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人造謠說「航司協同提高票價」
拉上窗簾/文
「E旅行」上周造謠說國有三大航醞釀漲價。雖然文章發布之後馬上就刪了,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機票改革迫在眉睫。拉總在上次的《便宜機票雙周報》裡也說過,中國的機票價格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根本無法支撐良性運轉。
所以從明天開始,變化就來了。
我國的機票價格管理大約經過了三個階段。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普通老百姓很少坐飛機出行,機票基本上都是全價;
90年代至2005年,隨著海南航空等一大批地方航企加入競爭,管理部門開始允許機票「有限打折」。這個口子一開,折扣就像擋不住的洪水,越來越大。
2005年民營航空誕生後,我國機票價格的商業化水平瞬間追上了世界。春秋航空當年在上海-濟南航線上售賣「一元機票」,讓老百姓第一次知道了「飛機可以不貴」。但當時「官老爺」認為不該賣便宜票,春秋航空還因此被罰了15萬元。
圖:春秋結束了「領導才坐飛機」 攝影:拉上窗簾
近20年來,我國民航市場是世界各國發展速度中最快的。在2018年,我國引進了426架飛機,平均每天1.17架。旅客蜂擁進機場,航空公司就算閉著眼經營,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但問題也在發展中積累。近幾年,因為競爭日趨激烈,航空公司利潤下滑。我國航空公司分為「國有」「地方」和「民營」三類,經營水平相差太大。一些民營航空勤勞吃苦,頭腦靈活,就算擠不進大型樞紐,也能靠起早貪黑賺錢;而一些國有和地方航空機構臃腫,人浮於事。雖然守著金山銀山,卻開始產生虧損。
圖:國航的777很漂亮! 攝影:拉上窗簾
因此在同樣的價格水平下,有人能盈利,有人在虧錢。就像戰場上的兩支人馬,按照市場規律,總會有一部分破產倒閉,從此消失在人們視線裡。而對手少了之後,競爭壓力就會降低。所以拉總認為,就算沒有疫情,我國的機票價格觸底十年內也會發生。
但毫無疑問疫情加速了這個過程。僅今年上半年,國有三大航就虧損了300多億元。而且疫情還起到了「笨蛋試劑」的作用。它直接把某些航企的「笨蛋指數」無情地標示了出來。因為在今年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機票打著折的民營航空,竟然還有能贏利的。說明只要好好幹,在我國不會賠錢。
圖:聰明人生財有道 攝影:拉上窗簾
如果完全按照市場規律,無論有無疫情,笨的死掉,留下幾個聰明人競爭,機票可以永遠保持微利。只要不是一家獨大,沒有壟斷,乘客、國家和老闆們都受益,是蠻好的事情。
但我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國企在我國民航業處於「強勢」地位。如果倒閉,將有大量的人員失業,不利於社會穩定。況且國有三大航都是從「民航局」裡分裂出來的,民航局是「媽」,「媽」怎麼能看著「兒子」被別人幹掉呢。
圖:南航777也很漂亮 攝影:拉上窗簾
既然不能倒,也不想賠錢。「笨蛋」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漲價!根據「E旅行」的謠傳,三大航商議從明天開始,最低票價定為500元!雖說是謠言吧,可上網一查,這謠言還挺準!上周兩三百的特價票真的沒啦。現在京滬京廣等多條線路上,三大航的票價統統是「最低500」元!
只有「最狡猾」的海航還低於500元。它在半夜到廣州的航線上,弄了個490!
圖:一律500元
機票貴了怎麼辦?去坐高鐵?但高鐵據說也漲價了(謂曰「浮動」)。拉總隨便搜了一下,京滬高鐵12月底的車次中,二等座已經有超過600塊錢的啦!呃,這是哪路神仙哇?竟然能協調到鐵路部門一起「浮動」。
圖:沒漲價,是浮動!
要國企也像民企那樣精簡隊伍起早貪黑不太現實。但是國有航企佔據著全國大部分的樞紐機場,想避開也不太可能。國有航企漲價後,民有航企肯定也會相應上調。因此我國美好的「機票白菜價」時代,應該說從明天就終結了。
這對愛旅遊的人不是一個好消息。綠皮車也沒了,機票再沒了特價——有人問拉總,怎麼辦?
——咳,那就不出門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