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手機號被惡意標註 市場監管和公安部門展開查處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記者調查】個人手機號被惡意標註 市場監管和公安部門展開查處

  央視新聞4月中旬報導了一些網絡平臺存在的「變味的電話標註」現象(點擊查看報導詳情),其中對河南南陽「號查查」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了揭露。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南陽當地市場監管和公安部門的重視,他們第一時間介入,進行了查處。央視記者也進行了追蹤調查。

  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調查,發現「號查查」公司自2018年9月到今年4月18日,一共開展查詢及代客戶取消標註業務221筆,合計收入6836.75元。

  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大隊負責人 孔峰:該公司尚未取得「電信經營許可證」。根據現場檢查及後期詢問,我局的初步意見是,該登記事項發生了變化,未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其行為涉嫌違反了《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公司變更登記事項應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未經變更登記,公司不得擅自改變登記事項之規定。

  孔峰介紹說,「號查查」公司從事和開展的「電話號碼信息搜索查詢、代理取消來電信息」的業務屬於電信業務。根據我國《電信條例》,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有關情況移交給南陽工信部門調查處理,同時把涉嫌電信詐騙的有關情況,移交公安機關偵查處理。

  南陽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大隊負責人 孔峰:已經向該公司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 並將嚴格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同時我局將全力配合公安、電信管理部門工作,積極履行法定職責。

  南陽市公安局仲景分局接到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移交的調查材料後,對「號查查」公司的負責人及員工,依法進行了詢問。

  南陽市公安局仲景分局 羅德俊:目前來說,我們沒有發現他的涉嫌電信詐騙行為。一旦發現,我們將予以嚴厲查處。

  而南陽市工信局在收到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移交的調查材料後,卻以「號查查」公司不在他們管轄範圍內為由,沒有對「號查查」公司進行任何調查,同時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利用用戶難以取消標註牟取暴利

  記者跟隨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來到正在停業整頓的「號查查」公司,面對記者的採訪,「號查查」公司經理郭某說他們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利用想取消電話標註而自己又難以取消的用戶的需求,尋找「商機」,明碼標價收費牟利。

  在執法人員的見證下,「號查查」公司的工作人員展示了查詢用戶的電話是否被標註、被哪家網絡平臺標註過。

  宛城區孔明南路建業凱旋廣場11樓「號查查」公司經理 郭某:我們能幫(用戶)他去查,可能有手機號碼被標記(標註)了,你不知道(用戶)被哪個平臺標記(標註),我們能幫你查詢到。

  記者:老百姓好不好查到被誰標註?

  宛城區孔明南路建業凱旋廣場11樓「號查查」公司經理 郭某:因為他們標記(標註)平臺不好查,我當時也是研究了兩周的時間找到這種方法,這種攻略來幫助這些老百姓。

  記者:你找到什麼方法呢?問題漏洞出在哪裡?

  宛城區孔明南路建業凱旋廣場11樓「號查查」公司經理 郭某:老百姓他想去取消標記(標註),第一時間能找到的話,我們就不會去這樣做了,他們不知道被哪個平臺標記(標註)了。

「號查查」公司經理郭某用一個183開頭的手機號碼,當場進行了演示。

  宛城區孔明南路建業凱旋廣場11樓「號查查」公司經理 郭某:他是以前發現號碼被標記(標註)了,你看標記(標註)的話在這兒顯示「六六日用品經銷部」,在這個裡邊操作,然後查一下。

  記者:用騰訊能查一下嗎?

  宛城區孔明南路建業凱旋廣場11樓「號查查」公司經理 郭某:騰訊可以在手機上查,搜狗的話他這兒也顯示的,每一個地方他都會顯示。我們就是這樣的,然後幫他去查這些平臺,查了之後他去申訴取消。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 劉德良:平臺本身不是中立的,它也不是個平臺,它本身就是違法的侵權的行為,所以這種行為是非法的,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的行為在我們目前的法律上就是違法的。

  類似標註查詢平臺依舊存在

  記者隨後調查又發現個別類似「號查查」的第三方號碼標註查詢平臺依舊存在,像「壹號標記」、「長沙正顯科技」等。

  記者隨機選擇「壹號標記」,進入首頁並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發現被標註成「裝修維修」,但若要查明到底是被哪家網絡平臺標註,需支付20多元費用後才可以查到。

  記者:23塊錢付的只是查詢費是嗎? 不是幫我操作的。

  「壹號標記 」 客服人員:對對,一個一個地挨個挨個地去(找)就比較麻煩。然後我們的話,就是直接給你一個埠,讓你直接進去。這樣子就方便,收的是這個費用。

  客服人員介紹說公司屬正規經營,但記者發現,「壹號標記 」與「號查查」操作模式基本一致。記者支付了23元後,查到自己的手機號被一家叫做「泰迪熊移動」的手機衛士平臺所標註。

