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國企改革潮湧 「大央企小平臺」資本運作有望提速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國資國企改革潮湧 「大央企小平臺」資本運作有望提速

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資國企改革近期政策暖風頻吹,引領著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邁進,也進一步激發了外界對上市國企的想像空間。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市值在百億元以下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有近200家,其中50億元以下的佔了近六成。在這些公司中,有不少曾嘗試推股權激勵而數年未果,或大股東曾承諾注入資產解決同業競爭而差「臨門一腳」,或曾借重組激發活力而不達預期。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政策不斷加碼之下,那些央企控股的小市值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大概率將迎來嶄新階段。」

關注資產注入承諾

在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邁進的背景下,對於那些央企大股東有過消除同業競爭承諾的小市值上市公司,市場的預期並非空穴來風。

作為一家供電區域主要集中於重慶市涪陵區的區域性電網公司,涪陵電力2016年以近4億元現金收購國家電網下屬國網節能服務公司的配網節能服務業務時,國家電網曾承諾,「未來5年內通過委託涪陵電力經營或出售給無關聯第三方或注入涪陵電力的方式,解決本公司控制的部分省公司從事少量配電網節能業務而產生的同業競爭問題。」

直到今年上半年末,該表述在涪陵電力的半年報中依然可見。不僅如此,在涪陵電力半年報中,國家電網再度明確,涪陵電力為其配電網節能業務的載體,若其及控制的其他企業獲得與涪陵電力構成或可能構成同業競爭的業務機會,會優先提供給涪陵電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國網目前旗下擁有包括節能服務、新能源、電力環保等多項業務,當時注入的僅為節能服務板塊中的電網節能業務,節能服務方面剩餘資產較多,後續有可能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同樣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而「傷腦筋」的還有國機集團。國機集團控股的國機通用2019年半年報顯示,為解決同業競爭,國機集團承諾「如未來出現同業競爭的情形,國機集團將採取併購重組、業務整合等方式予以解決」。

事實上,類似的表述在國機集團旗下的林海股份、蘇美達等小市值上市平臺均出現過,如林海股份控股股東於2017年3月將其2012年作出的「爭取5年左右解決關聯交易、消除同業競爭」承諾,延長至「未來3年內解決」。

值得玩味的是,今年4月初,國機集團官網顯示,陳學東任國機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據查,陳學東彼時仍系國機通用董事長,後於9月26日離職。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公司也可特別關注,就是大股東有過承諾且有優良資產準備注入,卻因故沒有成功的。通常來說,此類案例大股東對注入資產的意願是真實而強烈的,一旦時機適合,則有很大概率會重啟。

關注股權激勵推進

隨著近期有關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一系列激勵新規的集中發布,在數量、價值、收益等層面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相關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運作有望提速。有資深市場人士認為,「此次相關文件的出臺,對於央企上市公司完善中長期激勵提供了政策保障。」

「政策給出了方向和保障,後續有望嘗鮮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肯定會有所動作。相比之下,那些此前在股權激勵運作上『不順利』的央企上市平臺,其動力和執行力可能會更足。」某券商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以國投集團旗下的中成股份為例,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控股股東中成集團計劃將一直在籌劃的股權激勵履約時限明確為5年內,即在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期間內推出股權激勵預案。

事實上,記者翻閱公告發現,早在2006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時,中成集團就在當年3月曾承諾,「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後,將根據相關政策法規擇機提出股權激勵預案。」然而,這一等就是數年光景。今年3月底,中成股份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中成集團認為並不具備實施股權激勵的條件,擬延長相關承諾履約時限,自2019年7月1日起5年內實施。」

至於原因,系按照當時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相關規定,公司近三年經營業績預期均未能滿足相關要求。

不過,前述因業績考核限制而憾失實施股權激勵機會,或將成為歷史。在此前央企股權激勵新規發布後的答記者問環節中,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坦言,「此前業績考核要求過於剛性,成為部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願意開展股權激勵嘗試的重要原因。」

作為解決之道,股權激勵新政充分考慮此類企業的實際難處,從引導企業開展國際對標行業對標方面出發建立更加科學的業績考核體系,進一步完善股權激勵業績考核有關要求,如在權益授予環節,業績考核目標應當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合理設置,股權激勵計劃無分次實施安排的,可以不設置業績考核條件等。

