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壯士斷腕剝離榮耀!復盤榮耀崛起之路

2020-12-12 砍柴網

雷達財經出品 文|梁春富 編|深海

在長達幾個月的傳聞後,榮耀出售終於塵埃落定。

11月17日一早,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

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為了對標小米,2013年12月16日,華為將榮耀品牌獨立,榮耀正式成為華為的智能終端子品牌。2020上半年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是在中國市場上是唯二增長的品牌。

收購榮耀是產業鏈自救,華為坦陳消費者業務面臨艱難時刻

雷達財經注意到,聲明指出,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包括天音通信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順電實業有限公司、山東怡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冀順通投資有限公司、河南象之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瑞聯優信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英孚特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哈爾濱金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

據天眼查,深圳智信新於2020年9月27日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絕對控股股東為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持股98.6%,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持股1.4%。據悉,該基金的出資人包括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

聲明還稱,所有權的變化不會影響榮耀發展的方向,榮耀高層及團隊將保持穩定。投資新榮耀的經銷商和代理商也承諾:未來只享有財務上的投資回報,在業務側將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場化原則,與其他經銷商、代理商享受同等機會。

隨後,華為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華為還稱,共有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有業內人士分析,面對美國的圍追堵截,前後夾擊,華為5G及先進位程受制,晶片幾近斷供,連最新的mate40系列都已經無芯可用了。華為出售榮耀,可拿到大筆的現金收入,為華為注入資金補充,保留了高端手機系列的同時,還能繼續維持對麒麟晶片的研發,未來榮耀還能採購華為的麒麟晶片。

根據前述聲明,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由國資、供應商、渠道商等全面接管。與華為"撇清關係",榮耀或能夠採購來自於三星、聯發科、高通的晶片。如此榮耀還能夠作為獨立的手機品牌走下去,不至於像華為最新的Mate 40系列一樣無芯可用。

目前本次交易的具體細則還未公布,具體的收購價格也不得而知。此前據路透社、36氪等媒體報導,榮耀出售價格按照2019年利潤60億元計算,16倍PE,最終定價約在1000億元。虎嗅今早報導稱,最終作價在400億美元左右,約合2633億元人民幣。

榮耀最初誕生為對標小米,最先搭載鴻蒙系統

2013年12月16日,華為將榮耀品牌獨立,榮耀正式成為華為的智能終端子品牌,成立該品牌的一個目的是對標小米。

2015年2月18日,華為消費者業務榮耀業務部總裁由趙明接任,定下了50億美元的收入目標,銷量目標4000萬。同年10月28日,榮耀宣布提前完成了2015年全球銷售50億美元的全年目標

2015年雙十一當天,榮耀以11.23億元銷售額位列天貓手機品類銷售額第一,並在手機銷售單價和總銷售額上超過了小米。據悉,這是榮耀第一次超過小米,成為中低端市場的第一。

餘承東也在這一年放話:智慧型手機行業將重新洗牌,未來三到五年只會剩下三大手機廠商,很多手機廠商 (暗指小米) 看起來非常成功,但它們將很快消失。

2018年,榮耀又推出Magic2、榮耀play、榮耀8X等多個產品。同年9月,榮耀在發布新品榮耀8X時,直接對標對手小米當時的旗艦手機小米8,指出在多個方面超越友商。

2019年8月12日,榮耀正式對外發布"榮耀智慧屏",也是華為旗下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終端產品。

榮耀對於小米的限制也變相地助力其主品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前五的手機廠商是華為(包括榮耀) 、vivo、OPPO、小米和蘋果,其中僅華為出貨量較2018年同期有所增長。

2020年5月20日,榮耀明確IoT戰略。同年7月3日,榮耀上半年手機的線下銷量已經超過了線上,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向四至六線市場擴張。

Canalys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今年第二季度,華為以5580萬臺的手機出貨量超過三星和蘋果排名第一,其中榮耀佔比26%,出貨1460萬部;今年第三季度,華為出貨的3420萬臺智慧型手機中,榮耀也佔了26%。榮耀在華為的整體銷量中,佔據相當大的份額。

