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文明家園丨揉谷鎮,不止於美麗

2021-02-14 長安邸報

走進楊凌示範區楊陵區揉谷鎮權家寨村,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整齊漂亮的村道,村道旁一排排瓷磚貼面的房屋錯落有致,一面面色彩鮮豔的文化牆內涵豐富,遠處田間,村民們三五成群在勞作,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揉谷鎮,相傳因4000多年前農業始祖后稷在此「採揉穀物,以觀青黃」而得名。近年來,隨著楊陵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一場既增「顏值」又添「氣質」還鼓「口袋」的鄉村振興「美麗實踐」也在揉谷鎮展開。

「新刷的房子乾淨寬敞,還用上了水衝廁所,生活垃圾及時清運。納涼遛彎有小花園和涼亭,鍛鍊身體可以到廣場健身區。現在咱農村的日子越過越『洋氣』了。」9月7日,權家寨村村民李新周說。

權家寨村363戶村民家門前都建了花壇並栽植了綠籬和花卉樹木,全村鋪設排汙管道3700米、建設標準化澇池1座、汙水處理站1個、公廁1座,全村天然氣入戶率達90%以上。

李新周告訴記者,村裡環境好了,村民越來越喜歡出門活動,都自覺維護起村裡的環境衛生。他說:「『三園』建設不僅使閒莊空院變成了花園菜園,鄉裡鄉親的關係也更近了。」

所謂「三園」建設,即揉谷鎮創新農村閒莊空院治理的新模式:通過建設菜園、花園和果園,盤活農村閒莊空院,有效治理農村垃圾傾倒問題,美化村莊環境。「三園」由村民共同建設、管理,各村結合實際情況制訂管理制度。村民們在一起清理閒莊空院雜草、垃圾,平土地、扎籬笆、撒菜籽,收穫時按需採摘,共建共管共享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村裡動員每家每戶從自家庭院的潔化、綠化、美化做起,形成家家戶戶維護村容整潔的共識。老黨員、老幹部自發組織志願服務隊,定期義務打掃村莊巷道環境衛生。同時,建立環境衛生『紅黑榜』,定期開展衛生評比活動。」權家寨村黨支部書記潘建輝說。

村村有美景,處處留鄉愁。自2018年起,揉谷鎮在轄區1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內開展以農村戶廁改造、村莊環境衛生治理、「三園」建設等為主要內容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揉谷鎮「顏值」不斷提升,村莊更加宜居。

最近,揉谷鎮田西村不時會有外來的大巴車緩緩行駛在村裡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也總能看到一批批遊客和參觀學習人員。

遊客和參觀者為啥要來田西村,他們又要學什麼?這離不開一個關鍵詞——產業。

「咱田西村現在可成了網紅哩。」田西村黨支部書記田小雄說,「自從我們的『夢裡田西』微信號和抖音號上線後,通過小視頻等形式展示『田薯叔』品牌產品和田西村鄉村建設情況,很多人主動和我們聯繫,要來參觀學習。」

揉谷鎮臨渭河之濱,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業發展優勢得天獨厚,發展集體經濟成為揉谷鎮做好農業這篇大文章的破題之舉。

田小雄說:「紅薯是我們村的傳統產業,但到了2011年那會兒,種紅薯的人已經很少了,大多數村民都靠外出務工掙錢。為了改變落後面貌,我們決定先把傳統特色產業做起來。」

2015年,田小雄領著村裡的幾個紅薯種植大戶,流轉了80餘畝耕地,成立田西甘薯專業合作社,開始探索發展紅薯特色產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的紅薯產品供不應求,發展初見成效,打響了「田薯叔」品牌。2017年,田西村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改革,流轉耕地200餘畝,在繼續種植紅薯的同時,拓展紅薯育苗產業。

如今,田西村的薯類產品藉助電商平臺遠銷省內外,紅薯育苗產業平均每畝能賣20萬株紅薯苗。村民每年能從村集體經濟中分紅,日子越過越富裕。

不僅是田西村,揉谷鎮各村結合自身實際,通過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田西村的紅薯產業,新集村的葡萄產業,姜嫄村的苗木花卉產業,太子藏村、石家村借傳統文化,巧打文化牌……揉谷鎮鄉村產業發展各具特色。

