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視察雲南昆明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側記

2020-1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這個網紅打卡地,與檢察院有什麼關係」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視察雲南昆明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側記

「昔日尾礦庫,今日花田海。在檢察機關與區委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如今這裡是新晉的網紅打卡地。」——展板前,跟隨著雲南省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盧義穎的講解,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看到昆明東川小江流域的舊貌與新顏後,紛紛感慨變化之大。「這裡現在很漂亮,我老家就是這兒的。」指著展板上的一片七色花海,陪同視察的一位全國人大工作人員熱情地向身邊人推薦家鄉的網紅景點。

結束了幾天的陰雨綿綿,8月20日,昆明的天氣格外給力,天高雲淡,涼風習習。當天下午,11位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來到昆明,視察滇池流域生態保護檢察工作,聽取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的報告。

疑惑:溼地與檢察機關有什麼關係?

初秋的星海半島溼地景色宜人,湖畔蘆葦、菖蒲叢生。代表們視察檢察工作的第一站就安排在滇池畔的這個溼地。

代表來到位於滇池畔的星海半島溼地,就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滇池流域生態環境相關工作進行視察。圖為檢察人員介紹昆明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情況和典型案例。

「這裡是溼地,它與檢察機關有什麼關係啊?」一下車,青島市臺聯會長林青代表就向身邊陪同視察的最高檢辦公廳負責人提問。

「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在環境保護方面就是要配合打好藍天碧水空氣保衛戰。檢察機關對汙染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立案,通過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職。如果達不到效果,檢察機關就提起訴訟推動整改,與職能部門一道保護生態環境。」該負責人向代表解釋道,昆明幾條河的水質每天都公布在網上,檢察官重點對五類、劣五類水質的河流進行跟蹤,然後發出整頓建議。通過各方努力,現在水清了,水質有了明顯的改善。

代表來到位於滇池畔的星海半島溼地,就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滇池流域生態環境相關工作進行視察。圖為代表實地察看溼地生態,邊聽邊看邊與檢察人員交流。

穿過大片水杉林,代表們與檢察官邊走邊聊。

「樹怎麼泡在水中?」

「水杉比較適宜生長在這種淺水的環境中。」

「這片溼地原本就有嗎?」

「曾經被破壞過,原來有居民搭建房屋,生活在此。隨著滇池流域的重新規劃和生態保護的加強,這兒又恢復了溼地地貌,成為滇池之腎。」

長長木棧道的盡頭是一個小廣場。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滇池保護治理情況時曾到這裡實地察看。

「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馳而不息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守護好七彩雲南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盧義穎站在展板前,與代表們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這些公共利益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打贏三大保衛戰離不開公共利益的守護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責無旁貸。

公益訴訟檢察制度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提供了公益司法保護的「中國方案」。昆明是全國首批試點公益訴訟制度的地區,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障食藥品安全、保護國有資產安全、捍衛英烈榮譽與尊嚴等領域,全面推進,精準發力。

「昆明市檢察院及涉滇池流域7個基層院兩級檢察長實地巡滇,掌握了解滇池流域總體狀況,現場調查取證、現場列出問題清單、現場督促整改。『檢察長+河長制』工作模式被最高檢作為經驗在全國推廣……」

代表們聽著檢察官的介紹,不時插話提問。視察團副團長、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陳軍代表問:「轉隸後,檢察機關的工作重心是不是就變成公益訴訟工作了?」

「對檢察機關來說,轉隸就是轉機。公益訴訟檢察是一項新職能,是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與刑事、民事、行政檢察統籌推進。」

「民事公益訴訟與行政公益訴訟,哪種效果好呢?」

「一般來說,行政公益訴訟是在社會公益受到損害的時候,通過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而民事公益訴訟則針對具體的侵權行為。目前,行政公益訴訟的數量佔大多數。」

「滇池保護的難點在哪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尾礦庫?」對檢察機關保護滇池生態環境的工作,代表們非常關心。昆明市檢察院檢察長李曉紅說,昆明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起步較早,但作為一項相對較新的檢察業務,社會知曉度不高。「今後我們會主動多邀請代表視察工作、參與聽證,在接受監督的同時,使更多人了解公益訴訟、支持檢察工作。」

