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兒曾被稱為「北方小上海」

2021-02-14 河北綜合廣播

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家,當河流成為繁忙的航道,村莊就會蛻變成村鎮,反之亦然,邢臺清河縣的油坊鎮正是如此。昨天行走大運河採訪組來到了邢臺清河縣。

接下來,我們就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領略一下「北方的小上海」繁榮的風採。

採訪團在油坊碼頭合影

「咱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油坊鎮油坊碼頭群,這裡一共有6個碼頭,是河北省保存比較完善的磚砌碼頭,有鹽運碼頭、煤運碼頭、客運碼頭、日用百貨碼頭等,當時明朝漕運發達,當時這裡舟來船往,商貿雲集。」油坊鎮鎮長劉金良站在運河河堤上,指著一處處青磚堆砌的碼頭說,當年真是油坊的黃金時代啊。

記者採訪油坊鎮鎮長劉金良

據了解,大運河在清河縣流經近19公裡,途徑15個村,都在油坊鎮,清河境內的油坊碼頭,則是連同南北的漕運的要道。明代至民國初期,油坊碼頭白天桅帆不斷,夜間漁火閃爍,運輸十分繁忙,是著名的水路碼頭、物資集散交流中心。

上世紀七十年代,邢臺東八縣所有物流進出貨物都在油坊轉運站裝卸,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這裡才停運。當年油坊碼頭究竟有多麼繁華?

曾經做過船工、今年76歲的王傑先老人告訴記者:「運河周邊商埠得有100多家,包括旅館、酒館、飯店、洗澡堂、鹽店、當鋪,在整個清河縣,咱們這裡是最繁華的。」

記者採訪王傑先

曾幾何時這裡小船劃向大船,大船靠向碼頭,遊商走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被人們譽為「北方的小上海」。

碼頭斑駁的青磚,也反映出當年碼頭的人來人往

王傑先告訴記者,由於南來北往客商繁多,很多人選擇在油坊落地生根,這也讓油坊很快的發展到居民百人百姓的城鎮,雖然不同風俗文化在此交融,但由於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和諧。

