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麵是最簡單的填飽肚子的方法,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宅男宅女,或者是不會下廚的小夥伴,都可以輕鬆簡單的在家做。在下班之後,來一碗熱騰騰的麵條,想必是再舒坦不過了。其實煮麵也有大講究,那麼在煮麵的時候,怎麼做才能使麵條更加好吃,有勁道呢?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跟麵條是有關係的。其實,跟烹飪的人也是有關係的。同樣的從外面買的麵條,飯館裡面的人捧出來的,就能讓你吃起來覺得特別的有勁道,而你自己烹飪出來的,就很有可能糊在一起,而且還沒有咀嚼呢,就斷掉了,一點兒意思都沒有。這是因為,你在煮麵條的時候,直接將麵條下到鍋裡面了,很多人都這樣做,也就難怪煮出來的麵條一點兒勁道也沒有了。
煮麵條不能直接下鍋煮?這也讓我覺得很奇怪,那還要做什麼呢?四十年大廚告訴我,基本上,為了防止麵條互相粘連在一起,在擀麵條,或者是用機器來做麵條的時候,都會撒上一些幹的麵粉,這些麵粉在碰到水以後,就會不停的溶解在水中。不僅是這些幹的麵粉,麵條中的麵粉也會一點兒一點兒的稀釋,這個道理就跟洗麵筋是一樣的。這些溶解在水中的麵粉,會讓水變得更加的渾濁,並且將一鍋的麵條都粘連在一起,麵條煮的時間變長了,很容易斷掉的。
不能直接放入鍋中煮這句話,其實說的也不準確,完整的說法,是將麵條放入開水鍋中,一邊燒,一邊攪拌,大約兩分鐘的樣子,將麵條撈出來,用冷書衝洗乾淨,這時候麵條上面的麵粉被洗掉了很多,並且在遇熱後再遇冷,就變得很勁道,煮麵條的時候,這是很必要的一步,經過了這一步以後,再重新將麵條放入開水鍋中,(之前煮麵條的鍋裡面的湯倒掉,因為裡面實在是太渾濁了)。
這一次將麵條煮熟即可。煮麵條的時候,我習慣加上一個雞蛋,和水煮蛋相比,香煎的雞蛋吃起來更香,只是有些油膩了。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的話,那麼教大家一個方法,將雞蛋放入平底鍋或者是電餅鐺中,將鍋裡面的油給燒熱了,加入雞蛋,雞蛋接觸鍋的部分變的凝固了以後,用鍋鏟剷出來,放入雞蛋湯中,再煮一會兒,將雞蛋黃的部分也煮熟了,這時候的雞蛋是最好吃的。之所以這麼做,不把生的雞蛋直接放入麵條中,是因為這樣做,很多人把握不了火候,煮出來的雞蛋很少有完整的,看起來也不是很舒服,而且弄不好,還有一股雞蛋的腥味。用這種方法,既可以避免雞蛋的不完整,也可以避免雞蛋的腥味哦。
煮麵的時候,很多人在第一步的時候就會做錯,沒想到簡單的煮麵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大家趕緊學起來吧!喜歡小夥伴的可以收藏起來,自己在家輕鬆動手,做出美味又好吃的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