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隆福寺文化中心改造設計

2020-12-23 設計時報

正如一首古詩中寫道的:「多少貴人閒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幾個世紀以來,隆福寺見證了京城的繁華與興盛。時至今日,都市的高速發展讓它的光輝淹沒於高聳的摩天大樓之中。人們只能在胡同四合院的間隙之間,瞥見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京城地標——隆福大廈。時間磨礪的痕跡依然深深印刻,它無言佇立,接納遺忘,也靜候新生。

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改造完成,沉睡的隆福寺在鋼筋水泥的骨架裡再次甦醒,在這座古城中繼續撰寫這屬於它的篇章。

01. 取捨·意外新生

位於隆福大廈頂層的隆福寺殿宇經過幾十年間的變遷早已恢弘不再,此次的全新改造將再次賦予隆福寺新的使命。既然歷史已無法被改寫,倒不如推到徹底重建。於是,承接隆福文化中心改造項目後,萬橡設計捨棄了修舊如舊的方案,只保留原建築的框架,建築的外立面、屋頂、庭院等全部進行重新的建造。雖是一個小項目,整個改造過程卻歷時了四年。

徐喆

徐喆

隆福大廈既有著過往的榮光,也不缺少遺憾。大廈頂樓承重極其有限,無法荷載一座真正的皇家園林,四個巨大的排煙井牢牢佔據庭院主要的交通節點,像一位老者不肯丟掉的固執一樣。

於是,我們用輕質景觀、薄水覆面、草坪花箱、寥寥松竹建構了現今這個簡潔克制的現代庭院。而排煙井則被磚石錯層包裹。夜幕時分,燈光透過風孔照射而出,如同搖曳的井中月色。遺憾與新生,只一步之遙。

02. 會意·護佑傳統

隆福寺正覺殿中倖存的三架藻井現今陳列在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中。現在,頂部高挑的角殿和45度斜梁恰好留出了一個高懸於頭頂的空間,等待著用現代主義手法對原有藻井的重現。繁複的水藻、蓮花、雲紋和星雲紋樣被除去,簡素梁架遵循原有的搭建制式旋轉、上升,直至頂部,最終還原了「鬥八」藻井嚴謹而壯觀的面貌。

東西廂房的平屋頂構造被小而規則的方形藻井覆蓋,嚴肅裡也透出質樸親和。這是用當代設計手法對傳統的致敬。

古人造藻井,期待「井中水」能使木結構能免於烈火,但隆福大廈卻未能免於火劫。再此次的改造中,所有木飾面的防火等級都極高。傳統的浪漫想像通過現今的精湛工藝和一流材料得以保全,這是現代建築手法的優勢之一。

徐喆

03. 交融·角色演繹

對於隆福寺,復原或顛覆都不是重建的最佳法則。大殿昭示著傳統之美、而庭院則展示著藝術之美。在現代混凝土結構框架之中,室內地面卻沿用故宮金磚古法,特殊泥料需經幾日的沉澱、壓制。

在殿外,燈光清晰地勾勒出了飛簷和梁柱的輪廓,並照亮廊道,同時也在置石和景觀身後描繪意境。在殿內,光則是代替人聲的講述者,建築的木構件、優雅的天花在光影被完美地呈現。

穿過大殿,眼前是大量的留白鋪陳,甬道以簡潔理性的現代感承接身後的傳統,也與w當代接壤。室內莊重的色彩與紋理質感,令現代材料也深蘊著古典的韻味。

在殿中,東西方的當代藝術品相互交融,古老建築紋樣經陽光拓寫落於其上。新與舊之間的無聲對話自然地展開,當你靜下心,仔細聆聽這番對話,身心都會透徹一番。

04. 守望·老城變遷

日落時分,從東西紅牆上的觀景窗向外望去,老城裡的青灰色民居緊密排布,金色餘暉映在視線盡頭那些高聳的CBD寫字樓的玻璃幕牆上,同時也在閃爍於老城琉璃瓦房的屋頂上。這是東西觀景軸上絕無僅有的好風景,新城古都仿佛在這一刻交織在了一起,形成獨屬於京城的海市蜃樓。

歷經風雨的隆福寺,經過手藝精湛的現代匠人的拂拭,換上了為其打造的新裝。我們試圖打開它、重塑它,卻又擔心它不合時宜。直到如今,它以全新的姿態重現於世,風採更甚從前。置身其中,才知覺到不是我們在守望它,而是它在守望我們。隆福文化中心以它自己的方式計算著時間和文明的變遷,也以自己的方式和這座城市血脈相連。