  「壹號標記 」 客服人員:我們幫你查了是哪些平臺標(注)的,它上面是有提示的。如果你不想取消的話,你就不用去支付這個費用,如果每個人都說,我現在知道是哪一家標(注)了,我現在不想取消了,你把錢退給我,我們是退不了的這個錢。

  記者隨後又發現,「壹號標記 」根本無法幫助用戶消除號碼標註,而只是將一些主要的標註用戶手機號碼的網絡平臺入口,簡單地收集了一下,用戶仍然需要自己前往每一家網絡平臺,提交自己被誤標的手機號碼,所以錢花得沒有價值。

  浙江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 楊勇勝:要求他停止侵害,意味著把標記的信息給刪除掉,第二個就是可以要求他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因為對錯誤標記的話,可能會對電話號碼的應用者的社會名譽,構成消極的影響,給他帶來損害。按照侵權責任法第15條的規定,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這樣相應的民事責任。但是如果說造成損失的話,還可以要求侵權人承擔損失。

相關焦點

  • ...商務、市場監管、人民銀行、稅務、公安等部門對預付卡跑路等違…
    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預付卡以預付和非金融主體發行為典型特徵,按發卡人不同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另一類是商業企業發行,只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目前預付卡發行的監管部門主要是商務、市場監管、人民銀行、稅務、公安等部門。
  • 手機號被惡意標註?這個一鍵清除服務出爐了
    起先,電話標記非常有用,但發展著發展著,就跑偏了,有些電話號碼被誤標記或惡意標記,甚至有公安舉報熱線被標記成「詐騙電話」,讓很多本來準備舉報的心生疑慮。號碼標記應用在給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屢屢出現「號碼標記隨意性強」、「錯誤標記取消難」等問題。連公安熱線都不能倖免,普通人的電話更是重災區,你的手機號有沒有被標記呢?
  • 惡意標註該誰...
    看到標註為騷擾電話、詐騙電話的來電,許多市民就會對此退避三舍。然而,原本服務民眾的便民電話標記,竟然被誤標記或惡意標記,甚至有公安舉報熱線被標記成「詐騙電話」,普通人的電話更是重災區。近日,浦東一居委會工作人員在對轄區居民進行人口普查,事先打電話聯繫時卻屢屢吃了閉門羹。
  • 多部門針對3·15曝光問題部署監管措施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工信部等多部門發聲,表示針對中央電視臺3·15晚會曝光的產品質量安全、智能騷擾電話等問題,將部署展開相關領域的專項治理行動,打擊上市各類造假問題,研究建立長效監管措施。
  • 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住房租賃市場監管 規範市場...
    八強化部門聯合監管16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房產、發改、公安、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網信等部門要強化部門聯合監管、聯合懲戒,建立住房租賃市場監管協同機制。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落實企業主體登記制度,查處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等相關主體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價格違法行為,查處無照從事住房租賃經營活動、註冊地與實際經營地不符以及實施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違法行為;配合房產部門建立高風險經營主體負責人工商註冊信息通報制度,配合實施住房租賃經營主體違法違規聯動懲戒機制。
  • 居委會電話被標成「騷擾電話」,申請恢復「跑斷腿」,惡意標註該誰...
    電話標註為何「野豁豁」其實不僅僅是座機號碼,記者從百度貼吧看到,有不少網友也反映自己的手機莫名其妙就被標註為快遞、推銷或其他亂七八糟的名字,甚至被標註為詐騙電話。網友們表示,這種標註都是人為的,有些甚至帶有惡意,但網絡服務提供商也不會去審核標註的真實性,給受害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 手機號被惡意拉黑了,怎麼辦?
    但是,如果是正常的業務電話甚至是私人手機號碼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的話,那又會怎麼辦呢?你知道該去哪裡查詢,又該怎麼移除嗎?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這樣惡意標記並且付費刪除的事情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的產業鏈。
  • 手機號碼標註成「生意」 嚴打和規制雙管齊下
    號碼標註的軟體的出現有其市場需求,長期以來,我們對「騷擾電話」「詐騙簡訊」深惡痛絕,在手機上裝軟體之後,只要是被標記過的「騷擾、詐騙、營銷、中介」等電話打來會有提示,就可以選擇拒接,在一定程度上確為我們提供了方便。   但長期以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即標註信息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事實上,軟體平臺對標註信息的準確性很少審核。
  • 手機號被惡意拉黑了,怎麼辦?
    但是,如果是正常的業務電話甚至是私人手機號碼被惡意標記為詐騙電話的話,那又會怎麼辦呢?你知道該去哪裡查詢,又該怎麼移除嗎?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這樣惡意標記並且付費刪除的事情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的產業鏈。
  • 市場監管部門對電動自行車將如何監管?市場監管總局一次答覆三個...
    三個人大建議復文分別為: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952號建議的答覆【國市監議〔2020〕35號】《關於加強電動車銷售市場管理的工作建議》;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067號建議的答覆【國市監議〔2020〕150號】《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建議》;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052號建議的答覆 【國市監議〔2020〕151號】《關於鼓勵電動二輪車綠色出行推進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議
