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人家飯堂
陸羽茶室創辦人是馬超萬及李熾南,1934年於永吉街開業,後因業主要收回鋪位,遂於1976年遷至士丹利街現址。 陸羽是中國茶聖,對茶很有研究,而茶室亦以茶著名,故定名為「陸羽茶室」。茶室二樓放置了一個陸羽像。
陸羽茶室的營業時間由早上七時至下午六時,早上十時之後才有粉面飯供應,晚上上亦有酒席提供。 茶室與酒樓同屬一個工會,茶室及茶樓都強調供應名茶美點,但兩者有一個明顯的分別,就是茶樓有禮餅出售。 陸羽茶室雖曾搬遷,內裡的間隔及裝璜並無太大改變。
陸羽茶室共有三層,三層收費劃一,每層均有三個廳房。 客滿時,客人要接受「搭臺」,但二樓廂房的客人可以拒絕與其他人同坐,但要付六位茶錢(因為一張臺可坐六人)。 茶室內古色古香,掛有不少中國字畫墨寶,全部出自大師手筆。 由於字畫價值連城,曾引來盜賊垂涎。 九十年代茶室曾經失竊,賊人於晚上茶室收鋪後,從二樓窗口爬入茶室盜取字畫,失去齊白石,張大千,王雪濤,王亭之等的真跡,令人惋惜。
陸羽茶室門口的招牌由永吉街舊鋪沿用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 除字畫及招牌,茶室內的櫃檯,屏風,吊扇,鍾,花瓶,算盤等都古意盎然,特別是茶室的臺椅,全是酸枝花梨均由舊舗搬到現址,保留舊有風格。
臺旁放置痰孟,也是茶室的特別擺設。 作用除了給客人吐痰之用外,客人和夥計亦可把涼了的茶倒於痰孟內陸羽茶室以名茶美點馳名,茶室提供六種茶葉予客人選擇,分別是:普洱,白牡丹 ,香片,鐵觀音,龍井及六安。
普洱有消滯作用,適合任何人飲用:外國人及年輕人多選擇香片:廣東人較喜歡白牡丹;潮州人愛喝鐵觀音;龍井茶較涼多為杭州人飲用;老人家多愛喝六安茶。
陸羽的普洱茶葉更儲存了十五年以上,儲存愈久的普洱茶,茶膠愈少,茶就特別好喝。陸羽因為以優質的茶葉奉客,所以茶錢每位十五元,較其他酒樓昂貴。
陸羽至今仍沿用茶盅焗茶,夥計用水煲加添熱水泡茶,顧客可以盡情享受「一盅兩件的樂趣。陸羽茶室的點心名「星期美點」,即每星期更換一次全部以新鮮材料製造,即叫即制,並無冷藏。
其中較特別的有蓮蓉粽,山楂奶皮卷,奶皮豬油包及糖水哈士瑪合桃露(即雪蛤合桃露),最便宜的也要二十五元。 點心紙的字體由右至左排列,很有古舊特色
至於晚上酒席則豐儉隨意,不過最便宜的酒席也要四千至五千元一席,所以陸羽茶室的客人都以中上階層或專業人士為主,且多為熟客。很多粵劇名伶,花旦,文武生如新馬司曾及薛覺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前港督彭定康及太太林穎彤都曾是陸羽的座上客。
有些數代都是陸羽的顧客,夥計看著父母帶著小孩光顧,小孩長大後又帶著自己的孩子,一代一代都是陸羽的顧客。 夥計對熟客特別殷勤,樂意為熟客預留座位,熟客有事不能到陸羽喝茶,亦會來電取消留座。
陸羽茶室大部分夥計都服務了二十年以上,茶室多年來都沒有裁員,所以夥計對茶室很有歸屬感,他們退休時亦有長期服務金。 陸羽除了有樓面夥計外,亦聘用印巴籍人士擔任門僮,為客人開門。 由於顧客大多駕車而來,所以門倌也要為客人開車門,而他們都會收到賞錢。
中秋節售賣月餅是當時香港茶樓特色
從右手看到左手的點心紙,在香港碩果僅存
一間又一間的舊式茶樓,承載著我們的成長回憶,看著他們的結業,作為食客的我們到底有沒有責任站出來,守護這些一片片富有人情味的老地方?
我
能夠堅持把文章看到這裡的,應該就是真愛了,點擊二維碼,關注公眾號。我們一齊來多交流,一起思考下一步行動。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KG廿六兩(ID:worldview1990s)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當代香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