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我國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氣象局:我國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1-09 08:21 來源: 氣象局網站

輝煌「十二五」:我國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

  中國氣象局日前發布消息,今年我國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準確率再創新高。截至目前,預報誤差為65公裡,比去年減少了13公裡,好於日本與美國。同時,今年我國颱風路徑24小時、48小時、72小時、96小時、120小時預報誤差均低於多年平均值。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高拴柱表示,從2011年起,颱風路徑預報誤差值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五年來依次為112公裡、94公裡、82公裡、78公裡、65公裡。而截至目前,今年日本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誤差為73.3公裡,美國預報誤差為74.0公裡。

  「今年,我國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和120小時預報準確率均顯著優於日本與美國。」高拴柱說。2011年,我國120小時預報誤差為509公裡,短短五年時間,今年的誤差值已降到330公裡左右。

  近年來,隨著氣象現代化成果不斷得到應用,我國颱風預報技術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014年,我國颱風路徑各時效預報準確率就已整體超過日、美。今年,我國保持了這一優勢,同時颱風強度預報、風雨影響預報準確率也有所提升。

  我國颱風預報技術能力的提升,得益於我國集合預報技術的發展、觀測站網的完善、衛星數據定量分析的優化應用以及客觀化業務模型和預報平臺的改進。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創的「多集合預報模式系統的集成訂正技術」進一步強化了颱風路徑客觀訂正預報能力。

  在颱風登陸我國前6小時對其進行半小時定位,今年成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的常規業務;在颱風登陸我國前12小時,該中心還啟動逐小時預報業務。這縮短了更新預報的時間間隔,使決策者及公眾對於颱風登陸地點的把握也將更為準確。  此外,隨著氣象部門加強科研業務結合發展,颱風預報業務、科研人員能力得到提高。

  高拴柱說,提高預報準確性是氣象工作者始終追求的目標,但隨著誤差數字的逐年減小,需要關注的範圍卻在拓展。精細化的颱風風雨及影響預報是未來颱風預報的著力點。

  今年,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已開展颱風風場精細化格點預報、颱風降水精細化格點預報以及颱風影響預估等業務。高拴柱說:「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往往是關鍵致災因子,對公眾生活的影響也最大。我們要幫助決策者及公眾更直觀地了解颱風可能造成的災害影響,以便其更好地採取防災減災措施。」(記者 段昊書)