  • 汾酒開發品牌酒亂象追蹤:汾陽市場監管局和公安部門介入
    山西省汾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門介入調查,對杏花村鎮的白酒銷售商進行檢查。手機中這款售價498元的「開發酒」,成本價才30元。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集團開發酒擾亂市場 公司稱已展開整改新京報記者在實地調查過程中,走訪了汾酒集團總部以及汾陽市杏花村鎮的白酒銷售一條街,並找到多名汾酒集團開發酒商家進行採訪。
  • 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住房租賃市場監管 規範市場...
    八強化部門聯合監管16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房產、發改、公安、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網信等部門要強化部門聯合監管、聯合懲戒,建立住房租賃市場監管協同機制。市場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落實企業主體登記制度,查處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等相關主體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價格違法行為,查處無照從事住房租賃經營活動、註冊地與實際經營地不符以及實施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違法行為;配合房產部門建立高風險經營主體負責人工商註冊信息通報制度,配合實施住房租賃經營主體違法違規聯動懲戒機制。
  •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四批)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公開曝光第四批相關典型案例。2.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製品案2020年2月2日,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桃林分局接到習水縣公安局桃林派出所提供的案件線索,稱辦案過程中發現龍鳳村村民代某手機內存儲有野生動物的照片和視頻,涉嫌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製品。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立即到當事人住所進行了執法調查。
  • 文化部門嚴厲整治含色情及低俗等內容網絡和手機遊戲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從國家九部門整治網際網路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專項行動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國文化部門和綜合執法機構深入開展整治網際網路低俗之風、整治網絡淫穢色情、整治網際網路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信息等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了對淫穢、色情及低俗網路遊戲的打擊整治力度。
  • 市場監管總局典型案例:武漢查處若干假冒「周黑鴨」黑窩點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官網再次公布了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件。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信辦等部門,持續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
  • 打不完、滅不盡,揭秘惡意電話標記亂象的背後原因
    (據了解,所謂的手機號碼標註取消服務,就是幫客戶解除被360來電通、搜狗號碼通、百度號碼認證、阿里錢盾、觸寶、電話邦、泰迪熊等多個平臺標註的號碼標註和認證。) 電信專家付亮告訴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錯誤標記早就存在,且有可能會一直存在下去。
  •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教基〔20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聞出版局、網信辦、通信管理局、公安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新聞出版局、網信辦、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網絡不良信息、網絡不良社交等問題較為突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
  • 個人號碼被惡意標記成「騷擾電話」 想取消得交錢
    而如今,這個為用戶拒絕騷擾電話提供便利的電話標記「變味」了,不少正常使用的用戶手機號碼或者公共服務號碼被人標記為廣告、騷擾甚至是詐騙電話。試想,如果你接到朋友的電話,也被提示是「騷擾電話」,或者你的電話在朋友那裡被標記成「營銷電話」,方便可就變成麻煩了,手機號可能已被惡意標記。那麼,被惡意標記的消費者應該怎麼辦?平臺稱取消標記要收費是一種什麼行為?
  • 保定市將嚴厲打擊涉及個人信息的黑灰產業!非法收購的身份證、QQ號...
    而造成這些煩惱的背後,是公民個人信息洩露的泛濫。近日,保定市公安局發布通告,將嚴厲打擊販賣、出租、出借銀行帳戶、手機卡和公民個人信息等黑灰產業。警方通告,將對多種涉及公民信息的黑灰產業嚴厲打擊警方發布的通報上稱,任何單位或個人辦理的銀行帳戶(含銀行卡),不得出租、出借、出賣給他人用於違法犯罪活動。
  • 整治房產中介亂象 杭州寓尚等3家機構被查處
    ,並通報58同城等社會網站關閉其發布房源信息權限,同時將上述三家機構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移送相關部門依法立案查處。據市住建局通報,杭州寓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寓尚公司)沒有取得營業執照、備案證明等游離在監管之外,在成都高新區誠通路366號人居盛和林語項目進行非法群租,且拒不接受主管部門的調查、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