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慶節前後,是丹東遊客最多的時候,這些人扎堆來這裡的目的很簡單,看看朝鮮人。
丹東與新義州隔著鴨綠江相望,連接兩邊的友誼鐵橋長度還不到1公裡。它與中國丹東最近距離不到兩米,有一處景點叫「一步跨」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在丹東,你有三種方式可以感受朝鮮風情,花費也是最少的:
第一個,新義州一日遊。
新義州是朝鮮的第四大城市,也是朝鮮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主要的學習對象就是丹東。另外,新義州也是華僑第二多的朝鮮城市,有三四百戶人家的樣子,往來友誼橋的生意人,很多都是華僑。2014年以來,新義州首次允許外國遊客可以住宿,這也是朝鮮發展旅遊經濟的重要舉措之一。
如今,丹東和新義州逐漸開通了一日遊,每天一早七點半在丹東站廣場集合,然後傍晚五點半左右回來。旅遊的景點主要包括:永生塔、紀念館、幼兒園、國營工廠、歷史博物館等。這一趟下來,500--800元花費不等。
配圖源於網絡
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口岸不遠處的飯店,中午就是在這裡吃的,我們的大巴車還沒停穩,就看到門口有五六個朝鮮姑娘在跳舞了,導遊說,這是在歡迎中國的遊客。因為中國遊客最大方,給小費(竊以為這是故意暗示我們)。
和我們十人桌不一樣,朝鮮吃飯的桌子小,只坐了6個人,同時,根據個人意願,還可以自費加海鮮。吃飯的時候,載歌載舞的服務員青春靚麗,我們發現,只要給10塊錢小費,她就邊唱歌邊走過來給你獻花,還能牽著手合影,這錢花的太值了。
配圖源於網絡
另外一個地方就是新義州幼兒園,我們是星期天去的,沒成想孩子們依舊在上課。後來丹東的導遊解釋說:只要有遊客來,孩子們就上課。
最感觸的是孩子們的中文歌曲非常棒,竟然合唱了《北京歡迎你》《魯冰花》。按照導遊出發前的提醒,我們在節目最後送給孩子們的小禮物,都是丹東買的,有書包、鉛筆盒、方便麵、《十萬個問什麼》等等。在回來的路上導遊說:這些禮物,遊客走後會集體上交給老師,然後成為學校裡的財產,統一分配。
第二,乘遊船行走鴨綠江,靠近朝鮮一側看當地人。
這種方式來丹東遊客選擇最多的。一般情況下就在一號碼頭乘船,在斷橋景區的不遠處就是,全程票價60塊錢,一個船上大約三四十人的樣子。這種船比較大,距離朝鮮一側遠一點。另一種就是坐快艇,票價大約每人150元左右,可以打價,速度快,人少,可以靠近朝鮮一側看風景。
這裡要解釋一下,中朝以鴨綠江為界,但不是以江水的中間為界限的。為了讓兩岸老百姓共享江水帶來的福澤,就規定只要在水中不上岸,就沒有問題。
朝鮮一側的景致很固定:大隊部、將軍樓、崗樓、農家院落等等。如果運氣好,可以看到騎自行車的當地農村,甚至可以看到呼嘯而過的摩託車。據說,在朝鮮的摩託車一族就相當於我們身邊的百萬豪車富二代了。
雖然風景單調,但中國遊客的表情可不單調,揮手之間,指斥方遒般神採飛揚。這就是我們的自豪感。
第三,進朝鮮飯店。這種飯店,在鴨綠江邊一家挨一家挨,據說老闆都是很有門路的朝鮮人和中國人聯合開的。飯店裡的菜品使用的是朝鮮名稱的,但食材可是咱地道丹東產。我們指著一碗米飯問漂亮的服務員:「這是你們的米嗎"?服務員很認真地說:」不,是你們的米「。
這種飯店價格是有點小貴的,並且座位根據你的消費標準不同由服務員安排。原因很簡單,吃飯期間有歌曲演出,好的座位是留給有錢人的。
話說這種感覺還真的不錯,剛剛還是為你端盤子上菜的服務員,一轉頭,人家抱著電吉他在舞臺上載歌載舞了,且字正腔圓。我們一時恍惚,不知道是菜品味道,還是歌曲味道,似乎都十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