視察組在滇池邊合影。

欣慰:「天下第一湯」重獲新生

在雲南省安寧市溫泉地下水資源保護公益訴訟系列案的展板前,代表們與檢察官互動最為頻繁,這個典型案例激起了代表們極大的興趣。

代表來到位於滇池畔的星海半島溼地,就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滇池流域生態環境相關工作進行視察。圖為雲南省檢察院檢察長王光輝向代表介紹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安寧溫泉素有「天下第一湯」的美譽。由於多年來無序開採,地下水資源破壞嚴重,地熱泉眼枯竭。2017年底,檢察機關經過五個月的細緻調查,全面掌握了解溫泉地下水資源使用情況數據後,及時向安寧市委、市政府做了專題報告,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

「現在有溫泉了嗎?」有代表急切地問。

陪同視察的雲南省檢察院檢察長王光輝主動當起了講解員,「接到檢察建議後,安寧市實施了『史上最嚴格地下水保護措施』。現在,乾涸20年的摩崖石刻自湧井已經湧出70多釐米深的地熱水。」

「還有人敢濫開採嗎?」

「目前,溫泉鎮核心區和外圍輻射區53眼井全程24小時監控,現有的取水單位用量都被智能監控起來。溫泉街道地下水的取水量較以前下降了56%,徹底杜絕了濫開濫採。」

「安寧溫泉跟別的地方溫泉有什麼不同?」

「這兒的溫泉水很特別,不含硫磺,很溫和,所以水的顏色碧綠如玉。」

同濟大學教授張雄代表、江蘇省臺聯會長鄒振球代表、重慶市臺聯會長許沛代表、貴州省臺聯會長曾力群代表等多位代表在典型案例的展板前駐足多時,仔細閱覽上面的照片和文字,不時與身邊工作人員互動交流。

「2019年,最高檢張軍檢察長也到這兒調研過?」

「張檢實地查看後,對這個案件的辦理給予充分肯定。」

「這個案子也是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全面實施兩周年的17個典型案例之一。」王光輝補充道。

「這個案子辦得好,效果好。」代表評價說。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主任醫師廖海鷹代表說:「前些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使發展和環保二者之間失衡了,但是現在,檢察機關通過法治手段推動環境治理,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可以說是一項『智慧』的工作。」他建議,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工作中要拓展案源,真正使「公益」惠及百姓民生。

鞭策:要有久久為功的工作韌勁兒

離開溼地,代表們登船視察了有著「高原明珠」美稱的滇池。代表們走上船舷,欣賞著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的滇池風光,情不自禁拿出手機拍攝。

「現在滇池的水質怎麼樣?」陳軍詢問身邊的檢察官。「幾年前是劣五類,現在穩定在四類。請您現場感受、『檢測』!」「我很多年前來過昆明,現在能明顯感到滇池的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陳軍說。

代表登船到滇池中心水域實地查看水質情況。

昆明依滇池而建,因滇池而興,將滇池視為母親湖。昆明檢察機關聚焦滇池流域,開展了保護山、林、水、湖、河和生物多樣性專項行動。5年來,該市檢察機關共發出滇池流域訴前檢察建議147件,提起訴訟5件,法院均判定檢察機關勝訴,滇池流域13家汙染企業被整治,2160多畝被破壞的土地重新披上綠裝,檢察官們用心用情守護一池碧水兩岸青山。

在船上,代表們觀看了檢察藍守護昆明綠的視頻錄像,聽取了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報告。

視察組登船觀看匯報片並進行座談交流。

「截至今年7月1日,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1萬件,在保護公共利益、助力法治政府建設、促進國家治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最高檢組織開展『守護海洋』、黃河『清四亂』、汾渭平原大氣汙染治理等專項監督活動,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反映的51起水汙染案件線索集中掛牌督辦,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代表們翻看手中的資料,不時拿起筆來記錄。在聽到51件水汙染案件線索時,幾位代表不約而同把頭扭向報告席,仔細聆聽。

