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義》:越忙越沒成就感?是時候糾正這三種選擇謬誤了

2020-12-21 悅讀拾光R

忙,是當代人生活的常態,也是解決現代人很多情緒問題的良藥,比如焦躁,焦慮,抑鬱,胡思亂想。但是在長時間忙碌之後,你是不是還是會覺得空虛?回顧自己過去一段時間的收穫時,發現竟然是白紙一張?沒有留下什麼有意義的痕跡?是不是感覺越忙越沒有成就感?

如果以上這些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今天這本書,就真的非常值得一讀了。《精要主義》在我的個人時間管理類書籍的書單中,排在第一位。如果你也在規劃自己的時間,建議你可以從它入手,用一種精要的方式去設計你的人生,時間管理就會卓有成效。

本書的作者格雷戈·麥吉沃恩,被譽為「21世紀的史蒂芬·科維」,是精要主義的提出者,倡導者和領導者,曾幫助全球多家知名企業摒棄瑣碎,直抵精要。格雷戈還在史丹福大學開辦了「設計你的精要人生」課程,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和追捧。

忙碌並不等於時間利用效率高。做得多,也並不代表做得好。而我們之所以會越忙越沒有成就感,主要就是因為我們在太多不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上,分散到了太多事情上。我們每天面對的事務和機會那麼多,遠不是個人的時間和資源能夠搞定的,有一些是很好地機會確實讓人以至於難以取捨,還有一些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無法拒絕。

但是格雷戈卻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無意義的瑣事,這些無意義的瑣事構成了我們的生活,也佔據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讓我們忙忙碌碌卻毫無成就感可言。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就需要培養精要主義的思維模式。本書中概括起來主要是三種思維模式:選擇,甄別,取捨。

選擇:一種戰無不勝的力量,獨立存在於其他人和事物,任何人及任何量。

甄別:幾乎一切都是噪聲,花更多的時間思考,以便花更少的時間來做事。

取捨:明白自己究竟要什麼,戰略性的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就能極大地增加實現自己目標的機會。

這三種思維模式,相互關聯,要做出取捨就必須進行選擇,而如何進行選擇,需要仔細甄別。從非精要主義思維轉變為精要主義思維模式,需要克服以下三種根深蒂固的謬誤,而這三種謬誤,也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犯的錯誤。

謬誤一:這件事我必須做

人之所為人,就在於選擇的能力。——馬德林·恩格爾

身在職場中,總有很多我們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初入職場時,端茶倒水,跑腿代辦都是新人的事情。忙完了同事的事情,終於有時間做自己的工作時往往已經臨近下班,只能自己加班把落下的進度都補起來。如果要問為什麼,大概率會收到一個「沒辦法呀,這件事我必須做。」

我們時常會把「這件事我必須做」掛在嘴邊,但,你是真的沒有選擇,還是自己主動放棄了選擇?一旦我們放棄自己的選擇能力,別的力量或者逼得人就會插手替我們做出選擇。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人們擁有的選擇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但是我們普遍沒有做好準備去應對這一切。巨量的選擇超過了我們的管理能力,要做的決定越來越多,身心疲乏的人類,由於無法做出優質的選擇,於是有人主動放棄了選擇。

謬誤二:所有事都重要

宇宙中存在的絕大多數事物——人類行為和其他一切力量、資源、觀念,都沒有什麼價值,也產生不了什麼結果。只是少數事物效果非凡,影響巨大。——理察·科克

董明珠在一次直播中,遭遇了畫面卡頓的情況,直播結束後,董明珠非常生氣的把負責這次直播的主管給罵哭了。當時那位主管很委屈,覺得自己為了這次直播好幾天都沒回家了,結果領導還這樣罵他。董明珠就說不是說你努力了,就一定會得到好評價的。

