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安藤忠雄設計的明珠美術館正式開放,並迎來了開幕首展「安藤忠雄展·引領」。
明珠美術館坐落於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 8 樓,與樓下的新華書店相連,共同組成了「光的空間」兩者共處於一個蛋形的建築內。遠看上去,這個空間就像是挖開了購物中心的一角,放上去的一顆「蛋」。
攝影:呂葉
商場內部看明珠美術館
根據官方說法,明珠美術館的這場展覽也是安藤忠雄首次在自己設計的博物館中舉辦自己的建築回顧展。作為開幕展的「安藤忠雄展·引領」,是我們之前寫過的,去年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安藤忠雄·挑戰」展的姐妹展。
東京展是安藤忠雄迄今為止的建築生涯中規模最大的個人展,相比之下,明珠美術館的展覽在陳列面積和展品的規模上都不如前者,比如東京展上的最大亮點,1:1 還原的光之教堂並未出現在上海。
不過,如果你對安藤忠雄沒有那麼熟悉,「安藤忠雄展·引領」作為科普展覽或許還值得一看。
「安藤忠雄展·引領」共分為五個板塊:光之歷程、思想之光、藝術之光、創作之光、光之閱讀,以設計手稿、書籍文獻、影像、產品、建築模型等形式展現了安藤忠雄的創作歷程。
展覽入口處首先陳列的是安藤忠雄不同時期的創作手稿和草圖,以照片結合手稿的形式展現了「光的空間」誕生的過程。
事實上,「光的空間」所在的購物公園的前身是爛尾十多年的虹橋購物樂園,它在 2010 年被新華發行集團盤下,後又引入紅星集團入股。2015 年時,新華發行集團和紅星地產邀請安藤忠雄建造一個關於閱讀和文化的藝術空間,賦予購物中心新的生命力。安藤因此提出了「卵」形的概念,這也是他曾用於日本中之島都市巨蛋的建築手法。
「思想之光」展區像是一本安藤忠雄的個人傳記。展品內容沿著弧形展牆整齊排列,帶有燈光的中間部分挖空的牆內陳列了約 200 本關於安藤忠雄的書籍,上下部分則按照時間順序,從安藤忠雄的童年講起,以照片結合文字說明的方式記錄關於安藤忠雄的 20 個事件、100 個瞬間和 300 個作品。從頭至尾一字不落地閱讀完整面牆上的內容,要花上一個小時。
接下來是「藝術之光」展區,這部分主要以安藤忠雄在直島的七個項目為中心展開。在這個貫穿 30 年的藝術計劃中,安藤忠雄在直島創造了 Benesse House、地中美術館、李禹煥美術館、南寺、安藤忠雄博物館等一系列與環境共生的建築,也讓這座昔日的工業之島由此變成了藝術之島。
展區的中間是一座等比例縮放的直島模型,安藤的建築模型放在其中,被光照亮,結合中間白牆上播放的直島視頻,以及位於一側的照片和設計手稿,能夠較為直觀地感受到直島上安藤忠雄的建築魅力。
直島模型
「創作之光」以安藤忠雄的 Dream Chair 做開場,結合幾何圖形框景、燈光投射等方式,整個展區的空間不大,倒是顯得豐富。
一個 1:10 的「光的空間」模型是這部分展區的重點,此外以創作手稿、照片、視頻的方式展示了「光的空間」及保利大劇院的創作過程。再往裡,一個空間專門用來呈現安藤忠雄建築的黑白攝影圖和部分手稿,最後展出的是安藤忠雄創作的另一個產品,與義大利國寶級玻璃品牌 VENINI 合作的最新玻璃製品 COSMOS。
光的空間模型
Dream Chair
看完這些展區就算是看完了美術館的部分,出口處一側是售賣美術館紀念品商店,另一側順著樓梯往下就是「光之閱讀」區域,也就是新華書店。
這間有些特別的新華書店早於美術館在 12 月 16 日就已開業。整個書店空間約 1600 平方米,圖書陳列面積佔了 70%。位於美術館出口處的木質樓梯向下的部分是一個圓筒形空間,它的頂部是模擬星空的藍光穹頂,四周的牆壁全部被書架填滿,位於中間的屏幕上循環播放安藤忠雄的視頻《從挑戰到引領》。
再往外走,連接商場的書店核心區域由整齊排列的木製書架構成,中間還分布著一些沙發休息區和可供閱讀的桌椅。書架上的書除了有一些建築、藝術類的書,也不乏教輔圖書和成功學書籍。
最後,這場「安藤忠雄展·引領」將一直持續到 5 月 20 日,現場門票 100 元。
圖片來自:光的空間、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