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導訊12月18日,「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10周年圖片展揭幕、2020「看中國」收官展映以及《路:外國青年看中國》首映式在北京師範大學田家炳藝術樓隆重舉行。「看中國」十年來助推文化交流、加深各國友誼及紀錄作品價值引發關注引起了熱烈反響。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和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主辦。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十年圖片回顧展啟動儀式拉開了系列活動的序幕。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會林文化基金創始人黃會林介紹,「看中國」項目是由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的跨文化體驗與影像創作活動,是對「第三極文化」學術理念的有效實踐,也是北師大戲劇與影視學跨國藝術教育的新實踐。她指出,本次圖片展覽重在對「看中國」進行宏觀回顧,披露了很多珍貴資料,總結了「看中國」十年來的成果與收穫。
活動的第二部分為2020年「看中國」項目短片作品展映和大電影《路:外國青年看中國》放映環節由北京師範大學京師特聘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行院長高峰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致辭表示,十周年是「看中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裡程碑,也是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凝心聚力、再創輝煌的新起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同時,他表達了對研究院繼續著眼世界、銳意進取,續寫下一個十年華章的美好祝願。
黃會林先生回顧了「看中國」項目走過的十年旅程,從2011年的「看北京·中外青年暑期DV計劃」開始到2020年,「看中國」誕生了無數的精彩作品。作品的線上線下立體式傳播,形成了研究院發力、撬動廣泛中外平臺和個人自主傳播的「槓桿式」民間推廣模式,探索出一條依託高校、依託青年的外宣路徑。黃會林先生向十年間給予支持和幫助的海內外高校、媒體以及眾多合作夥伴表示感謝。《路:外國青年看中國》這部紀錄電影也是對項目十年經驗的一次精彩總結。黃先生解釋道,影片名中之「路」,意味著一條外國青年看中國之路;希望它走得更寬廣,以博大的胸懷歡迎友好的外國青年們走進來,也推動優秀的中國文化走出去。
影片放映環節,展映了宣傳片《2020看中國》和2020年「看中國」三部優秀作品代表《鄉村大篷車:中國現代化留下了什麼?》《苦盡柑來》和《光》三部作品圍繞「農事農家農人」和「後疫情時代」的主題,展示了當代農家生活、美麗的鄉村精神以及疫情之下人們的責任和堅守。
短片展映結束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副召集人、法語頻道總監宋嘉寧女士對三部展映片子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細緻的點評。她認為,三部片子表達了人性的溫暖、善良。《鄉村大篷車》中司機田偉對留守老人的幫助令人感動;《苦盡柑來》中老人對身處外地的子女雖有無奈,亦有驕傲;《光》中葉門女士的志願者經歷,也讓人看到對全球抗疫的啟發。人類文明因交流而豐富多彩,宋嘉寧女士對「看中國」項目表示了期待,希望其能為人類文明共建做出更多的努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大衛巴拓識教授對「看中國」十年的成績表達了肯定。在其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亦以「看中國」作為文化交流的實際案例。大衛教授認為「看中國」是一個關乎人與人之間聯結的項目,這些紀錄電影正成為一個個了解中國的窗口。同時,「看中國」是一個雙向互見的成果,不僅向外傳播了中國的文化,更向中國展示了作為普通人的外國青年是如何看待、認識、接近中國的過程。項目開展的快節奏打造了沉浸式文化體驗的氛圍,大衛·巴拓識認為,也正是這樣的紀錄片拍攝過程,勝讀百千卷。
隨後,「看中國」項目大電影《路:外國青年看中國》放映式啟動。大電影總策劃高峰對於主創團隊進行了介紹,2020年初,來自德國、美國、新加坡、俄羅斯、西班牙、巴西等國的青年奔赴中國各地,完成了9部短片,為「看中國」的十周年獻禮。到場嘉賓一同觀賞了這部凝聚主創團隊的靈感和汗水、意義深遠的大電影。
編輯: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