王傑先說:「來做買賣的人多,很多人都是做買賣留到這裡的,我們對外姓人都沒有偏見的,窮人有的空手來的,在這裡弄個小攤位,尋個媳婦就落戶了,只要肯幹活就能掙錢。」

如今清河縣建設大運河綜合文化長廊項目,建設了荷塘和蘆葦蕩,期待油坊古鎮恢復當年「小上海」繁榮的風採。

相關焦點

  • 威海擁有「北方最大」的城鎮,稱「小香港」,還曾與上海廣州齊名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山東威海的一個城鎮,擁有「北方最大」,被稱「小香港」,而且還曾與上海廣州齊名。這究竟是威海的哪一個城鎮?這個威海擁有「北方最大」的城鎮,就是位於山東膠東半島東南端的所以,在隋唐時期,石島因為與日韓有貿易往來,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是「黃金口岸」。而孫中山也曾經讚美過石島當時的繁華,稱其為「小香港」,因為當時石島與上海和廣州並列為中國東方三大口岸。
  • 這個曾被稱為「北方小上海」的地方...
    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領略一下「北方的小上海」繁榮的風採。曾幾何時這裡小船劃向大船,大船靠向碼頭,遊商走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被人們譽為「北方的小上海」。△碼頭斑駁的青磚,也反映出當年碼頭的人來人往王傑先告訴記者,由於南來北往客商繁多,很多人選擇在油坊落地生根,這也讓油坊很快的發展到居民百人百姓的城鎮,雖然不同風俗文化在此交融,但由於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和諧。
  • 邢臺曾有個「北方小上海」!!!
    作為行走大運河採訪組在邢臺的第一站,這裡曾有「北方的小上海」美名。「運河之水天上來,五十八裡過邢臺」,京杭大運河流經邢臺清河、臨西兩縣,在清河縣油坊鎮,鎮長劉金良站在運河河堤上,指著一處處青磚堆砌的碼頭說,當年真是油坊的黃金時代啊。
  • 藏在上海的「小烏鎮」,曾被稱為「城隍故裡」,距離市區23公裡
    藏在上海的「小烏鎮」,曾被稱為「城隍故裡」,距離市區23公裡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現在旅遊也成了人們在生活中放鬆自己,釋放壓力的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方式,所以隨著人們生活態度的轉變,人們也更喜歡出去旅遊了。
  • 曾被稱為夜店小王子,在上海開了最大的夜店,看到價格:打擾了
    曾被稱為夜店小王子,在上海開了最大的夜店,看到價格:打擾了 如今的娛樂圈裡有很多的明星出道之後都有自己的副業,不滿足於現狀,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也有很多投資成功的明星,在商場上打拼出了自己的天地,幾乎每個明星都選擇了第二職業,也許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也許是愛好或者是從小的夢想。
  • 曾被稱為西南地區的「小上海」,卻以「一鍋三省」而聞名的古鎮
    生活是一場旅行,有時候我們並不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跟著小編一起探索不同的風景,品味不同的生活!「從四川到湘西邊境有一座小山城,小溪旁有一座白塔,塔下住著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只有一個老者,一個姑娘,一條黃狗」這是沈從文《邊城》中的一個片段,不少書迷為其故事故事情節所陶醉,卻不知此書中所說的小山城是不是真的,但它確實存在,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座小山城的原型——洪安古鎮。
  • 江蘇「被遺忘」古鎮:曾與周莊齊名,還被稱為「蘇北小上海」
    江蘇「被遺忘」古鎮:曾與周莊齊名,還被稱為「蘇北小上海」早在古代時,人們出行的方式,大部分都會通過腳力,或者走水路的方式前往目的地,因為當時的人們會接觸水運來完成出行,一些古鎮的出現,則成了商賈雲集的好去處,在江蘇省徐州市的窯灣古鎮就是其中之一,雖然現在的窯灣古鎮名氣並不高,但是古鎮早些時候的名氣很大
  • 被稱為「地羊」的老鼠,曾是北方的一害,如今30多塊錢一隻
    文/玉濁清被稱為「地羊」的老鼠,曾是北方的一害,如今30多塊錢一隻人們常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也能夠看得出來,人們是多麼的憎恨老鼠,這種東西也不招人待見,其實跟它破壞糧食,偷吃東西有關其實在我國的北方,特別在草原上會常見一種小土堆,這些小土堆裡面就藏著一種讓農民非常頭痛的動物,專門在地下打洞,還收集各種植物和草類的種子。一旦在草原上出現這樣的小土堆,牧草的產量就會大大下降,還會影響農民種植莊稼的存活率,這種動物叫做地羊。
  • 雲南與緬甸交界這個小鎮,曾是中國最小城市之一,被稱為西南門戶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與緬甸交界這個小鎮,被稱為西南門戶,曾是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邊境「袖珍城市」,本地人口只有1萬多人。跟著芒果去看看。這裡曾是320國道的終點,滇緬公路由此從雲南到緬甸,南洋機工由此將大批國際援華物資源源運往抗日前線,中國遠徵軍將士從這裡出境到緬甸抗日。
  • 這個被譽為東方小巴黎的二線城市,曾是與上海齊名的超級大都市
    在20世紀初就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裡,22個國家曾在此設立領事館,當時的這裡是中國的超級大都會城市,今天要說的就曾是與上海齊名的超級大都市,被譽為東方小巴黎——哈爾濱。哈爾濱黑龍江省與副省市、特大城市、中國東北地區與黑龍江省交界、政治、經濟、文化、金融為中心,與黑龍江省交界中陸地面積最大、戶籍人口第三多的特大城市,"亞歐大陸橋明珠","歐歐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第一個重要中心,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熱點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別名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
