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庭的園林藝術,做一個會發現美的人!

2021-01-08 女人談心圈

一、日本茶庭概述

   茶室在日本是專門舉辦茶會的地方,茶庭指與茶室相配的庭院。茶庭大體上可分為禪院茶庭、書院茶庭和草庵式茶庭(通常稱為露露、露地)三種,其中草庵式茶庭最具特色。茶庭四周是圍籬,自院門至茶室間還設有一條園路,兩側用植被或白砂敷於地面,栽植樹木,配置巖石,沿路設寄付(門口等待室)、中門、待合(等待室)、雪隱(廁所)、燈籠(照明用)、手洗缽(洗手用)、飛石(即步石)、延段(石塊、石板混合鋪成的路段)等待客所需的設備。

二、茶庭的景觀布置和色彩搭配

   茶庭式園林一般按一定路線布置景觀,其間以拙樸的飛石象徵崎嶇的山間石徑,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缽隱喻清冽的山泉,以滄桑厚重的石燈籠來營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圍,有很強的禪宗意境。茶庭園林的整體面積雖小,其營造的意境卻非常深遠。比如路兩邊的綠化,多採用草坪和修剪精緻的樹木,這些樹木多是高度和體積有限的灌木,寓指廣袤的森林。再看飛石、水缽、石燈籠,處處都是由大自然演變而成的微縮景觀,營造出寧靜以致遠的幽寂氛圍。這與茶庭的用途密切相關:茶庭建於茶室之外,要營造出空寂的氛圍,使客人在進入茶室飲茶之前將煩躁不安的情緒平靜下來。

   茶庭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客人進入茶室並除物慾、清身心,所以在色彩方面不能喧賓奪主。茶庭的色彩基本上由綠和灰二色組成:綠色的樹木,灰色的飛石、石燈、水缽、延段。有的草庵式茶庭園路兩側用白砂取代植被敷於地面,給庭院增加一些純淨的白色。這些色調不加任何裝飾,保留材料的自身色彩,追求的是一種簡素的情趣,它避免了由於粉飾而給園林增添華麗和造作的氣氛。同時,園中一般不會栽種色彩絢麗、五彩繽紛的鮮花,除了梅花以外,不種植任何觀賞花卉,避免斑斕的色彩幹擾人們的寧靜情緒。另外,茶庭格調講究洗鍊、簡約,並突出其「鬧中取靜」的山林隱逸氣勢,以便於沉思冥想。灰綠搭配樸實無華,比較符合營造寫意及平淡恬逸的造園境界。

   三、茶庭的宗教色彩

   從茶庭的色彩、布局特點很容易看出,茶庭體現的是一種幽寂空遠的宗教格調。這一方面和它的建造目的有關,另一方面和日本禪宗的影響密不可分。

   首先,茶庭緊緊圍繞日本茶道文化而建造,這就註定其建造目的不是供人參觀玩賞。日本茶道有著非常嚴格的程序,從參與人的衣著儀表、言談舉止,到飲茶的器具以及環境氛圍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比如茶道過程中談及的話題不能涉及物慾、女色等庸俗的內容,而必須緊緊圍繞藝術、哲學等高雅的話題而展開。作為茶道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設計者對茶庭的視覺效果非常審慎,它不僅要具有視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完成其營造氛圍的主要責任,通過這種過程使參與者達到一種禪宗的悠遠境界。日本古代戰亂頻發的時期,武士在出徵之前常用茶道這種形式對自己的身心進行一番洗禮,使自己浮躁煩亂的心情平靜下來。由此可見,茶庭作為茶道的一個載體,被日本人賦予了更多精神安慰的功能。

  其次,日本茶文化從產生伊始就受到禪宗思想很大程度的影響,而茶庭正是茶道的創始人村田珠光和尚為了修行頓悟而創立的,它緊緊圍繞佛教禪宗文化而行,始終體現出一種和、靜、清、寂的精神。茶庭本身的含義也取自於佛經,傳說修行的菩薩衝過三界火宅到達露地,這意味著茶庭本身就是修行的道場。

