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2月24日,由俞麗拿、雷佳、王亞彬、王志飛、徐俊、金培達、蕭麗河等共同參與創作及演出的原創音樂劇場《真愛·梁祝》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自11月在上海及寧波的演出以來,《真愛·梁祝》收穫巨大反響。而12月24日晚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演出,則成為這部作品首輪演出的收官之站。
1959年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演,18歲的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從此俞麗拿的名字便與《梁祝》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她演奏的《梁祝》也成了樂迷眼中無可替代的經典版本。如今,俞麗拿已步入耄耋之年,十年不涉舞臺演出,聆聽俞麗拿現場演奏《梁祝》成了廣大樂迷的一個「奢望「。此次,為紀念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六十周年,俞麗拿作為特邀演出嘉賓重登舞臺,演奏全曲最為華彩的《化蝶》片段,一償樂迷宿願。
俞麗拿。主辦方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本次《真愛·梁祝》的四位小提琴家將攜各自價值連城的小提琴參與演出。王之炅攜中華基金會贊助的1716年斯特拉迪瓦裡名琴;黃蒙拉攜1868年Jean Baptiste Vuillaume a Paris名琴;張洋攜中華基金會贊助的18世紀Carlo Bergonzi義大利名琴;而俞麗拿本人將攜從1960年伴隨她至今,灌錄過她本人所有版本《梁祝》唱片的中國制名琴登臺。
《真愛·梁祝》使用了音樂劇場(musical theatre)這一以連貫的主體和線索,依循音樂的敘事邏輯,將多種舞臺表演形式有機結合的現代派形式。舞臺呈現一共採取了四個形式,分別是舞劇、話劇、音樂劇以及小提琴協奏曲。《真愛·梁祝》中的四段愛情故事(樊錦詩與彭金章、巴金與蕭珊、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梁山伯與祝英臺),獲得了樊錦詩本人、巴金長女李小林,敦煌研究院、巴金故居,以及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的授權和支持,他們向創作團隊提供了包括影像資料、口述實錄在內的大量珍貴資料,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在舞臺上首次還原呈現。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