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棗樹和橄欖樹

2021-02-15 老俞閒話

  走遍摩洛哥,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兩種樹,椰棗樹和橄欖樹。

  

  橫貫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好像在一張紙上畫了條對角線,把摩洛哥分為東南和西北兩部分。阿特拉斯山西麓到大西洋,是海洋性氣候,雨水相對比較充足,植被豐富,平原山川鬱鬱蔥蔥;阿特拉斯山東邊,雨水被擋,形成戈壁沙漠,以乾旱為特徵,植被稀少,大部分地區都是裸露的黃色沙地,再往東就是一望無際連綿幾千公裡的撒哈拉大沙漠了。

  

  在山的西邊,最常見的植物就是橄欖樹。到摩洛哥,人們一般先去卡薩布蘭卡、馬拉喀什或者菲斯遊覽。這三個城市都在大西洋一邊,所以看到的植物更多的是橄欖樹。尤其是到菲斯和梅克內斯一帶,更是漫山遍野的橄欖樹,被種植得非常整齊,像士兵一樣排排站著,一望無際,綠色的樹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在摩洛哥吃飯,每餐必有橄欖出現,要不就是醃製的,要不就是做在菜裡的,吃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澀澀的乾乾的。據說橄欖回味的時候才會其樂無窮,結果我回味半天也沒有無窮產生。

  


  橄欖主要的作用不是為了食用,而是為了榨油。摩洛哥的橄欖油出口到世界各地,有很好的名聲。在摩洛哥僅剩的古羅馬遺址瓦盧比利斯,能看到巨大的榨油坊和榨油機,那是兩千年前的設施,表明從古代開始,這一地區就種植了大片的橄欖樹。穿越兩千年,人世間滄海桑田,朝代政體已經發生了無數次更替變化,從古代的柏柏爾人、到羅馬帝國的移民、到阿拉伯人不遠萬裡遷徙到這裡,再到近代一百年歐洲殖民。今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和古代的人們不一定有任何血緣關係了,這一地區的宗教信仰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羅馬的多神教到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教,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因此發生巨大變化。但有一點一直沒變,人們一直在依賴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橄欖樹,榨取橄欖油,獲得收益,繁衍後代,建設家園。在藍色小鎮肖恩,有一棵千年橄欖樹,盤根錯節,老態龍鍾,但枝頭依然是一片翠綠,好像在訴說著千年不變的生命倔強和傳奇。在樹下面,穿著鮮豔服裝的幾個當地女孩在嬉笑玩耍,預示著飛越千年,生命依然一如既往地美麗。

  

  說到橄欖樹,就不能不想到三毛作詞的《橄欖樹》歌曲,那優美的旋律也會在耳邊響起:「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為什麼流浪遠方,為了夢中的橄欖樹!」不過據說最初的歌詞,三毛寫的並不是橄欖樹,而是小毛驢,只不過後來唱起來,小毛驢不好聽,才改成了橄欖樹。這一說法是有可能的,因為三毛在摩洛哥的時候,是在西撒哈拉那邊活動。那邊橄欖樹不多,但小毛驢確實很多。幾十年來,一曲橄欖樹,把多少人唱得心思奔向了遠方,背上遠行的行裝,尋找夢中的橄欖樹去了。

  


  翻過阿特拉斯山,橄欖樹就基本見不到了,進入眼帘的儘是椰棗樹。剛開始我以為那是棕櫚樹,葉子和棕櫚樹幾乎一樣,但被人提示之後,就能夠看出區別了。其實椰棗樹就是一種棕櫚樹,不過棕櫚樹的樹幹表面相對光滑,但椰棗樹在生長過程中,每年都要被砍掉一圈葉子,樹一年年長高,葉子一圈圈被砍,就形成了像龍鱗般的樹幹。

  

  椰棗樹是典型的經濟植物,需要的水分不多,在乾旱地帶生長,生命力頑強,從緊貼地面的一棵小樹,慢慢長成高大挺拔的樹幹,在成長中不斷貢獻甜蜜的椰棗給人類。不過一顆椰棗樹從種植到最後結出椰棗,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但一旦結果,就開始長出滿樹椰棗來。椰棗成長的時候是綠色,半成熟狀態就變成鮮黃色,最後長成紅彤彤的成熟椰棗,一棵樹可以產幾十斤到上百斤。那種在巨大的葉子下面掛著一串串紅色椰棗的景象,十分可愛喜人。

  


  摩洛哥是椰棗生產國,從阿特拉斯山南麓到沙漠邊緣的廣袤土地上,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椰棗樹,有些山谷裡,椰棗樹成片成林,一望無際,蔚為壯觀。

