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雄才多磨難——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與「永嘉四靈」

2020-12-16 櫻桃莊園8

公元1127年,宋朝偏安江南,進入南宋時期。國家民族的恥辱和憂患,沉重地壓在人們心上,在愛國主義的情調籠罩下,文學家們開始了此間的詩詞創作。南宋前期的範成大、大詩人陸遊、後期的文天祥、汪元量等都是著名的愛國詩人。

南宋詩人中,比較有特色的當屬「四大詩人」和「永嘉四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的詩作各有自己特色,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

一、四大詩人中,首先成名的是尤袤

尤袤一生喜歡讀書藏書,有「尤書櫥」之稱。凡是他沒有讀過的書,只要他得知書名,就要想盡辦法找來閱讀,讀後不僅要做筆記,借來的還要抄錄收藏。

令人遺憾的是,尤袤的大量詩稿和著作以及3萬多卷藏書,在他死後的一次火災中全被焚毀,留存下來的很少。現在見到的他的59首詩,是由他的清代後裔尤侗從一些方志、類書中搜集到的。

從這些殘留詩篇的思想內容上看,尤袤與陸、楊、範三位詩人一樣,都對當時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十分憂憤於山河破碎、人民遭受異族壓迫的悲慘現狀。

尤袤在台州作出政績時,一些奸臣就散布流言蜚語對他進行中傷,引起了皇帝宋孝宗的懷疑,特派人對尤袤進行秘密調查。使者在台州聽到的卻是民眾對尤袤的一片讚譽聲,回京如實作了回報,並抄錄了尤袤在台州所作的《東湖》一詩,其中有這麼一句正是作者的心聲:

從來說道天難做,天到台州分外難。

二、清新自然「誠齋體」——楊萬裡

楊萬裡最初學習江西詩派,後來認識到形式主義的危害,焚毀了自己仿江西詩派所作的千餘首詩,轉學晚唐詩作,選擇了以自然為師的道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楊萬裡詩中也有關心人民苦痛和流露愛國情懷的作品,《憫農》充滿同情的描述: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也抒發過對中原國土的懷念:

「中原父老莫空談,逄著王人訴不堪。

歸鴻不能語,一年一渡到江南」(《初入淮河》)

楊萬裡

但他這類作品畢竟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寫景方面,風格清新自然,人稱「誠齋體」,具有相當的影響。

描寫自然景物和鄉村風情的詩作佔了大多數,他的《過百家渡》《桑茶坑道中》都很有特色,自然的鋪寫,透出詩人對鄉村風情細緻觀察,很有情趣。《桑茶坑道中》童趣溢於言表:

晴明風日雨千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二、「詞氣慷慨」範成大

同時期作品中,更多地流露了對人民疾苦同情的詩人是範成大。

範成大自號石湖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為官清正廉直,為百姓做過不少好事,尤其被人稱道的是他出使金國之時,能捍衛民族尊嚴、「詞氣慷慨」,創作了七十二首感人的詩篇。

晚年歸隱石湖,寫了《四時田園雜興》,這是他的代表作品。著作有《石湖居士詩集》。

範成大最初也是從江西詩派學起的,後來廣泛吸收前代名家精華,又經過大量實踐,形成了自己輕快巧妙的風格,在遣詞聯句上又比楊萬裡詩華麗工整。他使金時所作的絕句七十二首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寄託了他對淪陷的中原的深切懷念之情。如《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範成大

睹物思情,聲淚俱下,表現了在金國統治下的人民南盼宋軍早日收復失地的迫切心情。不過,他的創作成就主要在田園詩上,他的六十首《四時田園雜興》就很典型,其中一首是: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賣茶。

四、「小李白」、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

1.一生坎坷

在南宋和楊萬裡、範成大同時,但對後世詩壇影響又遠運高於他們之上的愛國大詩人陸遊,是南宋詩歌的一塊豐碘。

陸遊生於公元1125年,字務觀,號放翁。他的詩、文、詞均工而以詩著稱於世。父親是個愛國文人,帶領全家在戰亂中流離轉徙,陸遊在家庭薰陶下、在亂世顛沛的生話痛苦體驗中,萌生了愛國思想,憂慮民族命運,關心百姓苦難,立下了殺敵報國救民水火的雄心壯志。

自古雄才多磨難,陸遊的一生,政治生活十分坎坷,屢遭打擊。他二十九歲時到臨安應試,本來才華出眾,名列前茅,但由於主張北伐,遭到當權秦檜的壓制,複試時被排擠,罷歸鄉裡。後來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提出許多進步政治主張,但高宗沒有採納,陸遊被免去官職。

孝宗即位之初,主張抗戰的一派勢力加強,召見陸遊,錫進士出身。陸遊向朝廷暢訴了理藏心頭多年的壯志,指出許多軍政主張,積極支持張浚的北伐,任鎮江通判。但因北伐失利,南宋政府再次向金屈膝,陸遊被人扣以「鼓唱是非」慫恿北伐的罪名,被罷黜歸鄉。

