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音樂劇,從《安娜與暹羅王》,再到音樂劇《國王與我》

2020-12-24 曉光影視狂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音樂劇《國王與我》吧,小贏覺得這個音樂劇的創作歷程不太簡單啊,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我們先從《安娜與暹羅王》的故事開始講起,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安娜的英國女生,來到了暹羅,成為了暹羅皇室的家庭教師,後來又成為了國王的好朋友還有外交顧問,最後還和國王有了一段美好愛情的故事。這是以蘭登寫的小說《安娜與暹羅王》為題材改編的電影。為什麼我們會先說到這部電影呢?因為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音樂劇《國王與我》跟這部電影一樣,題材都是改編自蘭登寫的小說《安娜與暹羅王》的呢。

讓我們從頭開始聊聊這部音樂劇《國王與我》的誕生的「艱辛」歷程吧。最開始呢,是在1862年的時候,安娜收到了暹羅王室的邀請,去到暹羅王室任職他們的家庭教師,後來安娜也把這個經歷像日記一樣寫下來,還起了名字叫《安娜與國王:曼谷皇宮六年回憶錄》,這裡面寫下了安娜在暹羅王室的故事,記下了暹羅王室的生活。到了1944年,小說《安娜與暹羅王》誕生了,是英國作家蘭登將安娜的故事改編成了小說,但是這部小說並沒有很多人喜歡。

可是有一位百老匯的女明星就很喜歡這部小說,還推薦給了音樂劇創作搭檔,就是我們之前聊過的《俄克拉荷馬》的音樂劇創作人,羅傑斯和漢默斯坦,希望他們兩個能夠以這個小說為題材創作出音樂劇。但是這對音樂劇創作搭檔對這部小說並沒有什麼興趣,就礙於是這位百老匯女明星推薦的原因,沒有直接拒絕創作,只是將它擱在一邊。但是事情到後來出現了轉折,1946年這部小說《安娜與暹羅王》被改編成了電影,而且還受到觀眾們的喜愛。這也就改變了這對音樂劇創作搭檔的想法,也下定決心要改編這一部有著「異國情調」的小說,讓它成為一部音樂劇,最後也就是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音樂劇《國王與我》。

當然啦,音樂劇《國王與我》還是非常優秀的,只是小贏覺得這個歷程真的有點曲折啊,看來優秀音樂劇的誕生也是有著一定的故事的。音樂劇創作好之後,是需要有演員的,那這對音樂劇創作搭檔就要選到合適角色的演員了,女主角他們已經有了人選,就是最開始跟他們推薦這部小說《安娜與暹羅王》的百老匯女明星啦,但是這個男主角卻不太好選,並不是這對音樂劇創作搭檔沒有目標明星,他們有兩位「候選人」,只是他們認為合適的這兩位男明星並沒有同意參與這部音樂劇的演出,無奈之下只能是公開讓大家報名參加這部音樂劇男主角的選舉。好在最後也確立下了參演這部音樂劇男主角的演員,是一位法國男演員。後來也找了羅賓斯來進行編舞,這樣這部音樂劇才確定下來。

當然啦,這部音樂劇是成功的。後來,這部音樂劇《國王與我》也還是被改編成了電影,是一部歌舞劇情片。也是描寫了發生在英國家庭老師和暹羅國國王之間的故事,從衝突不斷到了後來的互相尊重,再而之間出現感情的故事。音樂劇和電影都是獲得了許多的獎項,也是非常不錯的呢。

這部音樂劇《國王與我》小贏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啦。看到這裡你覺得這部音樂劇怎麼樣呢?小贏覺得它這其中的創作故事就很曲折了,看來創作出一部音樂劇也是沒那麼簡單的呢。你要是有什麼關於音樂劇的看法的話,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告訴小贏吧。

