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一群桐鄉商人20年咬定高速服務區生意

2020-12-09 浙報融媒體

陽澄湖服務區在2020年的國慶假期登上微博熱搜,這裡已完全打破了服務區髒亂差的形象。(ICPhoto/圖)

1990年代末,七八位有著相似出身背景的桐鄉人,開始在國道上叫賣杭白菊,並由此發現商機,成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經營者。

幾位最早發家的老闆如今年齡都在50歲以上,但即使在周末,他們仍然穿著全套西裝,在擺置了紅木家具的辦公室裡,點起香菸,操著一口沒有捲舌音、語速極快的桐鄉話接待訪客,大聲談論生意。

桐鄉人牢牢把握著服務區生意的商業機密。由於同鄉之間的信任,無論是嘉興凱通,還是其他桐鄉老闆開的公司,管理層人員幾乎都是桐鄉籍。

「夢裡水鄉·詩畫江南。」

高速公路邊的這句廣告語指向的不是旅遊景點,而是陽澄湖服務區。

陽澄湖服務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由江蘇寧滬高速(600377.SH)管轄,也是京滬高速與滬蓉高速的重要節點。

改造升級一年後,陽澄湖服務區在2020年的國慶假期登上微博熱搜。旅客發現,這裡已完全打破了服務區髒亂差的形象——一片黛瓦白牆,人字坡屋頂勾勒出連綿起伏的天際線。

服務區內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主樓裡一條百餘米的景觀河道上橫臥著古橋,兩側建有非遺展示館、科技體驗館等。主樓後方搭起了亭臺樓閣,試圖復刻蘇州園林的韻味。

一同變身網紅的還有寧滬高速上的多家服務區,其中梅村服務區被稱為「中國最豪華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場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真正在經營陽澄湖與梅村服務區的,並不是擁有產權的寧滬高速,而是通過投標拿下經營權的嘉興市凱通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嘉興凱通)。這家公司在全國經營著一百多對服務區(通常成對而設),是業內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另外幾家服務區巨頭還包括菊韻人家置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菊韻人家),正在運營的服務區有217對,甚至超過整個廣東省的158對。同期成立的嘉興市同輝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嘉興同輝)、嘉興恆信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嘉興恆信),目前分別擁有一百多對和五十多對服務區的經營權。

鮮為人知的是,這幾家中國最大的服務區經營公司,都出自同一個地方:浙江嘉興桐鄉市。這個有著70萬人口的縣級市,歷史上是吳越爭戰之地,如今是杭白菊和桑苗的主產地之一,轄區內最出名的地方是網紅古鎮——烏鎮。

萬億生意始於腳下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中國高速公路裡程達到14.96萬公裡。服務區一般以50公裡為平均間距設置,這意味著,全國服務區數量約有3000對。

據寧滬高速披露,其名下包括陽澄湖服務區在內6個服務區,2019年的租賃收入便達22.32億元。按此估算,隱藏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生意,可達萬億規模。

沈建霖是最早嗅到商機的桐鄉人之一。他執掌的嘉興恆信位於桐鄉市中心的同鑫大廈,這座大廈也是沈建霖的資產。南方周末記者看到,一個周六的傍晚,他仍在辦公室打電話談合作。

幾位最早發家的老闆幾乎都是這麼拼。他們如今年齡都在50歲以上,但即使在周末,仍然穿著全套西裝,在擺置了紅木家具的辦公室裡,點起香菸,操著一口沒有捲舌音、語速極快的桐鄉話接待訪客,大聲談論生意。

面對南方周末記者突然造訪,沈建霖並沒有像大多數桐鄉人一樣,對服務區生意避而不談,而是痛快地答應聊一聊。他的辦公室裡,懸掛著一幅書法,寫著「海納百川」。

1990年代,三十多歲的沈建霖做起了杭白菊生意。他從農民處收來新鮮的杭白菊,經過幹制加工,然後在G320國道沿線開設直銷店。

G320國道於1983年開通,是桐鄉至嘉興的主要通道,其從桐鄉腹地穿過,成為桐鄉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1998年12月底,滬杭高速通車。以往從嘉興到上海要兩三個小時,通車後一小時就能到。沈建霖明顯感覺,國道上跑的長途車變少,生意開始變淡。

