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江西詩派衰微,「四靈派」與「江湖派」崛起

2020-12-11 開心講生活

本文乃「畫果力」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詩歌發展到南宋,江西詩派的影響日益微弱,讀者不喜歡江西詩派生硬拗挨的詩風。應運而生的是「四靈派」。「四靈派」是永嘉的四位詩人,也可稱「永嘉詩派」。他們的名或字號中都有一個「靈」字,故稱「四靈」。他們是:

徐照(?-1211),字靈暉,又自號山民。有《芳蘭軒集》,又名《山民集》。葉水心為作墓誌曰:「照有詩數百,思尤奇,皆橫絕欠起,冰懸雪跨,使讀者變悼櫻保,肯首吟嘆,不能自已;然無異語,皆人所知也,人不能道耳。」徐璣(1162-1214),字靈淵,歷官建安主簿、永州椽、尤溪丞、武當、長泰令。有《二薇享集》。葉水心為作墓誌曰:「君每為餘評詩及他文字,高者迥出,深者寂入,鬱流費中,神洞形外,餘輒俯仰終日,不知所言,然則所謂專陋而狹固者,殆未足以譏唐人也。」

翁卷(生卒年不詳),字靈舒,終布衣,有《西巖集》及《葦碧軒集》。劉後村贈翁卷詩曰:「非止擅唐風,尤於選體工,有時千載事,只在一聯中。世自輕前輩,天尤活此翁。江湖不相見,才見又西東。」趙師秀(生卒年不詳),字紫芝,號靈秀,又號天樂。太祖八世孫。紹熙元年(1190)進士,為江東從事,終於高安推官,有《清苑齋集》。趙希意題《適安藏拙稿後》曰:「餘季父天樂與天台戴石屏,講明句法,而晚年益工,信乎作詩者非窮思甚習不可也。」

「四靈派」都出於葉適(水心)門下,《木筆雜鈔》有「水心之門,趙師秀紫芝、徐照道暉、徐現致中、翁卷靈舒,工為唐律。」他們的活動時間,大致自紹熙元年(1190)至浮祐三年(1243)約五十三年時間。

他們主張寫詩應學習晚唐姚賈體,即姚合和賈島的詩,《瀛奎律髓》中說:「永嘉四靈學晚唐,宗賈島、姚合,凡島、合同時漸染者,皆陰搏取摘用,驟名於時。」「四靈」宗晚唐詩派,在他們的詩歌中,重近體而輕古體,重五律而輕七律,重腹聯而輕首尾,重景聯而輕意聯,重鍊句與字而不重煉意。忌用事而貴白描。他們的詩也忌用事而貴苦吟,如翁卷《送徐靈淵》詩:「從來苦吟思,歸賦若多篇。」

《贈孫季藩》詩說:「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搖風。」《十日》詩說:「苦吟無愛者,寫在戶庭間。」他們的詩,都學習賈島的苦吟習氣。「四靈派」詩歌的風格,多為清圓秀遠,標榜野逸清瘦的詩風。宋代曹幽《跋薛瓜廬集》說:「予讀四靈詩,愛其清而不枯,淡而有味。」《宋詩吸璃集》中說:「四靈之作,大都烹煉工苦,警秀絕倫。」讚揚他們的詩是經過苦心構思而成的。他們的創作,是為了逃避南宋後期的黑暗政治,於山林田園之中自得樂趣。如徐照《酬贈徐璣》詩說:「愛閒卻道無官好,住僻如嫌有客多。」

翁卷《行藥作》:「有口不須談世事,無機惟合臥山林。」他們抱著一種逃避現實的生活態度,滿足於嘯傲田園寄情泉石的閒逸生活,這種思潮及詩歌傾向,在南宋後期頗有影響。劉克莊在《題蔡炷主簿詩卷》中說:「舊止四人為律體,今通天下話頭行。」正好說明他們當時的情況。但是,由於他們的詩識見太淺,境界太狹,寫景也不免於瑣屑,寄情不免於偏僻,所以雖然衝擊了江西詩派的影響,但他們的短處,後人也多給予批評,《四庫提要》指出:「四靈之詩,雖鏤心缽腎,刻意雕琢,而徑太狹,終不免破碎尖酸之病。」

