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國:廟門朝北的亞武山

2020-12-14 華之旅

在豫西民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語:「天下名山廟朝南,唯獨亞武倒看山。」說的是坐落在秦、晉、豫三省交界的河南省靈寶縣豫靈鎮境內的亞武山。此山為黃河中遊的民間朝山拜祖聖地,從道家修煉成仙聖地來說,其意義僅次於湖北武當山,亞武山的山名也就由此而來。據說玄武大帝在到達武當山修煉之前,先在此山上求師學道。

細觀亞武山的山、水、石、樹,覽遍山上的觀、殿、洞、碑,這些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甚至連亞武山周圍的風俗民情,無一不和中國道教中的玄武大帝有密切關係。我國各大名山中的廟宇,廟門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而亞武山的廟門卻坐南朝北。由此,登臨亞武山絕頂極目北望,與通常山巔之上的南望方向正好相反,「倒看山」的說法由此而來。形成亞武山這種獨特風格的原因,有的說玄武是北方之神,由北方而來,故而廟門一律朝北。有的說玄武在此修煉時,為割斷母子親情,面對黃河,身體倒立,凝視北方,頌道念經。

據山民們傳說,玄武15歲時,辭別父母,出家學道。他翻過千山萬水,在山西中條山上的抱玉臺上落了腳。他剛剛翻開經書,母親一路風塵攆他而來。看著母親勸他返家的酸楚淚水,玄武心裡十分難過。但他鐵心已定,抽出天魂劍橫空一划,一道黃河奔騰洶湧,母子二人被隔在黃河南北。母親隔河高喊:「只要我看見你的頭,就陪你到底,決不回家!」玄武腳下一滑,跌進懸崖。他掙扎著爬上亞武山,準備在這裡苦讀經書。但他一摸口袋,發現經書忘在了中條山的抱玉臺上。這時,從河對岸隱隱約約傳來了母親的哭喊聲:「玄武,我看見你的頭了,你在亞武山上,快回到媽媽身邊吧!」

玄武為割斷凡念,用石頭塞緊自己的耳朵。他健步登上亞武山的中峰,頭朝下,腳朝上,面向北方。這樣,他既可以看到抱玉臺上的經書,又可以隱蔽自己。母親看不到玄武的頭頂,以為亞武山中峰上長了個樹叉,便無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後來,人們在亞武山修建廟宇,為紀念玄武的執著精神,就把廟門都朝北開了。

道教典籍記載了關於玄武神跡的故事。在西天淨樂國裡,有一個清正廉潔的國王,他雄才大略,治國有方。善勝皇后賢惠善良,待人誠懇,國家太平無事,富裕強大。

這天,善勝皇后在御花園裡觀景,忽見青天閃開大門,眾位仙人捧個太陽扔進了善勝皇后的嘴裡。從此,皇后懷了孕,整整懷了14個月。到了三月初三的中午,皇后肚子疼痛難忍,這時天地一亮,皇后左脅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從裡邊蹦出一個又白又胖的娃娃,這個娃娃便是玄武大帝。

玄武聰明異常,讀書過目不忘。人們紛紛稱讚他將來一定是個好國王。可玄武偏偏不愛王位,卻到處求師學道,想要成仙升天。國王和皇后百般勸阻,玄武主意已定,說什麼也不反悔。一天,花叢中走來一位紫衣道人,他對玄武說:「要得道成仙,必須避開紅塵。東海那邊,有一座太和山,是你修道的好地方。」說完,道人隱身而去。原來,那道人是玉清聖祖紫元君的化身。

玄武在太和山苦苦修煉了好幾年,道經讀得滾瓜爛熟,可是還是沒有成仙。他垂頭喪氣,準備棄道還家。下山的路上,他看到一位老太婆在井邊的石頭上磨鐵杵。玄武感到奇怪,上前問道:「老人家,你磨鐵杵幹什麼?」

老太婆頭也不抬,邊磨邊答:「磨繡花針呢。」

玄武覺得好笑,說道:「老人家,這鐵杵什麼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呢?」

老太婆不氣不惱,不緊不慢地磨著鐵杵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定能磨成針。」玄武心裡豁然一亮,悟出修仙求道與磨杵成針的道理是一樣的。於是,他調頭上山,繼續修道。42年後,玄武修煉成仙,奉玉帝之命鎮守北方,為玄天上帝。

在亞武山周圍生活的村民,知道玄武是北方大神,具有無所不能的威力。玄武曾在亞武山修煉,那麼亞武山也縈繞著仙人的靈氣。於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上山朝聖的人絡繹不絕。在香菸繚繞之中,人們希望他們的願望都可以得到滿足。在希望變成現實以後的第二年的五月,還願的人更是踴躍積極。他們有的背上幾床被子,有的扛上幾袋白面,有的提著油罐,克服重重困難,攀上山頂。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都會伸出友誼之手互相幫助。餓了,在廟觀裡吃飯不要錢。渴了,山民們拿出貴似油的淡水招待你。累了,往山民簡陋的床上一躺,像到自己家裡一樣,盡可以鼾聲大作。凡上山的人們,都可以找到熱情、誠懇、淳樸、善良的脫俗感覺。

