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臨空時代來臨,西安如何乘「機」而上?

2020-12-14 騰訊網

文 / 界面陝西 劉軍偉

5月31日,《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19)》發布,報告對36個臨空示範區(括14家國家臨空示範區)發展情況進行客觀地監測和評估。

評估結果顯示,上海、北京、廣州排名前三,西安排名第十四位;但在體制機制創新指數上,西安排名第六位。

作為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西安走向世界舞臺的進程中,臨空經濟重任在肩。而成為臨空經濟區「國家隊」成員之後,西安如何乘「機」而上,被外界廣泛關注。

全球「臨空經濟區」的崛起

臨空經濟,簡言之,就是以航空貨流和商務人流為支撐的經濟。臨空經濟區是依託機場的速度經濟和流量經濟,圍繞機場在其紅線範圍外半徑約30KM範圍內形成的一種新型城市形態。

如果說全球化經濟競爭,1.0時代拼的是海港;那麼2.0時代拼的就是鐵路和公路樞紐,相應的大城市也因此崛起;進入21世紀,3.0時代,其決戰場所就在空港,並迅速地形成了臨空經濟發展新形態。

根據國際航空運營統計數據顯示,航空運輸對城市經濟產出(以GDP總量衡量)的貢獻率約4.5%;機場每創造100個工作崗位,會間接創造610個其他行業工作崗位;大型樞紐機場客運量每增加100萬人,將拉動地方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增加就業崗位1萬人;空港每增加10萬噸航空貨物,將創造800個工作崗位。

孟菲斯國際機場

以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產業能迅速助推周邊區域經濟增長。以孟菲斯國際機場為例,作為世界最大的貨運機場,該機場自1992年連續18年貨運吞吐量雄踞全球第一,為孟菲斯周邊五個縣市的經濟總共注入了286億美元,為當地居民帶來近80億美元收入、22萬個就業機會,也造就了美國孟菲斯空港經濟區的崛起。

空港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同時,又必然助推區域經濟更深、更廣發展,從而產生國際性的影響力。美國孟菲斯機場航空城已將機場的功能升級蛻變成為都市的概念。

中國迎來新一輪開放發展

在全球臨空經濟區域的影響下,中國的「空中速度」也越來越快。

《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19)》顯示,位於第一梯隊的上海、北京、廣州臨空經濟區的典型特徵是,機場發展強勁,腹地經濟支撐有力,機場發展與腹地經濟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係。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

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為例,作為通往世界的登記口,虹橋機場平均一分鐘有1.5架次飛機起飛,已經成為上海重要的商務經濟戰略支撐中心。以其為中心形成的臨空經濟商務區,已經聚集了53萬人口、17.4萬白領商務人士,日均人流量110萬人次。

此外,公開數據顯示,全國已經明確規劃並進行建設的臨空經濟區達到67個。上海、北京、重慶、杭州等省市紛紛發布臨空經濟發展規劃,促進當地經濟新一輪開放發展。

其中,2018年8月批覆的《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北京將與河北共建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以此來促進京冀兩地深度融合發展,總投資將超1500億元;廈門的新機場以及臨空經濟區建設更是列入廈門「雙千億」項目,預計未來3-5年在新機場片區的投入將達到1800億元。

西安也制定了《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規劃(2019-2035)》,計劃到2035年,西安國際航線將達到180條,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200萬噸;富有活力的臨空產業生態系統全面形成,臨空主導產業產值(營收)突破2500億元。

綠地三大組團布局臨空經濟區

國際機場協會將機場喻為「經濟增長的引擎」,對於快速發展的西安來說,尤其如此。

2018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覆設立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這是全國第12個臨空經濟示範區,是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同時也是西安又一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

緊接著,各項政策「東風」吹來,助力西安發展臨空經濟。西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獲批籌建;《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提出將西安建設為國家物流樞紐;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T5)項目獲批……

全國臨空經濟規劃現狀

實際上,作為西安臨空經濟區的核心,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已經飛出了臨空經濟區「加速度」。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起降航班超過32萬架次,貨郵吞吐量31.26萬噸的突破,增速位列全國十大樞紐機場第一;以航空主業為突破,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已經聚集了飛機維修、航材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物流運輸等領域的138家企業,初步形成了臨空經濟全產業鏈。

綠地臨空經濟區項目區位圖

以機場為樞紐的臨空經濟區,正在成為城市和區域城市群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在此機遇下,擅長新區開放、新經濟形態建設的綠地集團搶先布局,在空港新區、秦漢新城、大西安(鹹陽)文體功能區三大區域,打造綠地國寶21城城市精奢作品、綠地新裡·格林公館城市輕奢典範及綠地·新都會城市美居,臻獻城市菁英人群,促進區域騰飛。