「江湖派」。南宋中葉後期,杭州書商陳起陸續刻了許多同時詩人的集子,合稱《江湖詩集》,後又有續集和後集。後人以江湖集內詩的風味相似,故稱之為江湖詩派。實際上,江湖派是江西派與四靈派合併的產物,因江湖派詩人中屬江西籍的有二十七人,浙江籍的三十九人,福建籍的十七人,其他各處十七人,未詳者六人。江西籍者多半出自江西派,浙籍者多數出自四靈派,另外許多人是四靈派詩人的朋友。所以《四庫提要》說:「宋之末年,江西一派與四靈一派合併為江湖派,狠雜細碎,如出一轍,詩以大散也。」劉克莊《跋滿傳衛詩》中說:「今江湖詩人競為四靈體。」

江溯詩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文士,由於功名上不得意,他們有的流轉江湖,靠獻詩賣藝來維持生活。這一派詩人,被錄於《江湖集》中的,就有一百零九人。這些人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接觸面比較狹,政治上偏於保守,只希望在文藝上受人賞識,如姜羹。一類是生活接觸面較廣,對當時政治形勢比較關心,愛好高談闊論以博時名,如戴復古、劉克莊等。現略述戴復古及劉克莊。

戴復古(1167-1250?),字式之,號石屏,浙江黃巖人。長期遊歷江湖,有《石屏新語》、《石屏集》、《石屏詞》,他有些詩能觸及現實,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如他抒發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聞時事》:

昨報西師奏凱還,近聞北顧一時寬。淮西勳業歸裝度,江右聲名屬謝安。夜雨忽睛看月好,春風漸老措花殘。事關氣數君知否?發到秋時天又寒。

詩中反映南宋後期的政治局勢,為國家的危機而憂慮。又如《江陰浮遠堂》: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裡愁。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詩中對國家的衰亡,寄託感傷悽倫的感情。他的一些寫景詩,寫得清新自然,極有妙趣,如《江村晚照》: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戴復古的詩,清健輕快,自成一家。《四庫提要》云:「復古詩筆俊爽,極為作者所推,要其精思研刻,實能獨闢町畦。」劉克莊比戴復古影響更大一些。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福建)人,著有《後村先生大全集》一九六卷。他的詩歌融合晚唐姚合、賈島、許渾等家為一體,也學李賀詩體。在《後村詩集》中,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詩作,如《運糧行》、《苦寒行》、《築城行》等,又如《軍中樂》一首:

行營面面設刁鬥,帳門深深萬人守。將軍貴重不據衰,夜夜發兵防隘口。自言虜畏不敢犯:射廉浦鹿來行酒,更閱酒醒山月落,彩蝶百段支女樂。誰知營中血戰人,無錢得合金瘡藥!

一邊是邊城守將的尋歡作樂,一邊是受傷戰士無藥治創。尖銳地揭露了黑暗的社會現實。又如《贈防江卒》一首:

陌上行人甲在身,營中少婦淚痕新。邊城柳色連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

鼓勵戰士為國立功,安慰營中少婦的思念之情。這些詩歌,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是戴復古及劉克莊的一些詩歌,喜歡發議論,而且創作態度較輕率,往往隨手寫來,揮筆而就,詩歌好用典,有學究氣,流於膚淺。其他江湖派詩人的詩歌大多淺於情意,為山林枯搞之調,詩篇格調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世風日下。

而且這些詩人,幹謁公卿之風極盛,所以詩道也日衰。錢牧齋《王德操詩集序》說:「詩道之衰,莫甚於南渡以後。而其所調江湖詩者,尤為塵俗可厭!蓋自元嘉定之間,劉改之、戴石屏之徒,以詩人啟幹謁之風,所謂處士者,其風流習尚如此,彼其塵容俗狀,填塞於腸胃,而發作於語言文字之間,欲其為清新高雄之詩,如鶴鳴而鸞嘯也。其可幾乎?」宋詩到了這種地步,可以說已是到了末流了。