  

  在城市的小攤上,我買了一袋椰棗,形狀和我們吃的普通大棗差不多,但沒有像紅棗一樣煩人的棗皮,呈半透明狀,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像糖一樣在嘴裡慢慢化掉,口感甜美且不膩。據說椰棗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由於是天然果糖成分,連糖尿病人也能夠放心食用,常吃椰棗,治療腸胃,對於男女的性功能調節還有好處。穿越沙漠的人,帶一袋椰棗,既能夠解餓,又能夠救命,只要幾顆椰棗下肚,堅持一天的生命沒有任何問題。

  


  椰棗樹,吸收了沙漠和太陽的精華,凝聚成甜美的果實。因為椰棗的存在,一望無際的戈壁沙漠,不再顯得那麼無情,在沙地上那些聳立的椰棗樹,是生命挺立頑強和大地無私給予的象徵。

  

  如果說橄欖樹有點像風情萬種的女人,展示出不斷生產的豐饒和優雅的嫵媚,那麼椰棗樹就像是挺拔的男人,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守衛著家園和生命。在家門口,只要有橄欖樹或者椰棗樹迎風搖曳,都代表了生活的安寧和生命的延續。這種對於生命的堅守,自古到今,亙古未變。

相關焦點

  • 聖地之旅 | 椰棗樹
    作者:chanor行走在聖地,隨處可見一種低矮的樹,這便是以色列的特產之一——椰棗樹
  • 穆民如對人有益的椰棗樹
    大家便認為是沙漠中的一種樹,我認為那是椰棗樹,可是我不敢發言,大家說:「真主的使者啊!請你告訴我們,它是什麼樹?」穆聖(祈主福安之)說:「椰棗樹。」伊本·歐麥爾說,我告訴歐麥爾·本·罕塔布我個人剛才的看法。歐麥爾說:「我認為你說出來比我擁有眾多財富更高興。」
  • 以色列的椰棗樹
    從約旦入境,放眼望去,路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低矮的椰棗樹。長年旅居當地的朋友說,當年的椰棗樹可不是這樣。  以前,這裡的椰棗樹動輒二三十米高。採集果實,要麼爬樹,要麼就得租用類似起降機的設備。按理說,作為當地特產,採摘難點也不是什麼大事,只要種得好,保證產量,未嘗不可。可以色列人不這麼想。一大堆農業學家出馬,歷時兩三年,高大威猛的椰棗樹齊刷刷地變成了「小矮人」。
  • 聖地之旅 | 椰棗樹
    作者:chanor行走在聖地,隨處可見一種低矮的樹,這便是以色列的特產之一——椰棗樹
  • 穆民如對人有益的椰棗樹
    大家便認為是沙漠中的一種樹,我認為那是椰棗樹,可是我不敢發言,大家說:「真主的使者啊!請你告訴我們,它是什麼樹?」穆聖(祈主福安之)說:「椰棗樹。」伊本·歐麥爾說,我告訴歐麥爾·本·罕塔布我個人剛才的看法。歐麥爾說:「我認為你說出來比我擁有眾多財富更高興。」
  • 死海路上的椰棗樹
    死海路上的椰棗樹   記得小時候,讀過一本地理類的書,介紹死海位在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含鹽濃度極高,水裡沒有魚和水草,人躺在水上不會下沉,不會遊泳的人也淹不死。
  • 第八屆阿聯國際椰棗和椰棗樹文化節暨展覽會在阿布達比舉行
    原標題:第八屆阿聯國際椰棗和椰棗樹文化節暨展覽會在阿布達比舉行   在當天開幕的第八屆阿聯國際椰棗和椰棗樹文化暨展覽會上,兩位參觀者(右)在阿曼蘇丹國展臺前品嘗椰棗製品。(新華網記者安江 攝)   新華網阿布達比11月25日電(記者安江 馬錫平)第八屆阿聯國際椰棗和椰棗樹文化節暨展覽會24日在阿布達比國家展覽中心舉行,阿聯副總理兼總統事務部部長謝赫曼蘇爾為當天的開幕式剪彩。
  • 夢中的橄欖樹
    其實,我所有的希望和人生都在期待一個人出現?誰是我的橄欖樹?是誰呢?是我曾經遇見的小孟嗎?是我的初戀男友賀小北嗎?還是,你覺得是那個,一臉憨厚的伍先生嗎?我想,誰才是我生命中的橄欖樹?
  • 元江成功引種椰棗27畝2000多棵椰棗樹長勢喜人
    近日,在元江縣麻子寨椰棗規模試驗種植基地,2000多棵椰棗樹長勢喜人。椰棗作為中東、北非等乾熱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目前國內僅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引種栽培。在種植基地,相關負責人和科研人員正在查看椰棗樹長勢。
  • 橄欖樹橄欖樹在伊拉克庫德地區紮根
    橄欖樹橄欖樹在伊拉克庫德地區紮根 2020-09-12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以色列之行——第六章 椰棗樹
