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正是河豚欲上時福治

2021-02-06 走走吃吃


小河豚鎮樓

蘇軾(1037-1101)的《惠崇春江晚景》寫的是初春景色,所謂「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的是春日河豚開始逆流而上,回江河中產卵。而我這標題裡,說的是初冬,河豚正好上餐桌的時候。雖然都用「上」字,其意迥異,畢竟我小時候被這首詩時,經常把最後一句理解為「正是吃河豚的好時候啊」……

十一月底去東京待了幾天,暫時逃離了香港的暖冬。抵達東京那天正是初雪之日,去酒店的路上,只見路邊仍有積雪,天色暗沉,寒風凜凜,真是一派久違的冬日景象。這樣的日子,是吃河豚火鍋雜炊(雑炊)的好時機,試想穿過冷風進得餐館,吃上熱騰騰的河豚火鍋和雜炊,多麼愜意。

 

河豚或河魨,都是通用的名字。大多數四齒魨科以及箱魨科的河豚皆體含毒素,分布於血液和內臟中(部分種類河豚的皮膚亦有毒素)。雖河豚有毒,但其味道鮮美,早在蘇軾之前,古人便知道河豚的美味。西晉左思(250-305)的《三都賦》中有「王鮪鯸鮐」之句,王鮪與鯸鮐皆為魚名,鯸鮐便是河豚。


《自然界的藝術形態》 (1904), 圖版 42: 箱魨,來自維基百科

當然先人也早就意識到了它的毒性。沈括(1031-1095)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了河豚的劇毒。但奈何其鮮美異常,口感獨特,自古便是長江三鮮之一。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人類摸清了河豚毒素的分布,除去血液肝臟,合理切剖,便基本不會有中毒危險。

江浙一帶有食用河豚的傳統,但法律上講,河豚因其毒性,已被禁止二十多年(今年11月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已解禁)。但河豚毒素乃其體能的共生細菌產生,並非先天具有;因此養殖河豚時可避免其攝入帶有此類弧菌的食物,這一養殖技術目前已相當成熟,因此食用養殖河豚基本無風險。

不過明文禁令下,大部分同胞對河豚都倍感陌生。而且養殖與野生在口感上有顯著差別,欲要品嘗野生河豚的美味,目前的最佳選擇依舊是去日本。日本政府對處理河豚的廚師有嚴格的要求,並頒發相應證書。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即便如東京福治這樣創業四十餘年的名店,也鬧出過不小的中毒風波。

2011年11月10日,前宮崎縣知事與女性友人到福治就餐。他們要求餐廳提供河豚肝,雖然法律禁止,但老闆矢菅健(1949- )依舊為他們準備了河豚肝。事後該女性友人出現嘴唇麻痺及頭疼的症狀,幸得及時就醫,並無大礙。

日本厚生省在1983年便明令禁止河豚肝的售賣,在這之前部分地區已經禁止售賣河豚肝。福治為熟客提供河豚肝無疑是明知故犯,而且當年它頂著米其林二星光環,又是tabelog上排名非常靠前的高分餐廳,可謂是重大公關危機。事發後,矢菅健被吊銷河豚料理執照,餐廳被勒令停業整頓。不過當年晚些時候發布的2012年東京米其林指南,依舊給予福治二星。畢竟是否違反法律與餐廳烹飪水準並沒有直接關係(突然想到之前無照經營的上海某米其林一星餐廳……)。

不過矢菅健的女兒矢菅麻裡子亦擁有河豚料理資格,稍作整頓後,福治繼續正常經營。

說起河豚肝禁令不得不說一件日本文藝界掌故。1975年1月16日歌舞伎「人間國寶」八代目坂東三津五郎(1906-1975)在京都某餐廳點了四份河豚肝,當晚回酒店後毒發,七小時後不治身亡(河豚毒素目前依舊沒有針對性解藥,只能維持中毒者呼吸和心跳,直到毒素自行排出體內為止)。實在是人生如戲,捨命嘗此美味。這一事件也間接促成了日本政府全面禁止售賣河豚肝。


八代目坂東三津五郎,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雖則說了這許多河豚的可怕之處,但它的美味確實令人無法抗拒。尤其是野生河豚,更是我非常喜歡的食材。可惜內地與香港都對野生河豚的售賣管制嚴格,因此到了冬日初春便要跑去扶桑吃河豚。河豚一年四季皆可食用,選擇冬季是為了食用狀態最佳的河豚白子。於是預訂了話題滿滿的福治,不過我是不會要求店主提供河豚肝的……

 