參考資料

《王德操詩集序》

相關焦點

  • 自古雄才多磨難——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與「永嘉四靈」
    二、清新自然「誠齋體」——楊萬裡楊萬裡最初學習江西詩派,後來認識到形式主義的危害,焚毀了自己仿江西詩派所作的千餘首詩,轉學晚唐詩作,選擇了以自然為師的道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範成大最初也是從江西詩派學起的,後來廣泛吸收前代名家精華,又經過大量實踐,形成了自己輕快巧妙的風格,在遣詞聯句上又比楊萬裡詩華麗工整。他使金時所作的絕句七十二首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寄託了他對淪陷的中原的深切懷念之情。
  • 為何在唐朝之後就沒有了「山水」、「田園」等詩派?劃分標準變革
    這一詩派的影響不僅僅在當時,後世甚至其他朝代都有學習他們的詩人。比如南宋陸遊就曾經是「江西詩派」的門徒,後來從這一流派走出去,形成了新的風格,開創了新的流派。也就是說,無論是學習江西詩派的作者,還是反對江西詩派的作者,他們自身本來就和江西詩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是一個「箭垛式」的流派,一直處於中心地位。
  • 江湖詩派詩人葉紹翁名詩十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兩句詩選自《遊園不值》,相信我們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對於這首詩的作者,我們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他就是南宋中期著名的詩人——葉紹翁。葉紹翁是江湖詩派詩人之一,江湖詩派是南宋後期興起的一個詩派,詩人中大部分為布衣,或者是下層官吏。江湖派詩人常常會寫一些有關隱逸情緒和諷刺仕途的詩作,代表人物有劉克莊等等。葉紹翁在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過小官,後來又長期隱居在錢塘西湖。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為擅長,他的詩風非常清新脫俗、意境優美、饒有趣味。
  • 江西歷史名人有多少?身為江西人的你,知道嗎?
    ——黃庭堅曾準:贛南名門「四曾」開創人陽孝本:與蘇東坡秉燭夜話盧光稠:治理贛州城的功臣臨濟宗楊岐派之創始人:方會宋敢於直言的——歐陽澈臨濟宗黃龍派的創始人:慧南曾民瞻:北宋天文科學家楊符:宋朝詩人洪羽:宋朝江西詩派詩人豫章四洪之一洪炎:宋朝江西詩派詩人豫章四洪之一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這首詩名為《約客》,入選教中學課本,作者是南宋詩人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是南宋著名詩人,和徐照、徐璣、翁卷並稱「永嘉四靈」,南宋後期興起的「江湖詩派」便是受了他們的影響。
  • 笑傲江湖中五嶽劍派的創始人都有誰?華山派和衡山派都很神秘!
    《笑傲江湖》中的五嶽劍派,分別是東嶽泰山派,西嶽華山派,南嶽衡山派,北嶽恆山派,中嶽嵩山派。在笑傲江湖中以華山派和嵩山派實力最強。本文就說說五嶽劍派各自的創始人,其中華山派很神秘,還有一個門派甚至不知道創始人是誰。
  • 從電視《少年派》,追溯經典古籍《菜根譚》,那些心靈雞湯!
    當人在生活中有不愉快的事發生時,心靈雞湯就成了精神安慰最重要的語言,每個人偶爾也需要這種激勵性的語言藝術治療。都市家庭劇《少年派》主要描寫為了女兒高考而操碎心的中年父母,以及各自家庭在高中三年經歷了各種變故,最終收穫成長的故事。由張嘉譯、閆妮、趙今麥、郭俊辰、王玉雯、姜冠南領銜主演。
  • 新月派代表作家,有哪些?
    新月派代表作家,有哪些?新月派是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聞一多代表作品 新詩集《紅燭》、《死水》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 動物派、神怪派、凡人派,四川方言江湖的三大幫派
    | 動物派、神怪派、凡人派,四川方言江湖的三大幫派| 你敬我一個烏龜打屁,我還你一個如來講經,四川人吵架的神器四川方言就有如一挺機關槍,層出不窮的獨特詞彙讓外地人無力招架。四川歇後語就有如一個原子彈,等你琢磨出來的時候轟然爆炸,或生氣,或狂笑,或無語。四川歇後語就如同四川的小江湖。