最高檢辦公廳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目前,已對27起督辦案件線索立案49件,發出檢察建議41份,涉及14個省。在沒有立案的線索中,已有11起完成整改,其餘線索檢察機關正在持續跟進、調查核實。

視察結束後,陳軍深有感觸地說:「檢察機關尤其是最高檢黨組抓工作的持久力,讓我印象深刻。做事就要有『不破樓蘭誓不還』的韌性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

期待:生物多樣性中的檢察作為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大多是在祖國大陸出生的臺灣省籍同胞,他們中有黨政領導幹部,也有科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都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雲臺交流和臺灣經驗借鑑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獨特角度。

「在推進雲南發展中,用好臺灣元素。持續推進雲臺重點產業合作。臺灣在現代旅遊、生物醫藥、健康康養、文化創意方面起步較早,建議兩地開展合作,促進互惠互利。」在8月21日上午舉行的視察反饋會上,陳軍副團長代表視察團做情況反饋。她特別提到,「最高檢在公益訴訟檢察方面進行了深入、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受到代表們和百姓的認可。」

會上,代表們聚焦雲南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有5位代表在發言中提到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並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

「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1萬件,其中訴前程序案件27萬餘件。」——這組辦案數據給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最高檢特約監督員張曉東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示,主要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維護公益,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辦案理念,這種做法很好。檢察機關發揮職能作用,服務國家戰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法律保障。

富麗(香港)國際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蔡培輝代表對檢察機關履行職責,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的做法讚賞有加。廖海鷹代表在發言中表示,檢察機關用公益訴訟解決了環保問題,希望能夠以點帶面,帶動解決社會治理層面的其他問題。

「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很主動,解決了一些部門不想管、不願管、沒有能力管的事情。」福建省臺聯副會長梁志強代表說,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不是簡單地關停汙染違法企業,而是善於平衡各方利益,爭取雙贏多贏共贏的效果,很難得。建議要重視追責的落實,督促有關部門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單位加大追責力度。

