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吃河豚才會死?三月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樣做就可放心大膽地吃

2020-12-07 濟南美食覓味

河豚,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故事最多的一種魚類吧?

傳說豐臣秀吉出徵前手下大量武士因吃野生河豚而死,於是下令禁吃河豚……許許多多年以後,伊藤博文吃到美味安全的河豚後,才下令解禁。明朝故事裡也有胡惟庸因為河豚烹的好,巴結上了李善長,從而一步一步當上了宰相。

蘇東坡也有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據說蘇東坡為了吃河豚,死都不怕!在大多數人幾百年來的傳統認知裡面河豚有毒,所以有冒死吃河豚的說法。

後來中意軒查資料才知道,其實河豚有100多種,裡面有一些是沒有毒可以食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野生河豚才會有毒!而專門經過人工培育出來的淡水河豚基本上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所以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宅在家裡的中意軒,再次呼籲:為了活命,請拒絕吃任何野生動物。

只要是不吃野生的河豚,在許可證的正規餐廳吃河豚,就不會死!

日本人魯山人在《料理王國》中寫道:「河豚的美味與明石鯛、海參或是鵝肝一類,都遠不可相提並論」

因為有了冒死吃河豚的說法,而人性的角度來說,似乎越是秘而不宣、禁而不止、求而不得之物越能激起人類的好奇心,這也增加了河豚的獨特魅力。帶有風險的去吃河豚多酷呀!

說到吃河豚,其實在現代都市的餐廳裡,吃到安全美味人工淡水飼養的河豚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情。中意軒吃過的幾次河豚中,不好吃的就只是尋常魚類味道,但好吃的河豚,那股韌勁和鮮味確實是可以回味很久的。

說到好吃的河豚,中意軒忍不住就會首先想到奧體中心的那家大唐名家中華河豚料理。高端餐飲林立的奧體中心,大唐名家是第一家把河豚作為主打,吃到淋漓盡致的餐廳。

名字就很霸氣,有種品嘗盛唐中華料理的感覺。

環境:

中意軒來到大唐名家的是在一個傍晚,門口停滿了車。門口的迎賓服務員小姐姐直接引領到二樓包間。包間很大,內有獨立衛生間。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適合商務宴請。

服務:

服務態度很好,因為河豚食材,在火鍋裡面煮,對時間有嚴格要求的,全程包間有服務員在幫著涮河豚火鍋,上菜,分餐……很細緻周到。

|極品宮崎牛肉^198,雖說是奔著河豚來的,但是這個美味精緻高端的極品牛肉,忍不住先來給個五星推薦。美麗的雪花牛肉紋理,紅肉中分布著雪花一樣的脂肪脈絡,口感細膩到入口即化的美妙。據說宮崎牛是日本和牛裡面等級品質很高端的,只有宮崎縣嚴選標準的才能叫著宮崎牛。(中意軒特地查了一下,2001年我國禁止進口日本牛肉,18年後的2019年12月才解禁,這個時候能吃到進口的高品質日本和牛,作為吃貨太幸福啦!)

|本地活海參^98,海參中意軒吃過很多,活的海參對品質要求很高,吃起來也是感覺特別好吃。

|日式肥牛^68,比不上高大上的宮崎牛,但是涮火鍋也是很美味的。

|石斑魚湯^魚湯鮮美可口,在正式涮鍋之前,每人來上一碗,中意軒喝了兩碗,開胃暖身。

|牛仔骨^98,其實就是牛的胸肋排經過專業切割機切成的大小均勻的牛小排,每一塊牛仔骨都均勻飽滿,外面的雪花肉鮮嫩多汁,靠近骨頭的肉帶著筋,吃起來有嚼頭,吃起來很是過癮。