  • 《煙雨江湖》全新鎮派棍法無暇棍法怎麼獲得 全新鎮派棍法無暇棍法...
    導 讀 煙雨江湖全新鎮派棍法無暇棍法已經曝光,那麼煙雨江湖無暇棍法怎麼獲得?
  • 潁川陳氏福建五大主系脈派,你是哪一脈派?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陳氏先祖入閩的主要幹、支世系有150多支,其中從河南入閩的陳氏有54支,其中從固始入閩的有40支;從江西入閩的有33支,其中義門陳氏有20多支;從北方遷入的有18支;從浙江遷入的有16支,從江蘇入閩的有
  • 江湖詩派葉紹翁,隱居山水,卻「一枝紅杏出牆來」
    談起江湖詩派詩人,葉紹翁總能勾起大家的回憶,「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多麼愜意的景色,多麼愜意的情懷。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南宋文學家、詩人葉紹翁,天資聰慧,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為著名,如《夜書所見》、《西湖秋晚》、《寓居》等。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瑟瑟秋風吹動著梧桐枝葉陣陣寒意襲來,江上秋風不止,使客居在外的人動念思鄉的情懷,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 江西你到底怎麼了?為什麼風光不再了?
    江西是中國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歷史上有"求官到長安,求佛到江西"的說法。佛教淨土宗始於晉代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對唐代以後佛教影響很大的南禪,主要根據地在江西。禪宗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源於江西。道教則有漢代張道陵、張盛在鷹潭龍虎山開創天師道。葛玄在樟樹閤皂山創道教靈寶派。晉代許遜(許真君)是淨明道祖師、治水專家 。
  • 武當派、華山派、全真派有什麼區別?一分鐘講清楚道教歷史!
    因此,張道陵成了第一代「張天師」,祖庭設立在江西的龍虎山。昨天在講清朝「鐵帽子王」的文章中提到一個詞,叫「世襲罔替」。道教也是這樣,天師的傳承對象,一定要是張氏宗親,不是天師的血統不傳,稱為天師世系,一直承襲至今65代。
  • 他縱橫於亂世江湖,創建武當派,稱霸掌門人
    以下這4本小說,都是經過小編精挑細選的,第三本《縱橫五代之武當掌門》他縱橫於亂世江湖,創建武當派,稱霸掌門人!其中,話不多說,小說很精彩,還在等什麼?趕緊點開看看吧!第一本:《俠以武》——作者: 酒醒夢精彩劇情:攝政王大人!
  • 青城派掌門,松風觀觀主,小個子餘滄海的另類江湖奮鬥史
    青城派餘滄海為了搶奪闢邪劍譜,對福威鏢局來了一個血腥滅門,實在令人髮指,給人留下極壞的印象。青城派傾巢而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結果一無所獲。狐狸沒打著,反惹一身騷。這一事件,讓餘滄海在江湖上一時臭名昭著,而且老臉丟盡。
  • 少林派中真正和張三丰同輩的僧人,是哪個字輩的?答案在笑傲江湖
    張三丰小時候在少林派服侍覺遠大師,他只是俗家弟子,所以沒有正式排輩。別說他了,就連覺遠,在少林寺也只是一個雜役般的角色,同樣沒有被納入少林派正式的輩分體系中。換句話說,少林派中,並沒有覺字輩。張三丰年紀大了以後,少林派雖然一直詬病他是少林的叛徒,但畢竟他出自少林,所以彼此論起來時也涉及了一些少林的輩分。
  • 「錢謙益與虞山詩派文物」:呈現罕見錢謙益書法與柳如是像
    虞山琴派、虞山詩派、虞山畫派、虞山印派、虞山藏書派……形成了常熟傳統文化的主幹,彪炳於中國文化史冊。明末清初的「虞山詩派」,以錢謙益為代表,宗法老杜,下及昌黎、東坡、劍南,立足盛唐,兼祧唐宋,學古而化,繼往開來,啟有清一代詩歌風氣。在理論方面,他先尊后抑明前後七子「詩必盛唐」的復古言論,又揚棄了公安派、竟陵派「純性情」的主張,而擴容為「靈心」「世運」「學問」三者結合的詩學理論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