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展望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2016年底全球經濟開始復甦,2017年出現小繁榮,這一波經濟復甦有望會延續到2018年。OECD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3.7%。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8年臺灣經濟預計仍會維持平穩增長態勢,普遍預測增長2.2%以上。其中,臺灣主計部門預計經濟增長2.29%,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增長2.2%,顯然低於2017年,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與其他亞洲三小龍(亞洲開發銀行預計2018年香港經濟增長速度3.2%、韓國增長3%、新加坡增長2.9%)。
-
澳門2017年經濟止跌回升增長9.1%
據新華社澳門2月28日電 (記者郭鑫)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28日公布,2017年澳門經濟實質增長9.1%,終止了過去三年的經濟收縮。 經核算,2017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4042億澳門元,人均生產總值為62.28萬澳門元(約合7.76萬美元)。
-
芬蘭2018年經濟增長2.2%
芬蘭統計局2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芬蘭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2.2%,增速較前兩年有所放緩。
-
2016年1月宏都拉斯經濟增長3.1%
宏都拉斯媒體《新聞報》3月22日報導,2016年1月宏都拉斯月度經濟活動指數增長3.1%,去年同期增幅為4.2%。其中,增速最快的經濟部門為金融中介業、農業、畜牧業和林業、通信業、其他服務業、貿易業、製造業、電力和水供應,以及運輸和倉儲業。根據宏都拉斯央行的報告,金融中介業的增長主要受財務利差上升推動。通信業的增長主要是由於行動電話服務,數據傳輸和有線電視的需求增加。
-
吳鳳嬌: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第1季、第2季臺灣經濟延續了2017年回溫態勢,增長率保持在3%以上;但受到對外出口下跌的影響,第3季經濟增長急劇下降至2.27%,第4季更將經歷「保2」的嚴峻挑戰。2019年,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樂觀的大背景下,在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高、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的衝擊下,臺灣經濟遭遇寒冬將是大概率事件。
-
受惠全球景氣回溫 臺灣2017年進出口實現快速增長
受惠於全球景氣回溫,臺灣進出口實現高增長。臺灣財政主管部門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臺灣出口額3173.9億美元,同比增長13.2%;進口額2595.1億美元,同比增長12.6%,進出口同為近7年以來最大增速,貿易順差578.8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81.3億美元。
-
臺灣統計部門下調2016年經濟增長預測
新華社臺北2月17日電(記者柳新勇 何自力)臺當局統計部門17日表示,鑑於外需持續疲弱,將2016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47%,比去年11月的預測值低0.85個百分點。該部門公布的報告稱,全球經濟將維持近年來的緩慢增長態勢,貿易需求持續疲軟對臺灣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十分不利。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2016年臺灣民生問題未有明顯改善
依據臺灣「主計處」於11月底發布的「2016年人力運用調查報告」,非典型就業人口(臨時性工作、派遣人力及部分工時等工作者)持續上升到79.2萬人,再創新高,較2008年的65萬人增加了近15萬人,佔就業人口總數首次超過7%。這類就業者工資普偏低,不及正常就業者工資的一半,不僅生活相對艱苦,而且也拉低了臺灣失業率與就業者的工資水平。
-
王建民:五年後臺灣經濟與民生評判與猜想
2013年臺灣經濟形勢好於去年是基本的判斷,也是共識,但對未來五年臺灣經濟增長與發展則會有不同的預測與看法,臺灣當局與國際機構較為樂觀,筆者則相對悲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一是臺灣已進入「後工業化社會」,也是後起的「發達經濟體」,中低速經濟增長是基本態勢,不大可能有較高的中高速經濟增長率(1%至2%為低增長率,3%至4%為中低速增長率,
-
2017臺灣前瞻——島內局勢篇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新一年臺灣的政治、經濟形勢和對外交往上會有哪些趨勢和變化,新華網特邀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教授朱松嶺,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等對兩岸關係及臺灣地區局勢有深入研究的專家,為網友帶來2017臺灣前瞻——島內局勢篇。
-
2016年天津旅遊接待近2億人次 今年目標增長8%
央廣網天津4月13日消息(記者賈立梁)記者從天津市旅遊局了解到,2016年,天津全年接待總人數1.91億人次,同比增長10%;旅遊總收入3129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接待入境遊客335萬人次,同比增長2.8%;外匯收入34億美元,同比增長3%。
-
臺機構: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2.64% 2019年增2.45%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5日發布臺灣經濟預測,將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調降至2.64%,預期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2.45%。所長簡錦漢更以「急轉直下」來形容2018年臺灣景氣。
-
2017年珠海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GDP同比增長9.2%(圖)
2017年,珠海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去年年珠海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64.73億元,同比增長9.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
-
趙晉平:共促經濟增長將成2017廈門金磚國家峰會熱詞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徐祥麗) 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光明日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主辦的中國智庫國際影響力論壇2017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趙晉平在發言中指出,過去一年金磚國家面臨了較大困難,2017年的廈門金磚國家峰會上,共促經濟增長將成為熱點話題。 2017年,廈門將舉辦金磚國家峰會,這將成為中國今年一次重大的主場外交活動。趙晉平指出,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金磚國家需要共塑全球穩定與增長,來迎接未來巨大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
-
國研中心張文魁:2016年全年和2017年前兩月經濟為何改善
本文分析導致2016年全年和2017年前兩個月經濟改善的主要因素,以及分析1998年開始的若干年去產能行動的效果、2002年開始的約十年高增長的直接原因,得出這樣的結論:應該把思路和舉措統一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精神上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就是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體制機制;要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
-
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
面向內需市場的服務業,由於民間消費提振乏力,股市行情動蕩,前3季的增長率分別為3.1%、2.9%和2.3%,呈現連續下降趨勢。前3季,臺灣島內已有近27000家商家歇業、近23000家公司解散撤銷,倒閉潮持續蔓延。就行業別觀察,批發及零售業、餐飲業、運輸及倉儲業等傳統服務業表現相對穩定,前3季增長率均高於3.5%,平均增長率分別達到4.2%、4.4%和4.9%。
-
機構預測2018年臺灣經濟增2.57% 2019年增2.2%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經濟研究院12日舉行「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指出,2019年臺灣景氣不會太好,預估2018年臺灣經濟增長率2.57%,預測2019年增長2.20%,希望臺當局加速公共建設等。
-
上半年經濟增長1.3%,愛爾蘭是如何做到的?
來源:九個頭條網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只有一個發達國家的經濟呈現正增長,在最新的2020上半年全球GDP前十強名單中,前10強全部都是負增長,其中英法印度下降最多分別為12.6%、12.3%、10%,美日德加的GDP下降為 4.4%、5.8%、
-
2016年各省GDP排名:江蘇苦追廣東七年差距拉大 臺灣仍居第六
第七名則有所改變,2015年GDP排名第八的湖北超越了河北,排到了第七。 另據觀察者網查詢,我國臺灣地區去年的GDP增長率為1.4%,總量折合人民幣約為37329.1億元,加入全國榜單排名第六,在河南省和四川省之間。2015年,河南省GDP首次超過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