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宋朝偏安江南,進入南宋時期。國家民族的恥辱和憂患,沉重地壓在人們心上,在愛國主義的情調籠罩下,文學家們開始了此間的詩詞創作。南宋前期的範成大、大詩人陸遊、後期的文天祥、汪元量等都是著名的愛國詩人。
南宋詩人中,比較有特色的當屬「四大詩人」和「永嘉四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是南宋前期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四位詩人的合稱。他們的詩作各有自己特色,在當時影響很大,呈現了宋代詩歌第二個繁榮時期。
一、四大詩人中,首先成名的是尤袤
尤袤一生喜歡讀書藏書,有「尤書櫥」之稱。凡是他沒有讀過的書,只要他得知書名,就要想盡辦法找來閱讀,讀後不僅要做筆記,借來的還要抄錄收藏。
令人遺憾的是,尤袤的大量詩稿和著作以及3萬多卷藏書,在他死後的一次火災中全被焚毀,留存下來的很少。現在見到的他的59首詩,是由他的清代後裔尤侗從一些方志、類書中搜集到的。
從這些殘留詩篇的思想內容上看,尤袤與陸、楊、範三位詩人一樣,都對當時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十分憂憤於山河破碎、人民遭受異族壓迫的悲慘現狀。
尤袤在台州作出政績時,一些奸臣就散布流言蜚語對他進行中傷,引起了皇帝宋孝宗的懷疑,特派人對尤袤進行秘密調查。使者在台州聽到的卻是民眾對尤袤的一片讚譽聲,回京如實作了回報,並抄錄了尤袤在台州所作的《東湖》一詩,其中有這麼一句正是作者的心聲:
從來說道天難做,天到台州分外難。
二、清新自然「誠齋體」——楊萬裡
楊萬裡最初學習江西詩派,後來認識到形式主義的危害,焚毀了自己仿江西詩派所作的千餘首詩,轉學晚唐詩作,選擇了以自然為師的道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楊萬裡詩中也有關心人民苦痛和流露愛國情懷的作品,《憫農》充滿同情的描述: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也抒發過對中原國土的懷念:
「中原父老莫空談,逄著王人訴不堪。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渡到江南」(《初入淮河》)
但他這類作品畢竟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寫景方面,風格清新自然,人稱「誠齋體」,具有相當的影響。
描寫自然景物和鄉村風情的詩作佔了大多數,他的《過百家渡》《桑茶坑道中》都很有特色,自然的鋪寫,透出詩人對鄉村風情細緻觀察,很有情趣。《桑茶坑道中》童趣溢於言表:
晴明風日雨千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二、「詞氣慷慨」範成大
同時期作品中,更多地流露了對人民疾苦同情的詩人是範成大。
範成大自號石湖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為官清正廉直,為百姓做過不少好事,尤其被人稱道的是他出使金國之時,能捍衛民族尊嚴、「詞氣慷慨」,創作了七十二首感人的詩篇。
晚年歸隱石湖,寫了《四時田園雜興》,這是他的代表作品。著作有《石湖居士詩集》。
範成大最初也是從江西詩派學起的,後來廣泛吸收前代名家精華,又經過大量實踐,形成了自己輕快巧妙的風格,在遣詞聯句上又比楊萬裡詩華麗工整。他使金時所作的絕句七十二首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寄託了他對淪陷的中原的深切懷念之情。如《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睹物思情,聲淚俱下,表現了在金國統治下的人民南盼宋軍早日收復失地的迫切心情。不過,他的創作成就主要在田園詩上,他的六十首《四時田園雜興》就很典型,其中一首是: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客到田家;
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賣茶。
四、「小李白」、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
1.一生坎坷
