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爺是什麼?中國第一倒爺用積壓罐頭換了4架飛機,此人是誰?

2020-12-21 歷史文社

倒爺,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八十年代中後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全國各地都有倒爺,尤其是北京最為流行。中國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價格雙軌制時代,一些人利用計劃內的商品和計劃外商品的價格差別,在市場上倒賣倒買相關商品進行謀利,被人們戲稱為「倒爺」。

最初,倒爺先從鄉下收來雞蛋,小心翼翼地搬回城裡換糧票。或者是從沿海論斤稱來電子手錶,然後用軍帽裝起來在各大城市銷售。隨著人們需求的變化,倒爺抓住時機,群眾缺什麼就倒什麼,什麼緊俏就倒什麼。從本質上來說,倒賣倒買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是一種犯罪行為。所以,自1987年開始,政府相關部門就嚴厲打擊倒爺。

在國內遭受打擊後,倒爺就把目光轉到了國外市場。當時,很多地方流傳著一種說法——「到俄羅斯做一星期生意,就能掙一輛奔馳」。類似這種極富煽動性的說法,在國內廣泛傳播。於是,許多人都當起了「國際倒爺」。其實,早在八十年代,與俄羅斯接壤的黑龍江等地,幾乎村村都有人在俄羅斯當倒爺,當地人至今還念念不忘當年「一車西瓜換一輛坦克」的事兒。比這個更誇張,更出名的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倒爺」的牟其中,用積壓的罐頭換來了俄羅斯4架民航飛機。

關於牟其中的「傳奇」故事,之前有講過,今天主要分享他是如何用罐頭換飛機的。

1989年,牟其中從萬縣坐火車到北京,準備推銷竹編和藤器。在火車上,他認識了一個河南人。倆人都是自來熟,聊起了天。從河南人口中,牟其中知道了正面臨解體危機的蘇聯,準備賣圖—154飛機,卻一直找不到買家。他竟然做起了飛機夢,於是不推銷什麼竹編了,在北京郊區租了一間民房,四處打聽有誰買飛機。由於牟其中不懂航空,故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到處鑽。

經過多番打聽,牟其中得知於1988年開航的四川航空公司正準備購買大飛機,逐步換掉老式的飛機。所以,他找到川航,告訴該航空公司蘇聯想賣飛機一事。正處於上升期的川航,對此很感興趣。當時購買一架圖—154飛機要花五六千萬人民幣,而波音客機則需要兩三個億。川航覺得向蘇聯購買飛機的方法可行,便向上級寫了申請。

國家計委批准、民航總局同意了川航的申請,牟其中負責俄羅斯和川航的溝通。接著,他拿著購買飛機的錢,在山東、河北、四川等7個省以低價找來了500車皮商品交給蘇聯,商品中包含了川東某城瀕臨倒閉的廠裡的積壓罐頭。就這樣,他通過以貨易貨的方式,換回了4架飛機。這筆生意,讓川航和蘇聯雙方受益,而牟其中賺了八千萬到一個億,此事讓他一舉成名,打響了他在國際商場中的名氣。之後,只要他經手的物件,一般人都不敢碰。因此,他積累了巨額財富,成了中國首富。他有多少財產呢?據說,牟其中出獄後在被北京還有264處房產。

2000年,因牟其中的公司南德集團信用證詐騙案而入獄,被判處無期徒刑。後因他表現好,改為有期徒刑18年。2016年9月27日,商界傳奇人物牟其中出獄。如今,他正準備讓南德集團復業,工作重點是完成20多年前的滿洲裡開發計劃——將滿洲裡打造成北方香港。