  • 秦嶺南坡的鳳凰古鎮,距今1400年,古集繁榮曾被譽為 「小上海」
    秦嶺南坡的鳳凰古鎮,距今1400年,古集繁榮曾被譽為 「小上海」,說到鳳凰古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湖南湘西的鳳凰古城,它是我國有名的景點,被稱為「湘西明珠」, 經過這裡的山清水秀、風景秀美、風雨滄桑,名勝古蹟的舊貌依然保存完好。
  • 曾與北京、保定並稱為「北方三雄鎮」?正定縣的風光秀麗
    什麼地區曾經和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曾經在歷史上與北京、保定並稱為「北方三雄鎮」的正定縣,存在的歷史也很悠久,被稱為史正縣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或稱中國民間美術之鄉,這裡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積澱頗豐,名士齊海毛,造詣深厚,故土銀,晶瑩。
  • 中國「四大米市」之首:地位曾超過無錫,還一直被稱為「小上海」
    中國「四大米市」之首:地位曾超過無錫,還一直被稱為「小上海」民以食為天,在商品經濟並沒有如今發達的過去,「米市」就成為了當時糧食流通、商品交換的重要場所。在中國近代有「四大米市」的說法,因為中國有「南方米、北方面」的飲食特點,「中國四大米市」也被稱為是「江南四大米市」。這「四大」分別是安徽的蕪湖、江西的九江、江蘇的無錫和湖南的長沙,都處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在過去也都是交通通達、農業發展好的地區,而在這四大米市中,又以安徽的蕪湖為首。
  • 江蘇連雲港,有一條百年歷史的民國街,曾被稱為民國「小上海」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老街,不論老街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然而,近些年來看到不少地方、不少城市的老街,正面臨著被拆毀、消失的命運,這種令人心急如焚的現象,已出現在不少城市。文化在城市中失去了載體,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連雲港的民主路文化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
  • 除了北京,北方這座城市也曾和上海齊名,現為北方第二城
    北方除了我們的首都北京和天津之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引人注目的城市,其中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在各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其影響大於我國任何一個城市,但這次所說的不是北京這個城市,而是北方的另一個大城市天津。早在隋朝,天津地區就因為大運河的開通而開始興盛,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邊的糧,絲綢向北運的水陸碼頭,但虎門銷煙後,被流放到這裡,明朝永樂二年建城,號稱「天津魏」,天津成為歷史上唯一能從史料中查出建立年代的城市,民國時代的天津是中國唯一一個可以與上海媲美的城市,當時超過北平,當時天津和北京有外國租界,天津也有,上海是上海,天津是天津,兩座城市代表著中國的兩大巨頭
  • 這個城市被稱為「小香港」,曾超越廣州深圳,現在卻退居五線
    這個城市被稱為「小香港」,曾超越廣州深圳,現在卻退居五線我相信驢友們對香港一定不陌生,作為「購物天堂」的香港一直都是遊客們爭相前往的地方。其實在國內有這樣的一座城市,被稱為「小香港」,但是很多人都覺得很可惜,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這個城市就是廣西省下轄地級市--梧州。梧州是古蒼梧郡、古廣信縣的所在地,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和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有「綠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等美稱。
  • 上海3大「富人區」,曾被稱為「三不缺」如今「外國人」絡繹不絕
    上海3大「富人區」,曾被稱為「三不缺」如今「外國人」絡繹不絕一個城市的魅力可以多方面展示,上海市對大家的魅力非常大,經濟實力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有很多發展機會。 今天介紹的是上海的三個「富人區」,曾經被稱為「三不可缺」。
  • 黑龍江省會,曾被稱為東方小巴黎,是座「國際大都市」!
    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東北大城市,被稱為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人類城市文明的奇蹟,從一個小漁村到遠東的國際大都市,只用了20年。號稱用「中國的速度」創造中國經濟崛起奇蹟的深圳,恐怕是遠遠落後了。
  • 江蘇一座千年古鎮,因大運河而繁榮,曾被稱為「小上海」
    最多時常駐人口達3萬餘人,全國18個省市的商人在此設立商會,世界上多達10個國家的商人在此建商號、教堂,商鋪、宅院、教堂等更接近8000多間,可謂盛極一時,故有「蘇北小上海」之稱。古鎮三面環水,碧波粼粼,景色秀麗;明末清初的古街道,至今保持原貌,獨具一格;古民居青磚灰瓦,亭臺交錯,飛簷翹角,形勝之美稱於江淮,難怪被人們稱為「中國大運河第一古鎮」。還曾被專家和媒體冠以"南有周莊、北有窯灣"的美譽。
  • 江蘇這個古鎮兼具南、北方建築特色,被稱為「黃金水道金三角」
    然而,小編今天要說的窯灣古鎮,卻和我們所熟知的江南古鎮有些許不同,她位於江蘇省京杭大運河與羅馬湖的交匯處,鎮內景點兼具了南、北方的建築特色,被稱為「黃金水道金三角」。「窯灣」這個地點最早出現在東周時期的典籍中,是兵家用來燒制軍需用品的地方,後來又因為地理交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