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挖出3000平大墓,出土一塊668字墓碑,專家:價值不菲

2020-12-12 史話笑談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考古學家發掘了不計其數的古墓。古墓其實是我們認識古代歷史的一面鏡子。古人的喪葬制度,背後隱藏著重大的玄機。

考古挖掘墓葬,在大多數人看來是既枯燥又無趣的事情。但是在考古學家看來卻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是怎樣處理死者的,也可以看到當時死者處於的是什麼年代。

在很多人眼裡古墓中最具價值連城的就應該是陪葬的文物,比如金銀珠寶、瓷器、陶器,玉飾等。然而今天我們跟大家介紹的這座古墓,在那裡,考古學家發現的並不是文物價值連城,而是一塊墓志銘,它為相關歷史學家和後人研究南宋的歷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這座古墓是南宋時期梁端禮之墓,位於富陽市乘莊村杜墓山自然村南側的對面山東南部山坡中部,根據它埋葬的地理位置來看,這座古墓是圍繞大山而修建的。

與其他古墓不同的是,這座古墓是雙室古墓,在挖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它保存的很完整。佔地也超過3000平方米,如果按照現在100平米的房子來說,這個古墓大到超過30套房子。

在挖掘現場,這座古墓的地形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到底是什麼樣的地形這麼奇特呢?這座古墓所處的地形就像一個身處兩臂準備抱拳的樣子,剛好把山坳抱在懷裡。

這種地形是特別符合古代風水寶地的標準,也可以說是一塊非常難得的頂級風水寶地,墓主人把自己的墳墓選擇在這裡,不得不承認也是非常有眼光的。

考古學家認為既然是風水寶地,那麼此地古墓的墓主人身份肯定是不簡單,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墓主人應該是在朝廷中有地位的人。

磚室墓的頂蓋是長方形的青磚石覆蓋,規格也差不多是33*14-8釐米,墓室弄得很嚴實,封閉性也是非常好。

在出土的文物中,除了有一些青瓷碗、青銅爐和銅錢外,還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墓志銘。這個墓志銘是青灰色石質,不管是正面還是側面光滑細膩,背面未經修飾。共計668字。可別小看這600多字,內容真的是價值不菲。

墓志銘清晰記載了墓主人梁端禮生平事跡。他是寧波人,晚年的時候一直在臨安府居住,去世的時候只有71歲。

先後獲得了很多官爵職位,比如先後擔任的職務有酒務、臨安府浙江渡、建康府戶部太軍倉門兼面官、知昭州平樂縣事、東南路第十副將、東南路第五正將、東南第八正將、江南東路兵馬副都監、福建路兵馬都監、鎮江府兵馬鈐轄和太平州兵馬鈐轄。

