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你」的「奶酪"?
今天小編用了一個半小時左右看了一本經典書籍——《誰動了我的奶酪?》。
對這本書慕名已久,這部被世人標榜著裡面可覓到「黃金屋」的圖書名副其實,為我們應對個人環境變化提供了一幅簡單易懂的地圖。「對任何能夠應用其中道理的個人或機構來說,這本奇妙的小書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書中講的是兩個小老鼠和兩個小矮人在迷宮裡對待「尋覓奶酪」態度的故事。從簡單的人性和複雜的人性兩個方面對「應變」一話題做了一些探討。
人生猶如「迷宮」,每個人都在尋找各自的「奶酪」——穩定的工作,身心的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甜蜜美滿的愛情,或是令人充滿想像的財富……
據悉,世界上多家公司已採用書中的理念運作!!!
那麼裡面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接下來,小編帶你直接目擊書中的精華部分——
壹
變化總是會發生
我們很多人都害怕接受變化,這是由於我們習慣了自己的舒適區,不敢突破自己。一涉及變化,就感到必定會冒犯自己的既有利益。
但我們卻忽視了變化的背後,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會,我們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去接受任何變化。
貳
要學會預測變化
時刻做好失去「奶酪」的準備。
記得一位心理學家的一則金句是:你若想要擁有全部,就必須學會放棄全部。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既然你想得到,就必須要接受失去——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換言之,試著用悲觀的態度看待問題,在做每件事情前,考慮最壞的打算並作出相應的預案,那無論實際操作中出現什麼問題,都能泰然處之、左右逢源。
叄
要密切關注變化
一定要對周圍的變化敏感,並恰當地做一些備案,以備不時之需。不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要反應遲鈍。
如果不能敏銳洞察「風向」,最終只有淘汰的下場。
肆
要迅速適應變化、享受變化
你越快地放棄原有的「奶酪」,你就能更早地享受新的「奶酪」。要想迅速適應變化,首先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的觀念。
自己敢於對過去所做的相關事情說「不」,往往會自嘲的人最容易釋懷,最容易接受新的變化,適應新的變化。
當然,這本書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它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闡述了一些「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人生哲理,發人深省,讓人受益匪淺,是普通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只有你願意花時間去閱讀,思考書中的內容,相信對你的學業、生活、感情等多方面會有幫助。
當然,不要妄想書中會提供給你具體的做法,但是,只要你踐行書中的道理,就應該會有明顯的效果。
文案、排版:阿劼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