福治位於銀座的一條小巷子裡,在一棟不起眼的叫做幸田樓(幸田ビル)的小樓的三樓。門口放著白底黑字的燈箱,開門見山說明他們的河豚是直送自豐後水道(豊後水道)的。燈箱上則是簡略的菜單,明碼標價,好讓食客知道野生河豚不是便宜的東西……

燈牌

簡略菜單,供參考

店家引以為豪的河豚產地乃是豐後水道,這是條位於九州大分縣四國愛媛縣之間的海峽(最窄處稱為豐予海峽,僅14公裡寬)。店主矢菅健認為,這一區域捕獲的野生虎河豚(紅鰭東方魨,日本國內可售賣的17種河豚中公認最美味的)質量最佳,因此福治所用虎河豚皆產自這一水域。


虎河豚長這個樣子,這猥瑣的小眼神.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其實豐後水道的西北方向有連接九州和本州的關門海峽(関門海峽),這一水域也是日本重要的河豚產區。關門海峽北岸乃下關市(即《馬關條約》籤訂處赤馬關),乃是日本河豚與鮟鱇魚捕獲量最大的地區。下關市的南風泊市場是日本最大的河豚交易市場。那裡更有傳說因伊藤博文而一舉成名的河豚餐廳春帆樓

上樓後,我在吧檯坐定,順便觀望了一下周圍。福治的店面並不大,除了吧檯的五個位置外,便是一兩張桌子,幾個卡座和若干和室了。七點多店裡已經很熱鬧,洋溢著歡聲笑語,完全不似一些其他餐廳般拘束。熱毛巾剛擦完手,我便想好要點什麼了。


吧檯內側牆上的畫

福治除了單點之外,有「松」、「竹」兩個套餐,區別便是松套餐沒有炸河豚(ふぐ唐揚),於是點了松套餐。不過套餐並不包括時令的河豚白子,於是單點了一份烤白子(白子焼),價格是可怕的「時價」,後來發現確實不便宜。由於酒精過敏加獨自拜訪,便沒有點河豚魚鰭酒,以後總還有機會的。

 

等待前菜的時候觀察了一下吧檯內忙碌著切菜裝盤的兩個師傅,一個年老一個年輕,心想哪個是大將呢,後來想起來大將當年被撤銷了河豚料理許可,想必不能再做板前了吧?事實證明大將現在主要負責外場,幫客人涮河豚以及聊天之類的。

前菜是鹽烤日本對蝦河豚魚皮凍。剛烤好的對蝦鮮嫩多汁,反倒比魚皮凍來得惹味。



之後便是河豚刺身了。除了魚肉外,還有三層河豚皮,從外面吃到裡面,口感各有不同。最外層透明如玻璃,口感最韌,從外往裡依次變得鬆軟一些,但魚皮的勁道自然是在的。


河豚肉刺身通常薄切,福治的刺身便切得薄如蟬翼;但也有認為切厚一點更能體會河豚口感的店家。刺身的擺盤也有講究,常見的是從中心輻射開去的菊花造型;精細點的會擺成仙鶴形狀。但我因一人食用,分量不足以擺成完整的菊花,便成了這殘菊造型。


下關春帆樓的河豚刺身擺盤,圖片來自餐廳官網

河豚刺身片好後,需要靜置一夜,等待其熟成,口感和味道才得以達到最佳。若問河豚是什麼味道,其實是很難形容的。北大魯山人(1883-1959)認為河豚的味道乃是「無味之味」,這是很多高檔食材的共同點,如魚翅燕窩等。


被吃吃君拍得陰森恐怖的酸汁

但不蘸酸汁品嘗河豚卻可發現,其實是有極淡雅的鮮味的。酸汁蘸得太濃,細蔥卷得太多,反而導致河豚成了味道的載體,其自身的鮮味便被遮蓋了,剩下的便是極富嚼勁的口感和調味料共同作用產生的鮮味。河豚魚肉的口感總讓我覺得像田雞,嫩而不散,勁而不死,很有彈性。嚼多了覺得有些累,但許久不吃又頗懷念。

有人說,日本人不怎麼吃河鮮,因此覺得河豚美味。此乃粗鄙的無稽之談,河豚的鮮美莫說在日本,在中國都是向來為人稱道的。江南人吃河鮮還少嗎?依舊將河豚列為長江三鮮。為解釋餐飲文化現象而胡亂編造的做派,不可取。

 

一個人吃飯是極快的,所有的品嘗和思考都在非常專心的狀態下進行。不需要與人交談,也不需要察言觀色,儘管一人投入美食的世界中。沒過一會兒,我便吃完了刺身。隨後上來的是烤白子,碩大一個放在盤子上。

這河豚白子比我之前吃過的都大(之前秋天去多古安,沒趕上白子的季節,他們家的河豚白子想必也是巨大),去福治那天中午我在深町吃了炸河豚白子,兩個白子合起來才比得上這一個。


好大啊.