相關焦點

  • 第一倒爺:罐頭換飛機賺得金缽滿滿,出獄後名下還剩北京264套房
    「倒爺」這個詞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畢竟在現在這個社會中已經沒有這樣的身份存在了,但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間,「倒爺」這個職業可是非常吃香的,而作為「中國第一倒爺」的牟其中,就因為加入這個行業賺了不少的錢,但是牟其中的一生並不順利,曾三次入獄,最後一次出獄後名下的財產只剩
  • 中國第一代「倒爺」:罐頭換飛機、想把喜馬拉雅山炸開引入暖空氣
    牟其中,前南德集團的董事長,商界傳奇人物,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曾同時肩負中國「首富」和「首騙」兩個名號,很多人都戲稱他為中國「第一代倒爺」。牟其中對於國內和國外的商業有著一套獨到的見解,一生的傳奇經歷可謂不少,他最經典一戰,用500火車皮的罐頭換掙了蘇聯一個億!咱們就來講一下這位商業「鬼才」牟其中的故事。
  • 被遺忘的中國前首富:用罐頭換飛機賺了幾個億,如今要重出江湖?
    被遺忘的中國前首富:用罐頭換飛機賺了幾個億,如今要重出江湖?推薦語:近四十多年來,人和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第一代企業家有著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敢為天下先。而有一位78歲的老人,更是將這一特徵演繹得淋漓盡致。
  • 非洲「倒爺」在廣州:28寸行李箱裝著發財夢
    如何與中國老闆打交道,也就成了這些非洲「倒爺」們的必修課。他們當中有的人已經在廣州定居,並做起了貿易公司或物流代理,帶領新來者探路;有的像候鳥一樣,每隔一兩個月就花幾千美元往返,將中國貨物帶回非洲。近幾年,非洲「倒爺」們的生意略顯低迷。
  • 莫斯科行動倒爺是什麼意思 90年代發財暴富的群體
    電視劇《莫斯科行動》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夏雨主演的陳亞力,則是跨國追兇的行動組隊長,這部劇中圍繞著「倒爺」進行,那麼倒爺是什麼意思呢?     倒爺是什麼意思    倒爺就是現在倒賣東西的人,大到倒賣汽車啥的,小到倒賣水果,以前是不允許像現在這樣倒賣的,倒賣東西都是在背地裡進行的,
  • 高價拉客出機場低價轉賣 倒爺一天賺2000塊
    「我從機場下飛機,就讓幾個人拉著去打車,結果上了一輛私家車,這輛私家車把我賣給了機場外面的計程車!」最近一段時間,本報連續接到多位旅客投訴,在遙牆國際機場遭遇被「倒爺」倒賣的經歷。投訴的旅客中有濟南的也有外地的,倒賣他們的人既有附近的「黑車」,也有停放在機場的正規計程車。  為此,本報記者對「倒客」情況進行了全程暗訪。
  • 名記專欄| 中國「倒爺」今何在? 俄羅斯不好混
    在上世紀90年代末,這一類中國人被稱為「倒爺」,顧名思義,就是把在國內低價從廠家拿到的商品,高價賣到俄羅斯,賺取中間的差價。  對於很多60、70後來說,「倒爺」這個詞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其中不少人就是「倒爺」本人。來莫斯科前,「倒爺」這個詞非常吸引我,但我也知道,這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因為經濟環境、生產方式和人們認知狀態的變化,已經沒有什麼「倒爺」了。
  • 直擊:北京到平壤唯一國際聯運列車,朝鮮乘務員是「倒爺」
    從2012年以來,朝鮮加大了旅遊宣傳力度,中國人聞風而動,直達平壤的車票,用一票難求毫不誇張,個人訂票幾乎不可能定上,需要通過旅行社提前半個多月預約。當然,這也與朝鮮旅遊之接待團體,不接待個人有關。如今,這條線路還是一條黃金大動脈,除了大批中國遊客外,更有眾多朝鮮商人往來北京、平壤之間,他們是國際「倒爺」,也是最先富裕起來的朝鮮人。在他們的影響下,列車上的乘務員也逐漸成了兼職「倒爺」。朝鮮人很認中國貨,從襪子、旅遊鞋、剃鬚刀直到電視機、冰箱、電動自行車等等,全部崇拜。
  • 倒爺已經佔領了鋼普拉模型領域,還有那些高達周邊暫時倖免
    倒爺橫行哄抬價格,現在哪怕是高達周邊都已經成為了炒家的樂園,現在稍微遲一點都得享受高價待遇,由於網絡發達不少人都加入到了倒爺的行列,尤其是受歡迎的系列或者特別版基本上吃現只能夠高價。通販小炒熱門大炒限定爆炒基本就成為了現在高達周邊的慣例,過去加價價購買還算容易讓人接受畢竟不是誰都有時間和精力去搶購而且數量也不多,加點錢購買也是情理之中不過現在就不是了。不過現在的限定商品幾乎都被倒爺圍剿然後再被加價放出,像不少MB系列的成品不少都被翻了一倍才可能買得到,當然倒爺也有翻車的時候但至少最熱門的幾款基本就是有價無市的情況。
  • 亂入古巴 | 另一時空中的倒爺、換匯、憑本供應
    當卡爺向當地人提出用CUC換CUP的時候,人家不但搖頭,並且眼神都變得警惕起來,表現出一個守法公民應有的模樣。和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不同,古巴是一個以旅遊為主要外匯來源的國家。同時,據統計,古巴有1/3的家庭有親屬在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每年有大量的外匯通過遊客和境外匯款進入古巴。因此,太多的商品使用CUC交易,太多的CUC在市面上流通,CUC的使用深入到古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網絡倒爺」低買高賣賺差價