他向來往司機和乘客打聽到,新開的高速路上設有服務區,大家會在那裡停下休息。離桐鄉最近的是嘉興服務區,服務區面積不大。沈建霖聯合另外3位同在國道上做生意的桐鄉人,在嘉興服務區承包下一個專櫃,仍然銷售杭白菊。

「當時國企經營一年要虧損幾十萬到上百萬。」沈建霖吸了一口熊貓牌香菸說,對服務區而言,在自營虧損的情況下,有人願意繳納租金入場是雪中送炭。說完,他把彈在菸灰缸外的菸灰用手攏了起來。

與國道相比,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量更大,沈建霖們掙到了更多的錢。到了2000年,沈建霖等人順勢包攬了服務區內的餐飲和超市。

入主後,他們發現服務區虧損,與經營不善有關。高速公路剛起步時,服務區作為配套設施,並未得到重視,通常由高速公路建設主體經營。

服務區存在的問題很多,例如提供餐食的是小飯館,服務員拿著菜單讓司乘人員坐下點餐,下單後再炒菜,這對於趕時間的司乘人員來說很不方便。

當時快餐的概念在城市裡興起,沈建霖等人便把菜館改成了快餐店,預先做好飯食,客人來了可以自助選擇菜式,也可以直接點套餐。

小賣部的形式也被沈建霖革新。起初貨架在櫃檯裡面,客人只能站在外面指出想買的東西,然後讓工作人員取下來。「當時是擔心,讓客人進去(拿),萬一丟東西了怎麼辦?」

沈建霖想起了麥德龍,這是一家於1996年進入中國上海的倉儲式超市。「別人可以讓客人進去挑選商品,我們為什麼不能呢?」於是,沈建霖把小賣部的櫃檯打開了。雖然也丟過東西,但願意消費的人更多了。

菊韻人家位於桐鄉的辦公地點,是裝修最奢華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家公司。(左)因陽澄湖和梅村服務區成「網紅」後受到關注的嘉興凱通,辦公地點卻是最低調的。(右) (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圖)

沿著高速擴張

改變陳舊的經營策略後,沈建霖等人在嘉興、楓涇服務區實現盈利。之後,他們開始沿著開通高速公路的地方尋找新目標。

在山東郯城服務區,甲方覺得納悶,為什麼有人願意來經營一個虧損的服務區?沈建霖閉口不言卻很有信心,他們逐漸把服務區生意做到了中部、西部地區。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服務區都能盈利。承包前,沈建霖會仔細調研,了解服務區所在線路上的流量、車輛結構等,以此評估與投入是否適配。評估是一個講究判斷力的環節,也是依賴於經驗的環節。

能否實現盈利,還和制定的經營策略有關。一位經營服務區近20年的桐鄉老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經營不下去,不一定你也經營不下去。每個人的經營策略不一樣,所以有人進去之後可能賺,但別人進來就可能虧。」

有桐鄉老闆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桐鄉商人的競爭力,除了早期積累的資本和經驗,還與他們建立和維護的「人脈」有關。

「我們到沿海某省份拿項目,吃飯、喝酒都要半天。」這位桐鄉老闆覺得,目前服務區行業內的競爭還沒有完全市場化。

最早在國道上做杭白菊生意的還有桐鄉人平漢明和沈建強。沈建強正是上述網紅服務區的創建者、嘉興凱通創始人,但沈建強與沈建霖並沒有血緣關係。

嗅到商機後,平漢明和沈建強等人抱團。他們往遠跑了一點,在鄰省寧滬高速上的梅村服務區包下一個約兩米寬的專櫃,年租金十萬多元,銷售杭白菊和水果。

實現盈利後,他們也開始向外拓展。2001年,平漢明團隊以77萬的年租金租下京臺高速上的吳圩服務區。這是他們首次整體承包服務區,即除了加油站外,將餐飲、超市、汽修等經營項目和停車、廁所、用水等免費項目,以及保潔、保安、綠化等維護工作,都一併攬下。