一口咬下去,有點燙嘴。但那種柔滑稠密的口感,淡淡的鮮味和高溫帶出的蛋白質香氣,確實令人印象深刻。河豚的白子是其身體內毒素含量最低的器官,有趣是卵巢則是最毒的器官,雌雄走了兩個極端。然而石川縣有鄉土料理河豚卵巢糠漬(河豚の卵巣の糠漬け),用兩年以上時間等河豚毒素分解散盡……即便沒有毒素,白子依舊是容易踩雷的食材,如果去到不好的店,很有可能又腥又僵,變成一場噩夢。


西施乳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不要汙!

 

炸河豚的處理方式當然不同於天婦羅,上漿與炸制都是不同的方法。福治的炸河豚麵漿較厚,但經過深炸後,比較脆,也不油膩。河豚肉則在麵漿隔絕下保持了鮮嫩多汁。


兩大塊炸河豚之後便是河豚火鍋(ふぐちり)了。小陶鍋已經在火上了,這最襯冬日的料理近在眼前。這時一位老先生走了過來,用英語問我從哪裡來。定睛一看這不是大將矢菅健師傅嗎……當我說我住在香港時,他興奮地拿出了與周潤發的合影以及杜琪峯的籤名書,還跟我聊起了來過這裡的香港明星。看來大將確實是轉型做外場了,不過我其實從不關心有什麼名人去過一家餐廳,畢竟香港每家難吃的茶餐廳都可以拿出一堆明星照片……

等待吃火鍋~

聊了一會兒,鍋內的高湯沸了,可以煮河豚吃了。河豚跟著蔥段和蔬菜放進鍋裡,沒過一會兒便可食用了。蘸料還是簡單的細蔥酸汁,口味其實有點重,蘸多了容易完全奪去河豚的味道。連著吃了幾輪河豚肉,最後吃點豆腐和茼蒿,喝完河豚湯,真是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


由於前兩天都是一日三頓正餐的安排,因此這次去東京幾乎沒有餓過,吃完河豚火鍋,肚子已經很撐了。可後面還有雜炊呢。福治的米用得很好,米飯顆粒飽滿,香甜可口,在河豚湯中略微烹煮後混著雞蛋,澆上酸汁,即便是飽腹時也可吃上一兩碗。不過他家的鹹菜(香の物)卻醃漬的一般,不甚開胃。

雜炊!

香物

吃了兩碗雜炊後,大將說鍋裡還有,還吃得下嗎?我連忙說夠了,實在吃不下了,不然晚上可睡不著了……最後的水果是蜜瓜柿子,據說福治的蜜瓜挑選得非常好,確實不錯,不過感覺甜品還是簡陋了點。


 

今年tabelog調整計分細則後,很多名店的分數和排名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原先排在河豚餐廳榜首的福治落到了第三,分數也從全國前50跌了出去。而且河豚肝事件後雖然米其林繼續給福治二星評定,但後來則摘了它的星,並移出了指南。

不過從實際體驗而言,福治的河豚自然是美味的。環境雖則嘈雜了些,但服務則有家庭餐廳特有的人情味。另外大將似乎外場也做得不亦樂乎……若下次又是河豚季節去東京,我想福治依舊是我的幾個選擇之一。

 

出餐廳時發現九點不到,這頓飯吃得十分輕鬆愉快,既不用正襟危坐,也不會無聊得不知如何消磨菜間時光。而且睡覺前還有足夠時間消化,我打算散會步再回酒店。其實野生河豚雖然需有執照方可料理,但凡事皆有萬一。吃野生河豚其實是將自己的性命託付給素昧平生的廚師,吃時不覺得,吃完後卻覺得這是一場信任的遊戲。這更為吃野生河豚添了一份獨特的儀式感。

 

2016年12月11-20日 香港

2016年11月26日晚 拜訪


跟大將的合影,光線不好,就不露臉了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福治(Fukuji)

地址:日本東京都中央區銀座5-11-13 幸田ビル 3F

電話: 886-03-5148-2922

類別:河豚料理/海鰻料理/日本料理

人均:僅開放晚餐,30,000JPY+(吃吃君這一頓算稅費,約47,000JPY)


P.S.點擊 閱讀原文 是餐廳官網,方便你們查看。

P.S.

