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我國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09 08:21 來源: 氣象局網站
輝煌「十二五」:我國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 中國氣象局日前發布消息,今年我國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截至目前,預報誤差為65公裡,比去年減少了13公裡,好於日本與美國。同時,今年我國颱風路徑24小時、48小時、72小時、96小時、120小時預報誤差均低於多年平均值。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高拴柱表示,從2011年起,颱風路徑預報誤差值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五年來依次為112公裡、94公裡、82公裡、78公裡、65公裡。而截至目前,今年日本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誤差為73.3公裡,美國預報誤差為74.0公裡。 「今年,我國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和120小時預報準確率均顯著優於日本與美國。」高拴柱說。2011年,我國120小時預報誤差為509公裡,短短五年時間,今年的誤差值已降到330公裡左右。 近年來,隨著氣象現代化成果不斷得到應用,我國颱風預報技術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014年,我國颱風路徑各時效預報準確率就已整體超過日、美。今年,我國保持了這一優勢,同時颱風強度預報、風雨影響預報準確率也有所提升。 我國颱風預報技術能力的提升,得益於我國集合預報技術的發展、觀測站網的完善、衛星數據定量分析的優化應用以及客觀化業務模型和預報平臺的改進。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創的「多集合預報模式系統的集成訂正技術」進一步強化了颱風路徑客觀訂正預報能力。 在颱風登陸我國前6小時對其進行半小時定位,今年成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的常規業務;在颱風登陸我國前12小時,該中心還啟動逐小時預報業務。這縮短了更新預報的時間間隔,使決策者及公眾對於颱風登陸地點的把握也將更為準確。 此外,隨著氣象部門加強科研業務結合發展,颱風預報業務、科研人員能力得到提高。 高拴柱說,提高預報準確性是氣象工作者始終追求的目標,但隨著誤差數字的逐年減小,需要關注的範圍卻在拓展。精細化的颱風風雨及影響預報是未來颱風預報的著力點。 今年,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已開展颱風風場精細化格點預報、颱風降水精細化格點預報以及颱風影響預估等業務。高拴柱說:「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往往是關鍵致災因子,對公眾生活的影響也最大。我們要幫助決策者及公眾更直觀地了解颱風可能造成的災害影響,以便其更好地採取防災減災措施。」(記者 段昊書) |
責任編輯: 溫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