「現在不忙了就可以練練廣場舞、看看文藝演出,鎮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還會定期舉行道德講堂、鄉村學堂等特色文明實踐活動。一會兒吃過飯,我們還要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看秦腔自樂班排練呢。」說起村裡的「文化事兒」,權家寨村村民李秋娟感慨頗多。

豐富又接地氣的文化活動讓村民們的生活變得鮮活。現在,和李秋娟一樣,閒暇時跳廣場舞、看表演、學習曲藝書畫等已經成為村民們休閒生活的新風尚。

「過去村民們沒事兒只是閒溜達、聚眾打麻將,很容易滋生矛盾,甚至打架鬥毆。現在變化可大了,一有空閒,大家都喜歡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參加活動。逢年過節,我們還會策劃相應的活動。」揉谷社區文化站負責人魏玲梅說。

別看揉谷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各種活動場所應有盡有。據魏玲梅介紹,僅農家書屋就有教育、科學、文學、歷史等各類圖書4600餘冊,免費對外開放。

外修「顏值」,內練「氣質」。揉谷鎮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已然鋪開,除了鎮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村(社區)都已建立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了「全面布點」。

同時,揉谷鎮各村(社區)的「星級文明戶」「好兒媳」「好公婆」「好家庭」「致富能手」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據了解,揉谷鎮每年開展文明禮儀等道德知識講座近70場次,各村(社區)每年分別表彰各行各業先進代表近150人,利用善行義舉榜對各類先進典型事跡進行了宣傳,形成崇德向善、和諧向上的村風民風。隨著「一約四會」在全鎮的廣泛建立,早年揉谷鎮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奢侈浪費等不文明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移風易俗漸漸成為村民們的共識。

文明鄉風正融入楊凌農科城廣大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並轉化為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相關焦點