在南宋和楊萬裡、範成大同時,但對後世詩壇影響又遠運高於他們之上的愛國大詩人陸遊,是南宋詩歌的一塊豐碘。
陸遊生於公元1125年,字務觀,號放翁。他的詩、文、詞均工而以詩著稱於世。父親是個愛國文人,帶領全家在戰亂中流離轉徙,陸遊在家庭薰陶下、在亂世顛沛的生話痛苦體驗中,萌生了愛國思想,憂慮民族命運,關心百姓苦難,立下了殺敵報國救民水火的雄心壯志。
自古雄才多磨難,陸遊的一生,政治生活十分坎坷,屢遭打擊。他二十九歲時到臨安應試,本來才華出眾,名列前茅,但由於主張北伐,遭到當權秦檜的壓制,複試時被排擠,罷歸鄉裡。後來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提出許多進步政治主張,但高宗沒有採納,陸遊被免去官職。
孝宗即位之初,主張抗戰的一派勢力加強,召見陸遊,錫進士出身。陸遊向朝廷暢訴了理藏心頭多年的壯志,指出許多軍政主張,積極支持張浚的北伐,任鎮江通判。但因北伐失利,南宋政府再次向金屈膝,陸遊被人扣以「鼓唱是非」慫恿北伐的罪名,被罷黜歸鄉。
他歷任江西、浙江的州、縣地方小官,在任期間,他不忘復國,關心人民疾苦,盡職盡責,但仍是每受誣諂、屢遭罷免。陸遊與範成大結成文字之交,常常借酒銷愁,因同僚譏其頹放,便自號「放翁」。
雖然一生未曾得志,但他一直不變初衷地愛著國家和人民,這在一個詩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這種精神在他的詩歌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對中原忍受著苦難與恥辱的人民,渴望早日回歸的心情,陸遊的詩表現得最為動人,如他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2.以夢入詩
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點,是陸遊常在詩中寫夢,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夢在別的詩人作家筆下當然也有,但陸遊詩中的夢卻很有特點,大多是邊塞奇景、戰鬥場面。
他作夢搏戰殺敵的竟有近百首,可以推測其中不少是藝術表現的需要,既然明抒其志受打擊,那麼就藉助夢境充分表現,當然其中也有的確是夢,這在懷著一腔熱血、晝思夜想獻身報國的陸遊,是很真實可信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就是這類詩的一個代表: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當時作者已是六十八歲的高齡,在容易引起無限感傷的風雨的午夜,卻壯心不老、猶思報國做出這樣昂揚激奮的夢來,說明他對國對民的愛是刻骨銘心的。
3.細膩深情
陸遊的詩歌還有另一方面的內容,這就是詠寫自然景物、鄉間風情等的詩。陸遊生命中最後二十年,是在清貧寧靜的家鄉村居中渡過的,創作了許多農材的詩作。
如《遊山西村》,風光明媚,人情美好,生活氣息極濃,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的由衷熱愛: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的詩作雖多豪氣,但也有細膩的抒情。比如《臨安春雨初霽》: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遊的詩儘管內容廣泛無所不及,但主要還中愛國題材和村居風情的。以愛國詩篇影響最大。他的絕筆詩《示兒》,就是這位愛國詩人的遺囑: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中所蘊涵和積蓄的情感,極其深厚,極其強烈的,但卻是用極其樸素、平淡的語言,自然而然地達到真切動人的藝術效果。
五、江湖派詩人及「永嘉四靈」
江西詩派在南宋名氣很大,在擁有眾多的崇拜者的同時,也造就了自已的對立面。江湖派就是其中代表,他們打著和江西派不同的旗幟,另起爐灶,自成一派。
江湖派的創始人是「永嘉四靈」:徐璣(號靈淵)、字靈暉)、翁卷(字靈舒)、趙師秀(號靈秀),他們都是浙江永嘉人,字號中又帶個「靈」字而得名。
他們側重白描,以反對江西派的強調典故來歷。他們求師晚唐,以避開江西派的推崇杜甫。但「四靈」的詩作單調枯瘦,缺少才情,成就不是很高。當然也偶有新鮮的靈味,如趙師秀的《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