|刺身美人肝^298,名字叫的有點嚇人,不過放心,不是美人的肝,是河豚的肝,切成片做成刺身,日本人從江戶時代起就視河豚肝為珍饈美味。料理評論家服部幸應認為河豚肝有「煉乳般濃鬱的風味」。但是如果不是經過專業處理的河豚肝,據說也是有毒性的,所以吃河豚一定要選擇安全可靠的餐廳。大唐名家的河豚肝,真的是入口即化,細膩光滑的柔軟了整個口腔,不吹不黑,堪稱中意軒有史以來吃過的最美味的刺身肝。

|西施乳(春乳,冬乳)^1000+,名字和價格都很誘人,中意軒特地問了一下,其實嚴格來說應該叫白子,是河豚的精巢,而且不是隨便什麼時候都有的什麼時候的精巢都可以吃的,只有春季和冬季的白子最美味飽滿。用漂亮的容器盛著端上來,加上乾冰,雲霧繚繞加上西施乳潔白光滑細膩的外形,真的是很仙氣的感覺。奶油般細滑豐腴的口感讓中意軒對西施乳一見傾心,對它其實是河豚精巢的這件事也毫無不適感了。服務員給親自下鍋,調整好火鍋,溫火慢慢煮,把握好時機盛出來,很有儀式感的吃下,滿口乳香,細膩柔軟到回味無窮。中意軒作為一個吃貨,可以吃到這種美味,也是感覺超級幸福

最後,河豚火鍋,鮮味兒宜人。連煮過河豚肉的湯都帶著鮮味,一起下鍋的蔬菜和粉也變得更好吃了。中意軒查了一下,河豚肉中富含的穀氨酸、甘氨酸等鮮味胺基酸和肌苷酸、鳥苷酸等核苷酸確實是其鮮美味道的有力註解。