趙明也曾在7月份表示,2020上半年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是在中國市場上是唯二增長的品牌。

註: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壯士斷腕!華為剝離榮耀事件始末!
    華為表示,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這該基金的出資人包括了以前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有些不怎麼關注榮耀手機的朋友可能有點納悶了?怎麼榮耀公司突然就從華為集團剝離出來了呢?
  • 華為為何要賣掉榮耀,1000億值不值?
    (文後附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眾所周知,華為作為國內第一大手機生產商,旗下有兩類手機品牌,一類是華為系列手機,一類是榮耀系列手機。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為5170萬臺,同比下滑23%,這是華為近年來手機首次出現下滑。並且,由於榮耀佔華為全球出貨量的26%,因此,出售榮耀,可以極大地緩解「缺芯」壓力。所以,為了保全大局,華為不得不壯士斷腕——留一個,舍一個。
  • 華為整體出售榮耀!30餘家代理商接盤自救 為什麼要把榮耀賣了?華為...
    對榮耀的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付出、愛護與支持,華為深表感謝!祝福獨立後的榮耀與股東、合作夥伴和員工一道,踏上新榮耀之路,持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創造一個屬於年輕人的智慧新世界!新榮耀團隊曝光 萬飆將出任董事長目前,交易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
  • 華為壯士斷腕送走榮耀,任正非做了兩個決定,一齣好戲才剛剛開始
    直到大洋彼岸的華為異軍突起,這種躺著賺錢的方式行不通了,更要命的是,華為5G正在領跑全球,感受到巨大威脅的美國決定出手了。 無奈之下,任正非選擇送走榮耀。
  • 續命成功,新榮耀完成供應鏈的自我救贖,正式開啟榮耀新品牌之旅
    2020年11月17日,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華為籤署收購協議,正式完成對華為旗下子品牌榮耀及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榮耀與華為的分離也宣告正式落幕。出售之後的新榮耀將獨立成為一家全新的移動終端公司,正式開啟一場市場的自我救贖之路。
  • 任正非談剝離榮耀:我們不能拖無辜的人下水 多多保重
    摘要:11月26日消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榮耀送別會上談到剝離榮耀的原因時稱,華為短期的困難,我們有能力克服。但我們不能因自己受難,而要拖無辜的人下水。
  • 點評| 華為剝離榮耀可能為手機產業鏈缺貨風潮帶來影響;川普政府...
    點評 | 華為剝離榮耀可能為手機產業鏈缺貨風潮帶來影響;川普政府的肆意妄為已經嚴重破壞了市場競爭原則
  • 剛剛與華為「離婚」的榮耀,能否登上鴻蒙OS的大船?
    但想要讓鴻蒙OS「完全取代」安卓,對於華為來說,軟體生態建設問題顯然任重道遠。供應鏈分家,系統仍可能藕斷絲連如果說華為用上鴻蒙OS有幾分迫不得已,而在上個月剛剛宣布從華為剝離的榮耀能否用上鴻蒙OS,則似乎存在一些變數。
  • 華為之後,誰將成為國內手機第一?不是小米,也不是榮耀
    其實主要原因有兩點,一個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傳統的手機廠商沒落,國內的手機廠商趁勢崛起,在手機的配置上逐年提升,價格上中規中矩,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第二點就是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國內廠商在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逐漸提升,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用戶的認可和喜愛。特別是華為等品牌,已經成功打入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 、三星等品牌一樣在國際上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
  • 已經被華為賣出去的榮耀,還值得購買它的手機嗎?
    馬上雙十二就要到了,這將是年底最後一波折扣了,很多網友都準備在雙十二購買自己心儀的手機,其中就包括對榮耀有購買意向的。而這些本來想購買榮耀的網友在華為出售榮耀以後購買意向也變得遲疑起來,被華為賣掉的榮耀還值得購買嗎?
  • 為什麼說出售榮耀,是當下華為的最優解
