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山市關於黃山學院關於黃山
關於黃山市第一次坐火車踏進皖南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皖南的群山連綿,或許是我從小生活在六安的高崗之上,未見過高山的緣故。第一次坐在去黃山學院的公交上就覺得很新奇,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水墨畫裡,真是個素淨的城市,此外,這個城市就像小人國一樣,什麼都很精緻,環境自然要比六安好上多倍。第一次看見新安江,心想都還沒有淠河寬廣,自然也沒有放在心上。然而,一年以後,我就大言不慚的在旅遊車上指著新安江跟觀光者說:「不要小瞧這條河流,這可是我們徽州人的母親河,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徽州人,徽商能夠走出去,靠的就是這條河,現在眾所周知的千島湖就在新安江的下遊,我們是源頭,也是保證水質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時間和地域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更沒想到的是當初自己看名字所填的志願竟然讓我與皖南結下了如此奇妙的緣分。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與江浙地區毗鄰,地理位置優越,其前身是徽州府,1987年才成立地級市—黃山市,關於這個城市的名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已經在文化界有一場爭論,現在仍有很多人耿耿於懷,為什麼文化底蘊深厚的徽州府要改名為現在的黃山市,這樣對於徽州文化的傳承不是起反作用?而那些同意新黃山市成立的人們則說,黃山未來的旅遊業不可估量,應該將黃山這個名字傳播出去。我們暫且不議當年當局的考慮,現在來黃山旅遊的觀光者很多都在尋找古徽州遺存下來的東西,我想無關名字是什麼,倘若文化深入人心,必定永世長存。黃山地區的旅遊從業者也應當有「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的責任。黃山市的市區在屯溪區,「屯兵於溪水之上」是其名字的由來,大學四年在屯溪待的時間最長,最喜歡去屯溪老街和徽州文化博物館,老街是一幅流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琳琅滿目的古玩店,來來往往的遊人,徽墨,宣紙,歙硯,三雕,不管你是過客還是歸人,相信你都會喜歡這裡。徽州文化博物館是一座文化殿堂,需要細細品讀,並且百去不厭。戴震公園去的次數雖然屈指可數,卻不失為健身的好地方。此外,新安江旁邊的徽駱駝廣場離學校最近,風景也甚佳。
關於黃山學院就像一位學姐在臨近畢業之際的ppt中所說,當新生們都以為眼前的校區是我們未來生活和學習的地方的時候,老天在這個時候跟我們開了個玩笑,原來我們命中注定的地方是另一個校區。
多年後,大家在分享當初進校門的感受時,所有人都笑了,說那時真想拎著行李回家來著,因為誰都沒想到辛辛苦苦奮鬥了那麼多年居然最後心中的象牙塔是這個樣子的,無論如何短時間內也無法接受。 是啊,巴掌大的地方,沒有一個地方看起來像是大學校園,還到處破破爛爛,想當初在北行階梯上課,看著那個教室的板凳桌椅就在想這個學校倒是有多窮啊,怎麼淨是些破桌子破椅子,就這樣我們這些不知世事的娃娃們被丟在這裡,一丟就是四年。記憶中大概有半年的樣子,我才慢慢喜歡上眼前的這個校園——黃山學院北區,破是破點,生活方便的一塌糊塗,小是小點,離市區近的沒話說。再說,習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習慣了出門就是教室,水房,食堂的生活,也就無所謂象牙塔了。人生就是這樣,一見鍾情未必長久,日久生情才能永存心中。拍畢業照的時候,南區再好,再風景秀麗,與我們無關,我們對於它而言就只是個過客。於北區,此生永難忘。
關於黃山一直以來,我都慶幸在黃山的這幾年裡,我用了大半的時間去跋山涉水,去探訪深究這個城市。雖然不是個乖學生,卻滿足了一個菇涼一顆不安分的心,從而讓我對這個城市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由於職業需要,我必須研究徽州文化,必須踏遍黃山市三區四縣,必須了解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所有的輝煌,這些現在都會成為我此生最憶黃山的理由。在杭州,心心念念要去看被稱為世界三大名秀的宋城千古情,看完以後卻十分淡然,如果印象西湖我說看不懂的話,其實宋城也一樣,只因不了解文化而已。千古情雖好,在我心目中,黃山的徽韻最能讓我產生共鳴,那些閃爍著的輝煌我曾離它們那麼近。我說過這是幸事也是憾事。
想必不用以後,現在的我已經在懷念那些年我們一起爬過的黃山,在黃山上一起睡過的男女大通鋪,一起吃過的「世間美味」。黃山的陰晴變化曾經深深的影響著我,我不知道有過多少回站在迎客松面前手拿一杯奶茶,不是喜歡喝奶茶而是它是唯一能讓我在寒冷的冬天吸取熱量的食物,我不知道有多少回無法躲避的只能任憑黃山上狂風暴雨的洗禮,直至身上沒有一片幹的地方,我不知道有多少回在黃山上的某個賓館前臺全身溼透卻又不能發火必須不知疲倦的等待陪同房,也無法回憶凌晨起床陪同客人看日出,然後或是看到這世間最難得的日出的興奮心情亦或是太陽和我們玩捉迷藏始終不肯出來讓大家一場空的失落。行走在山上,看到來來往往的挑山工,才發現每一個體力勞動者都有一個偉大的理由去工作,那就是養家餬口,不管多麼艱難,都要堅持。曾經在下山途中和挑山工聊天,得知現在黃山的挑山工年齡結構都在50歲以上,呈現無法傳承的際像。不管以後會怎樣,以前,現在和以後,我們都不要浪費黃山上浪費一顆米一顆菜,因為比你想像的要來之不易的多。黃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脈,春夏秋冬,黃山在所有人面前展現的都不一樣,去過黃山的,有失望而歸的,有高興而回的,也有立志此生不再來的,還有與黃山相約再見的。爬黃山那麼多次,次次不同又次次相同,期待以後有機會帶我此生最愛的家人去看這人世間最不同尋常的景色
黃山上的一道人文景觀—挑山工
雲霧繚繞的蓮花峰—黃山最高峰
難得一見的雲海和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