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導,蒙古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1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開館,這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沒有蒙古國領事機構的空白。
「這個領事館的設立,可為中蒙兩國在東部的合作注入更多活力。」蒙古國駐華大使策·蘇赫巴特爾說。此前,蒙古國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二連浩特市設有兩個領事館,均在自治區中西部地區。
策·蘇赫巴特爾表示,中蒙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正在穩步推進,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要通過內蒙古東部及東三省地區向中國及亞太市場銷售,同時中蒙雙方在旅遊、經濟、文化等領域也在尋求廣泛合作的項目。
呼倫貝爾市副市長牛振聲說,呼倫貝爾市既是環渤海經濟圈的腹地,又是連接東北和華北的經濟通道,蒙古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的設立,有助當地經濟發展,為區域合作創造條件。
開館儀式現場
2013年6月8日,蒙古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新聞與公共關係處發布消息,蒙古國家大呼拉爾全會7日通過決議,批准在中國內蒙古海拉爾開設總領事館。
呼倫貝爾市位於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帶,邊境線1733公裡,有8個國家級通商口岸。其中,呼倫貝爾市與蒙古國邊境線長達682公裡,有3個國家級對蒙通商口岸,分別為海拉爾航空口岸、額布都格口岸和阿日哈沙特口岸。2014年,對蒙口岸進出境旅客達10萬人次,進出境貨物40萬噸。
開館儀式現場答記者問
據介紹,蒙古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在為蒙古國公民辦理領事業務的同時,還可以輻射蒙東和我國東北地區,為中方企業赴蒙投資提供便捷服務。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能源重工業優勢突出,與蒙古國東部地區的產業互補性強,領事館的設立將更好地促進內蒙古東部地區、我國東北地區與蒙古國東部地區的出口加工合作、國際商貿物流和人文旅遊合作交流,深化雙方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蒙古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策·蘇赫巴特爾等蒙古國嘉賓,我國外交部領事司參贊陳雄風、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參贊郭心橋以及呼倫貝爾市領導羅志虎、張利平、趙立華等出席開館慶典。
呼倫貝爾市長張利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在開館慶典上致辭。他表示,經過中蒙雙方的共同努力,蒙古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正式開館,呼倫貝爾是國家向北開放和中蒙經貿合作的重要通道,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節點,在深入推進東北地區全面振興,深化東北亞區域合作,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呼倫貝爾與蒙古國民間交往活躍,政府間合作友好融洽,經濟產業互補性強,合作領域寬廣。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構建面向俄蒙的開放格局中,領事館的設立將有利推動呼倫貝爾及東北地區同蒙古國毗鄰地區的友好關係與政府合作。張利平希望蒙古國駐呼倫貝爾領事館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為促進兩國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各部門也要盡職盡責的做好服務和配合工作,雙方共同做好領事館協調,有序的運轉。
開館慶典結束後,中蒙雙方外事負責人還就如何通過領事館促進中國東北地區和蒙古國東部地區之間的多領域合作、中蒙雙方在經濟、旅遊等方面將達成的合作意向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6月18號至6月19號,中蒙雙方領導還將深入滿洲裡航空口岸、陸路口岸、額布都格口岸進行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