相關關聯產業加快集聚,一批批重點企業籤約、落地。來自重慶市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重慶臨空示範區全域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42億元,同比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5億元,增長11.4%;固定資產投資429億元,增長8.3%。
「未來,重慶機場集團將以江北機場為中心,以『量』為基礎,充分發揮『機場+產業』平臺功能,布局航空物流、維修製造、總部經濟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打造總部經濟發達的航空城,為重慶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