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日豬價呈漲勢以來,截至20日,生豬(外三元)均價已連漲8天。依照豬價系統的最新報價顯示,12月20日生豬(外三元)全國均價為34.14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11元/公斤。其中,豬價最高的省份為浙江,均價為36.25元/公斤;豬價最低的省份為新疆,均價為31.30元/公斤。
與此同時,因生豬提價,豬肉市場價格再度連漲。數據顯示11月20日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39.23元/公斤,12月20日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43.71元/公斤,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增幅為4.48元/公斤。而且,按照業內人士的預測,隨著元旦節日的來臨,豬肉及生豬價格恐迎來進一步上漲。
批發均價為43.71元/公斤,那零售價呢?如果把運輸成本、批發利潤、零售利潤等等都包含在內的話,豬肉零售價比批發價貴3~5元/斤(一般情況下),也就是說當前全國豬肉的零售均價依然處在25~30元/斤這個區間(有部分地區豬肉零售價依然為30~35元/斤)。顯然,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吃的依然是「高價豬肉」!
據了解,有不少分析人士及專家學者將豬肉行情上漲的因素全部歸結於階段性需求的增加以及因雨雪天氣而導致的運輸成本上漲,不得不說,對於這種「顧左右而言他」的說法,小編不敢苟同!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豬肉漲價的最根本原因是:缺豬!難道這些專家學者就只知道吃著高價豬肉而轉移矛盾嗎?
為了遏制豬肉價格過快增長,國家一方面除了加速推動生豬生產恢復產能及供應之外,另一方面也採取各種調控手段,比如通過投放儲備豬肉的方式來滿足市場缺豬肉的現狀。消息顯示,12月17日國家已經組織投放16000噸儲備豬肉,以保障元旦及春節期間的肉類供應,同時穩定市場價格。然而,從近幾日市場的反饋來看,豬肉價格並未下跌。
以小編所處地區為例,今日超市豬肉標價為32元/斤,對於農民而言,這顯然是一個不太易於接受的數字。按照農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不誇張地說,農民消費者吃不起豬肉已然是既定的事實。可偏偏就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所謂的專家與業內人士卻仍以「敲竹槓」的形式來不斷「哄抬」豬肉價格,使得豬價一步步的飆漲!對此,我們不禁要問,以犧牲普通消費者的利益來換取自身的利潤,你們這麼做難道真的心安理得嗎?
總而言之,我們希望在生豬產能進一步恢復及國家宏觀調控措施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條件下,無論是生豬價格,還是豬肉價格都能有所下調,畢竟讓老百姓買得起、吃得起豬肉才是民心之所向!同時,對於豬肉回歸10元大關,我們也希望2021上半年能夠實現,屆時咱消費者「大口吃肉」的小目標也算達成了!最後,小編想問大家,對於豬肉當前的行情走勢,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