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據《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 聯合國、英國和法國主辦的「氣候雄心峰會」將於12日以視頻方式召開。然而,由於近年來澳大利亞在氣候承諾上表現不佳,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參加該會議的澳總理莫裡森沒有獲得發言機會,而他上周還向國會承諾,將代表澳政府在會上「糾正誤解」。
報導稱,恰逢《巴黎協定》籤署5周年,「氣候雄心峰會」的主辦方希望藉此會議敦促各國,在明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之前,做出「有雄心的」氣候承諾。據英國《衛報》報導,主辦方明確表示,與會國家必須在峰會上「提供實質性承諾。」峰會的發言席位,只提供給那些設定了下十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宣布實現零排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或制訂「有雄心的」計劃和政策的國家領導人。《雪梨先驅晨報》稱,作為峰會主辦國英國的「五眼盟友」,澳大利亞被「禁言」是一種莫大的冷落。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哈特對此解釋稱,因為澳大利亞不符合在峰會上發表演講的條件,所以沒有邀請。
澳大利亞曾經承諾,在2030年前減排26%至28%,回到2005年的水平,但這被英國等國家認為是「缺乏決心」的。澳氣候變化管理局推薦本國實現45%-60%的減排。然而,就連減排26%至28%的目標,澳大利亞似乎都完不成了。澳聯邦政府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至2030年,澳大利亞只能完成16%減排量。據《衛報》報導,在過去幾周,莫裡森已在多個場合暗示,需要使用《京都議定書》的結轉碳匯,才能實現承諾。英法等國領導人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0月曾署聯名信「敲打」莫裡森道,希望各國「以一種更加綠色,更具彈性,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使世界步入正軌,將全球氣候變暖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1.5攝氏度以上。
據澳媒報導,莫裡森10日承認自己沒有被邀請發言時「嘴硬」地說:「對於發不發言的事,不困擾,也不擔心。」莫裡森表示,有許多國家沒有獲得發言機會,紐西蘭也沒有。他還強調,澳大利亞氣候和能源政策的制定是為國家利益,而不是為在某些國際峰會上獲得發言席位。
澳前總理陸克文接受SBS電視臺採訪時稱,沒有受邀在峰會上發言,表明澳大利亞已成為氣候變化行動「傑出的國際棄兒」,而且「澳大利亞在氣候變化行動方面的紀錄是如此糟糕,他的政策……贏得了世界各國的負面反應」。
中國、日本、斐濟、吉里巴斯和柬埔寨等超過70個國家已經收到了「氣候雄心峰會」的發言邀請。大多數國家領導人將採用預先錄製視頻的方式發言。
原標題:《澳大利亞在氣候承諾上表現不佳,總理莫裡森「氣候雄心峰會」被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