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燕郊、香河等環京樓市如日中天,可謂火極一時。然而火得有多快也就涼得有多快。從而讓大家欣賞了一場過山車的遊戲,從2017年的衝高到如今的急轉直下,對很多人來說那叫一個刺激。購房者心態也大不一樣,有的捂著等房價上漲回去,有的急瘋了,擔心房價還會一直下跌。
央視財經報導,一套位於燕郊某小區的司法拍賣房源正在接受競買報名,房源起拍價為每平米12700多元,這比該小區近期18000元成交均價低了1/3。然而,司法拍賣的公告發布一個多月以來,僅有一人報名。
三河某中介李曉康表示,目前他負責的這個商圈,成交單價是16000元左右,相比2017年3月份最高時31000元,下降了將近一半48%,投資需求已經被完全擠出了市場。
最高房價有的言稱被推高到4萬,當然我不是太認同,雖然房價遠遠背離,但還並沒有高到那麼多,可能有開發商說報價到4萬,但那僅僅是少數,只是被中介或媒體炒作。這也是咎由自取,那麼邪乎的房價能不招來更嚴厲的調控嗎?
據燕郊居民表示,包括售樓人員炒房佔的比例應該是在70%左右,2016年到2017年這一年當中,都是炒房,套住的很多。
雖然說都是炒房有點誇張,但我信,確實不少都是炒房的,因為我經常接受這方面的諮詢,我曾經勸大家不要在那個階段那麼不顧一切去搶,很多人看到的就是熱銷,所以自己釀下的苦果自己必須咽下。
昨天又有人諮詢,說環京某地的房子又開始被搶呢,我說你也可以搶啊,因為你要想發財,那必然要冒風險,都是平平靜靜地你發不了財,讓我建議,給的都是謹慎,我不忽悠。可是你能發大財嗎?他聽完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近日,為了快速回籠資金,環京樓市的一些開發商就只能採取了許多措施賣房,如特價房、低首付等,並且想方設法繞開了限購買房。鑑聞錄表示,就拿香河某樓盤來講,房價從去年的2萬多直接跌到了8千多,可以說是大跌了,新開的一個樓盤,200多套房放在社交平臺上10秒就被搶光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幅度的下跌呢?難道我們的調控不是穩定目標嗎?當然沒錯,但是要知道,這裡的房價到底與其合理價位出入有多大,當年的瘋狂,如今的大幅回落,正是穩定的前提啊。
可是面對房價的持續回落,有些炒房者還真的淡定,是真淡定還是假淡定我們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炒房者是該考慮虧不虧本了。一位炒房者稱,三年前購入的幾套房那時還不到一萬每平,現在就算賣掉一套房還淨賺百萬,賣不掉也不急賣,不用多久調控就會放開,到時重回到3萬也不是問題。
沒錯,過去你買的時候不到一萬,如今回落到一萬多,你心裡真的接受得了?況且還有大批是在2016年高點買的,面臨著如此明顯的回落他們真的急了。不過我還是勸他們,不要太急,如果手裡不是有太多的房子就沒必要。不能說未來房價還會大漲,但是房價回落後必然進入一個穩定期。炒房者是沒戲了,但是如果作為自住來說它的價值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因為未來的環京的真正價值絕非在於房價的高低,而更適宜居住。
說完賣房的,那買房的是不是要趁降價入手呢?
有些人總想得到一個答案,恨不得直接告訴他房價漲多少,降多少,什麼時候降。我想說,真正所謂跟你說的答案特別具體甚至帶有煽動性的不是炒房就是忽悠。什麼人才會跟你說那麼肯定?炒房者。
你一定會說,你還沒告訴我到底該不該買呢?其實我從一開始就說了,想賺大錢嗎?沒有冒險就沒有高回報,想老老實實投資就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總是把賭的命運交給別人,你不覺得悲哀嗎?
如果是炒房者,未來市場調整後,樓市也會趨於穩定,不會再有炒房的機會,剩下的都是未來配套的完善,剛需會越來越宜居。環京一定會成為大城市的一個有益補充。而且為了京津冀一體化,這裡必須被穩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