徐喆

項目信息

建築師:萬橡建築設計諮詢(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中國

項目年份:2019

建築面積:3000.0 m2

主創建築師:華瑋、宋衛華、郭娃

設計團隊:張輝、李翔燕

攝影師:徐喆

相關焦點

  • 北京隆福寺文化中心改造設計
    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改造完成,沉睡的隆福寺在鋼筋水泥的骨架裡再次甦醒,在這座古城中繼續撰寫這屬於它的篇章。01.取捨·意外新生位於隆福大廈頂層的隆福寺殿宇經過幾十年間的變遷早已恢弘不再,此次的全新改造將再次賦予隆福寺新的使命。既然歷史已無法被改寫,倒不如推到徹底重建。於是,承接隆福文化中心改造項目後,萬橡設計捨棄了修舊如舊的方案,只保留原建築的框架,建築的外立面、屋頂、庭院等全部進行重新的建造。
  • 李忠案例庫丨項目改造!看北京隆福寺如何用老建築重裝新時尚
    今天的【李忠案例庫】,為大家分享《北京隆福寺地區改造》。隆福寺地區曾經是京城最繁華、最潮的商圈,但是因為九十年代一場大火,逐漸走向衰落。而如今,隆福寺華麗轉身,重新成為了北京最潮的網紅打卡地之一、北京老城復興的文化新樣板,對於文化老城更新類項目有一定借鑑意義,值得前去關注和一探究竟。
  • 北京文藝新地標,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這片興起於明代的區域,在近6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北京最受矚目的商業中心之一。由青山周平設計的木木美術館、來自京都的「日本最美咖啡館」%Arabica、北京第一家黑膠唱片主題爵士酒吧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戲劇文化主題社區南陽共享際……你喜歡的一切,在這裡都能找到。
  • 北京文藝新地標出爐,600歲隆福寺改頭換面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隆福寺重新崛起當老北京的商業街遇到年輕人的新文化或許能為老城改造找到新出路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隆福寺」三個字曾是「繁華」的代名詞這片興起於明代的區域,在近6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北京最受矚目的商業中心之一。這裡曾有著北京規模最大的廟會,讓王公貴族、外國使者都流連忘返;也有著北京第一家安裝中央空調和扶梯的百貨公司,售賣當時最洋氣的物件兒——直到一場大火撲滅了整條街的喧譁。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隆福寺」終於重生歸來。
  • 重奪北京二環新地標 隆福寺藝術園區
    1月初,我和朋友們一起打卡北京二環新地標北京隆福寺藝術園區。隆福寺社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鐵5或6號線東四站下。隆福寺承載著在東城長大的金攝影師童年所有美好回憶,他熟悉這裡每一個店鋪每一個角落,至今回憶起都覺得很暖心。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隆福寺
    北側毗鄰張自忠路南歷史文化保護區,南側緊鄰文化資源豐富的朝阜大街。位於隆福大廈屋頂的隆福文化中心,將通過舉辦高品質、多元化的文化活動,積極擴大隆福寺品牌的文化影響力,將隆福寺打造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協調共融的首都文化新中心!」。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隆福寺
    北側毗鄰張自忠路南歷史文化保護區,南側緊鄰文化資源豐富的朝阜大街。位於隆福大廈屋頂的隆福文化中心,將通過舉辦高品質、多元化的文化活動,積極擴大隆福寺品牌的文化影響力,將隆福寺打造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協調共融的首都文化新中心!」。
  • 北京隆福寺回歸倒計時 定位文創商業死結待破
    據悉,隆福寺地區改造項目總佔地約為12萬平方米,大規模的改造是否能夠讓隆福大廈重現歷史輝煌,業內人士表示,新的定位綜合文化商務區或將成為隆福寺商圈回歸的關鍵所在。北京商報記者在東四地鐵站臨近隆福寺一面的建築牆上看到,還有隆福寺早市閉市之前的相關情況介紹,「近20多年來,由於隆福寺街的長期蕭條,導致低端業態日益增多,特別是現存的隆福寺早市無照商販大量湧入,衛生條件髒亂差,來往人員構成複雜,百姓安全度降低,直接影響地區的整體風貌和市民的生活質量,為重振百年老街,傳承歷史文化,實現與周邊文化資源的共融共生,隆福大廈項目將落實首都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從而實現區域業態提升
  • 重奪北京二環新地標 隆福寺藝術園區
    1月初,我和朋友們一起打卡北京二環新地標北京隆福寺藝術園區。隆福寺社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鐵5或6號線東四站下。隆福寺承載著在東城長大的金攝影師童年所有美好回憶,他熟悉這裡每一個店鋪每一個角落,至今回憶起都覺得很暖心。
  • 北京時裝周展國風之美,隆福寺變時尚秀場