    華為出售榮耀一事,在經過兩個月的反覆傳聞之後終於落錘。11月17日上午,華為正式宣布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於售出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據接近華為的人士向騰訊一線透露,出售後的榮耀將保持管理層基本穩定,多名華為管理層將空降至榮耀,原華為消費者業務營運長萬飆將出任新榮耀董事長,原榮耀總裁趙明繼續擔任新榮耀CEO。曲線救榮耀對於華為而言,出售榮耀已經是當下的最優解。
  • 華為被迫出售榮耀手機業務,售價約合1000億人民幣?
    年出貨量達到2億臺,華為的庫存肯定也不可能有這麼多,如今的華為手機依靠的是庫存在生存一旦庫存徹底的消耗殆盡,那麼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將何去何從?晶片的禁令不僅僅影響到的是華為品牌,甚至華為旗下的榮耀品牌也備受影響。
  • 獨家|任正非:榮耀和華為「離婚」後不要藕斷絲連 要做華為最強的...
    【財新網】(記者 何書靜)美國制裁持續加碼,華為剝離榮耀。交易公布之後,華為內部已經正式為榮耀送別。11月26日,華為總裁辦發布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鼓勵新榮耀擁抱全球化,做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
  • 從同事到對手,新榮耀將如何與華為競爭?
    華為出售榮耀的事情,早已經塵埃落定,新榮耀的團隊整合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有消息稱,新榮耀員工將會得到非常豐厚的補償,不論如何,這次的出售案不管對華為還是對榮耀,都是一次打擊,但同時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 華為聲明:將榮耀手機完全剝離業務,不佔任何股權
    而隨著華為手機在國內外都打開了知名度,榮耀手機也不斷獲得了成長,不僅僅是定位在網際網路,性價比的這些標籤,而是想打造擁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全渠道品牌。脫離華為原因隨著今年美國針對華為的制裁開始,榮耀內部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榮耀太多依賴於華為的光環,華為被摁住了脖子,榮耀也不能暢快地喘氣。
  • 榮耀衝擊全國TOP2品牌 榮耀與華為品牌區別在哪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華為、榮耀是在中國市場保持增長的唯二品牌。榮耀更是公開喊出要成為中國市場Top 2的目標,發展勢頭非常猛。 我們知道,華為、榮耀是華為終端旗下雙品牌。照目前發展勢頭和產品、品牌影響力來看,很有可能一起成為市場前二。那麼,這兩個品牌除了名字不同,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消費者要怎麼在兩個品牌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且讓小編一一道來。
  • 榮耀與華為完全切割,一場關於求生與成長的交易,手機新格局初顯
    11月17日消息,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簡單來說就是,華為目前已與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籤署了協議,後者作為收購方將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而之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 那些年華為剝離出去的企業怎麼樣了?
    近段時間轟動全網的華為榮耀分離事件正式落下帷幕,起初四夕也是不願意相信此等空穴來風,但最終結果卻不得不承認既定的事實。華為的聲明也是讓人百感交集,讓人知道華為面臨的艱難時刻,出售榮耀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壯士斷腕。也是為了讓榮耀不受影響更好地獨立出去發展,以便在供應渠道等方面打破現有的困局。
  • 華為最大股東是誰?華為有10萬股東,賣掉榮耀,公司誰說了算
    貳華為餘承東曾誓言,要堅持華為、榮耀「雙機」戰略,如今華為的北坡失守,榮耀被迫賣出。根據公告,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的任何股份。另外,榮耀總裁趙明的認證信息,已經從「華為榮耀業務部總裁」變更為「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總裁」。
  • 榮耀獨立之路
    但趙明卻沒有正面回應,只說:「產品+服務是榮耀的立身之本。做世界第一,做中國第幾,那是個人的追求,企業需要思考對社會的價值是什麼,對科技發展的價值是什麼?獨立後的榮耀,將跟華為一樣,為中國的科技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究竟,榮耀蛻去華為的光彩和包袱後,到底會否能否住這昔日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