他的祖父是梁堅,是高州刺史,贈保信軍節度使。在南宋時期,一直盛行的是夫妻合葬,當然梁端禮也不例外,與他合葬的人是梁端禮的夫人房氏。

在這座品官墓中發現的墓志銘,讓我們知道梁端禮是真正的勇猛大將。墓志銘上的文字記載為我們研究南宋時期的行政規劃和相關的軍事體系提供了重要線索,

同時墓志銘中出現的「杜墓」兩個字,幫我們揭穿了為何墓葬所在的村子叫杜墓山村了,這對相關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研究富陽地區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古玩藏家組隊尋寶 宋代古墓挖出土陶後被捕
    )   本報記者 陳雷 本報通訊員 吳新宇 徐雅君  桐廬的荒郊野外一處工地,最近被挖掘機挖出一塊頗有些年代的墓碑
  • 南京發現錦衣衛墓穴,挖出一個藍色酒瓶,專家:價值十幾億
    南京發現錦衣衛墓穴,挖出一個藍色酒瓶,專家:價值十幾億導語: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有人出生就有人死亡。由於我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倫理觀念深入人心,對於死者是相當尊敬與畏懼的。南京發現了一個主人生前是錦衣衛的墓穴,出土的"天之藍"酒瓶竟價值十幾億。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 1968年曾出土曹雪芹墓碑,小編有五個理由,推測這塊墓碑應是贗品
    北京通縣張家灣曾出土了一塊曹雪芹墓碑,可是關於墓碑的真偽,卻被史學界爭論不休。小編通過查找資料推斷,該墓碑可能就是一個假貨!究竟有哪些依據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該村有個姓李的村民,在勞動中偶然刨出了一塊墓碑,當他把墓碑上的浮土撥開後,卻發現了一個大秘密。該墓碑為一塊長1米,寬0.4米,厚0.15米的青色巖石,墓碑的形狀也極為不平整,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有大有小,卻依然清晰可辨,上書「曹公諱霑墓——壬午(落款小字)」。
  • 廣州挖出一件罕見酒杯,價值不輸戰國水晶杯,專家:傳聞能解百毒
    比如杭州半山出土的那件「穿越」的戰國水晶杯,還有被公認目前最珍貴的「唐代瑪瑙獸首杯」,它出土於陝西何家村窖藏;此外還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件「西漢角形玉杯」。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下今天的主角「西漢角形玉杯」吧,「西漢角形玉杯」顧名思義是西漢時期的酒杯,出土地點在廣州南越王墓,高18.4釐米,口徑5.8~6.7釐米,重量只372.7克,杯的形狀和犀牛的角一樣,為此才有了這麼一個名字。
  • 江門杜阮鎮一工地挖出明代皇族古墓兩隻石馬(圖)
    現場為江門杜阮鎮一工地,專家稱發現的古代文物不多,故很有研究價值  本報江門訊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前天上午在長喬村鳳山側林嶺一工地發現明代皇族古墓,挖出兩隻明代石馬和陶罐。
  • 陝西挖出波斯人後裔墓,墓碑記載困擾考古隊,專家:外國人真會玩
    陝西挖出波斯人後裔墓,墓碑記載困擾考古隊,專家:外國人真會玩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古以來各王朝浮浮沉沉,各民族也互相融合。在我國歷史上,最具民族包容性的王朝毫無疑問就是唐朝。
  • 活字印刷影響世界,發明者畢昇卻成謎,謎底終被一塊墓碑揭開
    這就要從是1990年9月發現的一塊墓碑說起。話說那是9月的一天,在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的五桂村發現一塊墓碑,上面寫著「故先考畢晟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兩邊陰刻有「孝子:畢嘉、畢文、畢成、畢榮。孫男:畢文顯、畢文斌、畢文忠」和「□□□年二月初七日等字樣。
  • 放牛娃發現一個銅錢,專家80元將其買走,如今價值超千萬
    專家仔細端詳過後,驚嘆道:「這可是個難得一見的寶貝!」專家告訴小張,這並不是銅錢,而是北宋初年的一枚金幣,是宋太宗時期的「太平通寶」,而且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專家將金幣收下,並獎勵給小張80元,隨後來到了發現悶子的位置。
  • 淨寺旁邊挖出一塊青石碑 「積善堂朱界」是什麼意思?
    昨天9:48,網友「飛虎」給快報官方微信留言:南山路26號修下水道挖出了一塊石碑,不知道這是不是古董?就是剛挖出來的。  「飛虎」說的石碑是在南山路26號附近發現的,這裡經營著一家小餐館,與淨寺只隔一條三四米寬的巷子,最近餐館在改造下水道。
  • 湖北發現神秘墓碑2:神秘墓碑與大發明家畢昇同名?專家展開考察