承包的頭兩年,吳圩服務區在賠錢。「賠了你也跑不掉。」平漢明的合伙人張炳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於合同一籤就是5年,他們只能想辦法把服務區經營起來。隨著省與省之間的道路貫通,車流量變大,吳圩服務區在第三年扭虧為盈。

張炳燦和平漢明自小認識,曾一起當兵,1980年代回鄉後又在同一家集體企業的車隊工作。工作近10年,他們看不到成為「一把手」的希望。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給了他們勇氣,讓他們敢於打破鐵飯碗。

寧滬高速上的陽澄湖服務區。(IC Photo/圖)

隱形壁壘

「就像一隻小蜜蜂到外面採了蜂蜜,回來後整個蜂巢裡的蜜蜂都知道了。」嘉興凱通的合伙人楊躍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最早一批老闆開著桑塔納、奧迪回鄉時,做服務區生意能致富的消息就嗡地在桐鄉傳開了。

大家開始跟著往外跑。原本主業為杭白菊、羊毛衫的企業,紛紛在經營範圍內增加了一項「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及投資」。楊躍虎便是在那個時候主動找到了沈建強。

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湧入賽道,沈建霖等人從主動選擇服務區,變成了拿著報價牌等待高速公路公司的挑選。

最初,服務區招標是價高者得的模式。沈建霖回憶,2000年之後的幾年內,一個服務區的年租金從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

昂貴的租金令不少沒有資本積累的桐鄉人望而卻步。而搶佔先機的沈建霖等人既積累了財富,互相抱團又增加了資本金,這道租金門檻未能阻攔他們繼續席捲服務區市場。

慢慢地,價高者得的弊端出現了。

桐鄉人做生意出了名的膽子大。沈建霖說,「底價200萬,桐鄉人最後敢加價到800萬。」

一些靠砸錢拿下服務區經營權的公司,如果管理經驗較弱,或者不重視服務質量,一旦虧損後,對服務區的經營也會失去信心,陷入惡性循環。

因此,價高者得的招標模式逐漸被拋棄。目前,大部分省份的服務區招標採取的已是綜合評標法,除了評估報價,也會考慮投標者的規模、資歷、提供的設計方案是否吻合等因素。

綜合評標法實際上看重的是經驗和策略,這再度為取得先機的桐鄉人設置了一道「生人勿進」的壁壘。

服務區的一輪承包期通常在5年到10年間,一些地段好、流量高的服務區,重新招標時往往競爭激烈。

不過,沈建霖表示,二次投標時,原承包者中標的可能性會更高。「第一輪承包的時候,對服務區的情況了解得比較透徹,那麼二次投標時把握會更大。」他名下的公司,二次中標的概率在50%左右。

種種先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後來者對沈建霖等人的威脅。而另一道隱形的壁壘,則阻攔了外地人進入桐鄉人的這場競賽中。

桐鄉老闆都偏愛在桐鄉人中招聘管理人員。

嘉興同輝成立於2004年,目前擁有二十多個省、市高速公路主幹線一百多對服務區的租賃經營項目。其在2017年發布了一則招聘服務區管理人員的啟事,崗位要求第二點便是「桐鄉戶籍」。

同在2004年成立的桐鄉市銀通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自營和合作經營的服務區已達七十餘對。銀通近期在公司樓下貼出的招聘啟事,要求中也有一項為「本地人」。

楊躍虎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由於同鄉之間的信任,無論是嘉興凱通,還是其他桐鄉老闆開的公司,管理層人員幾乎都是桐鄉籍。

重重壁壘下,桐鄉人牢牢把握著服務區生意的商業機密。這幾年沈建霖參加招標會時,會場上過半的都是桐鄉老闆。「10家投標單位,六七家都是桐鄉人的。」

目前,桐鄉市業務範圍包含「高速公路服務區投資和管理」的公司有三百家。多位桐鄉老闆向南方周末記者估算,桐鄉人在業內佔有的市場份額已超半數。

「又讓你喜歡我,我又能賺錢」

從地理位置來看,菊韻人家、嘉興凱通、嘉興恆信和嘉興同輝這幾家大公司,均位於桐鄉市中心五公裡的半徑範圍內。

邵坤元、沈建霖、李梅冬、沈建強等七八位公司創始人,則從最初合夥承包服務區,然後相互拆散,再重新組合,形成了各自掌管或彼此合作管理幾家公司的局面。

如今,他們共同在做的一件事就是轉型升級。

因陽澄湖和梅村服務區成「網紅」後受到關注的嘉興凱通,辦公地點卻非常低調。其辦公樓是一棟4層高的普通樓房,建在桐鄉市梧桐街道上,地圖上甚至沒有顯示。只有走近前門,才能看到一塊不足一平方米的公司門牌。

