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來聯通徐家匯、松江、老閔行的中途站,這裡有面彩繪牆...

2021-01-09 瀟湘晨報

2020年是閔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大考年」,當前,「創全」迎檢已到最後的關鍵時刻。近日,在閔行區莘莊鎮春申路上,一面彩繪牆匯集了33個城市畫面,以鮮活形象真實展現了一個個普通莘莊人的生活。

掃碼發現,這面牆還能講故事,閨蜜的私房話,孩子的成長夢想,阿姨們的幸福感言,環衛工人的獨白心聲,醫生的抗疫真情,基層幹部的心裡話……一句句質樸的話語,展示著莘莊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

建設人民城市,歸根結底是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莘莊鎮將這片牆取名為「莘聲」,由此展現「莘」故事,發現「莘」活力,樹立「莘」典範,彰顯「莘」氣質,傳播「莘」文化。

一面牆講述全面奔小康的「莘」故事

在「莘聲」徵集過程中,再現了莘莊的眾多「第一次」。

1909年,滬杭鐵路通車,在現在的莘東路滬杭鐵路設立了莘莊站,讓無數莘莊人對飛馳的火車、綿延的鐵軌記憶猶新;1959年,滬閔路改道,改經莘莊再前往顓橋,讓莘莊成為陸路聯通徐家匯、松江、老閔行、七寶等地的重要中途站。1997年,閔行區政府出資將一號線由錦江樂園延伸了三站,地鐵一號線延伸段正式通車,讓「莘莊站」成為很多人安家的起點、回家的終點。

現如今,作為上海西南門戶,莘莊抓住了每次發展機會,夯實城市基礎功能,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莘莊立交橋、莘莊公園、春申文化廣場……都是莘莊人的日常和幸福。通過這面牆,匯聚成莘莊的精氣神,傳播著莘莊鎮全面奔小康的「莘」故事。

從「莘」出發,對標卓越,擘畫城市未來

從阡陌縱橫,到高樓林立;從人才窪地,到人才聚集。莘莊鎮19.12平方公裡土地上的發展歷程,是上海、閔行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

當前,莘莊鎮以「創全」為抓手,用實際行動踐行「創建為民」的初心,凝聚全鎮上下黨員幹部群眾的信心和決心,以最「燃」最「精」最「細」的狀態,求真務實,決戰「創全」。

經過兩輪創建,莘莊「創全」工作有體系、有標準。一方面建立負面清單,針對背街小巷、農貿市場、交通路口等經常性反覆性出現的問題,逐項整改銷案;另一方面進行動態管理,保持常態化工作發力,集中力量攻克特定問題。同時,加強社會宣傳,讓「創全」深入人心,滋養百姓的參與感、幸福感。

「2035上海城市副中心」「空中之城」「園中之城」……這些,是莘莊發展的關鍵詞。

城市治理需要更用心、更精細、更科學、更系統的思維強化整體協調。莘莊正通過建設更精細的「一網統管」,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緊緊扭住「老、小、舊、遠」等難題,優先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讓人民城市的底色更加暖心。

未來,莘莊將著眼更好滿足居民群眾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需求,打通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橋梁,讓 「美麗家園」「創業舞臺」「文化殿堂」交相輝映,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莘莊。

