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搬到STEAM農場 讓孩子在「自然教室」成長

2021-01-21 環京津網

溫州網訊 近日,北大新世紀溫州附屬學校2000餘名學生一同參與本學期第一堂勞動課,因疫情宅家度過了一個加長版寒假的「神獸」們,在150畝學生專屬STEAM研學基地擁抱自然、探索科學,現場熱鬧非凡。自2017年11月起,該基地一直服務於科學、語文、數學、美術等融合各學科的STEAM教學,稱得上是一間生動成長的「自然教室」。如今為貫徹落實「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該校在STEAM課程基礎上,每周開設「農場勞動」課程。

收穫喜悅,農場四季不重樣

當天,同學們一早就接到挖土豆任務。在老師帶領下,他們望著綠油油的土豆田,顯得有些驚訝,原來土豆是這樣生長的。

接著,同學們要找到莖葉連接的根部小心開挖。當發現土豆露出來時,就要擴大開挖面,再把土豆全部挖出來,有時還會收穫一連串「驚喜」。

該校這片農場根據四季變化可提供60餘種時令蔬菜、水果的播種、育苗、追肥、觀察、收穫、作物管理等勞動項目。

收穫的喜悅究竟有多甜,不經歷耕耘,不會真正懂得。該校通過這種方式,希望學生懂得先有付出,才有收穫,此時勞動教育不再是一種灌輸,而是一種實踐體驗。

走進「自然教室」,探索科學奧秘

另一些同學則要做勤勞的「小蜜蜂」,結合課堂所學知識為大棚裡的茄子和亞熱帶果樹等植物進行人工授粉。在老師示範指導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花的結構,學會辨認雄花和雌花。接著將花朵互相觸碰,讓花粉均勻接觸,或是搖晃果樹將花粉抖落,飄撒在花朵上。

通過這種方式,老師們將勞動教育與學科知識相結合,實現跨學科教學整合。不僅提升了勞動教育的「含金量」,還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實踐技能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開墾農場」的同時,探索科學,擁抱自然。

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老師還將以探究體驗為中心,帶領學生開展水稻的一生、鵝的生態養殖、溫室園藝栽培、病蟲害生態防治、鳥類調查、五穀雜糧釀酒等30餘個項目式學習活動。

責任制管理,讓勞動成為習慣

在接下來的每周,該校的每個孩子都有一整節課甚至更多的時間,在STEAM研學基地與大自然密切接觸,在種植、管理農作物和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達成勞動教育目標。

另外,該校對STEAM研學基地的管理採用「責任制」,這不僅有利於學生進行觀察與勞動,還在他們心中種下了「責任與牽掛」。這份牽掛讓學生們更加懂得責任的意義,在悉心照顧植物的實踐過程中,學生還學會觀察自然、規劃勞動、付諸實踐,讓勞動成為一種持續性、有層次的學習活動。

當教育回歸到實際的勞動實踐,學生的成長也就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他們的創造力被激活,他們與環境的互動被打開,從而養成熱愛生活、敬畏生命的品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相關焦點

