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射炮打飛機,炮彈是如何準確預判飛機飛行軌跡的?跟引線有關

2020-12-25 123觀察室

作者:Dacom

高射炮是一種地面打擊的作戰武器,主要是用來攻擊戰鬥機、飛機以及一些空中飛行器。世界上第一門高射炮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德國的軍火公司研製出來的。它的誕生標誌著世界防空作戰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可以說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武器。據資料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均兩萬發子彈才能擊斃一個敵人。在戰爭中用槍射擊都不一定打的準,那麼高射炮面對的可是空中的戰鬥機,移動速度和作戰範圍是陸地上步兵的好幾倍,高射炮是怎樣進行瞄準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巧妙的設計——引線。當高射炮的操作士兵在空中發現了要打擊目標的後,首先他們需要進行飛行預判,然後在合理的時間內點燃引信。起初這種引信經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幹擾,致使炮彈的精確度十分的低。後來研製出了一種藥盤延時引信,可以更精確的控制高射炮彈打出的時間。但是這樣還是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幹擾。直到出現了靠無線電波來發射飛彈的引信,它是根據蝙蝠覓食的原理設計出來的,當無線電波感知到了周邊物體時,便會發射出炮彈,實施精準的打擊。那麼高射炮作為如此重要的防空武器,在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契機生產出來的呢?

高射炮的歷史並不算很長,它的誕生和飛行器有直接的關係。在十九世紀末期,歐洲地區頻繁的發生戰爭,當時的法國人在被普魯士包圍之後,急需一種飛行器來幫助自己與外界取得聯繫。於是,他們想出了用氣球飛躍的辦法,在前期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們的方法很快就被發現了,普魯士軍方當即下令研究一種火炮,來打擊法國人的氣球。於是高射炮的「雛形」——「氣球炮」,便應運而生。當時它是由加農炮改裝而成的,炮彈的口徑是37毫米。飛機誕生之後,「氣球炮」也完成了華麗的轉身,它們被改裝成了專門打擊飛機的火炮,另外還具備了一定的機動性和防護能力,以汽車為載體的同時還裝備了護裝甲。這時的火炮口徑已經成為了50毫米,而炮管已經長達1.5米,大大增加了高射炮的射程。同時發射炮彈的速度已經可以達到每秒572米,最高可以打到4200米的高空。而這樣的射程完全覆蓋了當時的一些戰鬥機的飛行高度,在剛投入到戰爭時,成為了飛機的「殺手鐧」。德國是當時掌握高射炮技術最全面的國家,在5年的時間內生產出了五種性能優越的高射炮,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1914年的這一款。這類高射炮裝備的是77毫米口徑的炮彈,靈活度極高在行軍途中可以將它摺疊,然後搭載在任何的交通工具上。一旦遇到戰鬥情況,它所配備的簡易炮盤可以快速的支起炮身,對空中進行射擊。又因為採用了手搖的轉軸來調整炮管,大大的增加了命中率。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由於飛機成為了當時作戰的主要武器,在飛行速度和離地高度以及製造的材料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而高射炮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進,有了更長的炮管之後,它的炮彈發射速度達到了每秒1000米,而射高範圍更是到達了10千米。另外還裝備了先進的瞄準鏡,並朝著自動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高射炮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且隨著時間的推進,高射炮的性能也在逐漸的提高。在20世紀中葉就已經出現了可以自行射擊的高射炮,這樣的設計減少了人為的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命中率。進入21世紀以後,高射炮已經成為了每個國家布置防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它的種類和樣式也越來越多,與當代高科技的結合,成為了高射炮的發展趨勢。如現在的:智能高射炮、雷射高射炮、隱身高射炮等等。

