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 節氣養生

2021-02-23 江大夫聊健康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一般在公曆2月18日-20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 則散而為雨矣」。意指雨水後,氣溫開始漸漸回暖,草木也得雨露滋潤,開始生長。

一候獺祭魚。雨水節氣一到,水獺開始捕魚,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

三候草木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大地中陽氣的上騰,開始抽出嫩芽。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那麼,雨水節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雨水後,晝越長,夜越短,此時正值春節假期後,應及時調整作息,務必要做到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忌勞累熬夜。老年人和各類慢性病患者更應儘量保持原有的規律的作息習慣。

雨水時節尚屬早春,晝夜溫差變化大,溼度增加,要預防「倒春寒」。尤其是平時有關節痛的人,更應重視肩、腰、腿等部位關節的保暖,以免寒溼之邪外侵而引發疾病。

雨水後氣溫逐漸回升,此時宜進行和緩的戶外運動,如散步、健走、慢跑、爬山、騎行等,以增強體質,鼓動體內的陽氣,春季運動強度不宜太大,要合理安排運動量,且運動前務必先進行熱身活動。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肝喜順暢而惡抑鬱,只有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才能使肝氣平穩,脾胃才得以安寧。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應儘量調整心態,做到心情恬淡、開朗豁達、與人為善。遇到不順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應及時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

雨水時節,萬物生發,降雨逐漸增多,寒溼之邪易困著於脾,此時飲食應以健脾疏肝為主要原則。宜多吃甘味食物, 如山藥、大棗、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黃豆、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慄子等, 少吃酸味食物, 如烏梅、酸梅等。

同時,也要少食生冷及油膩之物,以顧護脾胃,可適當進食胡蘿蔔、山藥、小米等來健脾養胃。粥類素來有健脾利溼、養胃和胃的功效,雨水節氣前後服用養生粥,對潤和脾胃大有益處,如胡蘿蔔南瓜粥、薏苡仁黨參粥、山藥紅棗粥、芡實蓮子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材料】牛肉塊300克,洋蔥1個(大顆),紅蘿蔔1根,蒜白1根,老薑4片,米酒4勺,白醋1勺,白胡椒、鹽適量。

【做法】將牛肉塊洗淨,蒜白切段,老薑、洋蔥切片,紅蘿蔔切塊;在鍋內放入少量油,油熱後,依次放入薑片、蒜白,炒香;再加入牛肉塊,以及米酒2勺、白胡椒適量,炒香;之後,將紅蘿蔔、洋蔥下鍋翻炒,加入600毫升水、白醋1勺、米酒2勺,慢燉1.5小時,期間保證湯量能覆蓋食材。

【功效】補腎健脾,養血補虛,增強抵抗力。

【材料】山藥200克,薺菜180克,鹽5克,素油30克。

【做法】先將薺菜洗淨,切碎待用。將山藥洗淨,切段,然後放在鍋中蒸熟,之後取出剝皮,再將其碾碎成泥待用;開油鍋,倒入山藥泥和鹽,加清水550毫升,大火燒滾,直至濃稠;再倒入薺菜,攪拌均勻,燒滾即可出鍋。

【功效】健脾養胃利水,生津益肺明目。

【材料】金橘20克,鮮山藥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

【做法】將金橘洗淨,切片備用,山藥去皮,切片,與金橘片及淘洗乾淨的小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

【材料】紅棗250克,新鮮山藥1根,黃油20克,熟糯米粉50克。

【做法】紅棗衝洗後,放入蒸鍋中蒸約半小時,去核搗碎,過篩壓出棗泥;平底不粘鍋燒熱,放入黃油融化,倒入液體狀的棗泥,中小火翻炒,翻炒至水分蒸發,棗泥凝結團;在棗泥中拌入約20克熟糯米粉,攪拌均勻;揉搓成18-20克的糰子備用;蒸熟的山藥去皮。壓成泥,按壓成薄餅狀,取一份棗泥餡放在山藥上,山藥泥包裹棗泥餡料,滾一層熟糯米粉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

經常有許多朋友直接通過公眾號留言諮詢,但本人工作較忙,不能隨時登錄後臺查看消息並及時回復。由於公眾號自身限制,後臺留言的消息只能保存3天,而且在48小時後不能直接回復,經常出現看到留言也不能回復的情況。因此,大家如需諮詢,建議掃描以下二維碼,通過專業的網際網路平臺進行,以便獲得及時回復。目前每位患者完成報到後,均享有3次免費回復,7天內有效。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為公益性平臺,文章涉及的所有觀點和診療建議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依據。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平臺所有。如有侵權,可直接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給你關心的人吧 

