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披露,中國創新型裝備在青海湖成功定型,被稱為「上帝之手」

2021-01-11 強國觀察室

地面效應飛行器

在眾多武器裝備中,有一款介於艦船、戰機的創新型武器裝備,被人們稱為「會水的飛機、會飛的軍艦」。據悉,其在近海軍事行動中具有廣泛用途,因此許多國家都在研製該裝備。

查閱資料後發現,這種創新型轉隔壁可以在3~12米處飛行,也可在水面、平原等區域以450公裡的時速前行,這種多用途的性能來自於「地面效應」,因此這就是地面效應飛行器。在載重和經濟方面,地效飛行器優於飛機;在速度方面,地效飛行器優於水翼船。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地效飛行器,近日俄羅斯發出相關報導。

地面效應飛行器

據俄羅斯網站報導稱,在很久以前關於地效飛行器就已經引起全球的關注,目前俄羅斯計劃重建地效飛行器艦隊。據悉,在1923年蘇聯就開始研究翼地效應,二戰之後各國紛紛介入研究,但唯獨蘇聯堅持下來。美國間諜飛機曾在80年代初就注意到這一飛行體,它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在任何雷達都探測不到的低空飛行與裏海之上。美國軍事專家稱它為「裏海怪物」。

如今,除了俄羅斯有地效飛行器的消息以外,我國也厚積薄發,在該領域也有所突破。近日,中國航天科技官網發表文章稱,在青海湖,我國成功進行了一款創新型裝備的測試、定型。有消息稱,這款創新型裝備曾在2014年也進行過試驗,但當時以失敗告終,一年後再次進入試驗場地,隨後中國某型無人機閃亮登場。

地面效應無人機

其實在該領域,除了此次航天科技發布的消息以外,在很早以前中國就開始悉心研究該裝備。尤其是在1998年,上半年我國研製的「信天翁」3型12座掠海地效飛行器進行海試試航,下半年DXF100型15座地效飛行器進行水上掠海演示,可見1998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

根據官方的報導,這款創新型裝備貌似也幾年前曾曝光國,就是地面效應無人機,其可在1000公裡內貼海飛行,用飛彈、魚雷等進行攻擊或封鎖海域。軍事專家指出,地效飛行器可選擇水面、高空等多種航行方式,憑藉耗油量低、靈活性好、速度快、續航時間長,在執行反潛、掃雷、防空、布雷等任務時可以遊刃有餘。

可以說地效飛行器是21世紀新型的作戰武器,有網友則稱地面效應是「上帝之手」。而且可以軍民兩用。此番雖然我國取得到了創新性的突破,但是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等待著我國科研人員去突破。(叮允)