想加入吃吃君的讀者微信群,想認識天南地北小夥伴的朋友們嗎?

方法

加走走吃吃的服務號 woshichichijun(我是吃吃君 拼音),我拖你們進去~!

名額不多,請抓緊

吃吃君完全自費出行自費試吃,與店家毫無利益關係



Instagram:mrchichi1988

微博請掃描


相關焦點

  • 電影《正是河豚欲上時》殺青 明年河豚節開幕首映
    「阿姨,這是什麼呀」「這是河豚……」9月3號,電影《正是河豚欲上時》最後一場戲在「中國河豚島·揚中號」高鐵專列完成拍攝。經過22天的緊張拍攝,影片正式殺青。影片《正是河豚欲上時》由江蘇天禾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聯合出品,編劇兼導演磐石以「河豚元素」為線索,講述青年男女因美食結緣,從此展開的一系列愛情故事,並圍繞四個「美」,即展示河豚美食、介紹揚中美景、塑造美好人生、保護美麗長江,反映揚中河豚美食文化。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食用攻略在此
    不過由於小河豚太過於美味而且營養豐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食客不惜以身犯險,為小河豚折腰,小河豚也被譽為「菜餚之冠」。宋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對小河豚的描述是最貼切的,儘管「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可還是「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在從前,因為小河豚的毒性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國家為了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是嚴禁對河豚的加工經營的。
  • 《食之契約》正是河豚欲上時活動怎麼玩 活動玩法介紹
    導 讀 《食之契約》正是河豚欲上時活動為我們準備了精美的外觀,那麼此次的活動都有哪些具體內容呢?
  •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蔞蒿「博物館」 聽說過嗎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裡提到的美食分別是蔞蒿、蘆芽和河豚。110多種蔞蒿住進「博物館」蔞蒿,作為一種被很多地方採食的野菜,它的別稱很多,如蘆蒿、水蒿、藜蒿、紅蒿、白蒿等。揚州大學園藝與植保學院專家高紅勝說,這些別稱的出現,恰好說明了這種野菜在各地的受歡迎程度較高。
  • 怎麼吃河豚才會死?三月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樣做就可放心大膽地吃
    河豚,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故事最多的一種魚類吧?傳說豐臣秀吉出徵前手下大量武士因吃野生河豚而死,於是下令禁吃河豚……許許多多年以後,伊藤博文吃到美味安全的河豚後,才下令解禁。明朝故事裡也有胡惟庸因為河豚烹的好,巴結上了李善長,從而一步一步當上了宰相。
  • 河豚欲上時
    在河豚大餐開始之前,他坐在我面前,介紹起他的河豚「創造」:「我們今天吃的是生涮河豚肉、河豚滑和河豚肝,還有炸的河豚魚籽。」孔慶璞一副國字臉,梳著西裝頭,顴骨略高,有深深的法令紋。說到這些菜時,他似乎期待著別人驚訝的表情。河豚有毒,但是味極鮮美。河豚最毒的是血液、肝臟和生殖器官,這是為了自保。
  • 東京山田屋河豚料理店
    我想,東京西麻布的「臼杵ふぐ山田屋」算是我的心水名單之一吧。日文的「ふぐ」是河豚的意思。臼杵是日本大分縣裡的一個市。山田屋(西麻布店)是入選了好幾年東京米其林三星的唯一一家河豚料理店。每年野生虎豚的供應是有期限的。通常是從每年的9月開始,一直到來年的四月。之後,這些高級河豚料理店就會選擇其他當季海鮮作為食材。
  • 涮河豚、蛋包飯,壽喜鍋,帶你東京吃不停
    玄品ふぐ Genpinfugu 日語裡河豚(ふぐ)與福的發音相似,所以很多地區把河豚當做能夠納福的神靈,也許與中國文化中鯉魚的象徵意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人早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就開始食用肉質鮮美的河豚,只是在當時河豚還是普通百姓吃不起的高檔食用魚。
  • 東京三星山田屋 百年老鋪的河豚滋味
  • 下次去東京,應該吃這些
    一直在計劃重返日本所以逐漸積累了一些「下次去東京一定要吃的美食」在此奉獻出來 因為這些飯店或料理大都需要預定建議大家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稍事了解之後聯繫自己在東京的酒店或者 Airbnb 房主請他們幫忙預定就好 另外元旦作為日本的大型節假日
  • 東京有很多河豚店,為什麼坐了三個小時新幹線跑到金澤來吃河豚?
    三連一下,一起過新年作者/飄雪這次美食之旅的第二天晚餐就品嘗了心心想念的河豚料理。在金澤同一家料理旅館的不同房間的單間裡,由店裡的河豚料理擔當廚師親自來單間講解吃河豚料理的歷史和程序,還特別在單間裡給我們做了河豚雜炊。東京有很多河豚專門店,為什麼跑到金澤來吃河豚?
  • 河豚已到最毒時