#民宿酒店#

亞武山不僅因濃鬱的宗教色彩令人神往,它雄奇險秀的自然景觀更使人流連忘返。它山勢險峻,松柏參天。未受汙染的泉水甘甜爽口,通體烏黑的小魚在泉水中翔遊。跳上青石,伸手向石下摸去,蹣跚的螃蟹會使人頓感童趣十足。29處風格不同的瀑布,給亞武山增添了壯觀的景象。有的若斷若續,似珍珠項鍊。有的飛流直下,似銀河倒垂。「鷹嘴石」昂然屹立,「玉鎖天湖」碧綠澄透,「石筍峰」堆石疊雲,「鷂子翻身」觸目驚心,「雲仙閣」斷壁高懸,「倚天門」擁風抱雲。

有文學家把華山比作英俊的青年,將泰山比作穩重的老人。那麼矗立在豫西靈寶境內的亞武山,應該是一位含羞待嫁的少女。因為她的動人之處,是那帶有中原特色的自然原始風貌。走在山間的小路上,偶爾還可看見急速穿行的黑蛇,也能聽到虎豹攝人的吼叫。

小橋、流水、人家的黃姚古鎮

楠溪江--永遠的山水詩 最後的桃花源

旅行中國:皤灘古鎮

八仙渡海在此地,飄渺仙境入夢來:蓬萊

相關焦點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門朝北為何不好
    文/小玖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門朝北為何不好自古以來,人們蓋房子,大都是坐北朝南,而且廣為流傳著一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蘊含的智慧可是無窮無盡的,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道理呢?
  • 別有洞天之十五『亞武山』。
    亞武山以險峻、峭拔的五峰為主體,以山清水秀為特色,以道教文化為內涵,以塔、洞、廟、殿等人文景觀為神韻,尤其是處於海拔1200米之上的玉鎖天湖,水域面積達7.5萬平方米,高山湖泊亞武山豐富的人文景觀有著千年的歷史沉澱,山上建廟敬道始於唐朝鹹亨年間,距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
  • 南通最古老寺院 廟門為何向北開?
    [原標題]定慧寺廟門朝北的三個傳說定慧寺廟門朝北的三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是與孫大聖有關。話說當時師徒四人取經回程到了黃海之濱,唐僧、八戒、沙僧三人都在忙著翻曬經書,只有那猴兒不安生,他一個人四處溜達。不一會兒工夫,只聽他大呼小叫起來:「師父!師父!這兒好像是我當年與二郞神鬥法變成土地廟的地方。」唐僧正疑惑間,孫猴又說「我記得最清楚了,我變的廟西邊有一棵大白果樹。」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門朝向有講究嗎?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門朝向有講究嗎?在農村,大多數的房子都是需要自己蓋的。就比如這一句,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門朝向有講究嗎?除了在風水上有解釋之外,也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家裡的大門該朝向哪裡?
    文/曉秋月夜庵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家裡的大門該朝向哪裡?各位讀者朋友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句俗語。眾所周知,俗語廣泛地流傳在農村地區,主要是因為這些語言大都是總結於生活,而我們中國有著基數龐大得農民,而這些俗語正是他們智慧的凝結。今天小標要為大家介紹的,如標題所講,就是關於房子大門朝向的。
  • 《亞武山風光》之一
    《亞武山風光》之一——郭玉才攝於三門峽靈寶 亞武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交界的河南省靈寶市豫靈鎮南部,屬秦嶺主脊北部山峰。景區內有景點150個,人文景觀30多個,景區內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座。
  • 蓋房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老話說的還在理嗎?
    蓋房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老話說的還在理嗎?從古至今,人們修建房屋都是按照坐北朝南這樣的方位,了解俗語的朋友一定知道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農村俗語。接下來,筆者就來給大家講一條,說的是「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家聽過這句俗語嗎?這句俗語到底有哪些說法呢,為什麼會這樣說,其中到底蘊含了哪些講究,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很多的地區,人們修建房屋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房子是否堅固,畢竟蓋房子這樣的事情是一件大事,半點馬虎不得,這是和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