一場奢華的河豚盛宴,仿佛夢回大唐的榮光時刻,也許許多年後回憶到這場河豚宴,依然會悄悄流口水吧

相關焦點

  • 東京正是河豚欲上時福治
    小河豚鎮樓蘇軾(1037-1101)的《惠崇春江晚景》寫的是初春景色,所謂「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河豚魚乾也會中毒 還能放心吃河豚嗎?
    河豚毒素(TTX)主要存在於河豚的卵巢、肝臟、皮膚、腸和血液中,卵巢含毒量最多,每年1至5月河豚生殖系統發育期含毒最多,故春夏季最易出現中毒。河豚肌肉基本無毒,但處理不慎受內臟、血液汙染而食用可中毒。TTX毒性比劇毒藥氰化鈉大1250倍,0.5mg就可毒死體重70kg的人。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食用攻略在此
    不過由於小河豚太過於美味而且營養豐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食客不惜以身犯險,為小河豚折腰,小河豚也被譽為「菜餚之冠」。宋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對小河豚的描述是最貼切的,儘管「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可還是「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在從前,因為小河豚的毒性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國家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是嚴禁對河豚的加工經營的。
  • 電影《正是河豚欲上時》殺青 明年河豚節開幕首映
    「阿姨,這是什麼呀」「這是河豚……」9月3號,電影《正是河豚欲上時》最後一場戲在「中國河豚島·揚中號」高鐵專列完成拍攝。經過22天的緊張拍攝,影片正式殺青。影片《正是河豚欲上時》由江蘇天禾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聯合出品,編劇兼導演磐石以「河豚元素」為線索,講述青年男女因美食結緣,從此展開的一系列愛情故事,並圍繞四個「美」,即展示河豚美食、介紹揚中美景、塑造美好人生、保護美麗長江,反映揚中河豚美食文化。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蔞高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
  • 如何正確的吃河豚?這些吃法北京就有,不用「拼死」就可享珍饈
    河豚有毒,其毒盡在內臟和血液,特別是肝臟和生殖腺裡面的毒素更厲害。因其味美,不少人還是會鋌而走險,故而有拼死食河豚的說法,過去每當江南各地河豚上市時,每每會聽到有人為貪口腹之慾命喪黃泉的消息。莫道揚中河豚美 人生難得幾回醉河豚刺身日本人近乎痴迷地喜歡吃河豚,並且最喜歡吃刺身,僅東京一地就有上千家製作河豚的餐館,由於管理規範,加工細緻,絕少聽到因此出事的新聞,據說,最近十年裡全日本因為吃河豚而中毒死亡的人數是十個人,比買彩票中大獎都難。
  • 河豚欲上時
    「小夥子,我敢試著做河豚,自然有獨門的解毒方法。」「是什麼?」「這我可不能告訴你。」他神秘地笑了笑。「但是你儘管吃我們的河豚,肯定不會中毒。」2012年,老孔覺得一切妥當後,推出了一系列河豚的創新菜譜,引起當地食客界「轟動」。獵奇之餘,食客們發現,越毒越好吃的正比關係,似乎真的存在。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食用攻略在此
    不過由於小河豚太過於美味而且營養豐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食客不惜以身犯險,為小河豚折腰,小河豚也被譽為「菜餚之冠」。宋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對小河豚的描述是最貼切的,儘管「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可還是「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在從前,因為小河豚的毒性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國家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是嚴禁對河豚的加工經營的。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食記探尋
    河豚是長江三鮮之首,魚中之王。自古便是華夏美食之中「鮮」的代表,享譽神州大地數千年,更漂洋過海,影響了整個東亞地區的飲食文化。傳說,河豚極其味美但又含劇毒,為嘗此等人間極品之鮮,須冒生命之險。古往今來,無數食客前赴後繼,捨生取美味。目前世界上的河豚大概有100多個品種,中國常見的有31種。
  • 河豚肉有那麼好吃嗎?你吃過嗎?網友說18年前吃過河豚是什麼意思
    而且古詩又雲「蘆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古代很多名人都喜歡吃河豚。河豚肉有那麼好吃嗎?據說河豚毒又被成為最「毒」的物質之一,而且多集中在在肝臟和河豚血裡面,只需要0.5毫克就可以......。這裡面肝臟還好說,小心去掉就行,但是河豚血怎麼清理啊,感覺不可能清理的很乾淨啊,所以不管說河豚肉有多麼的鮮美,但是可能還有毒的話,你會吃嗎?
  • 較真丨想吃河豚不需「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不過河豚有毒,據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吃了河豚之後,說了一句: 「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甚至值得為了河豚這一口美味去死。) 因為吃河豚中毒的記錄很多,尤其是日本。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河豚中毒事件,每年估計多達200起,死亡率高達一半。 在中國,雖然相當一段時間內,禁止河豚上市交易,但「偷偷吃」的情況並不罕見,因此,也會不時看到「X地市民吃河豚中毒」的新聞報導。