作者:周淵編輯:王宛藝責任編輯:蔣竹雲

【來源:文匯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有空就去尋蹤上海那些有故事的彩繪玻璃窗
    這些直徑超過10米的圓形窗口,經過高度繁複設計的像多瓣的玫瑰花,呈放射狀,鑲嵌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在陽光的照耀下,把教堂內部渲染的五彩繽紛。  不是所有的彩繪玻璃都叫玫瑰花窗(TheRoseWindow)。  玫瑰花窗特指哥德式大教堂正門上方的大圓形窗,內呈放射狀,鑲嵌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因為玫瑰花形而得名,是哥德式建築的特色之一。
  • 老牆出新景 榕城添個性——記者帶你打卡背街小巷彩繪牆
    老街巷有何新看點?居民群眾又是如何評價的?連日來,記者探訪全市十多條老街巷,發現許多街巷原本平平無奇的老牆穿上各色「新衣」,成為大家爭相打卡的網紅點。街巷老牆主題多樣  記者第一站來到鼓樓區仙塔街旁的七轉彎巷,這裡的牆繪是「紅色」的,黨建主題吸引了不少老人和小朋友打卡留影。
  • 徐家匯天主堂和武康大樓在閔行相遇,不來看看嗎?
    徐家匯天主堂和武康大樓在閔行相遇,不來看看嗎?今年正值上海被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4周年百載重光——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今日在閔行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啦!
  • 300多米的彩繪牆亮相九亭街頭
    300多米的彩繪牆亮相九亭街頭 2020-08-0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靖故事牆!彩繪時代的美好,這裡有很多讓你懷念的人文景色
    彰化永靖故事牆,一整面的牆,帶領大家走進回憶裡,時代的風採,在這幅作品中,生動的被保留了!以早期永靖當地的生活樣貌為主軸,記錄了當時最熱鬧的街景,各式店家林立,有著那個時代特有的風情這間黑貓茶室,就是曾在這裡的原址,而更早之前,這裡是永靖的日新戲院,現今,戲院及茶室都已不見蹤影,只剩當年日新戲院後臺的這一面牆.. .
  • 松江、閔行動遷安置房項目傳來喜訊啦!
    松江、閔行動遷安置房項目傳來喜訊啦!松江、閔行動遷安置房項目又傳來喜訊居民的安居夢更近了!小夥伴們快來看看是不是也有你家?↓↓↓松江區松江區新橋鎮將新建動遷安置房項目啦!項目具體情況,一起來看看吧。同時,這裡的交通及配套設施還將不斷完善。功能性場所將建設起來,南側還會有配套商業設施。周邊一共規劃了三條道路,北側為興虹西路、東側為華淶路、南側為龍聯東路。龍聯路橋和興虹西路橋也將建設起來。興虹西路將打通社區和興虹路的連接,龍聯路橋、興虹西路橋將打通和青浦的連接。
  • 記者帶你打卡福州背街小巷彩繪牆
    老街巷有何新看點?居民群眾又是如何評價的?連日來,記者探訪全市十多條老街巷,發現許多街巷原本平平無奇的老牆穿上各色「新衣」,成為大家爭相打卡的網紅點。七轉彎巷成網紅打卡地。記者走訪:街巷老牆主題多樣、百花齊放25日,記者第一站來到七轉彎巷,這裡的牆繪是「紅色」的,黨建主題吸引了不少老同志和小同志打卡留影。
  • 趕飛機也要來吃碗麵,松江這家20年的老麵館,有情懷!
    趕飛機也要來吃碗麵,松江這家20年的老麵館,有情懷!如果要來這裡吃麵和小籠,一定要趕早,因為來得晚可能什麼都吃不到了。清晨5點開門,不一會兒,店裡就已經坐得滿滿當當了,每個人的桌上基本上都有一碗麵、一籠小籠,蒸騰的熱氣夾雜在食客們的交談聲裡,新的一天,松江人總是習慣用味覺來喚醒。
  • 閔行濱江新地標來了!未來這裡將……
    、60年代 四大金剛所代表的不僅是工作上的鐵飯碗 更是一種國之重器的榮譽 這裡可以說得上是新中國工業文明的開端 而對於更多平民老百姓來說 老閔行最重要的是它擁有往來的渡口 背井離鄉的青年從這裡開始生活的新徵程
  • 相比較閔行、青浦、松江、寶山等外來人口偏多
    2020年6月6日,9月29日兩次前往高橋古鎮打卡,不為別的,都是去探尋美食的煙火氣息:德興館本幫菜,高橋鬆餅,所逛的區域其實也不大,駐足的時間總共6個小時(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4小時),但是,令人感覺得到的是它的魔力卻一次更比一次甚。浦東高橋是上海少有的特別宜居的古鎮,難說高橋只是其中之一,此話怎講?我來講給你聽。人們的日常生活無非就是四個字:衣食住行,現在我認為應該改為醫食住行。