責任編輯: 溫雅

相關焦點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其中,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覆蓋通道較以往儀器數量增加了70多倍,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進一步提前。  2018年發射的「風雲二號」H星(靜止衛星),是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收官之作。  颱風預報        近30年來,中國數值預報模式及其使用技術不斷發展,業務平臺不斷升級,颱風預報業務取得長足發展。颱風預報時效越來越長,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預報產品更加豐富。
  • 我國颱風路徑預報能力領跑世界
    2012年至2016年,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連續五年小於美國、日本氣象部門。  「根據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評估,2006年,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為135公裡,日本為111公裡,美國為107公裡。」
  •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準確及時的預報預警為我國防臺減災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也獲得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該中心近年來多次獲得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並湧現出了一批業務骨幹和全國知名的颱風首席預員。
  • 市民:暴雨預報為何不準?氣象局:預報準確率82%
    深化與香港天文臺的氣象科技合作,目前已完成深港氣象數據專線開通、數值預報模式調試、雙方預報技術人員交流培訓等工作。與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合作開展氣候再分析數據集的研製,提高氣候信息的服務能力。    預計9月正式推出分區預報服務  晶報:您多次提到「深圳模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模式,在哪方面有創新呢?
  • 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十三五」氣象預報實現預期目標
    經第三方評估,「十三五」期間氣象預報各項重點任務基本完成,預期目標已經實現。五年來,在國家、省、市、縣四級氣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氣象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氣溫和降水月預測評分提高2分,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 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 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最全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和先進的氣象信息系統,建成了無縫隙智能化的氣象預報預測系統,還將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 中國氣象局:我國天氣預報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8%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丁亦鑫)15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表示,氣象預測預警對我國防災減災和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氣象保障和支持,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004年準確率接近80%。
  • 我國颱風預報能力已居世界先進水平
    但在十年前,無論是颱風路徑、登陸地點的預報,還是颱風強度定強,我國都與美國、日本等颱風預報業務發展較完善的國家存在明顯差距。我國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何以得到迅速發展,背後又凝結著科研業務人員多少心血。原因在於當時我國預報颱風採用確定性預報,歐洲中心模式都往西報,主觀預報也很難「扭轉局勢」。  「如果當時用集合預報,我們提前4天半就可以把路徑預報出來。」2017年3月初,臺海中心高級工程師錢奇峰用現在的集合預報方法對「鯰魚」進行「復盤」,發現颱風登陸前5天,大部分模式已經轉彎。「如果當時看到集合預報產品,主觀預報就有更大的信心往北報。」
  • 我國氣象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 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丁亦鑫)記者從中國氣象局12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完整、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數值預報業務體系基本形成,集約高效的實況業務體系基本建立,無縫隙氣象預報業務體系趨於成熟,天氣預報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 天氣預報準確率難在哪裡? 專家解析三大難點
    在2008年1月13日中國氣象局舉行的首屆全國氣象行業重要天氣預報技能競賽上,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翟盤茂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氣運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某些不確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預報結果都與實際一致。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現在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大氣是混沌的,很小的波動也可能產生巨大的湍流。」翟盤茂告訴記者,這是一位世界知名大氣科學家曾經說過的話。
  • ——解讀集合預報在我國颱風海洋預報上的應用
    9月17日,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的專家在早間會商時,通報了這一情況。當時,由於時效較長,各家數值預報路徑差異非常大,有北上轉向的,有登陸我國的,也有擦過菲律賓的,跨度非常大,在集合預報中體現了相當大的發散度。最終,預報員在我國自主研發的集合預報訂正方法指導下得出主觀預報結論中的登陸地點,誤差僅為150公裡。
  • > 監測與預報
    其中,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覆蓋通道較以往儀器數量增加了70多倍,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進一步提前。  利用靜止衛星的全天候觀測優勢,自2012年開始,中國增加了衛星靈活加密觀測業務,觀測間隔時間可達6分鐘一次。
  • 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預報工作革新升級 準確率顯著提升
    不只是暴雨預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從95公裡縮小到66公裡,各時效預報全面超過美國和日本,達國際領先水平;強對流天氣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糧食產量預報準確率持續穩定維持在96%以上;厄爾尼諾/拉尼娜預測產品被納入美國氣候與社會國際研究中心(IRI)發布平臺;極端事件與重要氣候過程監測能力不斷提高。
  • 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時期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4日,中國氣象局舉行12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在介紹「十三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時表示,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氣象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 中國氣象局調度部署重點地區颱風預報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靜淅 李一鵬 趙曉妮報導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將於9月3日移入我國境內,給遼寧東北部、吉林、黑龍江大部、內蒙古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帶來強烈風雨。
  • 科學看待天氣預報準確率
    然而,作為預測科學,天氣預報受制於科學認識和技術手段等因素,不可能做到100%準確,預報的準確率也與公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存在一定距離。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認為,探討預報準確率可以圍繞數值預報展開。因為天氣預報的核心工具就是數值天氣預報。如今的天氣預報技術已由單一的天氣圖經驗預報轉變為以數值預報產品為基礎、多種觀測資料綜合應用的現代技術。  數值天氣預報是以氣象觀測資料為初值條件,通過巨型計算機進行數值計算,再用流體力學和熱力學的方程組進行求解,進而預測未來一定時段的大氣運動狀態。
  • ——泰國、越南、朝鮮氣象預報員談颱風預報與交流合作
    此外,泰國氣象局還利用飛機觀測。雖然泰國較少受颱風影響,但我們也利用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局和中國氣象局的一些預報模式。通過預報模式,預報員對颱風路徑、強度進行研判。  Ri Tu Yon:在監測和預報颱風方面,朝鮮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目前,我們利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和日本氣象廳的預報模式,特別是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模式,對颱風路徑預報有著較高的準確率。
  • 被吐槽的天氣預報 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80%?
    所以,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絕對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那麼,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是多少呢?   看看官方是怎麼說的: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預報準確率3項指標,歷史上首次全部超過80%,分別達到87.5%、80.2%和84.4%;颱風路徑24小時預報誤差再創新低,為78公裡,繼續處於世界最先進水平。   這數據,看著還真是歡欣鼓舞啊。   不過,氣象狗拿到這些資料時,第一反應是:真的嗎?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馬學款說,「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預報員們再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加以訂正,就形成了大家獲得的預報預警信息。」 天氣會商過程中,預報員們頻頻提及歐洲、日本以及我國GRAPES數值預報的結果。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近年來下大力氣研發GRAPES全球數值預報體系。在同臺競技中,GRAPES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
  • ...領航氣象事業步入「芯」時代——記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十周年
    中國日報4月30日電(記者 李弘揚)2010年4月28日,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成立,吹響了堅定我國數值預報自主研發的前進號角。數值預報,作為氣象業務的核心科技,不僅關係我國氣象事業發展,更是保障國計民生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核心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等各個方面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