黑色的大鐵門總是敞開著,院子左右兩側都鋪設了草坪,種植了兩層樓高的桂花樹、香樟樹等,還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道路,通往一個矗立著怪石的水池。

凱通的管理層有人認為,公司應該留出地方建停車場,上班停車方便,但凱通合伙人楊躍虎堅持保留了這個前院。他每次抵達三樓的辦公室,都會把面向前院的窗打開,如此一來,便不會錯過院子裡一年四季的變化。

這種追求體驗感的價值觀,也在他參與設計的陽澄湖服務區中有所體現。在陽澄湖服務區主樓兩側各有一個鏡面水池,楊躍虎希望旅客進入服務區後首先感到的是舒適,就像誠品書店。

也有令他略感沮喪的設計,如服務區主樓的頂部模仿了澳門威尼斯人的藍天白雲頂,楊躍虎承認,「看起來很假」。

楊躍虎不是完全的理想主義者,如何創造更大的利潤,仍是在設計服務區時最關鍵的考慮因素。

所以,兩座洗手間也不可避免地設計在服務區最深處。如此一來,如果客人進門往左走,需經過DQ冰淇淋、名創優品、飛豚數碼店、科技體驗館才能到達洗手間。往右走,則至少會經過凱通自營的餐飲門店、漢堡王、來伊份等十餘家門店。

「如果不考慮商業(因素),廁所應該放在廣場上。」楊躍虎說,服務區轉型升級的關鍵正是在於,「怎麼樣能夠又讓你喜歡我,我又能賺錢。」

陽澄湖服務區確實顛覆了一些傳統的觀念。

沈建霖提到,2000年初的時候,他去臺灣考察,看到一個服務區請了很多明星來開演唱會,當時覺得不可思議。後來他分析,臺灣土地面積少,大家周末能去玩的地方不多,專程開車去服務區聽一場演唱會是可行的。但他認為,大陸可以遊玩的地方太多,且大陸的服務區只是一個旅客暫時停留的地方,開演唱會的想法並不能移植到大陸。

如今,陽澄湖服務區卻搭建了一個崑曲戲臺,作為吸引人流量的手段。為了引起外界前往陽澄湖服務區的好奇心,服務區內還開設了一家機器人餐廳,但目前已經停止開放。楊躍虎坦言,除了疫情影響,沒有找到盈利的平衡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消費不高,但機器人餐廳投入成本還挺高的」。

「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價值。」楊躍虎不願透露陽澄湖服務區營收的數字,但他表示,改造後的日流量提高了,也能實現盈利。

嘉興凱通於2018年4月取得了陽澄湖服務區9年的經營權。2019年7月,服務區改造後開業。2020年國慶期間,服務區的日均客流達到10萬。

據官網介紹,陽澄湖服務區共設有1100個停車位。10月份的一個工作日,搭載南方周末記者的司機將車駛進服務區後,繞了停車場一圈才找到停車位。

不可逆轉的潮流?

如同當初有人反對建院子,陽澄湖服務區也得到一些同行「浪費資源」的評價。

但服務區升級改造的潮流似乎已不可逆轉。

2014年9月28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質量的意見》,提出「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等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設計風格上要體現當地自然和人文特點」。

隨後,交通運輸部又研究制定了諸多相關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服務區的各項標準,對提升服務區質量提出了更多要求。

江蘇省的步伐最快。2016年6月,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交控)出臺了服務區「雙提升」方案,發出了服務區轉型升級的信號。