相關焦點

  • 中國殲10飛機首飛20周年揭秘:首飛不易 定型更難
    來源:中國新聞網資料圖:殲-10表演機。中新社發 申進科 攝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披露,2018年3月23日是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機殲10成功首飛20周年紀念日。殲10飛機定型試飛採用了以往從未用過的試飛技術,進行了以往從未曾進行的試飛科目。在試飛過程中,以雷強、李中華等為代表的中國空軍試飛員們,以精湛的試飛技術,把殲10飛機飛行包線推向到前所未有的邊界,創造了國際上三代飛機定型試飛不摔飛機的紀錄,推進了飛機定型的進程。在研製團隊的拼搏下,開創了當年定型、當年批量裝備部隊的先河。
  • 為什麼只有馬拉度納的手,才被稱為上帝之手?其他人就不能這麼叫
    今天看到有人提問「馬拉度納的手為什麼被稱為足球場上的上帝之手?」我在此說說自己對此的印象和看法。「上帝之手」是出自86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阿根廷擊敗英格蘭隊。事後有足球媒體問及該場第一球的細節,馬拉度納回答說:「一半用迭戈的頭,一半用上帝的手。」此後「上帝之手」一詞不脛而走。加上老馬在足球場上無所不能的簡直是神一樣的表現,更加讓「上帝之手」一詞成為足球史上的經典詞彙。之後雖然也有其他人複製過這樣的爭議時刻,比如梅西07年西甲的手球,還有亨利在10世界盃預選賽的手球助攻——不過這次不叫「上帝之手」,而是叫「大帝之手」。
  • QBZ-191閱兵槍:可能仍未正式定型,未來會小範圍內裝備
    QBZ-191步槍(此槍稱謂並未得到官方承認),參與了國慶70周年閱兵式,裝備了參與閱兵的解放軍裝甲部隊,對外透露出了非常豐富的信息,判斷此槍不僅有標準型、短突擊型(卡賓槍),以及長槍管的精確射手步槍等。
  • 被收回的上帝之手,以及背後的語言知識
    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這大概是最高的讚美,也是最不想聽到的訃告。球王馬拉度納迭戈·阿曼多·馬拉度納(Diego Armando Maradona,1960年10月30日—2020年11月25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著名足球運動員、教練員,司職中前場。
  • 官方披露中國004航母關鍵信息:排水量達10萬噸,採用核動力推進
    近日,中國中船重工網站發布了一篇文章,立刻引起了軍迷的熱議。在文章裡中船重工對未來發展大綱作出了一定的公開,並且還表示中國軍用船舶發展技術已經成熟,除了新一代核潛艇以外,國產核動力航母等海軍裝備也出現在其發展名單中。而這裡所說的新型核動力航母應該就是國產004型航母,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確定和披露004型航母的關鍵信息。
  • 上帝之手 被上帝收回去了……
    灰色的一天 2020年開頭1月26日上帝帶走了科比 帶走了我們的青春 2020年結尾11月26日上帝帶走了馬拉度納
  • 景區說之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是全世界唯一集 雪山、草原、湖泊、沙漠為一體的自然奇觀。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 「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藏語稱為「錯溫布」,蒙古語稱為「庫庫諾爾」,意思均為「藍色的湖泊」,圍繞著青海湖有著許許多多浪漫的傳說和清新雋永的故事。在藏族傳說中,青海湖裡居住著赤雪女王姐妹神,是藏地的保護女神,青海湖一直為人們尊為神靈加以崇拜。
  • 青海的這個湖,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境」,知名度不亞於青海湖
    提到青海的知名景點,很多人都會想到青海湖吧。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小編今天要講的這個湖泊也位於青海,並且可以說知名度不亞於青海湖,它既是茶卡鹽湖。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
  • 環遊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沙島沙島位於青海湖東部,是青海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溼地型自然風景旅遊區。沙島與湖東岸連綿起伏的沙山,一同構成青海湖區獨特的沙漠景觀。在沙島還可以充分享受到玩沙的樂趣,讓成年人回歸童年世界。若想體驗少數民族風情,可以在這裡享用藏式餐飲,欣賞民族歌舞,感受蒙古包等,讓人難以忘懷。同時也是觀青海湖、看沙山、遊青海湖、賞溼地的最佳去處。
  • 中國風景: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最新的遙感監測結果顯示,青海湖面積持續8年增大。