此前一直努力推進股權激勵計劃未果的還有航空工業集團下屬中航電測。去年年初,中航電測宣布籌謀實施股權激勵,卻於年底終止了該次股權激勵計劃。但中航電測並未就此放棄。今年5月初,中航電測披露回購方案,計劃回購股份用於後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根據最新披露,截至2019年10月31日,公司累計已回購395.25萬股(約佔總股本的0.67%),成交總金額3559.34萬元,約佔計劃回購金額上限的35.6%。

關注賣殼「未遂」公司

除此之外,那些曾經有過「賣殼」經歷卻「旅途不順」的國資旗下上市公司,頗為值得關注。

財政部實際控股的同達創業,早在三年前就在公告中表示,其控股股東信達投資正在籌劃通過公開徵集方式協議轉讓公司部分股權,並將構成公司控制權變更。然而,到了2017年1月11日,同達創業卻宣告終止股權轉讓。

但在沉寂兩年半後,隨著國企改革不斷推進,同達創業於今年8月再啟「賣殼之途」。根據公告,同達創業擬以每股13.16元向劉遠徵等定增3.84億股,購買三三工業100%股權,標的資產交易價格預估為50.5億元,三三工業有望藉此實現重組上市。

遺憾的是,兩個多月後,同達創業再度宣告重組失敗,理由是:預計無法在2019年10月31日前解決三三工業關聯方資金佔用問題。在重組說明會上,同達創業表示,未來一個月內不再籌劃相關重組事項。但公司大股東承諾「會切實設法解決公司的發展問題。」

相比而言,地方國資「宜化系」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更加亟需「賣殼」或等待外部投資者以期重生。

目前整個「宜化系」經營不盡如人意,不僅ST雙環在主營業務上遇挫,ST宜化也在2017年出現了50.91億元的巨虧。從目前來看,公司及集團並沒有放棄重組的努力。今年9月底,ST雙環披露,宜化集團決定對旗下的雙環集團(ST雙環控股股東)啟動戰略重組工作,總體方案是處置宜化集團對雙環集團的控股權。

ST宜化方面,今年1月份先後兩次披露被宜昌富豪代德明舉牌。今年1月3日,代德明及其一致行動人完成對公司的首次舉牌,耗資1.36億元。1月9日至28日,代德明方面又豪擲1.45億元買入4.8767%的股份,完成二度舉牌。截至今年三季報,宜化集團的持股比例為17.08%。

代德明在權益變動公告中明確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的可能。

11月17日晚,ST宜化披露收到2.28億元政府補助。按照公司的說法,這一筆巨額補助將直接計入2019年當期損益,這意味著「公司2019年度利潤總額增加2.28億元」。