江蘇交控旗下的上市公司正是寧滬高速,管理著陽澄湖、梅村、仙人山等6個服務區。其2020年半年報透露,公司已採用「外包+監管」和「平臺拓展」模式,對滬寧高速江蘇段沿線全部服務區進行整體外包及升級改造。

寧滬高速在開啟服務區改造後,營收與利潤開始扭轉頹勢。2017年11月,梅村服務區率先完成改造。當年梅村服務區利潤同比增長976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2016年,嘉興凱通以6年2.8億元租金及1億元改造裝修預算中標。

據江蘇交控發布的數據,改造前梅村服務區日均營業額29萬元,而到2018年上半年,梅村服務區的日均營業額已接近70萬元,日均客流量在10萬人次。

江蘇交控總結說,江蘇高速公路服務區這些年從基本維持餐飲、超市、加油、廁所「老四樣」的1.0時代,到實現品牌化、多樣化的2.0時代,再到引入社會第三方資本打造商業綜合體的3.0時代,又到主題服務區引發「網紅效應」的4.0時代,他們還即將打造以綜合智慧化服務區為代表的5.0時代。

但高速公路提高了租賃價格,自然擠壓了桐鄉老闆的利益。

嘉興同輝的創始人李梅冬也在寧滬高速上經營一個網紅服務區——仙人山服務區。因為「思想超前」,李梅冬是同行眼裡最值得學習的人。

李梅冬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自己最近一直在思考,這種模式在全國能做到嗎?

他曾去歐美國家考察,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每300公裡就有一個商業綜合體,這是可以學習的。但目前看來,後期的維護成本依然是難題,一定要突破。

隨著改造升級的服務區越來越多,也令步伐較慢的地方感受到壓力。據沈建霖觀察,中西部很多甲方單位要求公司投入的資金變多,改造的要求也提高了。

這也導致了服務區流標的情況。不少公司拿到標書後,發現車流量和服務區要求的投入並不適配,考慮到無法收回投資,便放棄了。

沈建霖覺得,市場還是需要冷靜下來,每天有幾萬人進來,這些線路的服務區做一個商業綜合體確實是可以的。但一天的流量只有幾百人、上千人的,哐地投資一大筆錢做商業綜合體,「這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選擇,也不現實」。

南方周末記者曾在嘉興凱通的樓下遇到創始人沈建強,他剛陪同某地縣委書記參觀完陽澄湖服務區。他拿著南方周末記者的名片翻看了幾秒,塞進了褲兜,然後從西裝裡摸出了一支香菸,旁邊的楊躍虎為他點燃。

「你去看了陽澄湖服務區沒?」半支煙的時間裡,沈建強提出,應該先去服務區看看,之後他或許可以聊聊。不過,最終他還是婉拒了採訪。

(原標題《一群浙江桐鄉商人,20年咬定高速服務區生意》。編輯宋彬彬)

