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的價值:印象派如何成為舉世矚目的明星?

2020-12-16 騰訊網

暢聊藝術 笑看紅塵

作者:克萊爾·塞爾文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莫奈《睡蓮》裝置圖。

2019現代藝術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在對自然界的濃厚興趣的指導下,創作了反映他在廣闊的海景,安靜的百合池塘和其他地方看到的神奇細微差別的作品。他的藝術在19世紀印象派運動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儘管它在早期就受到評論家的嘲笑,但今天它仍然吸引著全世界的觀眾。他的畫可以在主要的國際博物館中找到,包括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芝加哥的藝術學院,倫敦的國家美術館等等。為了紀念這位多產的畫家於11月14日誕辰,ARTnews回顧了他的開拓生涯。

莫奈年輕時就從藝術家歐仁·布丁(EugèneBoudin)那裡學到了有關普林空氣繪畫的知識。

莫奈於1840年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地區勒阿弗爾鎮,這裡曾是他的許多畫作的主題。莫奈於1859年移居巴黎,並於1860年加入瑞士學院。在此期間,法國風光畫家歐仁·布丁(EugèneBoudin)向莫奈(Monet)講了普林空氣技術,這些技術將成為畫家實踐的中心。莫奈在此期間還與荷蘭風景畫家約翰·瓊金德(Johan Jongkind)一起學習,在22歲時,莫奈加入了學術畫家查爾斯·格萊爾(Charles Gleyre)的巴黎工作室,該工作室主要因其具有豐富細節的具象神話場景而聞名。格萊爾還將繼續培訓莫奈的一些同時代人,包括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皮埃爾·西斯利和其他人。

莫奈,《塞納河岸》,本納科特,1868年,布面油畫。

由芝加哥藝術學院提供

莫奈最早的一些作品畫的是Camille-LéonieDoncieux。

莫奈(Monet)在他的許多早期畫中都畫了他的愛人Camille-LéonieDoncieux,包括Camille(穿綠色衣服的女人),這是一幅1866年的具象畫,描繪的是一個女人在她的翡翠衣服的長裙上炫耀,以及在河岸上貝納庫特塞納河(1868),展現了田園詩般的河畔景色,並暗示了莫奈印象派標記的發展。儘管在後來的那幅畫中尚未完全形成,但莫奈的籤名風格最終將代表對當時的主導模式(現實主義)的徹底拒絕。現實主義賦予了看起來很像生活本身的圖像特權。莫奈(Monet)和唐西(Doncieux)的長子讓(Jean)出生後於1870年結婚。同年,這對夫婦逃離倫敦的混亂的法普戰爭,在那裡莫奈遇到了交易商保羅·杜蘭德·魯爾。杜蘭德·魯爾(Durand-Ruel)將以其先鋒派風格的倡導者與印象派緊密聯繫。同樣在倫敦,莫奈將受到約翰·康斯特勃和約翰·特納的風景的影響。

莫奈,印象·日出,1872年,布面油畫。

1870年代初期,莫奈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被主要機構拒絕。

當莫奈仍住在倫敦時,他的作品被排除在1871年皇家藝術學院的展覽之外,同年晚些時候,他回到法國,住在巴黎郊區的阿根廷。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這位藝術家著手了幾個重大項目。他完成了他著名的畫作《印象,日出》1872年,該作品將在兩年後的第一個印象派展覽中首次亮相,該展覽由法國匿名藝術家協會在巴黎林蔭大道上舉辦。該團體的名字來自藝術家和評論家路易·勒羅伊(Louis Leroy),他們在參觀展覽後就創造了「印象派」一詞作為貶義詞。在這些年裡,莫奈(Monet)面臨嚴重的財務困難,並努力爭取成為一名藝術家的商業成功。