   四、茶庭的情趣

  雖然茶庭本身宗教的寓意比較濃重,但是它的設計建造卻十分具有情趣。

  首先從庭院中的小品來看,它們處處體現的是一種別具匠心的趣味。以洗手缽為例,從形態來看,它們根據不同的環境而不拘一格。有的取型於石塊的自然形態,充滿野趣;有的取民間水井形式,簡單質樸;還有的盡人力穿鑿之能,構思巧妙。飛石也取相同的設計理念,它們大多使用具有自然形態的石塊,或鑲嵌於路面之中,或單獨置於地面之上,擺放隨意,線條自然,體現了設計者的精心構思。

  再從茶庭的規模來看,它使用象徵的手法將山川、河流、大地、森林微縮成為精緻的道路、樹木、小溪、樹林,充滿智慧的情趣;其次從茶庭周邊環境來看,它往往選擇環境優美、遠離鬧市、依山傍水的僻靜之所,取「鬧中取靜」之意。以草庵式茶室為例,它往往採用民居的泥牆草頂、落地格窗,並在周圍設一個面積很小的高度寫意的茶庭,意在陶冶情操,啟迪性靈。此類茶室常選址於山野之郊,依山傍水隨形就勢而築,它講究動靜之變,且又自然瀟灑。

  茶庭將自然精神融於園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它融功能、審美、宗教、設計、文化、自然於一體,是一種高度典型化、再現自然美的寫意庭園。雖然沒有規模上的恢弘與建造上的奢華,但是它始終遵循形式追隨功能這條樸素的理念,使之在創新理念日新月異的今天仍然別具一格。