相關焦點

  • 高速服務區「進化」成網紅 離不開一群賣嘉興粽子的桐鄉人
    幾年前,江蘇相關部門提出,「經營10年以上的服務區」需進行功能提升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經營效益,「在這樣的契機下,滬寧高速沿線的陽澄湖、芳茂山等多個服務區,改造成了現在受歡迎的模樣。」從車流和營業額等數據來看,服務區改造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顯,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桐鄉人的「服務區生意經」,高速公路上的「偏門」生意有多大?
    做了20多年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生意,浙江桐鄉人沈建強對自己在行業內的地位頗有自信。他把自己旗下的服務區稱為「作品」。但對於「作品」在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喜提熱搜」這件事,沈建強多少還是有點意外。他問記者:「我聽人說,網上關於服務區的文章加在一起有幾個億的閱讀量,真的假的?」
  • 承包中國高速服務區「半壁江山」解密桐鄉人的經營攻略
    不久前晉身全國網紅後,江蘇無錫梅村服務區火了。憑藉日均10萬人次的客流,它被稱作高速服務區界的「小萬達」。12月12日,桐鄉市黨政考察團前往此處考察學習。桐鄉市委主要領導表示:「我們既期待未來能在桐鄉打造網紅服務區打卡點,也期待桐鄉的每個鎮(街道)都能借鑑服務區的管理模式,打造獨具特色的商業街,讓人感受到風雅桐鄉的魅力。」
  • 打造網紅服務區 解密桐鄉人的「服務區攻略」
    這兩家服務區都由嘉興市凱通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通」)獨立「操盤」,公司總經理是桐鄉人沈建強,他在全國經營著100多對服務區(高速公路為雙向,服務區大多成對設置)。  這並不是個例。包括沈建強在內的桐鄉人,用20多年時間,幾乎承包了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半壁江山。
  • 江蘇高速服務區爆款背後的秘密
    像陽澄湖這樣的高速服務區,以往的單車消費平均只有15元/輛,但升級改造後,高的時候單車消費平均能達到20元以上。」張西亞說。據江蘇交控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升級以來,梅村服務區日均接待人數同比上升20%。2019年,芳茂山、陽澄湖服務區也相繼完成升級改造,開業後營收同比增長204.95%、189.93%。通過一番升級改造,江蘇交控管理的服務區最終實現扭虧為盈,2019年盈利過億元。
  • 賣嘉興粽子的桐鄉人使高速服務區...
    幾年前,江蘇相關部門提出,「經營10年以上的服務區」需進行功能提升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經營效益,「在這樣的契機下,滬寧高速沿線的陽澄湖、芳茂山等多個服務區,改造成了現在受歡迎的模樣。」 從車流和營業額等數據來看,服務區改造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顯,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藏在高速服務區裡的萬億生意
    一個上午,就有100多輛大巴湧進服務區。熱鬧的人氣,巨大的需求,也讓桐鄉人敏銳嗅到了其中的金錢味道。2000年,李冬梅同幾個老鄉,很早就把目光放到嘉興之外。合安高速的安徽段,京珠高速的湖北段,不僅業務,也綠化和衛生也一併承包下來。一個嶄新的大陸,出現在桐鄉人面前。
  • 桐鄉招聘驛站「歇腳」全國高速服務區
    「我是桐鄉招工驛站聯絡人,一路辛苦,熱菜熱飯都已備好,下來休息會。」3月2日中午,一輛從雲南開往桐鄉的返崗專車,在滬昆高速寶慶服務區剛停車,等候多時的服務區主管盛炳松立即上前熱情相邀。「雖然離家遠了,但心卻是暖的。」這番貼心的舉動,令車上20多名務工人員感動。
  • 承包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半壁江山」 解密桐鄉人的經營攻略
    這兩家服務區都由嘉興市凱通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通」)獨立「操盤」,公司總經理是桐鄉人沈建強,他在全國經營著100多對服務區(高速公路為雙向,服務區大多成對設置)。這並不是個例。包括沈建強在內的桐鄉人,用20多年時間,幾乎承包了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半壁江山。按照平均每50公裡一對服務區的標準粗略計算,全國約有3000對以上服務區,其中1200餘對服務區由桐鄉企業經營或部分經營。
  • 滬杭高速桐鄉段有了超大「服務區」