    上文提到男子下鄉辦事,竟然意外發現一塊墓碑,墓主人名字竟然跟活字印刷術發明家畢昇同名同姓。萬一真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呢。於是,高尚文就請了幾位村民把墓碑抬到了睡獅山當時挖出這塊墓碑的地方,然後叮囑村民,一定要保護好這塊墓碑。
  • 桐鄉市大麻鎮出土清朝墓碑
    7月16日,桐鄉市博物館迎來一塊刻有「皇清例贈」等字樣的清朝墓碑,該墓碑是在桐鄉市大麻鎮麻溪村南星橋機埠(泵站)改造過程中發現的。  墓碑僅殘存上半部分,高115釐米,寬88釐,厚8釐米。墓碑中間刻有「皇清例贈、修職郎、孺人、顯祖、考妣」等字樣,兩邊另有「先叔、先考、先妣、先兄」、「治葬孫鬱泮溶曾孫」等字樣。
  • 農民遷祖墳挖出珍貴文物,專家:出土的文物必須上交,祖墳也不行
    東王封村的村民說,靳忠義從墳中挖出了各種各樣的彩色陶俑,考慮到挖出的這些陶俑可能是文物,就有人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部門,很快文物局的相關人員就趕到了現場,經過一步步的細緻挖掘,共計挖出了83件彩色陶俑和其他的一些珍貴文物,其中這83件陶俑最是吸引人,他們組成了一個儀仗隊,其中有兩輛馬車,包含了武士俑和侍女俑,經過專家現場鑑定,確定了這些陶俑屬於元朝時期,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 五桂村發現一座陵墓,墓內出土一塊石碑,破解關於畢昇的三個謎團
    黃尚文二話沒說,當即將其從土中挖出,果然不出其所料,將他差點絆倒的,正是一塊石碑。作為村中少有的文化人,黃尚文曾參與過縣內的考古工作,對於歷史還算有些了解,於是他將石碑洗淨,細細查看了起來。墓碑用灰色麻石鑿成,整體呈近似豎直的上窄下寬形,上部為圓頭,看起來年代較為久遠。
  • 此地有人挖出墓碑
    據《靖江縣誌》記載,清光緒五年(1879年),有人在縣衙前街西的空地上走過,覺得腳下空洞有聲,便用鋤頭挖掘,發現一塊石碑,從碑文得知下面是魯肅的墓葬。二百年後的今天,這塊石碑重新顯露於世人面前,而且碑文「東吳魯公肅」與原碑「東吳魯公肅」完全一致,只是石碑頭、尾破損,缺少前面的「漢」和後面的「之墓」。由此可以認定,這塊重新現身的石碑,正是那塊湮沒了40多年的魯肅墓碑。
  • 中國挖出千年前古墓,出土瓷器卻印著神秘英文,專家當場怒摔!
    中國挖出千年前古墓,出土瓷器卻印著神秘英文,專家當場怒摔!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新中國之前經歷了幾十個王朝的更迭,每個王朝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和器物,其中還有很多作為陪葬品留在了地下,這就給我們後代的考古發掘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我們在這些文物中能夠還原很多朝代的真實面貌,所以這些東西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
  • 湖北英山發現神秘墓碑,揭開了畢昇生平之謎,韓國專家:絕不可能
    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夏天,當時時任湖北英山縣草盤鎮信訪幹事的黃尚文,在路過五桂村的時候意外在水溝中發現了一塊石板。經過仔細辨認石板上有「神主」兩字,經過用水清理泥土後看到有「畢昇」二字,而且還可以看出中間兩行陽刻大字,石板周邊有花紋,由此黃尚文判斷這可能是塊墓碑。
  • 向陽五臺樂山昭惠廟 挖出一塊明朝古石碑
    昨日,記者從昭惠廟管委會獲悉,3月30日,向陽五臺樂山昭惠廟工作人員在挖放生池時,發現一塊古石碑。據碑文內容初步判斷,這塊石碑應是明朝古物。至於為何被埋於此,是否存在更多歷史文物,還有待專家進一步挖掘考證。
  • 壽光發現一塊古石碑!位於這裡……
    ▲11月10日,紀臺鎮齊家莊村施工隊在整修空地修建文體廣場時,發現一塊古石碑11月19日,在齊家莊村村委大院,齊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齊文慶帶記者觀看了這塊石碑
  • 放牛娃撿到一個銅錢,掛在牛脖子上,專家80元收走,如今價值千萬
    北宋戰局第二天,縣裡的文物專家開進老虎山進行考古發掘。專家很快將窟窿擴大,挖出了一處千年古墓。此墓依山而建,頭枕東南,用青石板鋪砌,但由於常年漏水,墓坑裡堆滿了泥土和碎石。專家很快將泥土清理,挖出了20多枚北宋政和通寶銅錢。在一排殘存的牙齒中,專家又挖到了一枚「太平通寶」金幣,很顯然這枚金幣是含在口中下葬的。
  • 仙人洞遺址出土最古老的稻穀化石,距今12000年,韓國專家閉嘴了
    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上下五千年,這是我們國人的認知,而對於外國專家來說我們中國的歷史最多3000多年,因為歷史文字記載的就那麼多,當然了我們知道我們其實遠遠不止5000年,只不過更早的都沒有文字記載了,今天要說的這座古遺址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遺址之一,當然了它是我們中國的,因為它的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