  • 他不僅擁有上帝之手,還有能和上帝對話的語言
    有人評論,「馬拉度納將雙手歸還了上帝」、「此刻,上帝返鄉」等等,既是最高的讚美,也是最不想聽到的訃告。很多人在他的巔峰時期年紀尚小,甚至還未與世界謀面,所以並沒有辦法直觀感受他叱吒綠茵,只能從長輩的心口相傳中感悟吉光片羽,領略「球王」的偉大睥睨。
  • 中國最大最美麗的鹹水湖——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內流湖,由於外洩通道堵塞,青海湖便演變成了閉塞湖,再加上氣候變幹,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日照強烈;冬寒夏涼,暖季短暫,冷季漫長,春季多大風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熱同季,乾濕季分明
  • 裝備全軍幾乎三十年的81式步槍 為何被能稱為最成功的國產槍械
    81式自動步槍,於1981年設計定型,在1983年開始大量生產並且裝備全軍,採用56式7.62mm槍彈。具有性能優良、精度較好、射擊可靠、維護簡單等特點。81式自動步槍的誕生,主要原因是由於在1978年已我國原計劃採用5.8mm口徑的小口逕自動步槍,研製81式的目的是打算是在裝備小口徑步槍之前,為作戰部隊提供的一種過渡型武器。81式自動步槍設計有空倉掛機機構,當彈匣內槍彈打光時,槍機自行停在後邊,便於射手及時更換彈匣並裝填上膛。
  • 球王隕落,世間再無「上帝之手」!躲過了腦出血,為何沒躲過猝死
    此消息最先由阿根廷《號角報》報導,隨即被阿根廷足協官方予以確認。 不幸的消息如洪水猛獸一般,迅速席捲整個世界,猝不及防,令整個世界錯愕。阿根廷總統府發布公告,宣布從即日起阿根廷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今天,註定是很多球迷傷心的日子。
  • 世間再無「上帝之手」
    阿根廷國家隊也在官方社交媒體這樣為馬拉度納送別。阿根廷足協為馬拉度納送別曾經有人寫道:「當足球與馬拉度納產生最為自然的化學反應,這個男人就是足球世界的唯一的上帝。」確實,人們沉醉於他墨西哥高原的上帝之手與世紀進球、他在義大利之夏上演的經典傳球、他在美利堅鏡頭前的驚天怒吼,更驚異於他率領那不勒斯在亞平寧捲起的藍色風暴。而在這期間,他還穿插著經歷了1982年初登世界盃賽場的錯愕與魯莽、1990年義大利之夏的頹然掙扎、以及1994年全力一搏卻倒在了藥檢瓶下。
  • 異想天開,這座人行橋擁有一雙「上帝之手」
    越南峴港外的巴拿山丘上,有一座金色的人行橋,被一雙巨型「上帝之手這座景區人行便橋外表「鍍金」,它被稱為當然對於遊客來說,她們對這雙巨手更感興趣。而關於「上帝之手」的設計,設計師Bored Panda說: 「我們設計了手的骨架,並用鋼絲網覆蓋了它們。」
  • 球王背後的政治故事:從馬島之戰到「上帝之手」
    也許是潘帕斯雄鷹翱翔的天空太藍,上帝最終帶走了「上帝之手」。球王離去,阿根廷舉國陷入悲痛之中。馬拉度納之於阿根廷的意義遠超足球,在阿根廷人心中,馬拉度納是他們的民族英雄。阿、英兩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曾就馬島主權之爭進行了長達15年、約150次談判,均未能達成任何協議。阿方一直堅持英方應無條件承認阿對該島的主權。而英國對馬島爭端態度則隨著70年代盛傳南大西洋海底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而更趨僵化。
  • 「上帝之手」,走了|長城評論
    它的出處當然人盡皆知,中國足球名宿範志毅的「再輸就要輸給越南」已經如期實現,但阿根廷隊之於中國隊,仍是絕頂般的存在。然而,阿根廷隊真的輸給過中國隊。馬拉度納的「中國情緣」。這是在中國舉行的第一屆國際足聯16歲以下柯達杯世界足球錦標賽中,阿根廷隊球員馬拉度納(中)帶球突破兩名聯邦德國隊球員的阻截。
  • 老照片|"上帝之手"之後,上帝再也沒有眷顧阿根廷
    馬拉度納的「上帝之手」,1986年世界盃上英阿大戰的兩個經典鏡頭之一。英格蘭與阿根廷,兩隊在1966年世界盃上就曾結下過梁子,4年之前的「馬島戰爭」又讓兩國成了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如人們所知,這粒進球是馬拉度納用手打進,可裁判卻判罰進球有效。就連馬拉度納和他的隊友都對裁判的判罰感到不可思議,馬拉度納確認裁判判罰進球有效之後,趕緊招呼一臉懵逼的隊友:「快來抱著我慶祝啊!要不然裁判就得吹掉了!」就這樣,阿根廷隊獲得了領先優勢。賽後,馬拉度納面對記者的詢問,留下了一句名言:「那個進球,一半靠馬拉度納的頭,一半靠上帝之手。」
  • 上帝之手回歸天堂,成了上帝的臂膀,但是胡安迪亞斯卻一直都在!
    馬拉度納一個「上帝」小編因為年齡並沒有真正地看過馬拉度納的比賽,但是對於這個「上帝」並不陌生,他是為足球而生,看過他踢球的人就會知道什麼叫做人球合一馬拉度納四屆世界盃,馬拉度納留下一個「上帝之手」,一個「世間進球」,一個「世界助攻」。三個傳奇瞬間雕刻的馬拉度納好像天堂裡的上帝或者天使降臨凡間的綠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