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引發糾紛 專家:商標合理布局不可少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近日,北京高院就「無印良品」商標案作出終審判決。有關專家建議——商標合理布局不可少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北京高院)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無印良品)與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有專家表示,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之前應該預先合理進行商標布局,應儘可能在和企業生產經營的商品或服務類別有關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註冊商標,從而預先防止其他企業的搶註。此外,在使用註冊商標的時候仍然需要適度注意與他人註冊商標之間的衝突,避免註冊商標使用不當而侵犯他人商標權。

  無印良品引發糾紛

  據了解,棉田公司系第7494239號「無印良品」商標(下稱涉案商標)的所有權人,該商標註冊於2001年,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蓋墊、坐墊罩」商品上。北京無印良品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2011年6月,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在中國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良品計畫是註冊於日本的一家企業,2005年5月其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

  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第1561046號「無印良品」商標權的行為,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所有實體門店及相關媒體發布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60萬元。

  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此外,原告主張權利的商標是簡體字「無印良品」,而其使用的是繁體的「無印良品」,且為其首創,主觀上沒有侵權故意,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控侵權商品上使用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與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的涉案商標「無印良品」相比,僅存在「無」和「無」的差異以及有無「MUJI」的差異,故構成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此外,二者同時使用在浴巾、面巾等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另查明,良品計畫在第20、21、27類商品上擁有「無印良品」註冊商標,但上述商標指定使用商品均不涉及被控侵權商品,不能成為合理抗辯事由。因此,二被告在浴巾、面巾、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犯了原告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綜上,判決二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聲明消除影響,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不服原審判決,上訴至北京高院,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的訴訟請求。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共同上訴稱,其在中國未實施任何侵權行為,不應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此外,其在浴巾、被套等商品的網頁宣傳中未使用「無印良品」標誌,對浴巾、面巾等商品上的「無印良品」標誌採取了遮蓋措施,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對「無印良品」商標的使用系合法使用,被訴侵權行為不會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

  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共同辯稱,良品計畫是被訴侵權產品的生產商,上海無印良品是被訴侵權產品的銷售商,二者共同實施了被訴侵權行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高院經審理查明,涉案商標為中文「無印良品」,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在其生產、銷售的被訴侵權產品上使用的「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誌完整包含了涉案商標,二者在被訴侵權產品上使用的「無印良品」標誌與涉案商標僅在第一個漢字上有繁簡體區別,「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與涉案商標若共同使用於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相關消費者在施以一般注意力進行隔離觀察時,容易認為使用上述商標的商品是同一企業的系列商標或存在其他關聯,從而對商品來源產生混淆誤認。在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名下包括涉案商標在內的多個「無印良品」商標與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名下多個「無印良品」已在不同類別商品上分別予以核准註冊的情況下,作為分別擁有兩商標的不同市場主體,應當尊重業已形成的市場秩序,在各自商標專用權項下規範行使權利,儘量劃清商業標誌之間的界限,避免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對於超出己方商標專用權邊界、侵犯對方商標標誌專用權的行為均應予以制止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此外,良品計畫主張的被訴侵權產品中有浴巾、面巾等多款商品的產地為中國,其他被訴侵權產品即使產地在境外,但註冊商標具有地域性,被訴侵權產品在中國境內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後即已侵犯涉案商標專用權,良品計畫作為被訴侵權產品的製造商應當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綜上,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在被訴侵權產品上使用的「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標誌與涉案商標已分別構成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良品計畫生產標有上述標誌商品的行為、上海無印良品銷售標有上述標誌商品的行為侵犯了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對涉案商標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據此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合理布局避免風險

  對此,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太平表示,該案中,日本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的在涉案商品上使用涉案商標的行為無疑構成商標使用行為。目前,我國法院在審查商標侵權行為構成時,多審查涉案標誌使用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使用,多以涉案標誌使用行為是否構成商標使用作為商標侵權行為構成的前提條件。此外,法院判決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並無問題,因為從該案涉案標誌所使用的商品的情況來看,儘管被告的確持有註冊商標,但涉案商品恐怕更接近原告註冊商標覆蓋的商品而不是被告註冊商標覆蓋的商品,因此涉案商品上的涉案標誌使用行為可能導致消費者的混淆誤認,構成商標侵權。

  「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之前應該預先合理進行商標布局,應儘可能在和企業生產經營的商品或服務類別有關的商品或服務類別上註冊商標,從而預先防止其他企業的搶註。商標侵權判斷本質上是一種對企業商品或服務經營的市場現實的綜合判斷,其基本標準混淆可能性具有相當大的彈性,商標權的邊界具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市場主體在開展經營活動之前應該儘可能寬範圍地進行防禦性註冊。當然,最理想的做法是商標審查機構和司法機關合理把握商標註冊環節和商標侵權判斷環節的商標衝突標準,在註冊環節適度嚴格註冊標準,預先避免一些商標衝突,而在侵權判斷環節則除了注意防止消費者混淆的可能性發生之外,適度考慮歷史等原因形成的合法的市場格局,合理處理商標糾紛。對於市場主體而言,並非具有了註冊商標就萬事大吉,在使用註冊商標的時候仍然需要注意與他人註冊商標之間的衝突,避免註冊商標使用不當而侵犯他人商標權。」 王太平建議。(本報記者 鄭斯亮)