  • 即便死,也要死在吃河豚的時候
    沈宏非代表的「中毒派」認為,儘管處理得很徹底,河豚肉入口仍有一點麻酥酥,但正是這點提心弔膽,才加深了河豚的美味程度。日本陶藝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代表的「美味派」卻覺得,河豚是一種值得仔細品味、別的魚類所無法企及的美食。他在《河豚是毒魚嗎》一文中不屑地批評俳句大師松尾芭蕉,認為他那句「河豚和鯛魚沒有分別」根本就是無知的表現。
  • 美食科普之「河豚」:為何日本人賭上命也要吃河豚?
    話說吃貨的最高境界莫過於什麼都吃,來者不拒。如果一種食物美味到極致,但是有劇毒了,比如河豚是必須吃不讓吃才要命。所以說真正的吃貨都是敢拼死吃河豚的壯士,河豚肉下死,做鬼也想瘦,你閉嘴。俗話說得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了河豚才知道做人還是值得的。這句話可不是我杜撰的,它出自於日本國寶級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之口。人類吃河豚的歷史是一部關於競技與突破晉級的歷史。
  • 河豚小鎮吃河豚,河豚小鎮,全是河豚~
    在唐山有一個濱海小鎮,在這裡有著大多數人都絕對聽說過,但絕對沒有吃過的一種食物,它就是河豚魚。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的十裏海河豚小鎮,別看這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濱海小鎮,但這裡卻蘊藏著很大的玄機。各種河豚魚做成的美味,河豚魚雕塑,河豚魚塗鴉,河豚魚非遺麵塑,河豚主題民宿。
  • 吃河豚會中毒?只吃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命喪黃泉
    竹外桃花三兩枝,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宋人蘇東坡《惠崇春江曉景》河豚古名鮐、稪魳 、鯉魚、 曁魚或河魨。在生物學上,河豚屬於哺乳類之鯨類,並非魚類;可是古代中國人一直把它誤認作魚。大約在兩千萬年以前, 河豚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一種哺乳動物, 後來由於水陸變化,才以水為家。 它為了適應水中生活,兩個前肢變成了鰭,後肢退化消失,形成魚身。它形體像魚卻沒有鰓,靠肺呼吸,每隔幾十秒鐘要浮出水面一次,在受驚時,可長達幾分鐘不出水面。河豚與海豚同屬一類, 只因棲息之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 新聞夜話:吃河豚 可致命(組圖)
    宮慶禮:應該是要,首先就是要使他嘔吐,要使他或者是叫他吃點瀉藥,叫他趕快排洩,那麼再一個就是還要儘快地想辦法把他送到醫院去。  主持人:但是我聽說有的時候嘔吐反而會造成中毒者的窒息,會是這樣嗎?  宮慶禮:這樣也有可能,但是像在這種情況下,處理一般就是需要非常有經驗的人士來做。但是一般普通人並沒有這樣的處理經驗。
  • 拼死吃河豚,值得嗎?
    每逢周五至周日或者節日期間,這座批發市場會被改為觀光市場,出售價格便宜的各類海鮮料理,其中最受遊客追捧的自然是河豚。在一些居住在非河豚產地的日本人眼中,河豚可算是價格高昂的美食了。但在唐戶市場這樣的高性價比之地,即使把河豚刺身、河豚壽司、白子(即河豚精巢)軍艦壽司、河豚粥都挑上一份,所費也不過百來元人民幣。除了常見的河豚料理,唐戶市場內的一些土特產店還出售各種河豚食品。
  • 中國人冒死吃2000年的河豚現在竟然無毒了
    煙花三月下揚中,正是河豚欲上時在長江下遊,一座四面環江的島上,矗立著一座高62米,重達2100噸的巨型河豚魚雕像。這裡就是被譽為「中國河豚美食之鄉」的江蘇省揚中市。揚中人吃河豚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以往每到煙花三月,大量河豚沿著長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洄遊至此,正是河豚最肥美的時節,揚中大街小巷的飯店就會端上獨家秘制的河豚魚,招待無數慕名而來的食客,「煙花三月下揚中,正是河豚欲上時。」
  •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難怪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他們將這種帶著禁忌誘惑色彩的美味吃出一種「偷情」的新境界。連蘇東坡當年都忍不住驚嘆「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河豚的極致。為了更安心地吃河豚,一方面,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培育養殖無毒河豚;另一方面,日本規定廚師需要考取河豚魚廚師資格證,經曆書面考試、20分鐘的實踐考試,確保廚師能清晰分辨每一種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河豚魚,並且能在20分鐘內迅速將河豚內臟利落分解、將河豚肉切成刺身。
  • 饕餮中國︱何以「拼死吃河豚」
    另一方面,河豚的體表多數具有色斑或者條紋,跟「老人背亦發斑」相似,所以也被稱為「鮐魚」,這是因為漢代的揚雄在《方言》裡記錄了「鮐,老也」。至於各地的俗稱更是不勝枚舉,譬如河北稱「臘頭」,山東呼「艇巴」,廣東稱「鮭魚」或「雞抱」,福建叫「街魚」,江浙一帶則有「烏狼」的說法。至於「河豚(魚)」的稱呼也是古已有之,蘇東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裡就寫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