  • 把課堂搬到教室外 讓孩子愛上大自然
    小學生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武漢外小一(3)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徜徉在花博匯上千個不同品種的花海中,賞花、辨花、識花,通過看、聽、摸、問去感受自然之美,探索自然奧秘。在花博匯古戲臺,皮影戲《西遊記之猴王借扇》讓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非遺傳承人現場帶著孩子體驗皮影戲操作步驟,讓孩子們近距離了解民間藝術,在孩子們的心裡種下非遺文化的種子。戲臺裡的掌聲,花海裡的交流聲,葉貼畫裡創意心聲,匯聚著孩子們研學之旅的滿滿收穫。
  • 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 這群孩子在杏葉上寫詩
    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 這群孩子在杏葉上寫詩 2021-01-04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陵農場「追夢自然,快樂成長」研學行程
    家庭是第一課堂,學校是第二課堂;武陵農場為您提供研學的第三課堂;這裡可以為您定製研學春秋遊活動;《自然課堂》                 《快樂成長》                                         《定向原野》……9:00  集合點名出發10:00到達清源山系
  • 山東一大學將音樂課堂搬到海邊,網友:又是別人家的大學
    你印象中的大學課堂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像高中一樣的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在課堂下記著筆記;還是說老師與同學進行熱烈的交流討論?近日位於山東的青島大學一位老師將課堂搬到了美麗的海邊。而不像傳統的課堂只在本教室中演唱,並沒有被更多人欣賞,音樂本身就是藝術,藝術本身就是需要更多人來欣賞的,所以被很多網友稱為更接地氣的音樂課。
  • 感恩節讓溫暖進課堂 艾美特電暖器伴孩子快樂成長
    (浙江溫州永嘉縣界坑小學的孩子們在溫暖課堂上聽課)(宿舍中的電暖器讓遼寧莊河鎮小學的學生體會溫暖生活)  對此,艾美特決定不僅要照顧孩子的課室環境,也要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為全國貧困山區學校的教室、辦公室、宿舍等送上電暖器,營造溫暖校園。
  • 「別人家的老師」把課堂搬到了海邊
    青島大學的音樂老師譽博,帶領學生們把課堂搬到了海邊在漫天飛舞的海鷗的映襯下,舉辦了一場浪漫的音樂會。同時,在海邊唱給海鷗聽,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學們的歌聲,可以為初冬帶來一些暖意,把校園文化和青春活力帶給這個季節,同時也把大學服務社會的理念,輻射到市民的生活中來。除了唱,跳也是老師們的拿手好戲。
  • 智慧「喚醒」了課堂 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在雲端」成長
    李亮說,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能夠根據課堂教學中的反饋數據及時了解學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教學目標,還能通過豐富與整合學習資源令教與學更加便捷。例如在講「運算定律」的內容部分的時候,需要複習到從前學習的內容,「但我們不可能讓孩子們把從前的課本統統帶來教室,現在只需要點開電子課本,就能調出以前課本的章節進行投屏,這在傳統課堂上是不便實現。」
  • 朝暉實驗小學:讓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伴孩子成長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通訊員 沈元剛 記者 陳顯婷) 這兩天,杭州市朝暉實驗小學五、六年級的教室空空蕩蕩,孩子們去哪了呢?原來,繼上周在自然博物館上了一節特別的科學課後,學校又把課堂搬到了下城區青少年宮,讓孩子們好好體驗了一回既好玩又漲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實踐活動。
  • 海鷗伴奏 音樂課堂搬到海邊
    海鷗伴奏 音樂課堂搬到海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26 星期四     近日,棧橋公園上演了一場 「海邊音樂會」,青島大學流行音樂選修課老師劉宇博(右圖)將課堂搬到了海邊,帶領7名學生為市民、遊客和海鷗舉辦了「陳奕迅」專場。
  • 臨潁:潁川學校同學們來到蘭湖公園,以天地為教室,以自然為老師
    為了讓孩子們接觸自然、拓寬視野、豐富知識、體驗新的生活,臨潁縣潁川學校五(7)班道德與法治課堂,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在自然中學習成長。出發嘍,一路歡笑一路歌。過去,書本是孩子的世界;現在,世界是孩子的書本。以天地為教室,以萬物為教材,以自然為老師。這樣的課堂,不妨多來幾次?
