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林廚房的小林,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怎樣滷肉更加的入味,色澤更加的漂亮;其實滷肉說簡單又不簡單,從整體來看就是一鍋燉那麼簡單,但是從細節看,又會有很多學之不盡的知識點,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滷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
滷肉要想做的香,離不開香料和高湯,但是要讓滷菜做的香,其實不止這兩樣;食材的預先處理,香料的預先處理,滷製的時間,火候和燜制等細節都是制約著這一鍋滷菜是否成功關鍵,今天老師傅就和大家聊一聊這裡的關鍵細節之一「滷油」;滷油其實就是滷水表面飄著的一層油脂,它是滷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滷肉能否越滷越香,能否色澤油亮不脫水,滷湯能否長時間多次使用都和它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先從滷油的重要性說起。
【滷油的重要性】
1.可以讓滷肉更加的入味
我們在家為什麼做不出和外面飯店一樣香的滷肉,除了一些細節掌握不好以外,還有就是大部分人就是將香料加入水中和食材一鍋燉,這樣做的滷肉你會發現香味不夠醇厚,甚至有香料的藥性味,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滷油,因為大部分香料的香味是很容易溶於油脂中的,這樣可以讓香料的香味和滷水充分的融合讓食材更入味,所以滷湯中有滷油的參與,能夠讓食材更加香醇。
2.保溫,保持水分,防止滷水氧化變質
滷水燒開靜置後滷油會在滷湯的表面形成一層油膜,可以減少滷湯中水分和溫度的流失,這有利於滷製結束後的「燜制」,可以讓食材更加的入味,這就和小米粥靜置後表面的「油膜」一樣的,看似表面好像涼透了,撥開「油膜」后里面卻很燙嘴;滷油的油膜還可以隔絕空氣,防止滷水接觸氧氣和細菌而氧化變黑腐敗變質。
3.可以使滷肉顏色更加的漂亮
滷油會在食材的表面形成油膜,隔絕空氣,讓食材的表面看來更加的油亮,防止水分蒸發,增加色澤度讓食材的賣相更好;而沒有滷油的滷肉色澤暗沉,長時間放置空氣中會脫水發乾發黑,甚至會有顏色不均的情況發生,我們可以將滷製好的食材盛出後均勻地鋪開,不要堆砌成一堆,冷卻後在食材的表面淋上一點滷湯裡的滷油即可解決問題。
【滷油從哪裡來】
1.來自食材
新起滷汤滷制出的第一鍋滷肉味道會稍差一點,這裡就是因滷油較少的原因,隨著往後滷製的肉越來越多,滷湯的表面就會漂浮一層滷油,這是滷湯越滷越香的關鍵之一,如果沒有滷油,滷出的肉會有一股藥性味,而且色澤發暗沒有光澤,所以在滷製第一鍋或者滷油減少的時候,就要適當的多滷製一些油脂多的肉類,而且從食材中獲得滷油是最好的方式。
2.來自高湯
「要想滷肉香,八料加高湯」,從這句活中就可以看出「高湯」再滷肉中重要性,高湯就是用豬大骨,雞鴨等熬製出的奶白色湯,用來滷肉可以增香提味,讓滷肉味道更醇厚,而且熬製高湯也會產生一部分油脂,也是滷油的來源之一,所以說「高湯」在滷湯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3.來自添加
兌制滷水之前,我們會有一個熬製滷油的步驟,可以用植物油和動物油脂混合使用來調製,先將油燒熱,加入蔥姜炸香去除生油的油腥味,再將香料炒出香味後一塊倒入滷水裡即成滷油;川味的紅油辣滷裡還要加入餈粑辣椒熬出紅油作為滷油使用,提前熬製滷油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滷肉的香味更濃鬱醇厚。
【滷油多少合適】
滷油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讓滷肉過於的油膩滷水容易發酸變質;對於較大食材,比如雞鴨鵝等滷水和食材的比例應控制在1.5:1,像鴨頭,鴨翅,雞翅等比較小的食材,滷水和食材的比例應該控制在1.2:1為好,這樣產生的油脂對於食材和滷水都是比較有益的,油脂高度控制在3到4釐米最好。
好了,今天要想滷肉做的香,必不可少的「滷油」就介紹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關注點個讚吧,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大家共同探討美食製作的問題。
我是小林廚房的小林,感謝您的閱讀,您的理解與支持是我堅持下去的信心,我相信我會製作出更好的家常美食文章供大家分享,如果您喜歡自己在家裡做菜,請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