    在2020北京時裝周期間,古老的隆福寺變身時尚秀場。新品發布、非遺展示、旗袍走秀……連日來,隆福寺成為了展示國風之美的舞臺。來到隆福大廈9層的隆福文化中心,古香古色的空中庭院有著舊城中難得的高視點。在隆福寺改造過程中,隆福大廈對頂層的空中庭院進行了翻修,同時還增加了觀景臺。
  • 世界最貴在世藝術家個展亮相 隆福寺打造文化地標
    這一特別單元通過發掘中國文化國寶與西方大師作品的深層聯繫,激發出跨越文化語境和時空的對話。  展覽中唯一一幅與中國有關的畫作,是大衛·霍克尼繪於1981年的《故宮和天安門,中國北京》,從展覽說明上,記者發現該畫已由木木美術館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該展的開幕,木木藝術社區所在的隆福寺項目一期正式進入運營階段。一期項目包括隆福大廈和隆福寺北裡。
  • 北京將添一家飛行影院,就在隆福寺地區
    隆福寺項目一期——隆福寺文創園正式運營後,引入了木木美術館、更讀書社等文化新元素,迅速成為新晉「網紅」。如今,隆福寺地區的華麗「變身」還在繼續。飛行影院效果圖作為「隆福寺區域都市文化更新的種子示範項目」,改造項目將以中華傳統文化及演藝文化為基礎,以文化科技融合體驗中心(飛越中國影院+VR互動娛樂+全息投影show room)為特色,打造集文化體驗、文化展示、文化消費、文創商品交易、書屋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創意體驗地。
  • 隆福寺早市6月12日閉市 商圈升級改造拒絕仿古一條街
    6月12日上午8時30分,急促的散市哨聲在隆福寺早市響起,這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京味兒早市的熱鬧喧囂到此終結。清退低端業態的同時,「沉寂」了多年的隆福寺商圈也將迎來改造升級。記者從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資公司了解到,隆福大廈一期改造將於明年竣工,未來,隆福廣場、長虹影院、地鐵商區也將陸續完成改造,開門迎客。
  • 夜讀|隆福寺的文化印記
    攝影:饒強 隆福寺的廟會,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位居舊京五大廟會之首。據《大清一統志》載:「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廟市,百貨駢闐,古玩字畫,風味小吃,花鳥魚蟲,為諸市之冠。」記憶中的隆福寺廟會已是過去式。隨著隆福文化中心的開幕,擁有近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地區煥發出新的生機,攜帶著北京的歷史記憶華麗轉身,成為老城復興的新地標。
  • 600年的北京隆福寺翻新,它會成為下一個三裡屯嗎?
    而作為目前隆福寺最為頭部的品牌,木木藝術社區從招商到落地花了2年多的時間。 原先佔地2189平米的老舊食堂,被擅長空間改造和熱愛北京胡同文化的日本設計師青山周平,建造為木木藝術社區——一棟地上3層地下1層、外表看上去像是個太空感銀色盒子的建築;建築外,一條長長的彩虹色地毯由園區入口指引通向大門。
  • 隆福寺新生 人間指南
    並且,這片區域也匯集了如故宮、中國美術館、人藝這樣的文化機構。遺憾的是隆福寺在前一陣經歷了幾年衰敗和冷清,但我們始終相信隆福寺這個地區所蘊含的歷史積澱和地域優勢。所以木木美術館的第二個空間能開在如此一個中心並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區域,對於我個人和對於北京這個城市,都是具有特別的意義和期待的。
  • 北京錢糧胡同木木藝術社區改造
    項目背景項目場地位於北京隆福寺街錢糧胡同,依傍於景山、北海、中國美術館、人藝劇場等城市地標。隆福寺始建於明代,是一片匯集了商業氣息和藝術活動的繁華區域,直至1993年經歷了一場火災事故。在那之後,北京一些創新商業文化地塊得到開發,如三裡屯、798等等,這導致隆福寺地區的經濟逐漸衰退,慢慢淡出了北京人的記憶。作為隆福寺地區振興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木木藝術社區改造項目旨在繼承隆福寺地區蘊含的歷史傳統,並發掘更多機遇與潛力。
  • 北京隆福寺聯合中國油畫學會舉辦《境界·中國油畫五老藝術展》
    本報訊(記者 馬丹丹)跨越600年歷史的隆福寺,一場油畫藝術展即將拉開帷幕……10月17日,北京隆福寺、中國油畫學會聯合主辦的《境界·中國油畫五老藝術展》在隆福文化中心盛大開幕。朱紅城牆琉璃瓦,古樸典雅又不失現代風格的隆福寺與油畫藝術相得益彰。
  • 隆福寺蝶變為全新文創生態圈,未來三年博物館群落呼之欲出
    昨晚,有著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地區再次成為北京的焦點。位於隆福大廈頂層,面積達6000平方米的隆福文化中心首次開放,舉辦了英國著名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在華首次大型個展。晴朗夜空下、朗朗指尖流淌的琴聲中,四座仿古大殿和三個室外庭院讓人忘卻這是距離地面45.59米的半空中。
  • 木木藝術社區改造:「手工藝復興」激活老北京文藝基因
    以「手工藝復興」打造獨特城市肌理,逐漸改變本地人群原本的生活狀態,讓北京二環內老城區更富有年輕氛圍,喚醒百年老街區的文化活力。01本土選址 \Local History項目場地位於北京隆福寺街錢糧胡同,依傍景山、北海、中國美術館、人藝劇場等北京城市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