    近來,此種低買高賣的銷售手段,成為一些「網絡倒爺」的生財之道。  倒貨起因  利用團購的返利可獲差價  由於衣食住行,全從網絡購買,虎丫被朋友封為「團購狂人」。  前幾天,虎丫在一家團購網上看到這樣一則信息:「某知名影城,以19元的團購價,出售影票,購買者,還可獲贈一份爆米花和一杯可樂,如果邀請好友參與,就能返利10元。」
  • 黑龍江小城成俄羅斯「倒爺」發家致富的搖籃,能車推肩扛絕不手拎
    (圖/文 魏建順)據悉,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中俄邊境城市民間貿易往來的繁榮發展,大量的「中國倒爺」成為中俄民間貿易往來的主力軍,很多中國商人都因此發家致富,成為了百萬、千萬富翁。圖為:一位上了年紀的俄羅斯「倒爺」一手拎著一個包,另一隻手用肩膀扛著一直包,雖然有點艱難,但他努力地堅持著。
  • 瘋狂熔噴布背後:口罩廠斷供 倒爺多過採購商
    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中央企業熔噴布日供應量達到42.5噸,僅用半個多月時間實現了翻番。中央企業已累計生產供應超過1000噸熔噴布,可供生產10億隻醫用口罩。同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新建20條生產線將從4月份起陸續達產,屆時中央企業熔噴布日產能預計將提升到每天70噸以上。
  • 中國經濟史上最傳奇的故事:幾十噸罐頭換來四架大飛機
    他「用罐頭換飛機」的成名之作,至今還作為史丹福大學的商業教學案例廣為流傳。關於出獄後的打算,牟方聲明稱,牟其中雖已年屆75,但健康尚可。最近他得詩一聯——人生既可超百載,何妨一狂再少年。如果用這種滿足錯位需求的易貨貿易方式來看資源配置,那麼世上本沒有垃圾,它們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任何資源,都可以通過平臺整合被放置到最合適的位置,實現利潤最大化。 「罐頭換飛機」不只是傳說說到易貨貿易,我們不得不提及「罐頭換飛機」的故事。在上世紀90年代,一位名叫牟其中的四川企業家,成了中國商業界最耀眼的明星。
  • 北京雅寶路市場清退 「國際倒爺」們去哪兒
    雅寶路,這個服裝批發市場集群,不僅曾是「老外」們的貨源與了解中國的窗口,也曾是北京城的一個文化符號,幾經變遷之後,如今,在非首都功能疏解進程中,將以「退低引高」模式變身文化創意、時尚設計等高端產業項目集聚地。
  • 「國際倒爺」花光現金,來中國掃貨,再大包小包帶回國後,事情有進展
    我們知道,去年中俄經貿額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而俄媒報導稱,根據中國海關總署5月8日發布數據,2019年1-4月,中俄兩國貿易額為331.72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中國對俄羅斯出口為143.65億美元,同比增長3.4%;自俄羅斯進口為188.07億美元,同比增長7.6%。
  • 疫情中「倒爺」淘金記:享受千萬現金入帳的快感,也曾瞬間賠本百萬
    他們被稱為「倒爺」,這幾乎是不需要門檻的活兒,只要能夠找到廠方和訂購方,聯繫起二者,便能靠賺取中間差價獲利。疫情以來,圍繞醫療物資展開的市場裡,以「輕鬆斬獲暴利」的幻象,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入局。但隨著疫情平穩,口罩、額溫槍等醫療物資也回歸供需平衡。4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稱將聯合開展全國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
  • 黑河現俄羅斯「倒爺」 一天往返兩三趟
    黑河現俄羅斯「倒爺」 一天往返兩三趟
  • 北京「俄羅斯城」告別輝煌年代 國際倒爺轉戰「線上」
    後來,來自一些獨立國協國家的倒爺也多了起來,嶽三忙得沒有歇腳的時候。雅寶路的中國商人、拉車師傅都習慣把俄羅斯商人稱為「老毛子」,把其他國家的商人叫作「黑毛」。但說起最近幾年的生意,嶽三說:「我的生意少了70%,因為來這邊的俄羅斯倒爺少了。」近年來,來自烏克蘭、亞塞拜然等國的商人也在減少。雅寶路在最紅火時,每年的資金流水額高達300億元人民幣。曾幾何時,幾乎每個店都僱著俄語翻譯。
  • 小長假即將來臨 購物卡「倒爺」頻現商場賺差價
    近日,有市民反映,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市民購物消費熱情高漲的同時,商場出現了一些購物卡「倒爺」,他們蹲守在品牌商品專櫃或結帳區附近,用購物卡兌換顧客手中的現金,從中賺取差價。  24日晚,張女士在紅旗路上的銀座商城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