  • 郟縣黃道鎮:打造美麗鄉村 創建文明家園
    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名單揭曉,郟縣黃道鎮紙坊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殊榮。據悉,黃道鎮紙坊村在2017年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村鎮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通過道德講堂、星級文明戶評比、公益超市積分兌換、舉辦農民運動會等載體,強化宣傳引導,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紮實提升人居環境,創建清潔幸福的美麗家園,營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弘揚道德典型,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
  • 鄉村振興 • 美麗家園 | 美麗家園之襄垣縣善福鄉善福村
    鄉村振興 • 美麗家園 | 美麗家園之襄垣縣善福鄉善福村 2020-05-22 0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力量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三亞市天涯區梅村「美麗家園」建設...
    近幾年自開展「美麗家園」「人居環境整治」等活動以來,村黨總支部從「強班子帶隊伍」推動梅村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從強化黨風建設入手帶動民風、家風的轉變,梅村婦聯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動員和發動全村廣大婦女積極參加「美麗家園」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她們在鄉村振興、培育農村新風中的「半邊天」作用,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兗州區新驛鎮打造美麗鄉村平安家園
    兗州區新驛鎮打造美麗鄉村平安家園 齊魯網濟寧11月21日訊(兗州臺 王和平通訊員代傳春)兗州區新驛
  • 建設鄉村良好生態文明 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家園就是最美家園。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體的生態文明。推進鄉村環境治理,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綠色動能,需要把鄉村環境治理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格局中,努力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貫通起來。
  • 建設美麗家園——昭蘇「美麗鄉村」建設進行時
    昭蘇馬場用這樣的理念將需要5分鐘車程橫穿的沙地變成了綿延的綠色林帶,1000畝片林的種植成活率達到97%。  昭蘇馬場有國際標準的賽馬場,每年的天馬節就在這裡舉行,這裡還有新疆第一所馬術學校。馬業科研同步推進,在國內首次進行馬胚胎移植試驗並獲得成功,率先在國內進行孕馬尿開發試驗,同時承擔國家科技部《乳用馬引進及雜交改良試驗》和自治區《伊犁河谷肉馬繁育基地建設》等項目。
  • 【建設美麗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三晉巾幗共描繪,小康家園入畫來...
    【建設美麗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三晉巾幗共描繪,小康家園入畫來:朔州篇 2020-08-18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掖甘州: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
    甘州 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張掖日報記者馬嶽榮今年,甘州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為引領,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由典型示範轉向整體推進、全域提升、陳寨村現代農業產業園、馬站村美麗鄉村示範點等建設成果,帶動沿線產業融合發展,群眾持續增收。
  • 美麗鄉村:文明之花馨香遍野
    中國江蘇網6月20日訊 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鄉村休閒遊又一次成為出遊亮點,陽山田園東方、宜興湖氵父深氧小鎮等地遊客如潮。「城裡人」熱衷回歸田園,欣賞綠水青山自然生態的同時,體驗鄉村生活的悠閒與淳樸。美麗鄉村,美在景,美在心。
  • 屯留區:美麗鄉村入畫屏
    屯留:美麗鄉村入畫屏初冬時節,天清氣朗,暖陽正好。行走在屯留區的美麗鄉村,便走在山水田園、詩意畫屏裡。 以屯留城區為中心,向東、向西、向南、向北,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街淨、景美、村靚的絢麗畫卷。靚麗面子,著力提升美麗鄉村顏值科學規劃繪特色。按照尊重原始風貌、體現鄉土特色要求,深挖歷史根脈,一村一規劃、一村一特色、一處一景觀,美觀性與實用性兼具,36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為全區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樣板。
  • 【新時代文明實踐】 永靖縣各級婦聯持續開展巾幗共建美麗家園清潔...
    【新時代文明實踐】 永靖縣各級婦聯持續開展巾幗共建美麗家園清潔行動 2020-08-1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無錫我的家丨"以點帶面"打造美麗鄉村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綠色陽山、人文陽山煥發出了新活力。經過一番精雕細琢、梳妝打扮後的桃鄉,已經蛻變成景色迷人、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小公園、小景點、景觀帶,自然和諧,景致各異,完美展現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陽山鎮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淨化美化鄉村、改變環境「髒亂差」的「易容術」,以美麗鄉村、村莊清潔、汙水治理、道路美化等為抓手,全員出動、抓實抓細,不斷提昇陽山的「顏值」和形象。
  • 「美麗家園——市地篇」雞西市
    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婦聯組織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在全省農村婦女中掀起了美化家園,助力鄉村振興的熱潮。居室、庭院進一步淨化、綠化、美化,村容村貌得到優化改善,廣大婦女和家庭成員不斷提升文明素質,強化生態環保理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帶頭樹立文明新風,積極參與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家園,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 臨洮縣雙聯村:推進文明鄉風,共建美麗鄉村
    近年來,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堅持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項目培育為抓手,以志願服務和群眾參與為工作機制,以助推鄉村振興為目標,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村落地生根。
  • 小康裡的鄉村文化生活丨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讓美麗鄉村留住「詩與...
    小康裡的鄉村文化生活丨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讓美麗鄉村留住「詩與遠方」 2020-09-14 1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庭院深深,扮「靚」鄉村顏值!看江陰這些別人家的「美麗家園」!
    近日,江陰市婦聯聯合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開展了「特色田園鄉村·美麗家園」建設,號召基層婦聯積極行動,團結帶領廣大婦女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庭院環境美化行動、垃圾分類宣傳行動、巾幗志願服務行動、文明家風培育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美麗家園建設,培樹打造示範點,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 美麗中國 雲南篇丨碧水藍天 美麗彩雲南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生態環境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 【海峽論壇】「美麗家園 美麗鄉村——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記憶...
    【海峽論壇】「美麗家園 美麗鄉村——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記憶」攝影展在廈門開展(組圖) 2018年06月07日 13:0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美麗鄉村——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影像記憶」攝影展6月6日在廈門空港佰翔花園酒店開展,共展出鄉村題材攝影作品近兩百幅。
  • 「美麗庭院」共建美好家園活動
    「美麗庭院」共建美好家園活動 2020-12-11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水市安平縣:美麗鄉村綻新顏 幸福家園美如畫
    美麗鄉村綻新顏 幸福家園美如畫  安平縣:美麗鄉村綻新顏。圖為安平美麗鄉村一角安平不僅有著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五億農民的方向、孫犁故居等聞名遐邇的紅色文化,更擁有眾多鄉土氣息濃鬱的農村文化,這些『美景』的形成要得益於近幾年來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在近日召開的安平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推進會上,談到美麗鄉村建設給全縣農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委書記賈超緒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