相關焦點

  • 雨水節氣:文化與養生(附語音)
    【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雨水節氣」】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 2017年2月18日迎雨水節氣 雨水節氣由來及養生習俗
    2月18日要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雨水」。此時節,春回大地,天氣變暖,萬物開始萌動,春暖花開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初春咋暖還寒,溫度變化較大,那麼雨水節氣養生應該注意什麼呢?小編整理了雨水節氣由來及養生習俗。詳情如下:
  •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這樣描述:「正月中,天一生水。
  • 雨水節氣養生注意四大要點
    2月19日進入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雨水」。此時節,春回大地,天氣變暖,萬物開始萌動,春暖花開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初春乍暖還寒,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及較大的溫差,很容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那麼雨水節氣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雨水節氣養生吃什麼、適合做哪些運動 雨水節氣三侯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18日19時31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此時節,我國正處在「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的階段,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到0攝氏度以上,天氣變暖。  據了解,「雨水」是立春後的第二個節令,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陽移至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
  • 二十四節氣中醫養生 | 雨水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
  • 雨水節氣意味春天來臨 養生注意四個方面
    雨水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春天就要來臨。那麼,雨水節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呢?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為您總結梳理一些注意事項。
  • 雨水節氣與養生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到達黃經330°。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節氣雖然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但是在這一時間段,氣溫並沒有上升太多。因此,我們在穿衣上,仍然需要注意保暖。另外,在飲食,也要注意避免寒涼的食物,避免脾胃因此而受到損傷。
  •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節氣養生——珠海市侯鈞黃帝內經全息研究中心智慧生活
    雨水節氣到了。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個節氣,也是春季第二個節氣。降雨開始,雨水漸增,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雨水養生,防寒保健肺、脾,鍛鍊身體。雨水節氣,天氣變化無常,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對高血壓、心臟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為了消除這些不利因素,繼續春捂,不受寒涼風襲侵傷人身體。
  • 節氣雨水丨成大附院專家教您如何養生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水節氣。此時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       初春咋暖還寒,天氣多變及較大的溫差很容易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那麼在雨水節氣養生環節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雨水節氣吃什麼好 雨水節氣注意事項有哪些
    不知不覺冬去春來,現在終於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雨水。其實,春節過後,雨水就一直持續不斷。雨水節氣是春季裡面的第二個節氣。那麼雨水節氣適合吃什麼?注意事項又有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雨水節氣的養生食譜有哪些  1、雨水養生食譜——銀耳粥配方:銀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做法:摘淨洗好銀耳,淘洗乾淨大米,放入鍋內同煮粥。熟時加入冰糖(或白糖)。
  • 關於雨水節氣的作文:雨水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2月19日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 雨水節氣有什麼講究 雨水節氣的飲食有哪些
    雨水節氣的氣溫變化大,人們需要注意日常的養生保健。特別是現在的天氣,還是伴隨著那忽冷忽熱的溫度,冬天還沒有消散。那麼雨水節氣有什麼講究?雨水節氣的飲食有哪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雨水節氣有什麼講究1、雨水節氣的日常保健有講究1.1、勿過早減外衣。「燥寒凍肉,溼寒入骨。」由於春氣湧動,身體偏熱的人從感覺上欲減外衣。體熱外洩,溼寒交換於內入骨,易傷骨關節致病。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
  • 雨水節氣如何養生?健脾利溼,專家推薦兩款簡易藥膳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時節之後,天氣將漸漸回暖,同時降水增多。專家建議,養生應注意健脾驅寒,少食辛辣。雨水節氣,北海公園的冰面已經融化,水禽活躍,園內一片春意。程功 攝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生魏幗說,此時養生,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保持營養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
  • 昨日雨水 雨水季節養生須知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2019年的雨水節氣正好與元宵節同一天,節氣時段為雨水日起,到驚蟄日前(公曆3月4-5日)結束。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溼邪,養生要注意健脾祛溼。
  • 禾光二十四節氣 |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 雨水節氣,中老年人該如何做好保健,3個養生小點非常重要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雨水,雨水節氣一到,也就意味以後天氣越來越暖和,後邊的春雨也會越來越頻繁,此時是北方播種小麥的最佳時節。在中醫上也有著這樣的一個說法,當雨水節氣一過,春雷打響時,一年的邪祟都會被趕跑,其實也就是一個好兆頭。 在這個雨水節氣中,宅在家中的中老年人該如何去做好保健呢?以下3個養生小點非常重要,要注意了。
  • 【節氣】雨水
    雨水還有穀雨小雪大雪,這四個節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說的降水現象。古代說雨水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給母親送一段紅綢,還要燉一罐肉,這是古代的一種習俗。古人給春天賦予的德行是仁慈。所以古人認為這個時候養生應該重視春捂,不要太太著急地脫掉衣服,這也是節氣養生的一個要點。天地一旦過了立春以後,則是古人所說的人冷水不寒,說的是地底下的熱氣逐漸開始往上生發透到地表,但是還沒有透到人體上。
  • 天一生水,春風化雨,24節氣「雨水」將至
    「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2020年2月19日12時58分,雨水節氣。雨水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此時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東北方,對應星座為雙魚座,對應地支為「寅」(生肖虎)。雨水的黃道刻度為330°,春分為360°或0°。立春和雨水對應《易經》12消息卦中的地天泰卦,陰陽交合,三陽開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春風化雨——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雨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曆書》載:「鬥指壬為雨水時,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宋元時期的學者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雨水節氣一般在陽曆2月19日前後,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