  • 農村住宅講究「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房子都是坐北朝南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話,「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概括性的講述了房子朝向的問題,這也是人們房子坐北朝南的主要原因。其實這樣的房子朝向更為實用,並且一直延續要今天。現在農村裡蓋房依然保留這樣的傳統,若是出現了其他朝向的反而被認為不實用,遭到人們笑話。
  • 偷偷的告訴你,亞武山的春意有多濃
    >黃曆上說春分到了那就是春天有人說山上的桃花開了那就是春意濃了春天的亞武山和煦的陽光灑滿亞武山的每個角落,清新的空氣讓你飽享清新。置身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相信能讓你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強身健體,趁著春光大好,快來一場專屬亞武山的春遊吧~。
  • 城門,廟門,欞星門
    站在城門和廟門的空間地帶,整個身心都被天空飄來的陰雨淋溼,有些空冷的感覺。也許因為下雨,遊人少了許多的緣故,平常這裡則是導遊肆意張揚的天下,人們擁擠在這裡,莫名地追隨著前面的腳步、驚恐地望著滿大街的小商小販、無奈地聽著各地旅遊者無休止的吵鬧朝廟門走去。
  • 農村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廟門」為何不能進呢?
    以前的交通很落後,人們外出基本上都是靠步行,比如以前的讀書人上京趕考,遠一點的地方就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才能走到,因此以前的人們大多都是出門在外,有句俗話叫「寧睡孤墳,不進廟門」,這也是告誡人們出門在外,晚上睡覺應該注意的事情,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洛川樂翻天旅行】國慶小長假周邊遊線路
    第二天:陝州區——亞武山——洛川 早餐早餐後前往河南省境內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風景名勝區——亞武山風景名勝區。亞武山位於靈寶豫靈鎮境內,系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之一。其主峰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內最高峰。
  • 盛況|青礁萬應廟開廟門慶典
    話不多說,直接上視頻:青礁萬應廟戊戌年正月廿九開廟門。(視頻來源,顏明傳先生)擦亮眼睛,小編開始放大圖了!新廟落成,嫁出的青礁女兒們,早早就來等待開廟門的神聖一刻。不管是兒孫滿堂的老阿婆,還是喜結新婚的青礁女兒們,都懷揣著一份感恩的心,攜著夫家,帶著貢品,參與這家鄉的盛事。為夫家「舉燈」,祈願添丁進財,國泰民安。
  • 俗話說:「寧睡孤墳,不進廟門」,你知道為何不能進廟門嗎?
    以前的交通很落後,人們外出基本上都是靠步行,比如以前的讀書人上京趕考,遠一點的地方就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才能走到,因此以前的人們大多都是出門在外,有句俗話叫「寧睡孤墳,不進廟門」,這也是告誡人們出門在外,晚上睡覺應該注意的事情,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大朝北鼻配招
    別看體型這麼大,朝北鼻的作戰風格就是站樁召喚流法師,日月第二個大挑戰就很好地描述了它的戰鬥風格(雖然這一戰的節奏迷之詭異),在種族上也有所體現,低血高防低速低物攻,特攻勉勉強強,考慮到鋼巖屬性和堅硬特性,妥妥的同代護城龍既視感,何況朝北鼻還沒有金屬爆破,反制能力直接就弱了一籌,不得不讓人懷疑GF有所偷懶。
  • 快來這裡做個好夢吧 亞武山老房客民宿客棧
    老房客訂房電話:0398-8786516老房客之美美在淳樸亞武山景區行車路線1靈寶市區-50公裡(G310)-豫靈鎮-亞武山景區
  • 中國最神秘的寺廟,廟門一關500年,寺中地道密集
    中國佛文化興盛,從古至今多受歡迎。我國各地多建有寺廟,每個寺廟又都有著各自的特色。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寺廟也是持續走紅。許多寺廟都變成了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遊玩,燒香拜佛。一些寺廟商業化氣息濃厚,沒了青燈古佛,只有熙熙攘攘。然而在北京,卻有座神秘的寺廟。
  • 今晚 神秘瑞獸開啟廟門
    每年開廟儀式,廟門如何開啟都是最大的亮點和驚喜所在。今年暖場節目結束後,廟門正中的LED屏圖片首先開始變幻,從金蛇狂舞、春意滿園到燈光點綴的武侯祠各處景色,奇幻色彩滿溢屏幕。隨後,開廟瑞獸叩開城門,馱著高6米、寬4米的巨型福字來到現場,四周彩燈同時亮起,八面煙火騰空,火樹銀花點燃天空。至於瑞獸來自何方、形象如何,且容記者賣個關子。
  • 「求符護身」的官員找錯了「廟門」
    (原標題:「求符護身」的官員找錯了「廟門」) 湖北省地稅局原黨組成員
  • 從塗門關帝廟碑記看泉州濃厚的關帝信仰
    我國第一部全面論述中國民間信仰的專著《中國民間信仰》的作者烏丙安教授認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對賦予實有人物神性或半神性的信仰實體,大致上可以分為神人、仙人、聖人、巫師等四種,而「民間對於關公或關帝、關老爺的崇拜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最典型的神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