    河豚真正的名字是「河魨」,是一種集至美與至險於一身的魚類。其實河豚的名字還有很多,例如《山海經》中叫它「鮭、「鈰」,《本草綱目》上叫「氣泡魚」和「吹肚魚」,此外還有「烏郎」、「探魚」、「鮧魚」等別稱。據傳,古時候河豚皆生息於河中,當被捕獲出水時就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豚者,豬也,這就是「河豚」這個名字的由來。
  • 河豚已到最毒時!
    講究美食的人,每年都有兩個翹首期待的時節,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所謂拼死吃河豚,絕不是一句空話。正是:薄霧三月品河豚,無敵美味試生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其實河豚的名字還有很多,例如《山海經》中叫它「鮭、「鈰」,《本草綱目》上叫「氣泡魚」和「吹肚魚」,此外還有「烏郎」、「探魚」、「鯸鮧魚」等別稱。據傳,古時候河豚皆生息於河中,當被捕獲出水時就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豚者,豬也,這就是「河豚」這個名字的由來。
  • 不得不去的幾家河豚專門店,上海人千萬不要錯過哦!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三月天,吃河豚三月是賞江鮮最好的時令而去年解禁的河豚也正是最美味的時刻但是,在去年的時候河豚已經被「解禁」。完全可以放心的將它搬上餐桌了!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而在日本吃河豚的歷史也是相當久遠。在近現代尤其盛行。吃河豚的旺季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3月,而其中, 12月到3月之間的味道最為鮮美。在日本江戶時代流傳有這樣一句俳句:「偷人家妻子,驚心動魄又美味,有如嘗河豚。」
  • 河豚已到最毒時!薄霧三月品河豚,無敵美味試生死!
    千百年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講究美食的人,每年都有兩個翹首期待的時節,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所謂拼死吃河豚,絕不是一句空話。正是:薄霧三月品河豚,無敵美味試生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 山田屋 | 東京必吃河豚料理
    說到河豚,就不得不提臼杵河豚山田屋,米其林三星餐廳當中唯一 一家河豚料理。本店是位於九州的大分縣,而拿下三星的則是東京的西麻布店而粽子去的是丸之內分店,如果要問為什麼不約三星店,粽子一定不會告訴你們因為拖延症然後忘了預約等想起來的時候已經那那都約不著了(哭)不過分店價格菜單都一樣,所以就決定嘗試一下
  • 現在正是河豚最毒的時候
    據了解,蘇阿姨今年56歲,她每年都會晾制河豚魚乾。她也知道河豚有毒,但是蘇阿姨一家認為,只要處理乾淨就沒關係,而且吃了這麼多年,從來沒出現過不舒服的症狀。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以前吃了沒事? 也就是說眼下正是河豚魚最毒的時候。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就河豚魚發出消費警示: 近期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此時的河豚毒性最強,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市民要特別注意!
  • 這家河豚料理的餐飲邏輯是怎樣?| 花萬裡深圳餐飲設計
    在美食界中,河豚是一種集至美與至險,劇毒與美味集齊一身的魚類,中國民間一直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這個說法來自於歷史上最有名的吃貨——蘇東坡。他的詩篇中描述可以窺知一二:「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全球吃貨的悲哀:日本最著名河豚料理店要關門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首席記者 王昱「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作為一種承襲自中國唐代的「危險美食」,河豚一直是日本料理的特色之一。不過,近期傳來一個讓全球吃貨悲痛不已的消息:日本可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河豚料理店之一,大阪tsuboraya新世界總店因新冠疫情的打擊而即將關門,而今年本來是該店慶祝開店百年的紀念年。你一定在介紹大阪的照片中見過這家店的巨型河豚招牌吧?
  • 為什麼【河豚】料理被稱為「潔本金瓶梅」?
    楊花撲面,節近清明,這使我想起,正是吃河豚的時候了。蘇東坡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圖/王雪濤) 梅聖俞詩:河豚當此時,貴不數魚蝦。(圖片來自網絡) 宋朝人是很愛吃河豚的,沒有真河豚,就用了不知什麼東西做出河豚的樣子和味道,謂之「假河豚」,聊以過癮,《東京夢華錄》等書都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