相關焦點

  • 大央企時代!中鋁、寶武接連出手 國企改革動向透露哪些玄機
    對於國企改革領域出現的一系列新變化,機構甚至直言,國企改革有望開啟新篇章,2019年有望成為國企混改實現突破的關鍵一年。遼港集團系遼寧省國資委設立的遼寧港口整合平臺,此次交易完成後,招商局遼寧將持有遼港集團51%的股權。上述交易同樣被視作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深度整合遼寧省沿海港口資源,全面落實港航強省和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意圖,加快推進遼寧省海洋和港口經濟一體化、協同化發展。
  • 山西國企改革提速 汾酒集團股權劃撥省國資運營
    ■本報記者 夏 芳  9月7日晚間,山西汾酒發布了一則關於控股股東股權全部注入省國資旗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的公告,此舉,預示著作為山西省國企改革試點龍頭企業的山西汾酒集團的國企改革步伐提速。
  • 中國誠通:探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助推國企國資改革
    值此《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兩周年之際,《國資報告》推出「深化國企改革系列報導」,聚焦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的行之有效、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今天推出第八篇《中國誠通:探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助推國企國資改革》。
  • 東北國資國企改革路線圖浮現
    □本報實習記者 劉亮  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支持東北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消息人士20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東北三省國企改革步伐將加快,黑龍江省國企改革意見有望很快出臺,遼寧省和吉林省由於資源類和製造業企業比重大、歷史包袱重,在進度上相對來說可能會慢一步。業內人士認為,東北地區國企改革將強力推進混合所有制,能源電力、交通運輸企業先試先行可能性較大。
  • 【改革調研行】兼併重組提速 提高國企資源配置效率
    原標題:[視頻]【改革調研行】兼併重組提速提高國企資源配置效率  國資國企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去年以來,國企兼併重組提速,資源配置的能力明顯提高。
  • 國資改革成市場風口 上海等三區域概念股領漲吸金逾17億
    上海將繼續提升國資國企的活力,聚焦整體上市公司,推進市管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探索市值管理,運作「上海國企ETF基金」,籌建不良資產處置平臺,促進國資合理流動。上海將繼續提升國資國企的活力,聚焦整體上市公司,推進市管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探索市值管理,運作「上海國企ETF基金」,籌建不良資產處置平臺,促進國資合理流動。
  • 地方國企改革扭轉「上熱下冷」 5個樣本省份改革顯成效
    專家認為,當前國企改革出現了存量改革疊加增量改革的局面  ■本報記者 左永剛  在《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印發一年以後,地方國企改革正在全面鋪開,「上熱下冷」的局面得到改善,尤其是上海、重慶、江西、山東、廣東5個樣本省份的國企改革正在提速。
  • 醫藥國企改革研究:等風來?風已至!
    拉長時間維度來看,國家曾多次在不同會議以及文件中對國企改革進行了提及與部署,而格力混改有望是國企改革向前邁進的一大步。我們認為國企改革有望提速,春風已至,國企改革即將邁入新的階段。醫藥國資上市公司的一大特點是擁有資源獨佔性(品牌、資源)、分銷渠道優勢和部分政策優勢,我們認為,此輪國企改革將促進行業內的資源整合和配置,國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有望實現雙提升。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啟動。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系列具體政策出臺,明年多領域國企改革將有新突破,其中包括分層分類多路徑推進混改,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速加力,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擴圍升級,而資本市場將是重要平臺,紅利將加速釋放。
  • 2020年11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中央企業全面完成改制,國企公司制改革打響攻堅收官之戰;山西、四川、雲南等各地區,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布局優化等方面有所突破。第四,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加快國有資本管理從單一的資本投資公司管理向資本投資與資本運營雙重管理的轉變。把一部分國有資本改變成資本運營類公司,做一個財務投資者,進行股權投資,不帶任何債務。
  • 國企改革「管資本」重磅文件出爐 國資委不幹預企業自主經營權
    在各地國企改革風生水起之際,國資國企改革再添重磅文件。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要求調整優化國資監管職能,改進監管方式手段,著力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
  • 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怎樣改?路線圖在此
    (上海發布)   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已正式啟動。根據《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到2022年,上海市將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形成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國資布局,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具體怎麼改?推出了哪些舉措?
  • 混改重組批量落地掀高潮 國企改革不斷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一系列具體政策出臺,明年多領域國企改革將有新突破,其中包括分層分類多路徑推進混改,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速加力,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擴圍升級,而資本市場將是重要平臺,紅利將加速釋放。
  • 拉薩部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任務
    拉薩部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任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27 11:51 來源: 西藏日報拉薩市召開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會齊扎拉講話多吉房靈敏羅松多吉出席26日上午,拉薩市召開全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會,總結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果,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任務
  • 珠海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的意見近期將出臺
    這裡還有一位想了解珠海國資國企改革最新進展的網友"改革",他的問題很直接:"珠海國企改革有沒有實質性進展?" [2014-08-15 10:18:44]  [吳愛存]:謝謝!我市國資國企改革創新工作一直沒有停步。除國資國企改革創新意見、配套改革方案等頂層設計取得階段性進展外。還取得4個方面的新的進展。
  • 江西舉行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
    藉此機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12月2日,江西省召開了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為今後三年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衝鋒號」,全省國資國企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錨定目標、奮楫揚帆,開啟打造國企改革「江西樣板」新徵程,推動實現國有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國企發展智庫!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會在北投集團揭牌成立
    、董事長朱堅和及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高新等領導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研究會揭牌。,對於推動廣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助力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地方國資①】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以高質量發展助力東北振興
    近年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東北振興的戰略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指示,在國務院國資委指導和幫助下,通過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不斷紮實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 保定完成國資國企改革全年任務
    保定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全年任務目標圓滿完成。今年前三季度,保定市屬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實現利潤總額1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7%  本報訊(見習記者王日成)11月26日,從保定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全年任務目標圓滿完成。
  • 三公司控股股東同時籌劃重組 山東國資國企改革「火力全開」
    隨著國資國企改革速度的不斷推進,山東搭建「大國資」平臺的構想進入加速落地期。  7月12日晚,山東國資旗下山東高速、兗州煤業、新華醫療三家A股公司齊發控股股東籌劃戰略重組提示公告。  有市場人士分析稱,雖未披露具體方案,但同時披露顯然「早有預謀」,不難看出山東國資國企改革正在「全力、快速」推進中。  記者注意到,三家公司同步公告控股股東籌劃重組一事已有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