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彪
8月11日,武漢餐飲業協會向武漢所有的餐廳發出六條倡議,包括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只能點9個人的菜,不夠再增加菜品,確保顧客吃好的同時,從源頭杜絕餐飲浪費;針對兩三位客人進餐,餐廳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在節約的前提下,滿足消費者品種多樣化的需求(8月12日澎湃新聞)。
無論是從餐館食客留下的剩菜剩飯,還是從部分單位食堂的剩飯剩菜來看,餐飲浪費現象確實已經非常嚴重,乃至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別小看每一個食客留下的剩菜剩飯,如果將它們加起來,就會是「海量」的浪費。餐館酒店與單位食堂的食物浪費,確實已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過程中的一道「醜陋風景線」。
到餐館消費,部分食客習慣於一開始就點許多菜,等到最後才發現吃不完,導致浪費。而像武漢餐飲業協會這樣向餐館倡議推行「N-1點餐」模式,不夠再增加菜品,食客吃到最後發現菜夠了,就不會再點餐,這樣也就有利於避免因為多點菜吃不完而造成浪費。 一些食客到餐館消費,往往會「高估」所需要的菜量,等到最後吃不完,才發現造成錢款浪費。對此,食客也是感到懊悔的。而像武漢餐館這樣推行「N-1點餐」模式,不僅可以避免食物浪費,也能避免食客的錢款浪費,實際上是為食客節約資金。從這個意義上說,武漢餐館推行「N-1點餐」模式,也是一種有利於食客節約錢款的「暖心」舉措。
餐館推行「N-1點餐」模式,還有利於引導更多的市民從點餐開始,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而節約的良好習慣養成後,亦會被延伸到其他領域,從而促進更多領域的節約,起到助力節約型社會建設的作用。
市場經濟社會,消費者到餐館確實可以自由點餐,但享受點餐自由,並不就意味著可以任意浪費。武漢餐飲業推行「N-1點餐」模式,在助推節約型社會建設上,具有積極的導向意義,值得肯定,也值得在更大的範圍內推行。
(文章來源: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