相關焦點

  • 用高射炮打飛機,如何做到讓炮彈在飛機附近爆炸呢?跟引線有關
    用高射炮打飛機,如何做到讓炮彈在飛機附近爆炸呢?跟引線有關。眾所周知,高射炮主要用於攻擊飛機、直升機和飛行器等空中目標,它最早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戰爭史上掀開了防空作戰的新篇章。然而高射炮不同於其他的炮,在實戰當中是非常難準確命中飛行中的飛機的,通常都是在飛機的附近爆炸之後,產生的巨大衝擊波和彈片對飛機進行致命的打擊,至此就有軍迷提出了:「戰場上,高射炮的炮彈是如何準確預判飛機飛行軌跡的問題」,此問題一拋出,引起軍迷們廣泛的討論。
  • 二戰時,高射炮如何防空?為什麼炮彈總在轟炸機周邊爆炸?
    早在1870年普法戰爭時期,普魯士軍隊就用「氣球」炮打高空氣球。從此高射炮跟飛行器成了冤家,糾纏百年。二戰時期,轟炸機是效率最高的武器之一,炸的納粹和鬼子苦不堪言。所以機群所到之處,總有成群的高炮列隊歡迎。一朵朵「死亡之花」在身邊綻放,被它吻過的飛機遍體鱗傷。
  • 高射炮比軍用飛機早誕生40年,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
    高射炮比軍用飛機早誕生40年,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先有高射炮後有軍用飛機,沒有軍機的時代,高射炮打什麼呢?高射炮往事:比飛機誕生早,一直用來打熱氣球!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
  • 上打飛機下打坦克,萬能的德國88毫米高射炮,到底有什麼本事?
    不過對於德國則是一個例外,因為德國人不僅用反坦克炮來反坦克,也搬出自己家的88毫米高射炮用來進行反坦克作業。這些原本用於防空任務的88毫米高射炮在進行反坦克作戰時,也是一等一的犀利。那麼究竟這些88毫米高射炮有什麼特殊之處,能夠成為上打飛機下打坦克的存在呢?
  • 高射炮打飛機,如果沒打中:那麼炮彈都飛到哪裡去了?
    一般情況下,高炮的炮彈安裝有碰炸或時間引信,如果沒有打中敵機,或沒有在預定的空域爆炸,會繼續呈拋物線繼續飛行,在一定時間內自毀。如果引信上沒有安裝自毀裝置,那麼未爆炸落彈對友鄰部隊和平民的殺傷是十分嚴重的,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通常在引信上設計一個自毀裝置,在炮彈飛行若干秒未命中目標以後,自動在空中爆炸。
  • 《金剛川》中的高射炮只用十多發炮彈就打下一架飛機,是真的嗎?
    用十多發炮彈打下一架戰鬥機在當時的武器裝備性能條件下倒也挑不出毛病來,戰場上的事本身就是一種無法預估的,打幾千發炮彈打不下一架戰鬥機也正常,用十幾發炮彈打下一架戰鬥機也正常,一支步槍打下一架飛機的事也不是沒有,所以,電影中描述的情況不算是有問題。
  • 在藍天上作畫:用飛行軌跡圖畫出飛機圖案
    民航資源網2016年3月15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個飛行員用GPS飛行數據在德國不萊梅港上空畫了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飛機軌跡圖,之後又衝上雲霄添上了自己的籤名。他將這些飛機軌跡圖上傳到網上受到了熱捧。
  • 在手機軟體輸入航班號能查詢飛機飛行軌跡
    最容易「遲到」的飛機也能查到嗎?近日,有網友推薦了一款名為「非常準」的手機軟體,只要輸入航班號就能查到幾乎所有國內、國際客機的飛行軌跡。一旦確認航班號,用戶所查詢的航班將以機場雷達圖的形式呈現在頁面上,頁面中的飛機圖像分為藍色和綠色兩種,均提供飛行軌跡、經緯度和飛機所在高度等信息。
  • 在手機軟體輸入航班號 能查詢飛機飛行軌跡
    原標題:在手機軟體輸入航班號 能查詢飛機飛行軌跡   中國江蘇網3月7日訊 想知道下一班公交開到哪兒了,打開掌上公交就能查到。最容易「遲到」的飛機也能查到嗎?近日,有網友推薦了一款名為「非常準」的手機軟體,只要輸入航班號就能查到幾乎所有國內、國際客機的飛行軌跡。
  • 飛機作戰時為什麼常選低空飛行?
    專家解答: 相信喜歡看戰爭大片的軍迷們都不陌生:飛機經常在接近目標區域後進行低空甚至超低空飛行。前段時間,一架殲-16海灣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視頻火了,它以低於海景樓的高度迅速切彎、爬升、脫離,動作一氣呵成,引得網友一片驚呼。那麼,對於飛機作戰來講,低空飛行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 「左輪槍」中的巨無霸:口徑高達127毫米 專門用於揍飛機