陸遊

他歷任江西、浙江的州、縣地方小官,在任期間,他不忘復國,關心人民疾苦,盡職盡責,但仍是每受誣諂、屢遭罷免。陸遊與範成大結成文字之交,常常借酒銷愁,因同僚譏其頹放,便自號「放翁」。

雖然一生未曾得志,但他一直不變初衷地愛著國家和人民,這在一個詩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這種精神在他的詩歌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對中原忍受著苦難與恥辱的人民,渴望早日回歸的心情,陸遊的詩表現得最為動人,如他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2.以夢入詩

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點,是陸遊常在詩中寫夢,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夢在別的詩人作家筆下當然也有,但陸遊詩中的夢卻很有特點,大多是邊塞奇景、戰鬥場面。

他作夢搏戰殺敵的竟有近百首,可以推測其中不少是藝術表現的需要,既然明抒其志受打擊,那麼就藉助夢境充分表現,當然其中也有的確是夢,這在懷著一腔熱血、晝思夜想獻身報國的陸遊,是很真實可信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就是這類詩的一個代表: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當時作者已是六十八歲的高齡,在容易引起無限感傷的風雨的午夜,卻壯心不老、猶思報國做出這樣昂揚激奮的夢來,說明他對國對民的愛是刻骨銘心的。

陸遊

3.細膩深情

陸遊的詩歌還有另一方面的內容,這就是詠寫自然景物、鄉間風情等的詩。陸遊生命中最後二十年,是在清貧寧靜的家鄉村居中渡過的,創作了許多農材的詩作。

如《遊山西村》,風光明媚,人情美好,生活氣息極濃,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的由衷熱愛: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的詩作雖多豪氣,但也有細膩的抒情。比如《臨安春雨初霽》: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遊的詩儘管內容廣泛無所不及,但主要還中愛國題材和村居風情的。以愛國詩篇影響最大。他的絕筆詩《示兒》,就是這位愛國詩人的遺囑: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中所蘊涵和積蓄的情感,極其深厚,極其強烈的,但卻是用極其樸素、平淡的語言,自然而然地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

、江湖派詩人及「永嘉四靈」

江西詩派在南宋名氣很大,在擁有眾多的崇拜者的同時,也造就了自已的對立面。江湖派就是其中代表,他們打著和江西派不同的旗幟,另起爐灶,自成一派。

江湖派的創始人是「永嘉四靈」:徐璣(號靈淵)、字靈暉)、翁卷(字靈舒)、趙師秀(號靈秀),他們都是浙江永嘉人,字號中又帶個「靈」字而得名。

永嘉四

他們側重白描,以反對江西派的強調典故來歷。他們求師晚唐,以避開江西派的推崇杜甫。但「四靈」的詩作單調枯瘦,缺少才情,成就不是很高。當然也偶有新鮮的靈味,如趙師秀的《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相關焦點