相關焦點

  • 日本茶庭文化概述日本茶文化中,茶庭文化佔據著較高的地位
    日本茶庭文化概述日本茶文化中,茶庭文化佔據著較高的地位。日本人喜愛閒適自然的生活氛圍,自從茶由中國引入日本後,日本人進一步創新飲茶,包括飲茶方式、飲茶工具以及飲茶目的等,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茶文化。
  • 日本茶庭的美學境界
    但是,你看樂水園北部一角,可通過石板路,穿過一道竹籬笆門,走到一座被「露地」圍攏的一座茶室,那小小一區庭園是個園中園,它被單獨稱為茶庭,是茶庭式庭園。什麼是茶庭呢,簡言之,它是附屬於茶室的日本庭園,因為它是沒有屋簷遮蓋的一片地面,所以又稱露地,它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種園林。
  • 知日行日|茶道之美——日本庭院藝術
    日本庭院的構造形式與寧靜氛圍無一不表現著茶道的精髓。下面就由青野帶大家領略日本庭院之美吧。 茶庭是進入茶室的重要過渡空間,同時也是茶室的外延空間,茶庭和茶室的設計都深受禪宗文化的影響,保持著對完美的敬意,又以至高的美學理性思維闡述著吃茶之美。引得人們對之嚮往與朝聖。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 隨著歷史的發展,日本茶庭文化也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設計風格
    日本茶文化中,茶庭文化佔據著較高的地位。日本人喜愛閒適自然的生活氛圍,自從茶由中國引入日本後,日本人進一步創新飲茶,包括飲茶方式、飲茶工具以及飲茶目的等,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從奈良時代開始,日本茶庭文化就已經初見雛形,但是由於社會制度的限制,並沒有很快發展。直到室町時代,茶道和庭院首次結合併走入園林,成為茶庭文化的開始。桃山時代,茶庭文化開始盛行,從最初的思想層面逐漸地落實到實踐。由於佛教禪僧在飲茶的過程中對茶道注入了寂滅無為的哲理和不分高低貴賤的思想,形成了草庵式茶室和樸素簡潔的茶庭,成為日本最有特色的建築類型之一。
  • 禪與古代日本園林建築
    日本的禪文化與建築  日本的建築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而日本對禪宗的歡迎卻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少有的,這不單單是因為仰慕當時先進的中國文化使然,還有來自日本內部的自身因素。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日本的自然條件,日本遠離大陸,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海洋性氣候明顯,經常有突發的颱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會因自然災害的降臨而瞬間消逝。
  • 日本庭院禪意建築之美|日本|庭院|禪意|建築_網易藝術
    茶庭面積雖小,但要表現自然的片斷,寸地而有深山野谷幽美的意境,更要和chanayu(茶)的精神協調,能使人默思沉想,一旦進入茶庭好似遠離塵凡一般。茶庭猶如中國園林的園中之園,但空間的變化沒有中國園林層次豐富。其園林的氣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徵崎嶇的山間石徑,以地上的松葉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缽象徵聖潔泉水,以寺社的圍牆、石燈籠來模仿古剎神社的肅穆清靜。
  • 蘇州園林與日本園林異同及成因分析
    ——引自《亞洲藝術中人的精神》 蕭默先生在其著作《建築的意境》一書中,評價中國園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時這樣說到:中國園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唐宋時已傳入朝鮮和日本,並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禪宗思想傳入日本後,又促成了極富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園林和「茶庭」的產生。
  • 日本古典園林植物配置的圖解分析
    然而,茶庭中的植物是   日本園林對植物的修剪是從室町時代(1393- 1573 年)後期禪宗寺院的庭院開始的]。禪宗園林以低矮的石景為視覺焦點,如果不對植物進行修剪,那麼植物在溫潤的條件下生長迅速,勢必將石景遮蓋住。另外,日本園林空間較小,將遠景的樹木修剪成幾何形,是通過畫論中「遠樹無形」的原理,來加強景深。
  • 日本園林源於中國,為什麼又和中國園林如此不同?
    藉助門洞或漏窗,中國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的體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造園藝術東渡日本:禪宗與枯山水中國造園藝術很早就傳播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其中日本園林在吸收了中國園林藝術的精髓後,逐漸演變出了一種獨樹一幟的風格。推古女皇二十年(613年),蘇我馬子從朝鮮到中國學習造園法,在日本建成第一座庭園。
  • 美到極致的園林景觀