全國臺聯副會長陳雲英代表對生物多樣性的議題很感興趣。雲南的生物多樣性居全國之首,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雲南正在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我聽檢察機關介紹說,生物多樣性的國際會議明年將在昆明召開,專門有一個分論壇是檢察官在行動,將介紹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的法治手段,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中國方案。我覺得這個議題非常有意義。我們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通過短視頻等手段講好用法治維護生物多樣性發展的中國故事。」陳雲英在發言中笑意盈盈、興致高昂,「中華民族是一個能夠容納多樣性的民族,中國一定能建設成為公平正義和民主繁榮的社會,我對此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助力「高原明珠」重放異彩——臺灣團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雲南...
    助力「高原明珠」重放異彩——臺灣團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雲南檢察工作 2020-08-21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田間地頭聽故事看實效 23位代表視察貴州檢察公益訴訟
    同時,貴州檢察機關藉助大數據優勢,探索推進公益訴訟,實現了雙贏多贏共贏,在基層看到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成果。」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在視察結束後的座談會上分享的感受。  9月的貴州天高氣爽,巍巍青山,潺潺綠水,磅礴的烏蒙大地上隨處展現著生態環境之美、民族融合之美、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 臺灣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來滇視察
    本報訊(記者 瞿姝寧) 近日,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團長、全國臺聯會長、中國僑聯副主席黃志賢率臺灣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來滇開展視察活動。8月16日上午,視察組在昆明舉行視察匯報座談會,了解雲南省情和對臺工作有關情況。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培主持會議,雲南省副省長劉洪建向視察組介紹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振華出席。
  • 佳木斯:召開雞西市省人大代表專題視察佳木斯檢察工作座談會
    省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牡丹江農墾奧宇石墨深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韓玉鳳說道。日前,佳木斯市人民檢察院邀請駐雞西市省級人大代表專題視察佳木斯檢察工作。期間,代表團參觀了市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和案件管理大廳,並召開座談會議。
  • 守護海洋 | 連江檢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檢察監督主題視察...
    守護海洋 | 連江檢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展檢察監督主題視察活動 2020-12-11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聞| 為了萬峰湖的明天 ——最高檢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側記
    記者|薛應軍責編|徐秋穎正文共2872個字,預計閱讀需8分鐘▼「根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第17條的規定,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結案!」
  • 秋收時節觀馬莊 | 全國人大代表蒞臨徐州賈汪開展「檢察機關守護...
    秋收時節觀馬莊 | 全國人大代表蒞臨徐州賈汪開展「檢察機關守護美好生活」調研活動 2020-10-28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輝深入漳州雲霄、東山調研指導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對閩南漳州地區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督導指導,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效,7月22日至23日,福建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羅輝帶領省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吳曉華一行先後赴漳州市雲霄縣、東山縣調研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
  • 福建省檢察院領導赴雲霄、東山調研指導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
    、東山縣調研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 羅輝副檢察長在調研中指出,要把紅樹林保護與「守護海洋」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結合起來,以建立健全我省紅樹林生態公益保護模式為目標,緊盯紅樹林保護區核心海域的汙水排放、海漂垃圾以及周邊水產養殖等重點監督領域,辦理一批有影響力的典型案件;以檢察機關在紅樹林保護區設立的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聯絡點為平臺,運用行政公益訴訟磋商、訴前圓桌會議、訴前檢察建議等方式,與行政機關加強協作配合,
  • 南鄭區委、區政府出臺《意見》 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
    公益近日,南鄭區委、區政府印發《關於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充分認識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積極支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建設「四個南鄭」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支持和配合檢察機關開展工作,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廣東 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工作安排,6月10日至15日,以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臺聯黨組書記、會長、中國僑聯副主席黃志賢為團長的臺灣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團,在廣東省進行為期
  • 津北檢察丨多點發力推動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見實效
    保護公益,津北檢察在行動!當前,我院第五檢察部緊緊圍繞檢察公益訴訟的關鍵領域和監督重點,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食藥安全、英烈保護等方面多項重要工作落實見效。來康康本年度檢察公益訴訟戰果!↓↓↓01 會籤文件 推動檢察公益訴訟與行政執法規範銜接
  • 「代表最關注」宋水仙:檢察公益訴訟保護傳統村落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水仙馬尾繡有限公司負責人 宋水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應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近年來,貴州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以公益訴訟為主要手段,強化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在破解保護傳統村落工作難題上做了積極的探索,取得積極效果。黔東南州檢察機關將保護傳統村落納入了公益訴訟工作範疇,辦理全國首批保護傳統村落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成為貴州省以公益訴訟守護傳統村落的重要工作「樣板」。作為水族馬尾繡非遺傳承人,我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十分關注。
  • 檢察公益訴訟拓展新領域 文物和文化遺產成新重點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市檢察機關辦理無障礙專項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共計33件,涉及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國家標準強制性條文的違法點共計125處。  杭州從民生入手保護公共利益,只是全國檢察機關探索拓展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一個縮影。
  • "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公開聽證會側記
    為了萬峰湖的明天   ——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主持「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公開聽證會側記   「根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結案!」
  • 檢察公益訴訟全面實施兩周年典型案例
    2018年7月25日,昆明市委專門召開了安寧溫泉小鎮規劃專題會議。隨後,安寧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總指揮長、市長任指揮長的「溫泉歷史文化規劃保護指揮部」,地下水資源保護工作有序推進:一是設立專門機構——溫泉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局,負責統籌規劃、管理地下水資源保護的各項工作。同時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全程介入,嚴格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 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9月10日,9名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人在國家級媒體上發布賠禮道歉公告。9月24日,博樂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謝某某等9名被告人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及罰金,並全部支持了檢察機關提出的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
  • 長三角公益訴訟檢察論壇舉行
    這是「長三角」地區檢察機關攜手社會各界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更好地服務、保障和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創新舉措之一。本次論壇分為長三角公益訴訟檢察新視野、長三角公益訴訟檢察跨區域協作、長三角檢察公益訴訟創新聯盟交流、公益訴訟檢察實務四個單元。在長三角公益訴訟檢察新視野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市檢察系統公益訴訟檢察部門代表進行了發言。大家對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展開了交流,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主辦檢察官賴紅軍進行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