努力工作當然重要,但並不是說更努力就一定可以帶來更多的額收穫。

直播這件事,提前預估觀眾人數,準備足夠的帶寬,確保網絡的暢通,是非常重要的,正是這小部分重要的事情,直接決定了整個直播的效果。

面對工作和生活,很多人會選擇埋頭努力工作,在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我們,努力世界出碩果的關鍵,我們努力把所有事都做好,包括哪些外界強加給我們的任務和挑戰。但是努力工作的價值其實也是有極限的,當這個極限被打破的時候,做的更多也不會再帶來更多的收穫。

只有當我們去認真辨別哪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並且把這些事情做好時,努力才會真的結出碩果。

謬誤三:這些,還有這些,我都想要

所謂戰略,就是如何做出選擇及取捨,它意味著通過慎重的選擇來實現不同。——麥可·波特

審視每一個機會,如果對努力要實現的最終結果沒有太大的貢獻,就不做那麼多不同的事情。

最近一起參加寫作訓練營的朋友,又開始拍小視頻了,說是要趕上視頻號這波的紅利。朋友也邀請我一起加入,但是一邊上班,一邊寫作,已經沒有辦法排出更多時間來去做其他的嘗試了,所以並沒有響應朋友的號召。我很明白自己不是一個多面手,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到多者兼顧,上班的時候專心工作,下班後專心讀書寫作,已經是我能為自己安排出來的精要主義了。

取捨是真實存在的,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在職業生涯中都是如此。在現實中,接受任何一個機會,無疑都需要我們捨棄其他幾個機會。比如準備換工作的時候,可能會同時收到幾家公司遞來的橄欖枝,一家穩定輕鬆但薪水低,一家收入高但是工作強度大,需要經常出差,一家各方面都比較一般,但是離家比較近。從來沒有一份工作叫做石少錢多離家近,無論做出去那種選擇,都不可能一次滿足你對工作的全部要求。

想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找到實現它的方法,持之以恆的鑽研下去,才能最終達到目標。

結語

精要主義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對的事情,也不是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張製作必須做的事情,儘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時間和精力投資,從而達到個人時間價值最大化。

精要主義者拒絕接受我們能做所有事情的想法,而是要求我們進行真正的權衡和取捨。對自己的生活進行重新規劃,而不是按部就班的過日子。通過這種自律的,系統的方法,去決定我們個人時間和精力的分配,我們關心的事情才能輕鬆地執行,也才能將個人選擇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成就感,不妨從糾正前文的三個謬誤開始,培養自己的精要主義思維模式吧。