相關焦點

  • 百老匯音樂劇《國王與我》在深舉行亞洲首演
    「我們剛剛相識/我對你還不了解/但音樂聲響起時/有種魔力將我拉向你身邊。」「美味」十足的歌聲令深圳觀眾如痴如醉。昨晚7點30分,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國王與我》在深圳龍崗文化中心大劇院正式上演,由此拉開了2007年龍崗藝術季的序幕。
  • 可望演<國王與我>音樂劇 劉德華不想剃光頭(圖)
    中新網2月10日電 劉德華想演音樂劇的願望據光華日報報導,百老匯著名音樂劇《國王與我》(King and I)中文版,預計明年中在香港尖沙嘴文化中心演出50場,男主角鎖定華仔,而他也證實和主辦單位有接觸,就看檔期是否能夠配合。   《國王與我》講述19世紀英國女教師安娜到暹羅國擔任皇室教師,觀念突破傳統的她與位尊權重國王經常意見相左、卻又互相關心的故事。
  • 《安娜與殭屍》音樂劇電影預告:當聖誕夜驚魂碰上陰屍路……
    說到音樂劇電影,之前雖然有聊到《最佳音樂劇電影排名》但裡面並沒有《聖誕夜驚魂》呢~?還是它被列在停格動畫類裡?去年(嘆氣)除了《大娛樂家》,還有一部音樂劇電影獲得了很好的迴響,不過這部電影目前只在影展上映過,也不像《大娛樂家》這麼老少鹹宜~《安娜與殭屍(Anna and the Apocalypse,暫譯)》故事敘述當一個名為安娜的女孩在聖誕節前碰上殭屍病毒爆發,她不得不與一眾朋友們邊唱邊跳邊還得邊殺殭屍逃生,最近的人們真的是不會一心多用活不下去啊《安娜與殭屍》9月在美國德州奇幻影展上映後
  • 《國王與我》一部由瑪格麗特蘭登的小說,改編的美國戲劇作品
    《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是一部美國戲劇作品,其改編自瑪格麗特·蘭登〔Margaret Landon〕的小說《安娜與暹邏王》(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最早以音樂劇的型態出現,之後改編成電影。至今已成為著名的戲劇作品之一。
  • 音樂劇電影-《國王與我》
    《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  這部影片的改編自瑪格裡特•藍登(Margaret Landon)的小說《安娜與泰國國王》,講述十九世紀的英國傳奇女性安娜到泰國擔任皇家家庭教師的故事。
  • 婁藝瀟探訪音樂劇《國王與我》 實力教學東北話
    網易娛樂11月7日報導 明星微綜藝《婁藝瀟遇見音樂劇》正在熱播中,本周將迎來第七期,婁藝瀟以最接地氣的方式科普音樂劇,探訪《國王與我》的後臺,帶領大家開啟探秘之旅。懷舊的老式縫紉機、各種從內而外精心打造的舞臺道具,通過「立體環繞」式講解讓大家了解到每一場演出都不只是觀眾眼中的靚麗,還有那些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節目播出接近尾聲,不僅收穫好口碑,更在業內脫穎而出。一路走來婁藝瀟卸下演員的光環,成功解鎖另一個標籤「音樂劇人」。
  • 55歲渡邊謙百老匯出道 全英文出演音樂劇
    渡邊謙資料圖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知名演員渡邊謙主演的音樂劇《國王與我》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開始預演,出演過很多好萊塢電影的渡邊謙終於在百老匯出道,音樂劇正式開演。《國王與我》以19世紀的曼谷為舞臺,講述渡邊謙飾演的暹羅(泰國舊稱)國王為了教導孩子和妻子們邀請英國女性來,兩人雖有文化差異卻相互吸引最終相愛的故事。
  • 想了解音樂劇,《獅子王》小辛巴跟你分享,它成為森林之王的故事
    《獅子王》是一部在奧斯卡上有得獎的動畫電影噢,而音樂劇《獅子王》就是根據這部電影改編的噢,還是迪士尼和百老匯合作出的作品呢。故事也就不用小贏多說啦,可愛的小獅子辛巴在森林朋友們的幫助下,通過了重重考驗,最後就成為了森林之王啦。在小獅子辛巴獲得森林之王頭銜的同時,這部音樂劇也是有一個頭銜的呢,叫做「音樂劇之王「,這個頭銜是不是很高呢!
  • 音樂劇、爵士樂和動漫,到澀谷過文藝夏天
    澀谷不光是繁忙的縮影和物質天堂,更是眾多藝術愛好者的勝地,從音樂劇、爵士樂到動漫,這個夏天,澀谷用藝術俘獲你的心。鳥瞰澀谷路口 本文圖除資料圖外,均為Richard 攝「國王"回家鄉夏日的東京,不但有花火大會、巡遊、祭祀,還有各種精彩演出。此時,我在開往澀谷的地鐵上,音樂劇《國王與我》將在那裡上演。
  • 音樂劇、爵士樂和動漫 到澀谷過文藝夏天
    本文圖除資料圖外,均為Richard 攝「國王"回家鄉夏日的東京,不但有花火大會、巡遊、祭祀,還有各種精彩演出。此時,我在開往澀谷的地鐵上,音樂劇《國王與我》將在那裡上演。東急劇場佔據Hirarie的11到14層。從街上看,它位於大廈中央高度的突出部分,本身就像一個舞臺,絕佳的地點和和高品質的音效讓眾多經典劇目選擇在這裡上演。燈光熄滅後的劇場內,15世紀暹羅的熱帶風情撲面而來。一身紅袍的暹羅國王拉瑪四世剛出場,就先收穫了一場持續很久的掌聲。