(責編:林露、呂騫)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商標糾紛再升級
    無印良品商標糾紛再升級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魏茹)近日有香港媒體翻出了去年底的一項商標案判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因旗下擁有織物、布、毛巾、床罩等品類的「無印良品」商標,將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和母公司良品計畫告上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並判北京棉田勝訴。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原標題: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來源:經濟日報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 磊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瓶裝水全球召回,中日「無印良品」商標糾紛引熱議!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2月26日報導,因位於富山縣黑部市的工廠生產的瓶裝飲用水「天然水」被檢測出了疑似致癌物溴酸,日本日用品百貨店「無印良品」的運營公司良品計劃22日宣布,將召回包括「碳酸水」在內的約58萬8000瓶瓶裝飲用水。以上產品已經停止銷售,公司還呼籲已經購買的顧客不要飲用。
  • 「無印良品」的中日之爭,判了
    無印良品引發糾紛據悉,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這個商標核定使用在第24類商品上,包括棉織品;蓋墊; 坐墊罩;毛巾;毛巾被;浴巾;枕巾;地巾;床單;枕套;被子;被罩。
  • 「無印良品」的中日之爭,判了!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真的「丟了商標」,只因商標註冊不全面!
    導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定日本無印良品在一起與中國公司發生的「無印良品」商標侵權糾紛訴訟中敗訴。相信很多人對日本的「無印良品「並不陌生,殊不知,中國也有一個「無印良品」品牌。而就在此前,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MUJI告上了法院,索賠金額高達六十餘萬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 被判商標侵權!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有哪些商標糾紛事兒?
    自2006年無印良品進駐美國,至今在美國開了18家門店,其中單在紐約就分布了9家,申請破產後現已全部關閉。其實,在過去的3年內,無印良品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負債超過6400萬美元。今年受疫情影響,更是雪上加霜,只能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了。其實在中國市場上,無印良品還有一件事你可能有聽過。
  • 「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商標侵權標準是什麼
    此前,一審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判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合理支出,共計40萬餘元。提起無印良品,除了人們熟知的主要經營生活雜貨等商品的日本品牌,也許少有人知道,國內也有一家生產銷售家紡用品的「無印良品」。
  • 北京高院判定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
    商標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案透析董 磊近年來,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標領域糾紛日益增多,且商標侵權形式日趨多樣化、複雜化,如何判定構成商標侵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是否容易導致混淆等問題,往往是糾紛雙方爭論的焦點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相關「無印良品」商標權的行為,共同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muji.tmall.com)和中國大陸的所有實體門店及相關媒體發布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60萬元。二被告共同辯稱,其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有註冊商標,在該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系使用己方註冊商標的行為,不構成商標侵權。
  • MUJI糾紛再起 二審未判 北京棉田持「無印良品」商標擴張
    無印良品在中國懸而未決的商標糾紛再起風波。近日有香港媒體翻出了去年年底的一項商標案判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因旗下擁有織物、布、毛巾、床罩等品類的「無印良品」商標,將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和母公司良品計畫告上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並判北京棉田勝訴。對此,北京商報記者採訪良品計畫被告知,公司已經提起上訴,目前二審尚未判決。在此期間,記者發現北京棉田正在以「無印良品」商標進行擴張開店,目前在各地已布局30家門店。
  • 無印良品商標爭奪戰,日本無印良品敗了,判賠60萬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樁案子,案件涉及「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最終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涉案被告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日本無印良品)立即停止對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中國無印良品)註冊商標權的侵權行為。
  • 商標糾紛17年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而中日間有關「無印良品」商標的糾紛已持續了17年。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然而實際上,北京也有一家本土無印良品店,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實體店鋪已於一個月前問世,但是總遭網友質疑有山寨之嫌。北京青年報實地探訪發現,該店鋪裝修風格、售賣商品確實都與日本無印良品相似,不過還是很容易就能發現中日無印良品的不同之處。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的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李鬼勝李逵?
  • 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丟了商標」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1月中旬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等與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全文,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法院判決結果: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等與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全文。
  • 無印良品陷商標權糾紛 商品數次調價被質疑走下神壇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商業觀察丨陷商標權糾紛,競爭加劇,無印良品何以解憂? 上海無印良品稱,為爭取回「無印良品」商標,今後繼續全力以赴。此外,還將增加中國市場本土化商品比例,拓展MUJI INFILL家裝服務和MUJI HOTEL酒店業務,以期進一步開拓市場。
  • 無印良品在杭州涉嫌商標侵權 曾與香港企業爭奪商標
    原來,杭州也有一家叫做無印良品的公司,這家名為杭州無印良品服飾有限公司的企業早在1999年就已經註冊了「無印良品DUMOUT及圖」商標,註冊的類別是第18類,核定使用商品包括錢包、帆布背包、購物袋、手提包、旅行包、公文包、書包,鑰匙盒、皮製家具套、傘等。   因此,涉及上述產品品類,無印良品商標歸杭州無印良品服飾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