相關焦點

  • 如何實踐精要主義的人生?
    內容是從第1頁到第27頁,而我要談的主題是:精要主義的人生。格雷戈.麥吉沃恩和他的妻子安娜在2016年來過湛廬,我們在歡迎酒會「精要之夜」見過面,他是個高大帥氣的年輕人,穿著筆挺的西裝,梳個大包頭,妻子嬌小地站在他旁邊靜靜不多話,他的發言簡短,同時很熱情,說話的時候臉上充滿了笑容,很有感染力,讓人不由得信任他、親近他。
  • 越忙越窮,越窮越酸,記住這4句話,早晚要掙大錢
    太多的人,陷入到越窮越忙,越忙越窮,越窮越寒酸,越走不出當下這種惡性循環,心小的和針眼一樣,如果你陷入到這種非常差的命運當中,必須想通下面這4個道理,改變自己的行為和舉止,才能夠打破當下的困局,讓自己迅速的走向下一個人生的巔峰,早一天晚一天都能夠有大出息,都能夠掙到大錢。
  • 越窮的男人,對老婆越有這三種心理,女人要清楚
    越窮的男人,對老婆越有這三種心理,女人要清楚第一:自己不肯努力,還成天指望妻子賺錢養家!對於這種不思進取,不要男性尊嚴的男人而言,他們的日子只會越過越窮,而跟著這樣的男人,女人也只會越來越辛苦,用現在我們流行的一句話就叫做吃軟飯的男人。這樣的男人,要想有大出息幾乎是不可能的。第二:自己家世背景不好,還指責妻子沒有幫上忙。
  • 精要主義與斷舍離
    當我們努力要做到一切和擁有一切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正在犧牲一些收益作為交換條件,而這些收益是自己永遠不會去主動追求的。當我們不去有目的地慎重選擇該把經理和時間集中於何處時,別人--老闆、同事、客戶、甚至家庭,就會替我們作出選擇。用不了多久,我們將對所有有意義的和重要的事情視而不見。
  • 精要主義:如何應對擁擠不堪的工作與生活
    找到自己的二八定律是實行精要主義的前提。精要主義是一種選擇的方法。只專注精要事務,排除最重要事務之外的一切,只做最重要的事。做「更少」,但能做「更好」。如果你想要得到的越多,就會陷入盲目追求更多的境地,從而迷失自我。要守得住自己的本心,心無旁騖的去思索審視,明辨是非曲直,才能確保有能力判斷。前段時間,我就犯了這個錯誤。
  • 婚姻中,越沒本事的男人,這三個表現越明顯!
    如果我們沒辦法判斷什麼樣的男人有本事,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沒本事的男人有什麼共性特徵,再找有本事的男人就特別容易了。 生活中,越沒本事的男人,這三個表現越明顯,看你遇到過嗎? 1、越沒本事的男人,脾氣越大 上等男人,有本事沒脾氣;下等男人,有脾氣沒本事。
  • 女人一定要學會的三種豆漿做法,補血又養顏,越喝越年輕
    大家好,我是吖吖,今天和大家聊的是「女人一定要學會的三種豆漿做法,補血又養顏,越喝越年輕」!冬天天氣寒冷,早上起來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豆漿,暖身又暖胃。豆漿可以和不同的食材搭配,就能變出不同口感和營養功效的豆漿,今天教大家做的是紅棗花生豆漿、紅棗紅豆豆漿、紅棗黑豆豆漿,女人一定要學會這三種豆漿的做法,補血又養顏,越喝越年輕哦。第一種:紅棗花生豆漿用料:黃豆60g,花生20g,紅棗8g,小米20g,冰糖15g,水1000g。
  • 測試一下:為什麼有些置業顧問會越忙越窮?如何走出這個怪圈?
    窮忙,窮忙,又窮又忙。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   整天都好忙,早上七點起床匆匆忙忙洗漱完畢,就出門趕地鐵、公交。叼個包子在路上邊走邊吃,趕在上班之前打卡,開始一天的忙碌。
  • 一個人在這4方面越「大方」,關係圈反而會越差,沒人把你當回事
    否則的話,一個人在這4方面越「大方」,關係圈反而會越差,沒人把你當回事!1、對於超出自己的能力的事情,許諾不要太大方: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你給別人輕易的承諾,有可能就是給自己挖的一個坑。凡事,三思而行,請別讓諾言成空談,別讓承諾成欺騙。在給別人承諾之前,要學會掂量掂量自己是否能做到,這樣才不會失信於人。
  • 企業管理,越管越忙!這3大管理缺陷,你中招了幾個?
    但在許多中小企業中,這些做法卻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老闆甚至陷入越管越忙的困境中。結果整個公司的效率也提升不起來,企業的發展變得緩慢,甚至陷入停滯的狀態。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呢?單從越管越忙來看,也許是企業內部的事情太多了,管不過來,可企業已經劃分好了各個部門,也提拔了許多中層管理,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真的是因為事情太多嗎?
  • 這三種「陰生花」,光線越暗,長得越旺盛!
    但是,有一些人由於自身或者環境因素,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花卉,才能養殖好。其實,在養花之前,我們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各種花卉的生長習性,這樣才能將其養得旺盛。今天,小春給大家介紹三種不需要陽光,依然能夠生長旺盛的花卉,一起來看看吧。若是,你家裡的環境關照不足時,接下來這三款花卉就非常的適合你。它們天生就是喜陰植物,光線越暗,生長越旺盛。