  • 想要了解音樂劇,即使是《身在高地》的人,也有自己的難處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還記得之前小贏介紹過的音樂劇《吉屋出租》嗎?這期小贏就來講講,有個創作人看了《吉屋出租》之後,作出了什麼樣的優秀的音樂劇吧。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在《身在高地》裡,米蘭達用上了很多說唱的元素,這個元素到現在都一直有在流行呢,只不過這說唱的歌詞,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話,沒有跟上中文的韻腳,就會感覺有點怪怪的啦,音調像是扭來扭去的呢。
  • 想要了解音樂劇,那就去世界最大洋的南部,在《南太平洋》的小島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這期開場先問一個地理問題吧,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哪個洋嗎?就是太平洋啦。這期小贏要將的音樂劇名字就叫做《南太平洋》啦。接著看下去吧。音樂劇《南太平洋》使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故事背景的啦。
  • 我要從南走到北 我還要從東走到西
    從服飾到布景,你可以看到滿滿的東方元素,通過這些元素的堆砌,舞臺上的故事立馬與當下的(西方)觀眾拉開距離,獵奇心理會讓人更有興趣一探究竟,或許這就是古印度之於《舞姬》的作用。古印度這樣太過早遠無從對質的王朝人們已經不care了,而電影《安娜與國王》對泰國王室的描繪刻畫則因為距今時代較近、王室也並未更替,而遭到泰國官方的抵制,不得不說,泰國方面有點浪費了借好萊塢宣傳自家旅遊的機會……電影裡塑造的國王和王儲形象總體是積極向上的,也大致符合歷史背景,其實不存在抹黑,或許可以以更包容的心態來對待?
  • 音樂劇《芝加哥》造型分析,於細節處暗藏巧思
    還有一個不容易被觀察到的小細節就是,雖然都穿一身黑,但所有女性角色的指甲都是紅色的,這也是化妝師的別有用心——暗示著劇中每個女性都是手染鮮血,沒有一個是無辜的。這便是《芝加哥》這部音樂劇造型中,所蘊含的巧思。
  • 想要了解音樂劇,不如讓我們大喊一聲《媽媽咪呀》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小贏發現身邊有一個朋友的口頭禪特別有趣,是「我的媽媽咪啊」,每到她驚訝的時候總會這麼說。小贏就想到了音樂劇《媽媽咪呀》,這個音樂劇的名字是不是特別有趣呢?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百老匯大家都知道吧,在百老匯上演了許多的音樂劇,每個時代都有一部那個時代最棒的音樂劇,像是我們前幾次聊的音樂劇就有40年代的《俄克拉荷馬》,提到過的《貓》呢,就是80年代的,而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新的藝術風範的音樂劇就是《媽媽咪呀》。不過這部音樂劇最開始並不是直接就在百老匯演出的,它第一次演出是在1999年的倫敦西區。
  • 想要了解音樂劇,《阿拉丁》神燈裡的藍色精靈,也能搬到舞臺上來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大家有沒有看過迪士尼電影《阿拉丁》?你知道嗎?《阿拉丁》也有它的音樂劇版噢,而且音樂劇版要比電影更早一些呢。我們接著往下看下去吧。讓小贏先來聊一聊電影吧,小贏當時可是去影院看的呢,小贏可喜歡了。
  • 音樂劇,離我們並不遙遠(組圖)
    想想幾個月前剛來過廣州的《貓》和《巴黎聖母院》,細心人或許已經發現,音樂劇並非傳說中的那般「嚴肅」。它更接近流行歌曲的風格,唱起來朗朗上口。當經典的雨果以音樂劇的方式成為一種新的時尚,你或許要問,還有什麼好聽的音樂劇?沒問題,這個周末我們就來個中西合璧:先來一發法式音樂劇,再聊聊國產音樂劇。
  • 2020百老匯音樂劇之王《貓》重返津門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得益於比鄰首都北京的天然優勢,天津音樂劇市場日益成熟,數百萬級的市場容量,已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北方音樂劇重鎮,近2年《搖滾莫扎特》、《巴黎聖母院》、《瑪蒂爾達》等音樂劇更是在天津連連大獲成功。
  • 我是音樂劇研究者費元洪,關於音樂劇賞析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音樂劇研究者費元洪
  • 想要了解音樂劇,那就讓鐘樓怪人給我們講,發生在《巴黎聖母院》
    大家好啊,我是小贏。提到巴黎聖母院,大家應該很可惜19年發生的那場火災燃燒了它,畢竟它是著名哥德式建築之一,又有著一定的歷史。雖然它是一座宗教建築,但是它也是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那今天就讓我們聊聊關於巴黎聖母院的音樂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