莫奈《退潮在Varengeville,1882年》,布面油畫。

維基共享資源

在1880年代,莫奈開始更廣泛地展示他的作品。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莫奈曾在巴黎沙龍和巴黎杜蘭德·勒埃爾美術館舉辦展覽,並在喬治·佩蒂特美術館回顧了145幅畫作。他對自然世界的濃厚興趣仍然是他實踐的決定性部分,這些年來,他最喜歡的主題包括海景畫和沿海巖層畫。例如,瓦倫格維爾(Varengeville)的「低潮」(Lide Tide)(1882)描繪了一個氣勢磅sea的海邊懸崖下的一片沼澤地。1879年,他的第一任妻子Camille-LéonieDoncieux去世後,莫奈於1892年嫁給了一位名叫愛麗絲·霍斯切德(AliceHoschedé)的婦女,這是一位藝術家贊助人的遺ow。

莫奈《日本行人天橋和睡蓮池》,1899年,布面油畫。

維基共享資源

莫奈定居吉維尼(Giverny),在那裡他創作了一些最具標誌性的繪畫系列。

1890年代初期,莫奈在諾曼第的吉維尼村購置了土地和土地。畫家的花園和層層疊疊的荷花池將為其最著名的畫作提供豐富的靈感。如今,它們已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在他生命的最後30年中,他創作了數百幅睡蓮畫,探索花朵在小尺寸和大型畫布上的倒影對夢境的影響。在1890年代,莫奈還創建了他著名的魯昂大教堂系列,該系列研究了該建築在不同季節和一天中的哥德式立面,以及他的乾草堆系列,該系列在杜蘭德·勒埃爾美術館展出,並受到廣泛讚譽。它的首次亮相。

莫奈《國會大廈》,日落,1903年,布面油畫。

維基共享資源

在他職業生涯的後期,他的出國經歷也激發了他的靈感。

從1880年代初到20世紀初,莫奈(Monet)進行了一系列繪畫活動,著重於義大利的地中海海景和倫敦的地標建築,包括城市的國會大廈和查林十字橋。然而,他一生的最後幾年致力於紀念他那幅宏偉的全景睡蓮畫。莫奈於1926年去世,僅幾個月後,這些定製畫廊的展覽就在巴黎橘園開幕。在1926年莫奈逝世的初期,他因不正統的風格而變得富有而聞名。

莫奈,《乾草堆》,1890年,布面油畫。

維基共享資源

莫奈的遺產在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莫奈(Monet)背叛了法國藝術學院,在打造全新的藝術運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今他仍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湧向奧賽博物館(Musee d'Orsay)和莫奈博物館(Musee Marmottan Monet)之類的巴黎藝術機構。近年來,藝術家的市場也一直在爆炸。2019年,蘇富比以1.10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他的乾草堆畫作Meules(1890),為莫奈創造了新的拍賣紀錄。莫奈逝世近100年後,對莫奈作品進行機構展示的需求也持續增長。他的作品是備受讚譽的2019年展覽的主題莫奈博物館(MuséeMarmottan Monet)的藏品中的《日出》(Impression,Sunrise)在丹佛美術館展出,並於2020年前往上海作展出。

備註:本文轉自artnews.com,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字內容由人工智慧翻譯,錯漏難以避免