  • 在高途課堂見證孩子更加全面的進步與成長
    專注K12在線教育的美國上市公司旗下的高途課堂,恪守「點燃興趣、培養習慣、塑造人格」的教育理念,匯聚優選名師,組建專業的輔導老師團隊,堅持「7+6高效學習法」,切實為K12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教學產品和教學服務。
  • DaDa聖誕AR教室趣味上線 打造真實感與互動性在線課堂
    這個聖誕節,在專業在線少兒英語DaDa的AR教室中,孩子們不僅可以通過與外教老師的溝通了解聖誕文化,還能在互動中看到聖誕節虛擬教具——主題裝飾與貼紙,讓孩子零距離感受聖誕節日氣氛。一位學員表示,「聖誕節貼紙挺漂亮,體驗感很真實,AR教室讓在線課堂充滿了樂趣。」另外,在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等節日,DaDa也將同步推出相應主題的裝飾貼紙,在課堂中營造節日的氛圍。
  • 親子農場,讓孩子體驗生活。
    同樣,親子農場作為孩子們成長的大自然課堂,已經成為休閒農業產業中發展最為突出、收效最為顯著的細分市場之一。中國親子農場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缺少品牌和高質量教育基礎。具體介紹:親子農場項目項目介紹:本項目是以打造「親子農場」為目的,配套水上樂園等娛樂、遊玩設施。
  • 80後海歸崔碩:創立親子農場 給孩子野趣童年
    9月26日下午,第四屆現代都市農業暨鄉村旅遊發展峰會在廊坊舉辦,80後海歸、「莊絡親子農場」創始人、華夏神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碩,向記者講述了她探索的親子遊模式。  鄉村親子遊,包含兩大關鍵詞,即「親子旅遊」「鄉村旅遊」。親子旅遊是指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共同參與,集認知、體驗、親情、休閒等於一體的旅遊形式。
  • 親子學堂&藝術成長微課堂|用繪畫將成人與孩子的世界連起來
    親子學堂&藝術成長微課堂|用繪畫將成人與孩子的世界連起來 澎湃新聞記者 楊思超 2020-05-17 12:27 來源:澎湃新聞
  • 多地叫停開學,孩子在家總玩遊戲,不如去「沒屋頂的教室」上學
    這是因為在當幼兒園老師的那幾年,我深深感覺到了「自然課堂」的神奇。我在幼兒園的小花池中分了一塊地方,種了幾株玉米、幾棵茄子、一些毛豆還有兩株西紅柿。那個時候,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記錄觀察這些植物的的成長,從發芽到慢慢長大,再到開花結果。
  • 親子農場 成長的煩惱如何解?
    親子農場 成長的煩惱如何解?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們與農場的牛親密接觸。    繼現實版「開心農場」之後,成都周邊最近幾年又興起親子農場熱。在農場,孩子們除了摘菜和果子,還能體驗種樹、磨豆漿、推雞公車、認領小動物等多種活動。    記者走訪了幾個農場,發現很多親子農場目前只停留在推出一個概念,而且同質化嚴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調查:孩子吵著鬧著去農場「不好意思,推到下周行嗎?」
  • 晉江首家「都市農場」 玩樂中輕鬆掌握「自然知識」
    閩南網11月3日訊(閩南網記者 林瑩瑩)怎樣才能讓在孩子乾淨衛生的環境中體驗學習關於「大自然」知識呢?讓孩子快樂地沉浸在大自然的奧秘中?相信「都市農場」是很多家長、孩子的不二之選。  據悉,晉江首家「都市農場」為特裡妮緹親子會所所擁有,特裡妮緹負責人告訴記者,「都市農場」引進了香港專業課程品牌,課程以「大自然課堂」為核心,並有專業老師進行講解和指導,真正實現專業、有效地學習,讓孩子在課程中輕鬆掌握大自然知識。
  • 爽,櫻花樹下學英語,課堂搬到了大自然中
    楚天都市報3月27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倪佩芬)武漢步入春暖花開的季節,3月26日,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外語學部老師徐希把英語課堂搬到了戶外——教室附近的櫻花樹下。2018級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專業38名學生坐在如茵的草坪上,頭頂是藍藍的天空,身邊是燦爛的櫻花,在大自然中進行了一場中西文化「大碰撞」。
  • 山姆爸比丨首屆親子麥田藝術節圓滿收官,一節寓教於樂的自然課堂
    在這裡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幫助下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麥田創作藍圖。在這裡孩子和父母並肩同行耕耘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創意麥田。很高興遇見你抓住十月的小尾巴,在這秋意盎然的季節裡,溫度剛好不冷不熱,風也剛好不大不小,太陽被雲朵遮了一半害羞的臉,很高興能在這美麗的季節,遇見了這些可愛的人兒,來到陽光農場一起參與此次的親子麥田暢想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