    ,也是世界園林藝術的聖殿。這個園林有一個中庭、具有寶塔風格的建築和和綠色的屋頂。日本在海外設立了數百座公共日式花園,波特蘭日本花園位居榜首,具有濃鬱的日本傳統文化氣息,它將東西方景觀園林完美結合的異常完美。
  • 園林景觀設計知識:日本園林有哪些景觀元素?
    日本園林以其清純、自然的風格聞名於世。它有別於中國園林人工之中見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見人工。它著重體現和象徵自然界的景觀,避免人工斧鑿的痕跡,創造出一種簡樸、清寧的致美境界。在表現自然時,日本園林更注重對自然的提煉、濃縮,並創造出能使人入靜入定、超凡脫俗的心靈感受,從而使日本園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細細體會的精巧細膩,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徵性,能引發觀賞者對人生的思索和領悟。日本園林的精彩之處在於它的小巧而精緻,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不過一畝餘,小者僅幾平方米,日本園林就是用這種極少的構成要素達到極大的意韻效果。
  • 日式茶庭造境,原來有這些技巧!
    茶庭裡的景致,不僅可以讓客人在進出時感受到主人的精心準備與真心迎客之道外,還可以在品茶的間歇欣賞到窗外的美景,讓茶道之美和自然之美交融在一起,奏出一曲華美樂章。造坡植樹在茶庭裡造坡,可以增強茶庭的層次感和遠近感,即使在狹小的庭院裡也可以得到應用。
  • 京都古寺禪韻,禪宗美學下的日本園林!
    禪宗美學對日本園林的影響非常深刻,無論是舟遊、回遊的動觀園林,還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觀庭園,都或多或少地營造了枯與寂的意境。而將禪宗美學的各種理念發揮到極致的,當屬枯山水和茶庭。沙石耙梳出的優美弧線如微微波瀾的銀色沙灘,與之呼應的向月臺,是把白砂堆成圓錐形後將頂部抹平而成,再加上一旁的洗月泉和古松,一動一靜、一高一矮充滿張力的美感,襯託出庭院的深深禪意,讓人禁不住駐足發呆。桂離宮茶庭:枯寂哲學的極簡主義桂離宮把池泉園、枯山水、茶庭融於一園之中。
  • 李品:中國園林和日本園林之間有什麼相似和不同?
    蘇州園林和日本園林的異同是一個很龐大的命題,布局、理水、疊山等確實是園林很重要的部分。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從中日園林的的發展脈絡這一層面來看,下面我便來試圖尋尋這一系列異同的因果過程,探索兩國園林異同出現的歷史背景與異同的精神內核。 首先理清一個概念,蘇州園林只是中國園林的一個流派,而且僅僅表示了明清兩代的江南園林成就。
  • 日本園林的常見造景手法
    撩起日本, 很多人的腦子便是富士山、櫻花、東京鐵塔等 設計師的大腦一定是日本園林 純淨、極致、而有章法。
  • 日式庭院和中式園林的不同魅力
    講起日式風格,近年來越來越受每個人的喜愛,日式設計、日本料理隨處可見,日式庭院更是在生活環境裡日漸受歡迎的一種景觀。然而,庭院的山水景觀,鼻祖還是在中國,譬如像蘇州園林那樣成熟的建築美學,是上千年沉澱積累傳遞下來的文化樣式,體現著中國人的文化教養和文化底蘊。
  • 日本枯山水的形成發展過程,枯山水是超越園林的園林藝術
    以往的園林以石為山、引水為池、植樹成林,但都是石即是石,水即是水,樹即是樹,只是依據不同的理念將這些要素進行組合,但是枯山水卻完全不同。山倒還罷了,它竟然以砂為水,以靜止之水紋代替運動不止的波浪,以極簡抽象的方式來表達日本人對於園林藝術的理解:「一片白砂,幾塊石頭,就是大千世界;一剪植籬,幾叢矮樹,就是萬般風雲。砂就是海,石就是島,砂紋起波濤,樹籬築海浪,這就是枯山水園林。」
  • 幾平的小角落怎麼搞定一個日式庭院?看完就會了
    想知道怎麼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設計一個日式庭院嗎?一定要看到最後的教程哦(學不會算我輸)。日本的庭院是從中國傳承過去的,尤其受唐宋山水園林的影響,經歷了築山庭、池泉庭、枯山水、茶庭等多種類型,前後有160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為了滿足神社和皇家貴族的需要,後來才逐漸走向民間,行成了一種建築藝術。
  • 微觀宇宙與美學千年丨日本庭園的藝術
    而今,我們也可以透過千百年時光,從字裡行間看見細渺幽深的日本庭園之美。 書中記載了在一座庭園中將四季景觀特色全部呈現出來的方法——六條御息所的庭園根據中國風水學被劃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對應一個季節。日本的庭園藝術由來已久,不僅能夠將變換的四季裝進小小的庭園之中,還能夠自如地用狹窄的方寸之地呈現出森林和幽谷的自然之美。
  • 日本園林「枯山水」設計獨特?它從中國山水文化中偷學了什麼
    禪宗庭院內,樹木、巖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數筆即蘊涵著極深寓意,在修行者眼裡,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無異於一種精神園林。日本人把這意思發揚光大了,普遍應用於園林,臻於極致。如今日本的園林,甚至是建築,也多採用「枯山水」的設計表達。日本的繪畫,也有採用枯山水的形式。這是中國山水文化投射出的一個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