相關焦點

  • 莫奈的價值:印象派如何成為舉世矚目的明星?
    在此期間,法國風光畫家歐仁·布丁(EugèneBoudin)向莫奈(Monet)講了普林空氣技術,這些技術將成為畫家實踐的中心。莫奈在此期間還與荷蘭風景畫家約翰·瓊金德(Johan Jongkind)一起學習,在22歲時,莫奈加入了學術畫家查爾斯·格萊爾(Charles Gleyre)的巴黎工作室,該工作室主要因其具有豐富細節的具象神話場景而聞名。
  • 如何欣賞莫奈及印象派作品
    在觀展之前,有必要學習「如何欣賞莫奈及印象派作品」。在藝術發展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最大的一次變動是由傳統藝術向現代派藝術的飛躍。傳統藝術的最根本特徵是求真寫實,而現代派藝術最根本的特徵是反對求真寫實。這個轉變不是瞬間完成的,中間有一個重要的過渡環節,那就是印象派藝術。
  •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莫奈是一個偉大的繪畫藝術大師,也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高質量的藝術價值,值得欣賞和品鑑。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這也是其繪畫的最大特色。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賞析莫奈的油畫日出作品。莫奈大師曾經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創作了一幅油畫《日出·印象》。這幅油畫生動地描繪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變幻與運動展現了迷人的景色,以及莫奈用輕快跳躍的筆觸刻畫了光在寬闊的海面上反射與顫動的生動景象。
  • 莫奈?盤點印象派中隱秘的傑作
    △《印象·日出》,克勞德·莫奈,1872年這種群嘲的情形放在今天幾乎不可想像,雖然說人人都愛印象派有些誇張,但在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時,在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作前停留欣賞的觀眾總是數量可觀。△《睡蓮池》,克勞德·莫奈,1904年印象派印象派畫家們,拋棄了畫室,運用了新的繪畫技術,突出了「現場」的視覺體驗,比如莫奈在一幅畫布上通常一次只畫15分鐘。這種未加調配的色彩的運用、細碎的小筆觸的塑造,使印象派繪畫看起來缺乏修飾。
  • 莫奈,印象派的領袖,莫奈花園不僅有睡蓮還有他的作品和愛情
    莫奈,印象派的領袖,莫奈花園不僅有睡蓮還有他的作品和愛情作者/飄雪莫奈大師的睡蓮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靜謐的水中倒影,層次感的睡蓮還有岸上的垂柳,光與影的完美組合都讓這幅畫成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2014年5月6日,在洛克菲勒中心舉行的紐約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包括埃德加·布朗夫曼家族珍藏)中,一位中國買家通過電話委託方式以2700萬美元(含佣金)的價格拍走莫奈的名畫《睡蓮》據蘇富比拍賣行消息,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作品《乾草堆》5月14日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破紀錄的1.107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
  • 被遺忘的印象派畫家——與莫奈&雷諾瓦同窗的阿爾弗雷德西斯利
    英國畫家約翰·康斯泰布爾的風景作品幸運的是,家人對他的繪畫愛好比較認同,也支持他成為一名藝術家的夢想,為他聯繫了巴黎的格萊爾(Gleyre)的工作室,在那裡認識了法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和印象派重要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年),並與他們一起工作。
  • 莫奈,不僅是位《印象派》畫家,還是一位園藝家
    克勞德·莫奈(1840—1926),法國著名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古斯塔夫·熱弗魯瓦寫:「只有在吉維尼見到克勞德·莫奈,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個性,他的生活情趣,他的內心世界」, 古斯塔夫是莫奈的傳記攥寫者,與此同時,也是莫奈在世時的好友。
  • 莫奈之所以成為莫奈
    展覽:日出·印象展期:2020.9.17-2021.1.3地點: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號3樓現如今,法國印象派巨匠克勞德·莫奈創作於1872年的傳世經典《日出·印象》正在上海外灘中山東一路1號藝術博物館展出。
  • 印象派| 莫奈17張作品解說
    睡蓮 法國 莫奈 布上油畫 縱89×橫92釐米 丹佛美術館藏  43歲的莫奈在吉維尼定居後,在庭院裡修了一個池塘,在池塘裡繁殖了睡蓮,成為他晚年描繪的主要對象。  莫奈比任何畫家更著重於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並不注意物體本身的輪廓。他說:「光是畫中的主角。」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畫「空氣的美……但這是不可能的.」莫奈畢生致力繪畫那些不能畫的東西,這幅畫裡天空中有浮雲掠過,我們幾乎可以感覺到那吹送浮雲的微風。  1875年,這一幅畫作,實際上是莫奈所有關於卡美伊的畫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幅。