  • 上海徐家匯旅遊攻略,來上海旅遊,不妨到這來看看
    本文章由月月遨遊世界獨家發布,歡迎各位朋友來領略~喧鬧的徐家匯每天交通繁忙,人來人往,遠觀是一派現代的清明上河圖的景象。這座三層的小洋樓裡,底樓有錄音室,曾經放置著上海第一套錄音設備。直到20世紀80年代,錄音室還在被使用,現在樓外還放著一臺德產的立體聲翻錄機。這些景象讓人們的耳邊似乎又傳來了當時的經典聲音,似乎又回到那個餘音繚繞的美麗時代。
  • 老閔行有一條老街 老街上有很多故事
    前時聯絡葉小銘,他就住老閔行,說你來啊,老街看不到,我陪你逛老街上發展起來的新街,可追思。我說我想起兩句話:老閔行的老街,黃浦江呼喚你,還在嗎?  空悲切。  一個拆分淨盡的老街,昭示了現代,隔開了歷史。曾經的南北大街,哪裡有?曾經的市井喧囂,哪還在?那條歷史上叫外灘路的,早被稱做浦江路。
  • 徐家匯一大波重大項目來了 未來發展逆天
    分別是連接徐家匯與東川路的23號線,以及沿著龍吳路通往閔行開發區的25號線,最晚2025年。  徐家匯天主教堂廣場  地下建車庫  被譽為滬上「婚拍勝地」的徐家匯天主教堂廣場也將迎來大變樣,這裡將打造成一個大型的市民文化休閒活動空間
  • 去邂逅一段你想遇見的「老閔行」舊時光 | 閔行最美路書
    歷史上的閔行老鎮,地處古岡身地帶,自古鮮有水旱災害,區域內四條南北走向的河流,溝通著黃浦江和吳淞江水系。歷來是申江門戶,水陸要津,因而農商雲集。幾百年來,這裡曾經被譽為上海城郊首鎮,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它就是一個最佳的「宜居之地」。而歷史上的老閔行,不但有過繁華昌榮的商貿,也有著深厚傳世的文化,甚至歷經新中國「動力之鄉」的輝煌。
  • 不得了,徐家匯又要火炏焱了!
    環形空中廊橋聯通徐家匯商圈370米的超高地標即將刷新浦西高度宇宙級徐家匯中心ITC蓄勢待發此外,夢中心、星揚西岸中心即將面世濱江將建設世界級濱水空間、亞洲最大規模藝術區......一條連廊就能逛遍徐家匯商圈的超強空中走廊來了!踏上這條「空中步行街」,你幾乎能到達徐家匯任意一棟大樓。
  • 上海市資訊|上海市松江南站的定位變化:不僅有滬蘇湖鐵路,還要建成...
    未來松江南站周圍不僅有滬蘇湖城際鐵路等通路,也要建成松江區南部的地區中心。對於上海市松江南站的定位,它已經依託多條鐵路形成了上海郊區的市級鐵路樞紐,圍繞松江南站也將建成地區級的中心。下圖表示了圍繞松江南站的地區中心在松江區地圖上的位置。下面就是松江區對於松江南站地區的定位,其中關鍵的說明就是市級客運樞紐。
  • 上海松江建築圖接近松江東方建築
    追溯上海,「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即「上海之根」的歷史,松江城市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4000多年前孕育了廣富林文化的土地上,有上海地區最多的古老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座天主教堂,中國第一座天文臺和天文望遠鏡,深坑酒店和創造世界奇蹟工程,還有散落在鄉村的地方風格房屋,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市的變遷,見證了上海城市城市發展的歷史。
  • 白牆彩畫 這裡是松江美麗鄉村
    得勝村全村20個生產隊劃分為5個黨建網格片區,村幹部分別為片區的第一責任人、各生產隊長為組員,黨群攜手,破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難題。項目構思、安排,積極與村民溝通協商,與項目施工方協調對接,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
  • 尋找松江一碗好面 第八至第十四季
    ,麵條定製細面,湯底魚骨加鱔骨熬濃湯,紅白兩種,面澆煮到軟嫩適口,內臟處理無腥無羶,基本雙澆拼,價二十來塊一碗,味道不評,加分項桌上香菜鹹菜任取,面澆中還燴有韭菜杏胞菇之類小驚喜,舉賢不避親,十分得9分,少一分是因為環境~