可以預見,在大臨空時代的步伐下,以綠地集團為代表的房企,將成為助力大西安嵌入全球臨空經濟鏈的重要推手。

相關焦點

  • 13家航企區域總部入駐 西安臨空經濟如何借「機」一飛沖天
    這是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以來首例幹線飛機進境維修業務。兩年多來,西安臨空經濟如何抓住機遇,助推陝西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距離「一飛沖天」,還有多少距離?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走進了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進行深入了解。依託機場 大樞紐啟動發展大引擎得樞紐者得天下。對於臨空經濟更是如此,機場樞紐就是動力源。
  • 為美好而來,臨空經濟區時代來臨
    目前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定位為「全球臨空經濟區4.0模式新典範,京津冀融合創新動力源」。臨空經濟區」的概念有一個比較漫長的發展歷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要打造的「4.0模式」實際上是指第四代模式的臨空經濟區。
  • 乘「機」起跑正當時——我市「以城促產」謀劃臨空經濟
    與此同時,鄂州市臨空經濟區也在同步加快建設,相繼有9個項目用地獲國土部門批覆,主要包括道路、醫院、移民安置小區、產業園等,其中西產業園工業項目為全省疫後用地審批的第一個項目。  只有基礎設施跟上,招商才有基礎。貨運樞紐機場落戶鄂州帶來的機遇顯而易見,鄂東各地臨空經濟競爭態勢日趨火熱。精心布局,「以城促產」謀劃臨空經濟,成為臨空經濟區上下的一致共識。
  • 【壯麗70年】臨空經濟為白雲帶來新「機」遇
    白雲臨空經濟的發展,正是伴隨著這座機場的崛起而不斷向前。機場高速。李程光 攝 乘著廣州市全面建設空港經濟區、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的東風,白雲臨空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當前,白雲區臨空經濟正逐漸走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以白雲機場為發展半徑,重點謀劃北部臨空經濟區,建設機場南臨空產業區,掀起新一輪臨空經濟集聚發展的熱潮。
  • 對標上海大虹橋,綠地在西安臨空經濟區下了怎樣「一盤棋」?
    西安臨空經濟區:承載新西安人的期待前不久,剛剛從上海歸來的綠地準業主劉姐表達了對西安臨空經濟區的期待:「我覺得交通方便的地方肯定未來發展是比較迅速的,以前的火車站人潮湧動,經濟繁榮,隨著交通的發展,現在的高鐵站和飛機場附近呢,憑藉著政策的傾斜和地利的優勢,產業可以迅速聚集,人口可以迅速聚集。
  • ...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在機場周邊建設新城 臨空經濟,帶上南京...
    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藍軍認為,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獲批對南京做強省會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意義重大。他認為,某種程度上機場的能級體現著城市的能級,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獲批,和近年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增速位居全國千萬級機場前列。
  • 西安「臨空經濟區獲批」2周年,空港新城跑出追趕超越加速度!
    這些國內外臨空經濟的先行者,無一不展示出令人羨慕的「臨空效應」! ◆ PART 貳 ◆ 每一個交通樞紐城市都有一個「孟菲斯」之夢,企圖快速崛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搭上臨空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
  • 西安空港國際會展中心——「一帶一路」上的臨空會展新地標
    當下,「一帶一路」核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西安乃至中西部地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契機。為打通大西安對外開放通道,打造「開放增長極」,西安空港國際會展中心綜合體等一批重點項目正積極開展投資建設。項目位於西安市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北臨底張大街,南接廣仁大街,東臨崇仁路,西臨立政路;相鄰擬建西安地鐵14 號線空港新城站。西鹹新區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和鹹陽市建成區之間,空港新城是西鹹新區的核心板塊,是國家臨空型對外開放高地,具有重要的項目區位。
  • 上海兩場:大臨空經濟時代來臨
    事實上,不僅僅是在這一篇報告裡,在上海的浦東、虹橋兩大機場,民航的高速成長,正與自貿區、迪斯尼、虹橋商務區、高鐵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諸多利好因素一再疊加、融合,促進了大臨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在以電子工業參與全球IT業大產業合作的金橋開放片區內,也面臨著與張江同樣的臨空經濟成長機遇。  每年秋季,上海民航都會迎來一次獨特的季節性客流——為觀看亞洲級別最高的ATP1000上海大師賽和東亞唯一一站的上海F1賽,而從全國乃至周邊國家和地區飛來的旅客。這些大型文體活動與民航客運合力營造的臨空經濟,隨著自貿區陸家嘴片區涵蓋世博區域,將有機會形成全年全時段覆蓋局面。
  • 即將全面啟動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在機場周邊建設新城 臨空...
    在物理空間上,增加進出機場的快速通道;在對接其它交通方式上,設立南京南站城市候機樓,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60多條航線「無縫銜接」南京南站320對高鐵列車,加上S1、S7、S9地鐵直通機場,機場深度融入城市交通;在發展定位上,機場和地方合資建設大通關等項目,積極投身臨空經濟發展。東部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錢凱法認為,機場要做強做大航空主業,持續加大航線開闢力度,提升航空樞紐的發展品質。