  • 一個人身上越有這三種「德行」,越能厚德載物,福報也深厚
    老祖宗告訴我們:是這三種厚德。一個人身上越有這三種「德行」,越能厚德載物,福報也深厚。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第一、容人之德;古語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能夠如此浩大,是因為它懂得容納無數江河。
  • 為什麼越忙越渴望性愛 最佳性愛時間13分鐘?
    受訪專家:婚戀專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李慧麗1白天越忙,晚上更要性生活英國性心理研究人員發現,白天越忙,晚上越需要釋放壓力。尤其對女性而言,因為忙碌而放棄性生活會讓心理及身體都出現不適。所以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與伴侶共度良宵。
  • 心理學:越有這三種特徵的人,越難脫離社會底層,人生層次越低
    標題:心理學:越有這三種特徵的人,越難脫離社會底層,人生層次越低原創聲明:本文獨家發布於百家號「社會解讀」社會是分層次的,有上層社會的人,有中層社會的人,也有底層社會的人。因此,越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越要突破自己的格局。然而,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卻很難突破。(1)特徵1:很著急感覺大家都很急,急著談戀愛,急著結婚,急著分手,急著離婚,急著功成名就,急著萬眾矚目……可是,人生,真的急得來嗎?
  • 萌娃練字「下雨」,越寫越離譜:這「雨」怎麼越下越大了?
    但是有些孩子在抄寫生字的時候,總會不按常理出牌,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字卻被寫得"難"了起來。01萌娃練字"下雨",越寫越離譜:這"雨"怎麼越下越大了?下雨"兩個字原來還寫得不錯,但是女兒越寫越離譜,擅自在雨字中多加了幾點,每一行的"雨"都變得越來越大。到了最後的一行雨字,裡面的點點已經連方格都裝不下了。伊女士看著眼前這個萌娃,又看了看她的練字"下雨",哭笑不得地問:這"雨"怎麼越下越大了?
  • 初步認識精要主義
    這意味著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當成行事的鐵律。精要主義並不是一個任意說不,持否定意見的態度,也不是掌握新的而時間管理策略,而是不斷地停下來問問自己:這世界的事務和機會如此繁多,遠非個人的時間和資源所能及。儘管其中不乏好事,甚至是非常之好的事,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無意義的瑣事,重要之事少之又少。
  • 從「996」到「715」越忙越窮,萌姐教你拎清時間,少奮鬥十年
    但奇怪的是,我們越忙越窮。」這邊「996」還沒熱夠,疫情爆發後的平靜來了個「715」,就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時,到底「996」、「715」的背後真的是勤奮的拼搏的代名詞嗎?從社會發展的需求上看,出現超時勞動也正常。但長期的持續「996「「715」的加班,這也許不全是企業的問題,也可能是你自己的效率問題,你是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所以只能成為時間的「奴隸」。
  • 協和謬誤:越陷越深,危險的陷阱往往由自己設計
    協和謬誤給人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但並非必可避免,實際上,避免這種心理只需增強對於沉沒成本的認識。在任何時候,要不要對某個項目繼續投入,都應該取決於其發展前景,而不是已經投入進去的成本。
  • 為什麼男人越懶,小家越幸福!真相原來是這樣...
    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你一定會說,不是老公越勤快,家裡越幸福麼?為什麼是老公懶,家裡越幸福?小編是不是寫錯字了?我很認真的告訴你:」沒有,是男人越懶,小家越幸福。「如果你找了個懶老公,恭喜你!你中獎了!下面聽我細細道來:part.1男人越懶,越隨和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男人越懶,相對他的體型越重,說話方式幽默些,且態度也比較隨和。態度隨和的男人,越容易相處,矛盾自然就少些。不過這個重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不是所有胖子都是隨和的,哈哈。
  • 人一輩子得有「心眼」,這幾種時候越大方,越沒人領情
    人活一輩子,在「人生還過得去」這條路上,多幾個「心眼」,並沒什麼錯。反觀而言,越想做個對誰都「沒心眼」的人,越發現生活不那麼好過。對人太「沒心眼」,也做不成人人口中的大好人。不招恩,有時反招出了不少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