    高射炮出現的歷史比飛機要早得多,1870年世界上第一臺高炮誕生,它的作用就是用來擊落載人氣球的。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到了20世紀中葉,飛機因噴氣式發動機的應用,使得戰機的速度、升限、機動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飛機曾經的「剋星」高射炮在執行攔截任務時也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尤其普通中小口徑的高炮已淪為擺設。那個時代雖然已經出現防空飛彈這種產物,但技術尚未成熟無法擔起防空的重任,於是各軍事強國只能繼續加大力度研發火力更強、射速更快的大口徑高炮。
  • 百度天眼上架AppStore 可實時查詢飛機飛行軌跡
    新浪科技訊 12月23日下午消息,百度新推出的產品「天眼」近日上線蘋果App Store,用戶可以通過百度天眼隨時隨地查詢國內所有航班的飛行狀態、軌跡和相關信息,而「嗅探」和「搖一搖」功能,可基於地理位置查詢所在位置附近的航班。
  • 飛機畫飛機?看波音玩轉飛行軌跡!
    就在今天,波音用其註冊編號為N7874的B787做了一件轟動業內的大事情:
  • 坐飛機被陌生人搭訕,還準確說出我的飛行軌跡!小心這款APP
    點擊陌生人的ID,可以看到對方的個性標籤和飛行軌跡。通過這款APP,能找到你同飛機的明星嗎?你的飛行軌跡、所在城市這些信息,會不會被陌生人獲取?這也正是目前輿論討論的焦點。「航旅縱橫」在微信文章中列舉:coco:終於在北京安家了,今年想接爸媽來北京過年,可是他們年紀大了,還是第一次坐飛機,要是飛機上認識一個人可以幫忙照看下該多好呀諾Dally:登機口臨時變更,卻沒聽到機場廣播,為了趕上飛機開始狂奔,手裡的咖啡撒了一地,滿身臭汗、狼狽不堪,要是同客艙的人早告訴我一聲該多好!
  • 飛行軌跡透內幕:遭人劫持
    據《每日快報》7月2日報導,MH370失聯數小時後的飛行軌跡,揭示了有關這架飛機潛在劫機者的驚人內幕。2014年3月8日,載有239人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370航班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失蹤。對飛機的失蹤人們有幾十種推論,它的飛行路徑可能有助於確定到底發生了什麼。
  • 不堪大用的芝加哥鋼琴,美國海軍4聯裝1.1吋75倍徑高射炮
    當時局內對口徑選擇尚有不同看法,於是他們在維吉尼亞州達赫格倫的海軍試驗場用老舊飛機進行了地面射擊試驗。但由於大蕭條的影響,直到31年3月才開始樣炮試驗,又用了兩年時間完善了動力炮座的設計。 最終的28毫米高射炮採用水冷式炮管,4管並聯,炮口上車有安裝消焰器的螺紋。最初的樣炮射速只有每分鐘90發,在正式版本上已經達到150發的水平。每個炮管配有7個彈匣,可以同時插上兩個彈匣,第一個打完後會自動釋放,第二個則滑到發射位置上。
  • 小鳥與飛機如何共享天空
    一隻重量為500克的飛鳥與一架飛行速度為每小時370公裡的飛機相撞,將產生高達3噸的衝擊力,超出飛機設計標準的2~3倍,這簡直就像一顆「炮彈」打在飛機上。    撞擊的力量足以擊碎飛機風擋玻璃,打斷引擎的葉輪,撕裂或扭彎機翼前緣的金屬。位於飛機正面的飛行員座艙風擋玻璃,機頭的雷達罩及飛機引擎,恰恰就是鳥擊事故的重災區。
  • 擁有全球定位系統前,飛機如何進行導航定位
    然而在GPS成為標準的導航工具之前,飛機是如何進行導航的呢?讓我們一探究竟。簡單的說,目視飛行跟現在的定向越野差不多,你拿著地圖和地標,拿著指南針,尋找一個又一個的任務點。在二戰時期,很多戰鬥機都是憑藉標誌物進行導航的。比如德國飛行員要從柏林打到巴黎時,飛行員需要事先清楚一路上能看到哪些湖泊、山峰、河流,再輔以測算距離。而國內抗戰時期國軍飛機也是通過順著長江完成了轟炸任務。
  • 飛機餐原來跟你的「舌頭」有關
    飛行過程中,聞著機艙裡飄蕩著濃濃的飛機餐的味道,很多人立刻覺得食慾全無。「五一」小長假過去一周了,「端午」小長假即將來臨,很多人會選擇坐飛機出遊,而飛機餐卻被不少乘客吐槽,曾有一個帖子在網絡論壇上被築起了高樓,題目就叫做「航空餐讓你食慾全無」。 飛機餐真的不好吃嗎?記者調查發現,原來這不但與食物本身有關,也和高空中人的「舌頭」感知度發生變化有關。
  • 飛機地面滑行與空中飛行同樣重要(圖)
    他們通常要在相當於尖峰時段的路況中進行航行操作,若操作稍有不當很容易導致跑道入侵或飛機衝偏出跑道的情況發生。飛機的起飛和降落被認為是飛行中極危險的階段,其原因之一在於在起降和進近階段,空中、地面交通流量大,飛行操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