  • 南宋時,江西詩派衰微,「四靈派」與「江湖派」崛起
    詩歌發展到南宋,江西詩派的影響日益微弱,讀者不喜歡江西詩派生硬拗挨的詩風。應運而生的是「四靈派」。「四靈派」是永嘉的四位詩人,也可稱「永嘉詩派」。他們的名或字號中都有一個「靈」字,故稱「四靈」。他們是:徐照(?-1211),字靈暉,又自號山民。有《芳蘭軒集》,又名《山民集》。
  • 這些唐代詩人的別稱你知道幾個?是不是曾經也難倒過你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 南宋詩人的這首「失眠詩」,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給大家講的這首詩也是關於孤獨的,寫於詩人被放鴿子後,只有28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這首詩名為《約客》,入選教中學課本,作者是南宋詩人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是南宋著名詩人,和徐照、徐璣、翁卷並稱「永嘉四靈」,南宋後期興起的「江湖詩派」便是受了他們的影響。
  • 永嘉書院的精髓—永嘉學館
    ,唐代永嘉大師,北宋永嘉醫派陳無擇、王執中,南宋永嘉四靈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據文獻記載,王羲之曾任永嘉太守。歷代詩人對此多有吟詠。溫州城區存有「墨池」、「五馬街」等紀念遺蹟。3、山水詩鼻祖—謝靈運(385—433):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嵊州市)。南朝劉宋永初三年(422)七月出任永嘉太守。在任一年,遍遊各縣山水,現留存20餘首膾炙人口的山水詩,溫州因此被譽為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今溫州市區有池上樓、謝客巖、謝公亭、澄鮮閣、謝池巷、康樂坊等遺蹟。
  • 「美文 美聲 美畫」億年的山 萬年的水 千年的詩,這裡喚作永嘉
    公元422年,南朝大詩人謝靈運被貶任永嘉郡太守,縱情永嘉美好山水,留下了30多首山水詩。「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行源經轉遠,距陸情未畢……」這首《登永嘉綠嶂山》詩情洋溢,足見謝公對當時永嘉山水的熱愛。「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是謝公留下的又一千古名句。誰也沒想到,這位失意太守,開創了山水詩文的新篇章,讓永嘉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山水詩的搖籃」,為自己贏得了「中國山水詩鼻祖」之美譽。
  • 淺談南宋中興四將和南宋的中興
    今天@下呂居士就來談談南宋中興四將和南宋的中興。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和補充。嶽飛四大名將之評價有些人將張俊列在南宋中興四將之首,有些人將嶽飛列在榜首。劉光世的軍功不多,而且在與金作戰中不積極,一味躲避或逃跑,憑藉部將之功得到晉升。說到人品,張、劉二人明顯不是君子。張俊貪婪好財,憑藉擁立之功,大肆兼併土地,還通過巧取豪奪佔據大量宅邸,張俊家共有良田上百萬畝。張俊的子孫曾為南宋捐獻十萬石租米。劉光世貪財好色,軍政廢弛。很明顯,張俊和嶽飛相比不是職業的軍人,而是明顯的投機分子。
  • 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嶽飛戰功最高,為何排名不如韓世忠
    前言 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被譽為南宋「中興四將」,四大將統領所部兵馬,抵抗金軍南侵,立下不少戰功,為宋室南渡,偏安一隅,延續趙宋王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南宋詩人都有哪些人
    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嶺上多白雲 何時到永嘉
    千百年來,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國家4A風景區、中國長壽之鄉永嘉楠溪便是這樣著悠然愜意的地方。如同山中宰相陶弘景隱居大若巖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紀念陶弘景)之後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齊高帝勸其出山,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雲」。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雲。
  • 追本「中興四將」,溯源南宋初期對金戰爭之始末
    以上之四將即是後世常所稱道之"中興四將"。一、"中興四將"的歷史背景中興四將是於南宋初年,歷經了北宋靖康之變和宋室南遷之後,山河破碎,立足未穩,幸有此等之將各當一方之重任,抵禦了金人的南下 ,促成了所謂南宋的中興事業,因此產生了所謂之中興四將。
  • 南宋詩人楊萬裡這首詩指的是攸縣,讓我們一起探尋他與攸縣的故事
    寫這首詩的人為南宋詩人楊萬裡。在2019年之前,我們的小學教材有十多個版本,各個版本對詩中新市的地名注釋各不相同,有說是在湖南攸縣,有說是在浙江德清,有的說是在湖北京山,或僅注為「地名」而迴避指其所在。在各界爭論不止的局面終於在2019年蓋棺定論,經過多方考證,中國小學部編教材將此詩中的地名新市,注釋為湖南攸縣北。
  • 一天時刊|嶺上多白雲 何時到永嘉——記者採風行尋訪楠溪人家...
    如同山中宰相陶弘景隱居大若巖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紀念陶弘景)之後回答齊高帝蕭道成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齊高帝勸其出山,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雲」。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雲。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
  • 南宋五大將為什麼變成中興四將,出局的名將,僅次於嶽飛和韓世忠
    南宋「中興四將」的說法由來已久,版本也有所不同。其中南宋宮廷畫院劉松年繪製的《中興四將圖》代表著南宋朝廷的意見,可以說是「官宣」版本。《中興四將圖》流傳千載,如今珍藏在國家博物館。畫中四人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和嶽飛。
  • 四靈是神話傳說中四大神獸
    而道家煉丹分內外(內丹鍊氣,外丹煉丹藥,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十分確定),內丹是就陰陽五行而言,龍陽,生於離,離屬火,故云'龍從火裡出',虎陰,生於坎,坎屬水,故云'虎向水邊生',兩者結合之後,一陰一陽,互相調和,稱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於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於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
  • 風月樓長在,池塘草自春 ——歷代詩人吟詠積穀山
    公元423年春,著名詩人、永嘉郡太守謝靈運在溫州城區寫下山水詩代表作《登池上樓》,從此,積穀山、謝客巖、春草池、池上樓一帶成為歷代詩人的打call
  • 龜在中國古代與龍、鳳、麒麟並稱四靈,為何「龜孫子」成為罵詞?
    龜在中國古代與龍、鳳、麒麟並稱四靈,是吉祥和長壽的象徵。四靈之中,龍、鳳、麟三者皆為虛擬想像之物,在生物界古今皆無蹤跡,唯有龜是自然界確有的一種爬行動物。古人視龜為靈物,因用龜甲佔卜吉兇。元龜是古代用於佔卜的大龜,比喻可資借鑑的往事。劉琨《勸進表》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元龜也。」
  • 四大神獸之天之四靈
    中國古代早期也曾使用過二十七宿,後多以二十八為準。中國古人約在戰國時建立起了二十八宿體系,以天赤道為平面,用赤經和赤緯來定位天體的位置。赤緯用「去極度」表示,也就是天體到北天極的角距離。赤經則用「入宿度」表示,也就是天體與其西側第一顆標準星的赤經角度差。這樣用來比較和計算赤經的標準星稱為「距星」,共計二十八顆,其所屬的星座就是二十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