    本區大部分椰棗樹是60-70年代種植的,迄今為止已經有40多年歷史,每棵樹至少都17-8米高,有的甚至20多米。這裡的老樹出產以色列最優質的Medjool。有些樹歪歪斜斜,看樣子像要倒一樣,但實際上這些事情卻很少發生。一個人都抱不住的樹幹給人很大的安全感。本區間隔著有兩塊空出來的地尤顯突兀。
  • 橄欖樹真的好美
    橄欖樹是至今人們所認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有的人認為,油橄欖樹起源於六百多萬年前地中海岸的中東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塔和敘利亞的所在地,腓尼濟文化使人們在公元前6千至5千年開始了油橄欖樹的開發並把開發的技術由地中海的東部流域出口到了西部流域
  • 每日寓言:橄欖樹和無花果樹(中英對照)
    THE OLIVE-TREE AND THE FIG-TREE橄欖樹和無花果樹 1 THE
  • 地中海沿岸的橄欖樹
    據估計,全世界現有橄欖樹八億多株,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最大的種植國是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突尼西亞和土耳其。橄欖樹最大的經濟價值在於其果實。果實可以直接食用,但大多用來榨油。果肉和果仁含油量都較高,每噸橄欖果可榨油二三百公斤。全世界年產橄欖油約二百萬噸。西班牙是世界第一大橄欖油生產國,一般年產量佔世界的百分之四十。
  • 棕櫚和椰棗樹,是一派迷人的地中海風情
    它沒有特拉維夫時尚,也沒有耶路撒冷凝重,有著海天一色的純淨房屋,再配著挺拔的棕櫚和椰棗樹,是一派迷人的地中海風情。海法這個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不過當地人相信上帝就住在這裡。城市中最壯麗的景觀就是巴哈伊花園,2008年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這裡是巴哈伊教的聖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
  • 看完了《白色橄欖樹》小說,帶你來看一看現實中的橄欖樹!
    《白色橄欖樹》小時候中曾提到李瓚和宋冉兩人在沙漠中見過一片海市蜃樓,那是一大片有橄欖樹,但是從樹葉到枝幹都是白色的,純白無暇,美好的讓人不可思議。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白橄欖這個橄欖品種,但是他們的果實還是青色的。
  • 橄欖樹為何對天主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象徵和平
    中國網6月11訊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6月10報導,8日,聖方濟會教皇、以色列大總統佩雷斯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首腦於梵蒂岡一庭院一角種下一棵象徵「和平」的橄欖樹。橄欖樹為什麼對天主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象徵和平呢?在天主教和猶太教裡,橄欖樹和「鴿子」一起象徵著和平。
  • 看完了《白色橄欖樹》小說,帶你來看一看現實中的橄欖樹!
    《白色橄欖樹》小時候中曾提到李瓚和宋冉兩人在沙漠中見過一片海市蜃樓,那是一大片有橄欖樹,但是從樹葉到枝幹都是白色的,純白無暇,美好的讓人不可思議。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白橄欖這個橄欖品種,但是他們的果實還是青色的。
  • 十堰種植橄欖樹3.5萬畝 成國內種植橄欖樹「新大陸」
    給餘自安帶來意外之喜的是他種植的橄欖樹。餘自安和當地農民一樣,平時靠種糧食和賣橘子為生。幾年前,經人介紹,餘自安嘗試著種了500棵橄欖樹。當時他聽人說,將來掛果了可以賣橄欖果掙錢。今年,餘自安種下的橄欖樹開始大面積掛果,其中產量最高的一棵橄欖樹掛果達到20公斤。最終,他種植的橄欖樹收穫的橄欖果總產量達到了600多公斤。
  • 十堰種植橄欖樹3.5萬畝 成國內種植橄欖樹「新大陸」
    給餘自安帶來意外之喜的是他種植的橄欖樹。餘自安和當地農民一樣,平時靠種糧食和賣橘子為生。幾年前,經人介紹,餘自安嘗試著種了500棵橄欖樹。當時他聽人說,將來掛果了可以賣橄欖果掙錢。今年,餘自安種下的橄欖樹開始大面積掛果,其中產量最高的一棵橄欖樹掛果達到20公斤。最終,他種植的橄欖樹收穫的橄欖果總產量達到了600多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