  • 一場臨空經濟論壇籤約168億元,幾位大咖看好臨空物流機遇現場爆料
    臨空經濟產業鏈要如何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航空物流的發展不僅是簡單的圍繞機場的服務,而是依託於整個臨空經濟產業鏈才能更持續的發展,反過來也是促進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國家在臨空產業方面的支持和推進也是不遺餘力。
  • 武漢邁入軍運時代,臨空新城發展更上一層樓
    值此特殊背景,鳳凰網隆重推出「與中國對話 與世界同行」年度重磅策劃,以此次武漢舉辦世界第七屆軍人運動會為契機,向時代獻禮,立體勾勒出江城建設印象,描繪武漢區域發展變遷映像,書寫「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力量。本次,鳳凰網房產聚焦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臨空經濟區,多元化描摹11年光輝歲月裡,用地面積22.7平方公裡的「臨空新城」所創造的輝煌。
  • 大光谷大車都大臨空大臨港 四大支柱令江城後勁十足
    (武漢晚報)武漢邁入GDP萬億俱樂部, 「大光谷、大車都、大臨空、大臨港」四大支柱貢獻巨大。昨天,武漢晚報記者了解到,隨著一系列重大項目的投資新建,武漢工業倍增的四大支柱後勁十足,為經濟邁上新臺階奠定堅實基礎。  大光谷:自主創建讓科技成果井噴。今年1月,《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出臺,條例將於今年3月1日起生效。光谷地區科技成果正在井噴:全球最大容量的大數據光碟庫、全球首臺超重型高精度數控工具機、中國首條汽車雷射拼焊板全自動生產線等成果湧現。
  • 為美好而來, 臨空經濟區 永清開啟空港時代!
    為美好而來, 臨空經濟區 永清開啟空港時代!  物業服務全程是對關愛理念的完美詮釋,它對於住宅社區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工作內容涵蓋業主入住、業主溝通、業主接待、權籍管理、裝修管理、檔案管理、意見徵詢等等,看似簡單著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初心,如何全維度全天候的讓家人們感悟生活的溫情,呈現一派睦鄰友好的社區氛圍,一直是所有社區物業服務堅持不懈的宗旨。
  • 大光谷大車都大臨空大臨港 四大支柱令武漢後勁足
    製圖陶剛  武漢邁入GDP萬億俱樂部, 「大光谷、大車都、大臨空、大臨港」四大支柱貢獻巨大。昨天,武漢晚報記者了解到,隨著一系列重大項目的投資新建,武漢工業倍增的四大支柱後勁十足,為經濟邁上新臺階奠定堅實基礎。  大光谷:自主創建讓科技成果井噴。今年1月,《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出臺,條例將於今年3月1日起生效。光谷地區科技成果正在井噴:全球最大容量的大數據光碟庫、全球首臺超重型高精度數控工具機、中國首條汽車雷射拼焊板全自動生產線等成果湧現。
  • 【深度】航空貨運樞紐將影響中國物流格局—訪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
    「客貨協同發展」時代已到來記者:2月9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新建鄂州機場已有三周年。在當今國際國內背景下,如何理解我國建設第一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曹允春:速度經濟時代,機場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運送客貨的周轉場所,而是全球製造、商貿、金融等領域的重要節點,以及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它不斷吸引眾多與航空業相關的行業聚集其周邊。於是,機場及周邊日益演化為特色經濟活動高度集中的區域,臨空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及發展趨勢,會打破鄂州乃至鄂東地區既有的「舒適圈」,之前積澱的諸多優勢都可能發生根本改變。
  • 【區市觀察】對標世界一流 青島進入臨空經濟新時代
    它,就是崛起之中的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隨著膠東機場轉場之日越來越近,青島,也將正式步入臨空經濟新時代。青島膠東臨空經濟區區位圖。機場,已經不僅僅是機場隨著全球「大交通」時代的到來,機場,已經從單純的航空運輸樞紐,變為城市經濟綜合體。
  • 臨空經濟發展規劃正式公布,空港新城發展按下加速鍵!
    2019年9月24日,國新辦對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新聞發布,正式定調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讓臨空經濟成為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的關鍵。 由於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的定位,重點發展臨空物流、國際商貿、飛機維修等產業,具有臨空優勢且依託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發展的空港新城,則在國家對於西安臨空經濟的定調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而正當人們還在回味國家對於西安和對於臨空經濟的發展規劃時,機場城際線開通又讓空港新城發展更進一步。
  • 綠地世界中心,佔據臨空之門!
    向虹橋學習,發力臨空經濟,空港新城有潛力更有實力。 從定位來看,空港新城是西安唯一匯聚「門戶經濟、樞紐經濟、流動經濟」三大經濟發展方向的核心發展區,也是西安唯一擁有「臨空、自貿、保稅、口岸、跨境、航權」六大優勢的區域。
  • 為美好而來,新空港孔雀城,著力構建大臨空產業發展格局
    記者從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管委會了解到,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近日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民航局批覆。該示範區將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分工協作、錯位發展,共同打造國際一流航空樞紐中心,輻射帶動機場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