    在高速服務區裡花錢吃飯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在桐鄉屠甸出口卻有個「服務區」,私家車主不僅吃飯不要錢,而且還能買到浙北地區的各種特產——這就是9月26日開業的桐鄉浙北旅遊購物中心。  據統計,滬杭高速每天過往車輛約11萬車次,整個市場猶如一個超大型「服務區」,服務於每年約8000萬人次的過往遊客。
  • 國慶假期,我在幾個高速服務區發現了餐飲的億萬生意經
    日本是中國高速服務區最早的老師。我國現行服務區規範,最早根據1980年日本道路公團出版的《日本高速公路設計要領》指出的原則制定。在那個大貨車主導高速的年頭,桐鄉民營的資本參與,是一次國有和民營的雙贏,也開啟中國高速服務區1.0的黃金時代。
  • 「江蘇高速服務區甲天下」衝上熱搜,藏在服務區裡的萬億生意
    熱鬧的人氣,巨大的需求,也讓桐鄉人敏銳嗅到了其中的金錢味道。 2000年,李冬梅同幾個老鄉,很早就把目光放到嘉興之外。合安高速的安徽段,京珠高速的湖北段,不僅業務,綠化和衛生也一併承包下來。 一個嶄新的大陸,出現在桐鄉人面前。沒有競爭者,不用招標,只要得到服務區管理處的處長點頭即可;租金成本低,且不用一次付清,還可分季付款。
  • 這個國慶長假,火遍全國的陽澄湖、梅村服務區是桐鄉人在運營
    通訊員 周志鵬這個國慶中秋長假,敢闖敢拼的桐鄉人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衝上了熱搜。原來,因為品質高、服務好、景色美,網友們紛紛熱議和點讚無錫梅村高速服務區、蘇州陽澄湖高速服務區等江蘇高速公路上的網紅服務區。讓桐鄉人頗為自豪的是,事實上,這些網紅服務區都是桐鄉人運營的。
  • 花了2個多月走遍近乎半個中國,我們發現了藏在高速服務區裡的萬億生意
    上世紀90年代,上海到雲南瑞麗的320國道開通了,沿途,無處不在的嘉興桐鄉人就開始在過往車輛兜售,桐鄉特產杭白菊。1999年5月1日,一塊寫著」首次開放廁所,服務駕駛員和乘客」的告示牌,出現在還未正式營業的滬杭高速公路嘉興服務區中。一個上午,就有100多輛大巴湧進服務區。熱鬧的人氣,巨大的需求,也讓桐鄉人敏銳嗅到了其中的金錢味道。
  • 杭州有人開車100多公裡 到陽澄湖服務區旅遊!高速公路服務區是怎麼...
    在顧女士的推薦下,我們又去了服務區裡的一個非遺展示館,那裡展示了蘇繡、宋錦、扇面、木雕、核雕、根雕等蘇州非遺技藝。科技館頂棚是充滿科幻感的太空影像,裡面還有個VR主題樂園,花20元就能體驗一把節奏光劍、火星探險、暗黑戰車……(如左下圖)不光是孩子,不少大人也玩得不亦樂乎。
  • 你所不知道的高速服務區,藏著4000億的生意經
    1999年5月1日,一塊寫著」首次開放廁所,服務駕駛員和乘客」告示牌,出現在還未正式營業的滬杭高速公路嘉興服務區中。   一個上午,就有100多輛大巴湧進服務區。熱鬧的人氣,巨大的需求,也讓桐鄉人敏銳嗅到了其中的金錢味道。
  • 有人從杭州開車100多公裡去服務區旅遊!網紅是怎麼煉成的?下一個...
    幾年前,江蘇相關部門提出,「經營10年以上的服務區」需進行功能提升改造,提升服務質量和經營效益,「在這樣的契機下,滬寧高速沿線的陽澄湖、芳茂山等多個服務區,改造成了現在受歡迎的模樣。」從車流和營業額等數據來看,服務區改造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顯,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全國很多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老闆是浙江人,這是啥情況?
    高速公路服務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大家跑長途高速時無論是加油還是休息,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服務區停下休息,如果是節假日,那麼服務區更是人滿為患,服務區的東西無論是食品還是其他東西一般都比外面超市要貴得多,但是賺這些錢的老闆你知道都是哪裡人嗎?
  • 中國高速服務區4.0時代,隱藏著萬億生意
    江蘇崑山吾悅廣場---觀前街  【 高速公路的服務區,隱藏著大生意】  江蘇高速公路沿途歇息的服務區已成為新晉網紅,其中「小萬達廣場的梅村」和「一街三園的陽澄湖無錫梅村服務區  滬寧高速可以承載15萬輛車的運營,梅村是京滬高速從江陰大橋匯入滬寧高速的橋頭堡,VE唯壹商業設計認為背後支撐梅村服務區的,是日均10萬,甚至節假日12~13萬人次客流量。
  • 嘉興桐鄉皮革城生意慘澹 經營戶紛紛撤離
    可是事情並沒有如她所願,生意還是沒有起色。到了2008年下半年,梁小妹的商鋪被要求搬到一樓,因為一樓賣鞋子的商戶走了不少。就這樣,一樓的前半部分賣鞋子,而後半部分主要賣皮衣。經過這樣的調整,生意還是苟延殘喘。「幾天都賣不出去一件衣服,連水電費都賺不回來,一年2萬多元的房租還要自己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