  • 印象派大師莫奈,他的光影遊戲與朦朧睡蓮
    克勞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晚年近乎失明,卻創作出令人沉醉的池塘睡蓮。斑駁倒影中,天上的雲與池中的水融為一體,它們變成了畫家筆下的光影遊戲。
  • 莫奈被稱"印象派之父" 一生創作超2000幅油畫
    莫奈被稱"印象派之父" 一生創作超2000幅油畫   克勞德·莫奈(1840年~1926年),印象畫派的鼻祖,印象主義畫家集團的核心人物,人稱「印象派之父」。
  • 莫奈及印象派繪畫的社會世相(圖)
    印象派是如何反映社會現實的?風景畫和大煙囪又如何相容?就莫奈的一張畫面而言,他將大煙囪很聰明地用樹林掩蓋掉了。小煙囪雖然還在冒煙,但是冒出的煙霧與景中的雲彩交融在一起,也不是個大問題。因此可以說,莫奈成功地在風景畫中反映了社會現實。
  • 和莫奈一起看日出: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舉辦印象派畫展
    新華社坎培拉6月7日電(記者白旭)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近日亮相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參觀者從7日開始可以看到這幅首次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的名畫。這一名為「莫奈:日出·印象」的展覽共展出60幅印象派作品,分別來自法國的瑪摩丹美術館、英國的泰特美術館,以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其他機構。其中,大約20幅是莫奈的畫作,包括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收藏的《乾草堆》和《睡蓮》。除莫奈的作品外,參觀者還可以看到威廉·特納、德拉克魯瓦、庫爾貝、西斯萊等畫家的作品。展覽將持續到9月1日。
  •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油畫作品欣賞——黃昏系列
    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 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首次特展
    [摘要]展覽將重現莫奈所看見,而非所感知的幻覺主義風格,給中國年輕藝術家、藝術學生和社會大眾提供一次重新發現和詮釋印象派的機會,並藉此激勵他們重新了解藝術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展覽將重現莫奈所看見,而非所感知的幻覺主義風格,此風格孕育了19世紀末的印象派運動。是次展覽由K11 Art Foundation與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K11 Art Foundation主席鄭志剛說:「我們非常高興和榮幸能夠為中國大陸帶來第一次的莫奈畫展。
  • 莫奈?其實你根本不了解印象派丨隱秘的傑作
    提起印象派與後印象派,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莫奈、雷諾瓦、塞尚、凡高、高更等藝術大師,以及《印象·日出》《草地上的午餐》《向日葵》等傑出的油畫作品,構成了我們大多數人對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全部認知。此外,除了那些我們熟知的藝術大師之外,印象派與後印象派中還有著另一些我們並不熟知,但卻同樣具有鮮明特色和重要價值的藝術大師,比如,尤金·布丹、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等。他們的作品或許並不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但絕對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和發掘。
  • 從莫奈的作品了解印象派
    克勞德·莫奈是法國的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而莫奈生活的時代就是因為攝影術的出現,畫作往兩個方向進行發展,一個方向是具象到微觀精細程度,將具象畫發揮到極致,每一個細節都放不放過;另一個方向是抽象到變形,以畢卡索的作品最為有代表性。印象派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畫作的形式,相對比注重寫實的古典主義,印象派更注重個人的感受,簡化了輪廓。
  • 莫奈沉浸藝術展亮相太原 印象派經典立體「復活」
    莫奈沉浸藝術展亮相太原 印象派經典立體「復活」 2020年06月05日 13:2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6月5日電 (記者 屈麗霞)5日,在山西太原北美新天地,「莫奈·花園光影藝術展」吸引遊客參觀並體驗。
  • 聞名全球印象派名家莫奈《睡蓮》系列作品欣賞
    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 德國法蘭克福施泰德博物館:「莫奈及印象派的誕生」
    [摘要]此次群展項目共計展出100餘件來至世界各地美術館/博物館館藏的印象派佳作,其中半數皆為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所創作,將為觀眾悉數呈現1860年至1880年間印象派運動的早期發跡。在德國法蘭克福施泰德博物館(StadelMuseum)即將於2015年3月11日舉辦的「莫奈及印象派的誕生」大型群展項目上,展覽策展人菲利克斯•克萊默(FelixKr•mer)原計劃將該群展項目的標題擬定為簡簡單單的「印象派的誕生」,然而最終考慮到藝術大師克勞德•莫奈較之印象派的傑出貢獻以及其於19世紀60年代所創作的那些身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